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普瓦捷的依拉略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普瓦捷的依拉略
Remove ads

普瓦捷的希拉里[1]拉丁语:Hilarius Pictaviensis;约310年-约367年)是普瓦捷的主教和教会圣师。他有时被称为“阿里乌斯派的铁锤”(Malleus Arianorum)和“西方的亚他那修[2]。他的名字来自拉丁语中表示快乐或愉悦的词。除了作为主教的重要工作外,希拉里还有妻子,并且是普瓦捷的阿布拉的父亲,阿布拉是一位以慈善闻名的修女和圣人。

事实速览 普瓦捷的希拉里, 出生 ...

生平

早年生活

希拉里出生于普瓦捷,时间约在公元3世纪末或4世纪初[3]。他的父母是显赫的异教徒。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4],包括高水平的希腊语学习[5]。后来他研读了旧约和新约圣经,结果他放弃了新柏拉图主义而皈依基督教,与他的妻子和女儿(传统上称为普瓦捷的圣艾布拉)一起受洗并加入教会。[2]

在这个时期,亚流主义在基督徒中变得越来越流行,这一神学立场得到了君士坦丁大帝的支持。三位一体论者和亚流派之间发生了一系列激烈的冲突。[6]

在353年,阿尔勒的三位一体基督徒选举希拉里为主教,因为现任主教阿尔勒的萨图尼努斯是亚流派信徒。[3]阿尔勒会议上,教宗利伯流的使节拒绝谴责亚流主义,并考虑正式反对亚历山大的亚他那修,后者是反对亚流主义的三位一体论的坚定支持者。希拉里仍然设法通过他的盟友高卢教会层级,确保了对主教萨图尼努斯和他的两个主要支持者——辛吉杜努姆乌尔萨修斯主教穆尔萨的瓦伦斯主教的当地逐出教会处分。

大约在同一时期,希拉里写信给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皇帝,抗议亚流派试图通过迫害来压制他们的反对者(《致君士坦提乌斯奥古斯都第一书》,最可能的写作日期是355年)。其他历史学家将这第一本致君士坦提乌斯的书称为《反瓦伦斯书》,目前只存有片段。[7]他的努力最初并未成功,因为在356年皇帝以解决长期争议为名召开的比特雷(贝济耶)主教会议上,一道皇帝敕令将这位新主教连同图卢兹的罗达努斯放逐到亚流派的据点弗里吉亚。[2][8]

希拉里在流放中度过了将近四年,虽然被放逐的原因仍然不明确。传统的解释是希拉里因拒绝签署谴责亚他那修和尼西亚信仰而被流放。最近有几位学者提出,对君士坦提乌斯的政治反对以及对篡位者克劳狄乌斯·西尔瓦努斯 (Claudius Silvanus) 的支持可能导致了希拉里的流放。

Remove ads

流亡期间

当他在弗里吉亚时,他继续管理他的教区,同时撰写了他在教义和论战神学方面最重要的两部著作:《论主教会议》或《论东方信仰》,这是在358年写给高卢日耳曼尼亚和不列颠的半亚流派主教的一封书信,分析了东方主教们对尼西亚争议的看法。在回顾安卡拉、安提阿和锡米昂主教会议上东方主教们的信仰宣言时,他试图表明,有时某些教义与正统信仰之间的差异更多地体现在用词上而非思想上,这促使他建议西方主教们在谴责时要更加谨慎。[9]


《论三位一体十二卷》写于359年和360年,是首次成功用拉丁语表达该议会最初用希腊语阐述的神学微妙之处。尽管希拉里自己阵营的一些成员认为第一部著作对亚流派表现出过分宽容,希拉里在《答复批评〈论主教会议〉一书者的辩护》中回应了他们的批评。[2]

在他对希拉里作品的经典导论中,沃森总结了希拉里的观点:

“他们是敌基督的先驱者……他们表现得不像基督的主教,而是敌基督的祭司。这不是随意的辱骂,而是对圣约翰所说的事实的清醒认识,即有许多敌基督。因为这些人披上虔诚的外衣,假装传福音,其唯一目的是诱使他人否认基督。那是一个悲惨愚蠢的时代,人们试图通过人为手段和世俗的青睐来促进上帝的事业。希拉里问那些相信自己职位的主教们,使徒们通过传道使大部分人类皈依时,是否有世俗的支持……”

