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扎什伦布寺

日喀則市的寺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扎什伦布寺map
Remove ads

扎什伦布寺藏语བཀྲ་ཤིས་ལྷུན་པོ་དགོན་威利转写:bkra shis lhun po dgon直译:吉祥须弥),简称扎寺,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主城区日光山(ཉི་འོད་རི་nyi 'od ri)南麓。始建于1447年,此后规模扩大、地位提高,成为后藏地区最大的寺庙,历代班禅喇嘛驻锡之地,旧时的后藏政治兼宗教中心。与前藏拉萨三大寺多康塔尔寺拉卜楞寺,并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

事实速览 扎什伦布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

名称

寺院兴建之初,名为岗坚曲培གངས་ཅན་ཆོས་འཕེལ་gangs can chos 'phel直译:雪域弘法)、班觉伦布དཔལ་འབྱོར་ལྷུན་པོ་dpal 'byor lhun po直译:繁荣须弥)。后来改名为扎什伦布,全称扎什伦布白吉德钦曲唐结勒南巴杰瓦林བཀྲ་ཤིས་ལྷུན་པོ་དཔལ་གྱི་སྡེ་ཆེན་ཕྱོགས་ཐམས་ཅད་ལས་རྣམ་པར་རྒྱལ་བའི་གླིང་bkra shis lhun po dpal gyi sde chen phyogs thams cad las rnam par rgyal ba'i gling直译:吉祥须弥聚福大寺殊胜诸方洲)。[1][2][3]

Remove ads

历史

宗喀巴创立藏传佛教格鲁派后,获得帕木竹巴的支持,在卫地具有影响力,于拉萨建造甘丹寺(1409年)、色拉寺(1416年)、哲蚌寺(1419年)三大寺。但在藏地萨迦派仍占据主导地位。1440年,来自帕木竹巴重要封臣家族穷结巴桑珠孜宗本,邀请曾受教于宗喀巴的杰尊喜饶僧格英语Jetsun Sherab Sengge根敦珠巴(后被追认为一世达赖)师徒,来藏地传授格鲁派教法。喜饶僧格圆寂后,根敦珠巴有意在桑珠孜建造寺院,作为纪念。1447年,在当地地方贵族的赞助下,寺院动工。当时桑珠孜宗政权已经易手,由信奉萨迦派的仁蚌巴统治。萨迦派的俄尔寺法台俄尔钦·贡噶桑波要求仁蚌巴诺布桑波出面干预根敦珠巴的建寺工程,但诺布桑波选择不支持、不反对。最终,根敦朱巴历时十二年,建成扎什伦布寺,是为格鲁派在藏地的第一座大寺院。[4][5]

1601年,罗桑曲结出任扎寺第十六任法台,至1617年辞任。他在任期间,翻新和扩建庙宇建筑,扩大寺院规模,创建祈愿大法会和密宗扎仓,使扎寺僧人不再需要前往拉萨参加祈愿大法会和学习密宗,令扎什伦布寺取得与拉萨三大寺的同等地位。蒙古和硕特部固始汗征服卫藏后,赠予罗桑曲结“班禅博克多”尊号,并将日喀则(桑珠孜的新名)周围的大片区域划归其管辖,作为供养。罗桑曲结圆寂后,其弟子五世达赖为其寻找转世灵童,正式确立班禅传承系统。扎什伦布此后成为历代班禅驻锡地,历代班禅为扎寺的当然法台。[6][7]

1713年,康熙帝册封罗桑曲结之转世、五世班禅罗桑益喜为“班禅额尔德尼”,确认其宗教领袖地位。[8]1780年,六世班禅北京觐见乾隆帝,患天花去世。其所得赏赐、奉献、赙仪众多,皆存于扎寺。六世班禅之兄、十世夏玛巴却朱嘉措希望从中分得部分,被同为六世班禅之兄的扎寺总管、十三世东宝·仲巴南喀嘉措拒绝。夏玛巴于是前往阳布,鼓动廓尔喀国王出兵劫掠扎寺,由此引发廓清战争。1791年,廓尔喀第二次侵藏,将扎寺洗劫一空。次年,廓尔喀请降,归还所掠走的扎寺财物。[9]

1846年,道光皇帝赐七世班禅金册、金印,进一步明确班禅对扎什伦布寺及所属豁卡的所有权。以班禅为首的扎什伦布寺管理机构,管辖后藏14万总人口中的约65%(其余归西藏地方政府萨迦寺,三者互不统属),成为西藏地区第二大的、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10]

