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张维迎
中國經濟學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张维迎(1959年10月1日—),男,陕西吴堡人,中国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毕业于西北大学和牛津大学。
Remove ads
生平
1978至1982年在西北大学读书,1984至1990年在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工作,1988至1994年公派在牛津大学纳菲尔德学院读书,但因与领导性格不合而被刁难,后成功调任国务院发展中心下辖的《管理世界》杂志,终获批出国[1]。获得博士学位后担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1997年升职为教授。
1999年,担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2006年开始担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2010年卸职。2014年7月7日调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思想
在改革初期提出价格双轨制理论的人之一,莫干山会议参加者。在为经济改革找到可操作的突破口的同时,也为经济腐败大面积发生带来了机缘。
在中国经济学界,张维迎以产业组织和企业契约理论等方面的研究见长,并著有博弈论等方面的学术著作多部。2009年,张维迎提出废除合同法,认为“劳动合同法损害的是工人阶级”,引起争议[2]。2010年12月,他卸任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职务,由蔡洪滨接任。
张维迎对“反腐败”问题亦有见地,2012年12月19日,他在年度观察家年会暨第二届中国改革峰会上发表了《反腐败的两难选择》演讲,指出腐败可能亡党不可能亡国,对于中共十八大后中共反腐,他建议“以十八大为界进行反腐,对过往腐败事不追究”[3]。
2013年11月25日,他在北大法学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中国经济增长和体制改革前景》的演讲。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潜力来自“企业家精神”,反对宽松货币政策,支持经济进一步自由化、市场化、私有产权制度,进一步废除政府权力。“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比工人和资本家矛盾要大得多,资本家之间的矛盾也比工人阶级要大的多”。“改革前25年就是有一个好的理念,过去十年改革倒退就是我们理念倒退了”[4]。
2017年7月1日,张维迎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17届毕业典礼中,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回顾了中国和世界的科技进步史,指出要实现创新,必须创造自由的环境;只有自由,才能使中国人的企业家精神和创造力得到发挥,才能让中国变成创新的国家。他强调,自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当灵魂不自由的时候,行动不可能自由;当言论不自由的时候,思想不可能自由,只有自由,才有创造。张维迎指出,推动和捍卫自由是大家的责任,是每个北大人的使命。他希望毕业生们捍卫自由,成为真正的北大人。[5]
Remove ads
著作
- 《以价格体制的改革为中心,带动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1984年4月21日
- 《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1995)
-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1996)
- 《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1999)
- 《产权、政府与信誉》(2001)
- 《信息、信任与法律》(2003)
- 《大学与逻辑》(2004)
- 《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2005)
- 《竞争力与企业成长》(2006)
- 《价格、市场与企业家》(2006)
- 《中国改革三十年》(2008)
- 《市场的逻辑》(2010)
- 《什么改变中国》(2012)
- 《博弈与社会》(2013)
- 《改革新启蒙》(2014)
- 《理念的力量》(2014)
- 《经济学原理》(2015)
奖项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