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承德市
中国河北省的地级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承德市,简称承,旧称热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市境南邻天津市、唐山市、秦皇岛市,东接辽宁省朝阳市,东北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毗邻,西北达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界张家口市,西南与北京市接壤。地处坝上高原与燕山山脉交接地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市境南部的雾灵山为燕山主峰,为滦河、海河的分水岭。滦河斜贯全境,武烈河流经城区,市人民政府驻双桥区府前街1号。
承德最早以蒙古语命名为“哈伦告鲁”,或“哈伦郭勒”,意译为“热河”,因此承德又名热河。清初,土地属于喀喇沁、翁牛特部。这里除蒙古人的牧马场以外,还只是一个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叫热河上营。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帝在此建避暑山庄以后,成为清朝皇帝避暑或出巡围猎时办公的地方。承德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于1994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
Remove ads
历史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劳动、生息在承德这片土地上,这里发现的石斧、网坠、陶鬲等红山文化文物,就是他们曾经在这里劳动生活的遗迹。殷周时期,这里是山戎、东胡少数民族活动的区域,是燕侯的势力范围。战国时期,承德一带隶属于燕国设置的渔阳、右北平、辽西三郡。《史记·匈奴传》记载,燕国曾在这一带修筑长城,现在长城遗址仍依稀可见。特别是著名的兴隆农具铁范发现,说明当时这一带的农业生产已相当发达[1]。
秦汉至唐宋时期,匈奴、鲜卑、契丹、女真等塞外民族曾先后在此游牧。辽代,这里是奚人的居住区,但其都城辽中京在今承德以北的宁城境内。北宋欧阳修描绘当地游牧民族的诗句:“儿童能走马,妇女亦弯弓”,“合围飞走尽,移帐水泉空”[1]。

元朝灭亡一直到明末,今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及附近地区为漠南蒙古各部的牧场。直到清朝初年,热河上营(现承德市区)只是一个“名号不掌于职方”的小村落[1]。围场县朝阳湾镇的大光顶子山时称兴安大岭,故地称兴安。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夏,康熙帝与祖母昭圣太皇太后出京到兴安避暑,此为康熙帝第三次出塞北巡,在第一次驻跸兴安后,绵延百年之久的“木兰秋狝”逐步成型[2]:90—91。木兰围场范围在今承德市围场县,赤峰市克旗一带。从此从北京,自古北口外至木兰围场之间,沿途150多公里中,还建有喀喇河屯(滦河镇)、两间房(滦平境内)、波罗河屯(隆化镇)、济尔哈朗图(隆化县牛录)等一路行宫,以备沿途休息所需。
自喀喇河屯行宫向东17公里处,由于热河“群山回合,清流萦绕”的优美环境,周围群山奔赴,符合“四方朝揖,众象所归”的帝王心理,又有“去京师至近,章奏朝发夕至”的政治地理条件,以及控制蒙古、西北、东北的战略地位,清廷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开始在此兴建热河行宫以及外八庙。清朝有七个皇帝在热河驻跸,康熙帝就去过56次。雍正元年(1723年),设热河厅。后雍正帝取“承受先祖德泽”之义,在雍正十一年(1733年)罢热河厅,设承德直隶州,“承德”之名自此始。乾隆六年(1741年),乾隆帝开始巡幸避暑山庄,承德开始进入繁荣期。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皇帝在一道渝旨中说:“热河地方朕每岁秋弥先期驻跸,数十年来户口日增,民生富庶,且农桑繁殖,市肆殷闻……”“皇祖诗云聚民至万家,今则不止于万,俨成大邑矣”。“热河自皇祖建山庄以来,迄今60余年,户口日滋,耕桑益辟,俨然一大都会”,是年升为承德府,此时承德成为当时仅次于北京的另一重要政治中心,有塞外京都之称[1]。嘉庆十五年(1810年),置热河都统署,开始由热河都统统一管理热河当地事务。
Remove ads

-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夏,康熙帝第三次出塞北巡,在此期间第一次驻跸兴安(今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2]:90—91。
-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选址兴建避暑山庄。