1960年,扎什伦布寺进行民主改革:废除扎寺作为政教合一机构的政治权力,使其成为纯粹的宗教场所;废除寺属庄园等封建所有制;保障宗教自由,保护历史文物和建筑。[11]1961年,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期间,扎寺内的建筑、佛像、经书等遭到巨大破坏,历世班禅的灵塔、肉身被毁。改革开放后,十世班禅重回扎寺,得到信众设法秘密保存下来的部分残骸,乃提议重修五世至九世班禅合葬灵塔。国务院拨款780万人民币,由十世班禅负责工程。1989年,十世班禅在扎寺主持合葬灵塔开光大典,数日后圆寂。国务院拔款6400万元修建十世班禅灵塔祀殿,1993年竣工。[12][13]

Remove ads

文化遗产

建筑群

扎什伦布寺为一大型建筑群,坐落于日喀则城西的日光山南麓,坐北朝南,总占地面积为23万平方公尺,围墙周长3000余公尺。建筑群前方多为低矮的平顶白墙建筑,用作僧舍、米村(མི་ཚན་mi tshan扎仓之下的基层学习单位),后方则有高大醒目的金顶红墙建筑,主要是佛殿、经堂、灵塔祀殿等。[14]

Thumb
扎什伦布寺远眺正面全景。从左至右的高耸建筑分别为弥勒佛殿、十世班禅灵塔祀殿、四世班禅灵塔祀殿、五世至九世班禅灵塔祀殿、晒佛台

寺内的主要建筑包括:[15]

  • 强康(བྱནས་ཁང་byans khang,直译:慈氏殿):弥勒佛殿,殿内供奉高26公尺的鎏金铸铜弥勒佛像。
  • 释松南捷(སྲིད་གསུམ་རྣམ་རྒྱལ་srid gsum rnam rgyal,直译:三界殊胜):十世班禅灵塔祀殿。
  • 曲康吉(མཆོད་ཁང་དཀྱིལ་mchod khang dkyil,直译:中祀殿):四世班禅灵塔祀殿。原为五世班禅灵塔祀殿,文革后四世班禅灵骨迁入。[16]
  • 扎什南捷(བཀྲ་ཤིས་རྣམ་རྒྱལ་bkra shis rnam rgyal,直译:吉祥殊胜):五世九世班禅合葬灵塔祀殿,又称班禅东陵。
  • 拉章(བླ་བྲང་bla brang,直译:喇嘛住所):位于曲康吉和扎什南捷之间,旧时班禅居住和办公的场所。
  • 阿巴扎仓(སྔགས་པ་གྲ་ཚང་sngags pa gra tshang,直译:密宗学院):位于拉章后方,密宗的教学场所。
  • 措钦大殿(ཚོགས་ཆེན་འདུ་ཁང་ཆེན་མོ་tshogs chen 'du khang chen mo,直译:集会大殿):扎寺最早修建的建筑。举行全寺活动的场所,也是显宗的教学场所。
  • 童瓦屯旦拉康(མཐོང་བ་དོན་ལྡན་ལྷ་ཁང་mthong ba don ldan lha khang,直译:见即获益殿):位于措钦大殿后方,一世达赖灵塔祀殿。
  • 讲经场:位于扎什南捷南侧、措钦大殿东侧,露天的讲经、辩经场所。
  • 晒佛台:每年藏历四月十六至十八,晒出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弥勒佛的巨型唐卡
  • 观戏楼及广场:舞蹈、戏剧等的演出场所。每年藏历八月,举行宗教舞蹈表演。
Remove ads

可移动文物

扎寺藏有大量珍贵文物,包括各种雕塑、壁画、唐卡、法器,以及清朝皇帝赐赠的金印、玉册、金册及各式工艺品。寺内还有众多文献典籍,如30多卷本《宗喀巴传》、金汁手书《甘珠尔》等。[17]

非物质文化遗产

扎寺僧人传承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两项列入国家级名录羌姆英语Cham dance,即宗教舞蹈、跳神,在每年藏历八月的西莫青波(གཟིགས་མོ་ཆེན་པོ་gzigs mo chen po,直译:盛大演出)节上表演;彩砂坛城绘制,即使用彩色细砂,遵照密续之法,绘制出大型坛城[18]

相关寺庙

Thumb
承德须弥福寿之庙
Thumb
南印度扎什伦布寺

清中期,为庆贺乾隆帝七十岁生日,六世班禅主动提出进京朝觐祝寿。乾隆帝下令在承德避暑山庄外修建仿扎什伦布寺的须弥福寿之庙,以备班禅居住。“须弥福寿”即为“扎什伦布”的汉语意译。[19]

1972年,流亡藏人在印度南部卡纳塔克邦拜拉库比兴建流亡扎西伦布寺,1975年建成。2009年,兴建新大殿,2015年竣工,2019年揭幕。[20]

信息来源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