“教会寻求世俗支持,这样做就是在侮辱基督,暗示祂的支持是不足的。她反过来以流放和监禁作为威胁。正是她对这些的忍耐吸引了人们归向她;现在她通过暴力强加她的信仰。她渴望从信徒手中得到恩惠;曾经她因祝圣而勇敢面对迫害者的威胁。流放中的主教们传播信仰;现在是她在流放主教。她夸耀世界爱她;世界的仇恨曾是她属于基督的证据……敌基督的时代已经来临,他伪装成光明的天使。真正的基督几乎被每个思想和心灵所遗忘。敌基督现在正在模糊真理,以便日后宣称谎言。”[10]

希拉里在流放期间也参加了几次主教会议,包括在塞琉西亚(359年)举行的会议,该会议见证了同质派的胜利,并禁止所有关于神性本质的讨论。在360年,希拉里试图但未能成功地与君士坦提乌斯进行私人会面,也未能在360年在君士坦丁堡召开的会议上发言。当这个会议批准了阿里米农塞琉西亚的决定时,希拉里以尖锐的《反君士坦提乌斯》作为回应,抨击君士坦提乌斯皇帝是敌基督者和正统基督徒的迫害者。希拉里一再迫切要求与他的对手进行公开辩论,特别是与乌尔萨修斯和瓦伦斯,最终这些要求变得如此令人不便,以至于他被送回自己的教区,他似乎在皇帝朱利安即位后不久的361年左右抵达那里。

晚年

当他在361年回到教区时,希拉里在最初的两三年里大部分时间都在试图说服当地神职人员,homoion信条只是传统亚流派从属论的掩饰。因此,高卢的一些主教会议谴责了在阿里米努姆会议(359年)颁布的信条。[11][3]

大约在360年或361年,在希拉里的鼓励下,后来成为图尔主教的马丁在其教区的利古热建立了一座修道院。

364年,希拉里再次将努力扩展到高卢以外。他弹劾米兰主教奥森修斯,一位深受帝国宠信的人,指控其异端。因此,瓦伦提尼安一世召希拉里到米兰为其指控辩护。然而,这位所谓的异端者对所有提出的问题都给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复。希拉里谴责奥森修斯是伪君子,因为他已被耻辱地驱逐出米兰。回到家乡后,希拉里在365年发表了《反亚流派或米兰的奥森修斯》一书,描述了他对抗奥森修斯的失败努力。他可能在稍早时候还发表了《反君士坦丢皇帝》一书,指责已故皇帝是敌基督者,是反抗上帝的人,“一个暴君,其唯一目的就是将基督受难的世界献给魔鬼”。

根据耶柔米的记载,希拉里于367年在普瓦捷去世。[12]

Remove ads

著作

虽然希拉里在解经和基督论方面分别紧随两位伟大的亚历山大人物奥利金和亚他那修,但他的作品中仍展现出许多独立思考的痕迹。

释经著作

在希拉里最早期的著作中,完成于356年流放之前的《马太福音注释》是对第一部福音书的寓意解释。这是现存最早完整的拉丁文马太福音注释。希拉里的注释深受特土良和居普良的影响,并引用了多位古典作家的作品,包括西塞罗、昆提良、普林尼和罗马历史学家。[3]

希拉里的《诗篇阐释》主要追随奥利金的观点,写于他360年从流放回来之后。[11]由于耶柔米发现这部作品并不完整,因此无人知晓希拉里最初是否对整部诗篇都作了注释。现存的注释包括诗篇第1、2、9、13、14、51-69、91和118-150篇。[3]

希拉里现存的第三部解经作品是《奥秘论》,保存于一份手稿中,首次于1887年出版。

由于奥古斯丁引用罗马书注释的一部分时称其作者为“圣希拉里”,因此不同时期的评论家们将这部作品归于几乎每一位已知的希拉里。

神学著作

希拉里的主要神学著作是现在被称为《论三位一体》的十二卷书。这部作品主要是在他流放期间写成的,不过可能直到他在360年回到高卢才完成。

另一部重要著作是《论主教会议》,写于359年初,为阿里米尼和塞琉西亚会议做准备。

历史著作和赞美诗

希拉里的"历史"著作包括多种文献。这些包括《致君士坦丢皇帝书二》、《论君士坦丢皇帝》、《反对亚流派或米兰的奥克森提乌书》,以及《历史片段》中与亚流派争议相关的各种文件。

有些人认为希拉里是第一位拉丁基督教赞美诗作者,因为耶柔米说希拉里创作了《赞美诗集》。有三首赞美诗被认为是他所作,但都无法确定无疑。

声望与崇敬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