- 雍正元年(1723年),设热河厅,此为热河设置国家行政机关之始。
- 乾隆十九年(1754年),乾隆帝在万树园接见杜尔伯特部三策凌(策凌、策凌乌巴什、策凌孟克)。同时分别封他们为亲王、郡王、贝勒,并妥善安顿所携部众,此为清朝最终平定准噶尔之重要步骤之一。
-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五月,准噶尔属部达什达瓦部2136人来到承德。清政府将他们编入驻防八旗。并将五道梁、狮子园一带地方划为牧地。供他们游牧。二十九年(1764年),达什达瓦部500名士兵及家属又重还新疆,其余部众仍留在热河行宫当差。今承德市狮子沟镇、喇嘛庙村附近的蒙古族即其后裔。
-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一月,土尔扈特部自伏尔加河流域返回新疆,乾隆帝在此接见其首领渥巴锡,封其为旧土尔扈特汗。
-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改为承德府。六世班禅在此觐见乾隆帝。
-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九月,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朝见乾隆帝。乾隆帝在避暑山庄万树园接见了英使,但对其提出的六项要求一律予以回绝。英国使团虽未完成打开中国门户、开拓中国市场的任务,但他们在华逗留期间,收集了大量政治、经济、军事情报,为其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埋下了伏笔。
- 嘉庆十五年(1810年),设热河都统,都统衙门设在承德,即后来的热河都统署。
-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咸丰帝仓皇从圆明园出走,逃往承德。在避暑山庄,咸丰屈服于列强的军事压力,先后批准了《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
- 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1861年8月22日),咸丰帝驾崩于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同年11月2日,慈安、慈禧与恭亲王奕䜣一起发动“辛酉政变”,迅速铲除了肃顺等顾命八大臣一伙势力,又称“祺祥之变”。事变后,由两宫皇太后共同执政,是为两宫听政。
Remove ads
中华民国时期,承德县为热河省省会
亚新地学社1936年《袖珍中华全图》的热河省地图
辛亥革命后,全国废除府建制,承德府改为承德县。北洋政府于1914年设热河特别区,热河行政中心仍设在承德县。国民革命军北伐期间,统治热河的汤玉麟于1928年7月19日率先宣布热河“易帜”,为东北易帜之前奏。1928年9月17日,国民政府改置热河省,定承德县为热河省省会。

由于满洲国成立时,其《建国宣言》中即曾表达过凡长城以北关外东北四省均为满洲的一部分。日本根据《日满议定书》发动热河战役,1933年3月4日省会承德失守[3],日军攻占热河全境,成立热河省行政指导公署。
1933年5月3日,满洲国设立热河省公署,省会仍为承德。省直辖承德、围场、隆化、滦平、丰宁、青龙等县。
1945年日本投降,热河省恢复以前中华民国的行政区划。9月筹建承德市人民政府,11月正式成立。
1946年2月24日,承德召开四三会议。中共中央电示东北局和乌兰夫(化名云泽)共同研究解决热河与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的争端。会议通过的《关于昭乌达盟行政军事及蒙汉关系诸问题的决定》,规定统一建制、统一军队等问题,妥善地解决热河的蒙汉矛盾。四三会议后,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统筹内蒙古东西部各地方的蒙古族自治运动。
1946年8月,国民党军队占领承德。1948年中共解放军再次攻占承德,将其划归热河省管辖,为解放区热河省省会,同年9月改由承德专区代理[1]。
Remove ads
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议,撤销热河省。原热河省所属承德市及承德、平泉、青龙、兴隆、滦平、丰宁、隆化、围场等8县划归河北省,为省辖市。
1956年11月,兴隆县鹰手营子、寿王坟划归承德市管辖,设鹰手营子矿区。
1958年承德县建制撤消,并入承德市。
1960年3月15日,承德地、市合并,合并后承德市辖区市区、下板城区、隆化县、围场县、丰宁县、滦平县、兴隆县、青龙县、平泉县。
1961年5月承德地、市分设,分设后的承德市设翠桥区、虹桥区、双塔山区、红石峦工委、双峰寺工委。
1965年2月,鹰手营子、寿王坟、马圈子重新划归承德市,复设鹰手营子矿区。
1984年1月承德市改为省辖市,辖双桥区、双滦区、鹰手营子矿区,承德县。青龙县划归秦皇岛市。
1993年7月1日地、市合并,实行市管县的管理体制,辖八县三区。
地理
