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广州地铁10号线
2025年开通的广州地铁线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广州地铁10号线是广州地铁的路线之一,属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3]。线路贯穿天河区、越秀区、海珠区和荔湾区,其中西塱—杨箕东段于2025年6月29日开通[4]。
Remove ads
概要
10号线路线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5],与12号线组成线网规划的X型对角线。该线西塱站至杨箕东站一段已开通运营,而石牌桥站至天河客运站一段已作为3号线的支线营运中。
线路起始于现时3号线天河客运站,沿现时3号线支线抵达石牌桥站后,改为沿天河路继续往西延伸,后于天河立交转向南进入广州大道中,下穿中山一立交。于金穗路口后拐向西南,进入寺右新马路后向西行进。后经保安前街、烟墩路、庙前直街,于署前路口拐入东湖路向南行进,随后继续向南下穿珠江前航道进入滨江东路,再转入怡趣街向南,下穿中山大学后进入瑞康路向南行进,其后线路下穿瑞宝工业区,再沿侨港路向西南行进。下穿广州环城高速高架桥后下穿珠江后航道,并下穿丫髻沙岛。过江后进入翠园路向西,下穿东沙大道进入荷景路北侧的规划路向西行进。线路经过广钢新城车辆段以南后向西北行进,下穿花地大道后抵达终点西塱站。另外,规划亦预留在花围站分岔出一条支线,往西接入佛山市[6]。
十号线全长25.35km。其中新建段工程(石牌桥至西塱)长约19.3km,共设13座车站[7];平均站间距1.4km;最大站间距2.661km,为大干围站至东沙站区间,最小站间距0.558km,为东晓南站至工业大道南站区间;在花围站以北设置广钢新城车辆段。同时改造一号线坑口主变电站为10号线供电,并改造大石控制中心以接入十号线。

Remove ads
历史
2007年,广州地铁总工程师陈韶章作出的“广州地铁技术创新回顾与思考”的主题报告中,提及到了需要把已经建成的3号线进行拆解,把支线拆出并延长,作为线网规划中的“X”型对角线的其中一条[8]。
随后在2008年的《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公众谘询方案》中,确定了此线即为现时的10号线[9]。2010年线网方案中,10号线与现时走向相近的东沙方案入选规划,并获别名五山线[10]。
2015年线网规划方案中,10号线延长至西塱站[11]。该方案开展公众谘询时披露了线路的走向信息,因计划下穿中山大学南校区中轴线而引起中大校方的强烈反对[12]。最终,原下穿中大校区段的走线改在校园西区下方穿过,不再直穿中轴线。2017年,10号线入选《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并获批建设[13]。
2020年10月当局向外界公布,为建设署前路站及与东山口站的换乘通道拟拆迁署前路东侧和庙前直街北侧的建筑时,引发大量争议[14]。在舆论压力下,地铁方面随后宣布暂时不建设换乘通道。后续建设中,区间盾构也直接越过了此站,意味车站实施可能性大大降低;地铁方面2025年3月公布的建设进度报告中,间接提示署前路站已被取消[15]。

2018年1月,广州市发改委正式批复10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6][17]。
2018年11月19日,10号线在东沙站举行动工仪式[18]。
2020年10月20日,10号线东沙至大干围右线盾构始发,成为10号线首个始发的盾构[19]。
2021年7月16日,10号线滨江东路站完成路面交通改道工作,开始围蔽施工[20]。至此,除之后被取消的署前路站外,10号线所有车站都已正式开工。
2021年8月1日,10号线东沙站封顶,成为10号线首座封顶的车站[21]。
