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波普艺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波普藝術
Remove ads

波普艺术(英语:pop art,台湾译作普普艺术,或意译作通俗艺术)是一场1950年代中后期在英国美国兴起的艺术运动[1][2]该运动通过融入来自流行大众文化的意象,如广告漫画书和普通的大规模生产物品,对美术的传统提出了挑战。其目标之一是在艺术中使用流行通俗的文化形象,通常会运用反讽来强调各种文化中平庸甚至媚俗的要素。[3]其兴起也与艺术家使用机械复制或渲染技术有关。在波普艺术中,素材有时会在视觉上脱离其已知语境、被孤立或与无关的材料相结合。[2][3]

Thumb
Angelina Probst作品《性感画廊》
Thumb
Paolozzi mosaic 设计作品展示于Tottenham Court Road地铁站中央线西月台(1984)
Thumb
Adeyto的普普艺术海报

波普艺术运动的第一批艺术家包括英国的爱德华多·包洛奇理查德·哈密尔顿,以及美国的拉里·里弗斯英语Larry Rivers雷·约翰逊英语Ray Johnson罗伯特·劳森伯格贾斯珀·琼斯等人。一般认为,波普艺术是对当时主导的抽象表现主义思想的反应,同时也是对这些思想的扩展。[4]其与达达主义的相似之处在于利用现成物和图像。波普艺术和极简主义被认为是后现代艺术之前的艺术运动,或者本身就是后现代艺术的一些早期案例。[5]

波普艺术通常采用当时广告中常见的形象。波普艺术家的创作经常选用产品标签和标志在的意象中,这些要素可见于安迪·沃荷的作品《金宝汤罐头》的标签中。甚至零售食品运输箱外的标签也被用作波普艺术的题材,正如沃霍尔的《金宝番茄汁盒》(1964年)所展示的那样。

从意识型态和社会发展的背景来看,普普艺术反抗当时(1960年代)的权威文化和架上艺术,不但具有对传统学院派的反抗,也同时具有否定现代主义艺术的成份,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是普普艺术的精神核心。普普艺术对于流行时尚有相当特别而长久的影响力,不少服装设计平面设计师都直接或间接地从普普艺术中取得灵感。

Remove ads

词源

“普普”的命名是来自“流行艺术”(popular art)一词,是由艺术评论家劳伦斯·阿罗威(Lawrence Alloway)看到那些平庸无奇的商业主题绘画和雕塑、装置时,就流行艺术的这个词而给予命名的。

“波普”(pop)也是“棒棒糖”(lollypop)的一个简化口语词,可追溯至十八世纪。表示可口可乐之类的“汽水”(soda pop)一词,大致也是那个时期产生的(这里的pop可能是指瓶子开启的声音)。无论如何,我们都可以看到轻松愉快的享乐和渴求欲念的转化(例如棒棒糖的性暗示)。

起源

Thumb
查尔斯·德穆斯, I Saw the Figure 5 in Gold 1928, 收藏于纽约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一般认为,波普艺术是从1950年代中后期开始,首先在英国由一群自称“独立团体”(Independent Group)的艺术家、批评家和建筑师引发,他们对于新兴的都市大众文化十分感兴趣,以各种大众消费品进行创作。1956年,独立团体举行了画展“此即明日”,其中展出了理查德·哈密尔顿的一副拼贴画《究竟是什么使今日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吸引人呢?》(Just what is it that makes today's homes so different, so appealing?)。画里有药品杂志上剪下来的肌肉发达的半裸男人,手里拿着像网球拍般巨大的棒棒糖;有性感的半裸女郎,其乳头上还贴着闪闪发光的小金属片;室内墙上挂着当时的通俗漫画《青春浪漫》(Young Romance),并加了镜框;桌上放着一块包装好的“罗杰基斯特”牌火腿;还有电视机、录音机、吸尘器、台灯等现代家庭必需品,灯罩上印着“福特”标志;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边街道上的巨大电影广告的局部……这一切都可以通过那个半裸男人手中棒棒糖上印着的三个大写字母得到解释:POP。该词来自于英文的“popular”,在汉语中一般音译为“波普”。1957年,汉密尔顿为“波普”下了定义,即:“流行的(面向大众而设计的),转瞬即逝的(短期方案),可随意消耗的(易忘的),廉价的,批量生产的,年轻人的(以青年为目标),诙谐风趣的,性感的,恶搞的,魅惑人的,以及大商业”。[6]

波普艺术在北美和英国的起源发展有所不同。[3]在美国,波普艺术是艺术家的一种反应;它标志着向硬边英语Hard-edge painting构图和具象艺术的回归。艺术家们采用客观的、平凡的现实、反讽戏仿来“消除”抽象表现主义的个人象征主义和“绘画性英语Painterliness的松散笔触”。[4][7]在美国,拉里·里弗斯英语Larry Rivers阿历克斯·卡茨英语Alex Katz曼·雷的一些作品预示了波普艺术的出现。[8]

相比之下,英国战后兴起的波普艺术虽然也运用反讽和戏仿,但更具学院派风格。英国艺术家关注美国大众文化的动态和悖论性意象,将其视为强大的、具有操纵性的象征工具,这些工具正在影响整个生活方式,同时提升社会的繁荣。[7]早期的英国波普艺术是一种由远观的美国流行文化所激发的思想探索。[4]同样,波普艺术既是达达主义的延伸,也是对它的否定。[4]虽然波普艺术和达达主义探索了一些相同的主题,但波普艺术用对大众文化产物的超然肯定取代了达达运动的破坏性、讽刺性和无政府主义冲动。[4]在欧洲,被视为创作了引领波普艺术的作品的艺术家包括:巴勃罗·毕卡索马塞尔·杜尚库尔特·施威特斯英语Kurt Schwitters

Remove ads

原初波普

尽管英国和美国的波普艺术都始于1950年代,但马塞尔·杜尚以及欧洲的弗朗西斯·毕卡比亚曼·雷等人早于这场运动;此外,美国更早存在一些“原初波普”(Proto-pop)起源,它们利用了“现成的”文化物品。[4]在1920年代,美国艺术家帕特里克·亨利·布鲁斯英语Patrick Henry Bruce杰拉尔德·墨菲英语Gerald Murphy查尔斯·德穆斯斯图亚特·戴维斯英语Stuart Davis (painter)创作了包含流行文化意象(源自美国商业产品和广告设计的平凡物体)的画作,几乎“预示”了波普艺术运动。[9][10]

波普艺术家

知名的普普艺术家包括:

参见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