承德地处河北省东北部,范围介于北纬40°12′-42°37′,东经115°54′-119°15′。处于华北和东北两个地区的连接过渡地带,地近京津,背靠蒙辽,省内与秦皇岛、唐山两个沿海城市和张家口市相邻。城市跨度从北至南269公里,从西往东280公里。本地区行政区域面积39702.4平方公里。占河北省总面积的21.15%。
本地区地貌主要由坝上高原和燕北山地两大部分组成。坝上高原位于承德地区的西北部,是内蒙古高原的南缘部分。属于大兴安岭的余脉,海拔高度多在1000米至1700米之间。高原地区地貌呈现东北(制高点围场县菜木山,海拔1850米)与西南部分(制高点丰宁县东猴山,海拔2293米)地势较高。中间地势较低。围场坝上地势平缓,主要由疏缓丘陵和坝缘山地,及波状高原(泡子,滩地,岗梁)组成。还分布有固定,半固定沙丘。丰宁坝上由切割比较明显的坝缘山地,山势较陡。中部为丘间宽广谷地,北部也有固定,半固定沙地。山地由冀北山地和燕山山地组成。冀北山地,海拔高度1300-1500米,相对高度500-800米。山势较陡。河谷成U字形。最高点围场县大光顶子,海拔2067米。最低点滦平县巴克什营镇,海拔212米。燕山山地在本地区南部,最高点燕山主峰,海拔2116米。河谷成V字形。
承德地区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有滦河、潮-白河、辽河四大水系,年产水量37.6亿立方米,是京津唐的重要供水源地。林地面积占河北省的43.4%,草地面积占40%,森林覆盖率48%。承德是华北地区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目前已发现的矿产有98种,开发利用50种,是中国大陆除攀枝花外唯一的大型钒钛磁铁矿资源基地,已探明钒钛磁铁矿资源储量3.57亿吨,超贫钒钛磁铁矿资源量75.59亿吨。黄金产量居河北省第一位,钼、银、铜、铅、锌和花岗岩、大理石等资源丰富。
承德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区内复杂地形的影响,本地区降水、光照、气温分布亦有一定区别。自然灾害多为旱涝、风灾、霜冻、冰雹等。
政治
|
|
承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承德市设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设有御道口牧场管理区。
人口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3,354,444人[14]。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73,201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118,757人,下降3.42%,年平均增长率为-0.35%。其中,男性人口为1,700,675人,占总人口的50.7%;女性人口为1,653,769人,占总人口的49.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2.84。0-14岁的人口为594,157人,占总人口的17.71%;15-59岁的人口为2,022,493人,占总人口的60.29%;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737,794人,占总人口的21.99%,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472,399人,占总人口的14.08%。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898,080人,占总人口的56.5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456,364人,占总人口的43.42%。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867,283人,占55.67%;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487,161人,占44.33%。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106,886人,下降5.41%,占总人口比例下降1.17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11,871人,下降0.79%,占总人口比例增加1.17个百分点。其中,满族人口减少23,864人,下降1.8%,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64个百分点;蒙古族人口增加11,384人,增长8.35%,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48个百分点。

布尔噶苏台,蒙古察哈尔部游牧地,后为清朝皇宫木兰围场,察哈尔氏、超穆特氏世居地,今河北省承德市。