2021年11月18日,10号线大干围至东沙区间右线隧道顺利贯通,成为10号线首条实现贯通的隧道[22];左线隧道亦在12月5日顺利贯通,使得该区间成为10号线首个双线贯通的区间[23]。
2023年10月25日,随着广州大道中至寺右新马路区间右线贯通,10号线非拆解段全部隧道实现贯通[24]。2024年7月,广钢车辆段完成主体结构施工[25]。2024年10月,10号线首通段全线电通[26],次月再相继完成冷滑及热滑试验[27][28]。12月,首通段轨行区及广钢新城车辆段相继完成三权移交[29][30]。
Remove ads
2025年6月29日12时,首通段(西塱—杨箕东)开通运营[31]。而首通段的中大南门站因附属结构进度缓慢无法满足消防需求,无法随首通段同步开通[32]。
车站
10号线共设有18座车站[注 2],11座车站在开通初期投入服务。
Remove ads
10号线目前有5座为换乘车站,其中与5号线换乘的五羊邨站初期采用虚拟换乘方式。
- 已投入使用
- 西塱站:换乘1号线和广佛线。三线间利用10号线站体的换乘厅进行相互换乘。
- 东晓南站:换乘2号线。因2号线建设期间没有预留,现时经2号线站厅原有C出入口通道改建的通道进行换乘,后期通过在建的换乘通道进行换乘。
- 五凤站:换乘11号线。两线车站统一设计,可通过站台节点进行换乘。
- 东湖站:换乘6号线。因6号线建造时未作出预留,需经站厅通道换乘。
- 五羊邨站:换乘5号线[33]。5号线建造时未作出预留,10号线将建设换乘通道连通两个车站实现换乘,唯换乘通道工程进度落后,目前两线之间采取出闸经地面换乘,乘客在出闸后30分钟内换乘即可当作同站换乘,不影响车费计算及里程累计。待换乘通道完工后实行站内换乘。
- 未来换乘站
- 花围站:换乘佛山地铁11号线。两线大致呈T型相交,广州10号线建设时在地下三层预留了换乘节点。另外本站为双岛式站台,预留未来分岔出10号线支线的条件,与10号线主线形成同台换乘。
- 杨箕东站:换乘26号线。26号线为远期路线,与10号线平行布置。但10号线车站设于广州大道东侧,仅预留26号线在广州大道西侧设站的条件,实现平行站厅换乘[33]。
- 未来扩建换乘站
- 西塱站:换乘22号线。受到车站迁就四线换乘而大规模改建的影响,初期将经由1号线站厅进行站厅换乘,后期通过地下二层的换乘通道实现换乘。
- 东湖站:换乘12号线和25号线。本线和12号线统一设计,同步施工,与12号线采用叠式岛式换乘。25号线为远期线路,预留情况未知。
- 后通段和原属3号线支线的换乘站
- 天河路站:前往体育西路站换乘1号线、3号线。10号线无法使用现有的体育西路站,需要在天河路另外新建,并将设有换乘通道连通体育西路站实现换乘。相关换乘通道亦计划与来往体育西路站和天河南站的联络通道连接,实现与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的换乘。同时未来亦可再经过体育西路站至花城广场北站的通道换乘13号线。
- 华师站:换乘11号线。因建设期间未作出预留,需经两线站厅之间换乘。
- 天河客运站:换乘6号线。因建造时未作出预留,需经站厅通道换乘。
- 暂缓建设换乘通道的车站
Remove ads
10号线车站整体设计主题为“宜居广州,多彩生活”。不同于早期线路“一站一色”和近期新线“一线一色”的安排,车站采用“一区一色”设计理念,根据所在行政区确定主题颜色:天河区各站为“朝阳橙”,越秀区各站为“古韵金”,海珠区各站为“粤绣蓝”,荔湾区各站为“生态绿”。而其中东湖、花围、西塱三站为特色站,分别体现“休闲生活”、“活力生活”、“和谐生活”的主题[36]。
行车安排
10号线开通初期采取单一行车交路,所有列车均来往西塱站和杨箕东站,全程用时约27分钟[2],工作日及周六日高峰期行车间隔约4分钟。
列车

因10号线部分区段为3号线支线拆解而来,所以维持使用6辆编组B型车,惟最高时速从120km/h下降至80km/h[13]。列车采用GoA4级自动运行[2]。
