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政和站 (北海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政和站 (北海道)
Remove ads

政和站(日语:政和駅せいわえき Seiwa eki */?)是位于北海道雨龙郡幌加内町字政和第二,北海道旅客铁道(JR北海道)的深名线车站废站)。随著深名线废线,车站在1995年(平成7年)9月4日废除。

事实速览 政和, 日语名称 ...
Thumb
1977年的政和站与方圆约500米范围。上方为朱鞠内方向。车站大楼对面没有月台。
Remove ads

历史

  • 1931年(昭和6年)
    • 9月15日 - 铁道省雨龙线幌加内至添牛内之间开通,此站启用[2][3][4]。当时为一般车站[1]
    • 10月10日 - 改线改名为幌加内线,成为幌加内线车站。
  • 1941年(昭和16年)10月10日 - 改线改名为深名线,成为深名线车站。
  • 1949年(昭和24年)6月1日 - 日本国有铁道成立,成为日本国有铁道车站。
  • 1982年(昭和57年)3月29日 - 结束处理货物[1]
  • 1984年(昭和59年)
    • 2月1日 - 结束处理行李[1]
    • 11月10日 - 旅客业务无人化[5]。运输要员在1986年3月前的仍然当值。
  • 1987年(昭和62年)4月1日 - 伴随国铁分割民营化,车站由北海道旅客铁道(JR北海道)营运[1]
  • 1995年(平成7年)9月4日 - 深名线全线废除,此站也废除[1]

站名的由来

车站名称取自所在地名称。原本当地名为“添牛内五线”。后来在1922年(大正11年),当地小学校长提议把地方名改名为正和(日语:正和しょうわ[3][6][7](最后在1927年(昭和2年)改名[8])。但是在车站启用时,由于留萠铁道日语留萠鉄道已经设有“昭和站”,“昭和”与“正和”的读法相同会造成混乱,因此把车站名为政和[3][6],在车站启用5年后的1936年(昭和11年)把地区名称改为政和[7][注 1]

车站构造

车站是地面车站。车站大楼位于站内西边,在车站启用当初,车站大楼前方靠近深川一方设有1面1线的单式月台,另外设有一条副本线[9]

后来在1947年前,本线增加至上下行共两条,月台变成2面2线的相对式月台[10]。当时可进行列车交会,车站大楼旁边设有货物月台(缺角式月台),靠近名寄一方设有货物线专用的侧线。在对面月台后方设有1条留置线[11]。此外,留置线向深川一方设有分支,连接车站后方的营林署专用线[11][注 2]。营林署专用线在1957年至1964年之间废除[12]

在结束处理货物和废除交会设备后的1983年(昭和58年)。车站内只剩下1面1线的单式月台。对面月台的旧上行本线变回副本线(月台还存在)[10]。在副本线靠近深川一方,对面月台外侧曾经为留置线处,还保留了一条短侧线,向名寄一方分支[10]

截至车站废除前,副本线、旧对面月台,车站后方的侧线均已经撤走。只留下1面1线的单式月台和旧货物月台[13]。月台前后的路轨均设有弯位,这是分支留下来的走线[13]

此站是无人车站,在有人站时代还有车站大楼。在小型木制车站大楼中,事务室部分装上铝制窗扇[10]。在有人车站的时代,候车室中放置了由附近的主妇制造的人造花(石南花)[10]

使用状况

  • 在1981年度(昭和56年度),1日的上下车人次为21人[10]
  • 在1992年度(平成4年度),1日的上下车人次为4人[13]

车站周边

站前广场设有一棵榆树,旁边设有“幌加内町开基七十周年”的纪念塔[10][13]

现况

废站后,车站大楼当初变成了空置住宅和储物室。截至2000年(平成12年),车站大楼封闭了。,站前设立了“幌加内町开基七十周年”的纪念塔[15]。截至2002年(平成14年)也是同样,外墙开始变质,月台侧用作放置物品[16]。在2003年(平成15年)夏天,车站大楼改装为食堂。截至2010年(平成22年),食堂还在夏季营业[17]

相邻车站

北海道旅客铁道(JR北海道)
深名线
上幌加内政和添牛内
曾经此站与上幌加内站之间曾经设有雨烟别站政和温泉站(两站在1990年(平成2年)3月10日废除)。
曾经此站与添牛内站之间曾经设有新富站(车站在1990年(平成2年)9月1日废除)。

注脚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