“布尔哈齐特”、布尔哈吉特、布尔哈济特,读音作bù ěr hā qí tè,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布尔哈齐特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布尔哈齐特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世居察哈尔布尔噶苏台地区(今河北承德)。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在清朝晚期以后多冠汉姓为布氏、卜氏、撒氏、葛氏等。
“超穆特”、潮穆特,读音作chāomùtè,满语为CaomutHala,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喀喇沁部乌梁海·者勒篾的后裔超穆特氏部族,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为氏。在清朝晚期以后多冠汉姓为超氏、晁氏、穆氏、潮氏、绰氏、巢氏等。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超穆特氏,亦称潮穆特氏,简称穆特氏,世居布尔噶苏台(亦称热河上营、木兰围场,今河北承德)。后有满族、锡伯族、达斡尔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CaomutHala。
“察哈尔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察哈尔氏,亦称察哈喇氏、多罗特氏,以部为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布尔噶苏台(今河北承德)、阿尔达额尔苏(今黑龙江勃力)、科尔沁(今内蒙古东部通辽地区、以及吉林西部一带)、萨喇穆鲁(今河北围场)等地。后有满族通过联姻方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Cahar Hala、Duolot Mokun、Cahala Mokun。
交通

101国道、
112国道、
233国道和京承、京通铁路贯穿全境。
京承高速连接北京和承德。承德为京承线之主要车站之一。承德火车站位于承德市东南,京承、锦承、承隆三条铁路在承德站交汇,北京-丹东普快列车也途经此地。2009年,兴建联通北京-承德-沈阳的京沈客运专线,在承德市内设兴隆县西、安匠、承德南、承德县北、平泉北站,设计时速350公里。通车后北京到承德需要1小时左右。2019年年初,辽宁段和河北段已经通车,北京段2021年1月22日通车。
另外,根据《承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共分三个时期,分别为:近期2008—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在规划期内,将建成京承高速(承德至北京)、承朝高速(承德至朝阳)、承赤高速(承德至赤峰)、承张高速承德至张家口、承唐高速承德至唐山、承秦高速承德至秦皇岛6条高速公路。铺设承德至北京)、承德至唐山、承德至赤峰(承德至坝上)3条城际铁路,在中心城区附近新建1座4C级支线机场(坝上旅游支线机场)。目前截止于2013年10月初,已经建设完工并通车的有高速四条段376公里,即: 京承高速(2009年9月27日)、承唐高速(2010年11月8日)、承朝高速(2010年11月8日)、承秦高速(2012年12月28日)。在建高速两条,承赤高速176公里(2013年10月底承德段)、承张高速204公里将分别于2013年底和2015年建成通车。
335国道0公里起点。
承德机场于2013年8月开始动工建设,2017年5月31日投入使用。另外2013年国家公路网规划明确把承平高速(承德—平谷)、承克高速(承德—内蒙古克什克腾)列入国家高速公路网路线调整方案,将大大有利于这两条高速的项目推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胜古迹





文化特色
承德市以其壮丽的风光,独特的魅力和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得承德获得了“中国摄影之乡”、“中国摄影家摄影基地”的称号。在承德享誉全国的摄影、绘画、书法等门类都有大量的重量级艺术家及其作品问世。剪纸产业剪纸是承德地域传统家庭文化和满族民族艺术的遗产,其遍布承德各县区,尤其丰宁剪纸最为著名。1992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剪纸之乡”,2005年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体育运动
2018年世界班迪球锦标赛
友好城市
-
塞罕坝国家公园,承德市北部和内蒙古接壤
-
普陀宗乘之庙琉璃牌坊,为“三间四柱七楼”式样
-
承德普宁寺
-
普陀宗乘之庙五塔门,白台上并立五座藏式塔,分别为黑、白、黄、绿、红五色
-
避暑山庄烟雨楼
-
避暑山庄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