该款列车共购置258辆/43列,相关合约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公司中标[37]。开通初期上线22列,其中首列车已于2024年10月运抵广钢新城车辆段调试[38]。
争议
在10号线首次公布的设计招标文件中,本线虽与多条重点线路相交,但相关换乘安排存在争议:天河路站虽标明与体育西路站换乘,但方案未显示有换乘通道[39];本线的石溪站与广佛线车站仅设计为非付费区通道换乘;寺右新马路站、中大南门站和署前路站分别无法与5号线五羊邨站,8号线中大站,1、6号线东山口站进行换乘;同期规划建设的13号线与本线在中山一立交地底相交,但两线均未在此处设站,亦无法进行换乘[34]。在媒体和民众的关注下,广州地铁回应称,天河路站将设有付费区换乘通道连接至体育西路站,惟通道长度较现时杨箕站的换乘通道更长[40];寺右新马路站亦在后续设置为换乘站[33];中大南门站则预留远期换乘通道连接至8号线中大站[35]。署前路站原计划与1、6号线东山口站换乘,但因换乘通道的建设问题引起争议而暂缓建设,车站其后更直接被取消;石溪站后续取消换乘功能,以工业大道站为名建设。
此外,28号线(佛穗莞城际)在规划初期曾计划设置滨江东路站[41],10号线建设时已预留换乘节点[42],惟最新规划中,28号线滨江东路站被取消[43]。
2025年10号线首通段开通时,寺右新马路站定名为五羊邨站,唯换乘通道建设进度缓慢而需实行出站虚拟换乘,与此同时工业大道站定名为工业大道南站,广州地铁未安排其与石溪站进行虚拟换乘;中大南门站换乘通道仍未建设,该车站本身亦未能同步开通[44]。
广州地铁在宣布署前路站计划与东山口站连接换乘后,公布了建设换乘通道所需的征拆地块范围[14];由于公示的征拆范围位于东山老城区的咽喉入口处,周围遍布政治遗址、文化名人故居,很快引起市民的广泛关注和讨论[45][46]。在舆论压力下,地铁方面在2020年11月初决定暂时不建设换乘通道,只拆除车站建设范围内的房屋,缩小了拆迁范围[47][48]。
受该轮舆情事件及实际征拆问题影响,多年来署前路站并未开工建设,而建设时10号线的区间盾构也直接越过了此站,并未留有预留实施的条件。地铁方面后在2025年3月公布的建设进度报告中,间接提示署前路站已被取消[15]。
未来发展
本条目或章节是关于正在建设或详细规划中的公共运输计划。 |
3号线支线段(天河客运站至石牌桥站)未来将拆离3号线,从连接3号线体育西路站改为10号线天河路站。惟拆解施工时将对地面交通和3号线支线运营产生较大影响,地铁方面现时尚未确认具体的拆解方案[49][7],该节点至今暂未开工建设,也局部导致天河路站施工进度落后无法随首通段同步开通[32]。
在2020年11月获广州市政府批复的《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8-2035)》中,10号线在天河客运站将继续向东延伸19.15公里,沿华观路、大观路敷设,途经长湴、岑村、凌塘村、天河智慧城、天河湿地等地,最终到达高塘石站再度与6号线交汇,除分流6号线客流之外,亦可有效填补天河区东北部未有地铁覆盖的空白[50][51]。根据广州市交通局于2021年9月底发布的《广州市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10号线东延段已被列入其策划项目,预计有机会进入下一轮线网建设规划中[52][53]。
2018年,佛山市南海区提出争取将10号线向西延伸至南海;后表示延伸方案已得到广佛两地的初步认可。随后广州地铁规划在广钢新城站(现花围站)分出一条前往佛山的支线,该站建设时已同步预留延伸条件[54]。根据佛山当局2024年10月对外公示的《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10号线支线自花围站向西南方向进入佛山后,途经平洲、镇安,然后一路向西至张槎大江村,规划长度16.8公里[55]。
备注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