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朴宪永、李承烨间谍事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朴宪永、李承烨间谍事件朝鲜语:박헌영 리승엽 간첩 사건朴憲永 李承燁 間諜事件)是在1952年至1953年期期间朝鲜政府指控朴宪永和李承烨等13名国内派官员替美国担任间谍、意图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共和国和金日成的统治,以及阻止平壤统一朝鲜半岛的案件。由于不公平的审判,13人全都认罪[1]:97[2]:131。最终,朴宪永李承烨等10人被处死,其馀两人被投进集中营。金日成随后大幅肃清国内派成员,导致该派系彻底失势,也间接触发后来的八月宗派事件[3]:155-156

事实速览 日期, 地点 ...

史学家大多质疑朴宪永和李承烨等人发动政变的真实性,并且相信仅为金日成清除政敌的手法[4][5][1]:86

Remove ads

背景

Thumb
在苏联的支持下,金日成最终压倒朴宪永,成为北韩的最高领导人。

1945年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朝鲜半岛脱离日本的统治并进入联合国托管时期。当时,半岛被一分为二,苏联负责接管北部。1946年,苏联军事政府成立北朝鲜人民委员会,不少信奉共产主义的朝鲜族人也在随后的几年间纷纷来投[5]。当中,最有影响力的是游击队派首领金日成和国内派领袖朴宪永[5],两派的对峙也从而形成[5]。1948年,金日成被苏联认定为国家领导人,金日成和朴宪永二人分别担任朝鲜劳动党的正副委员长和朝鲜内阁的正副首相,游击队派在与国内派在斗争中取得首胜[5]

尽管如此,考虑到游击队派成员的教育水平较低,苏联不得不安排延安派苏联派和国内派官员担当要职[1]:82。在首届的中央委员会选举中,游击队派也只是少数派,国内派取得大部份的议席。因此,游击队派在党内的影响力还是有限[1]:85。金日成也继续视朴宪永和其心腹李承烨为政敌。

1950年,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长金日成计划通过战争统一朝鲜半岛,这一点得到当时被委任为劳动党副委员长的朴宪永同意[5]。然而,两者对于具体的方案却有不同的见解。金日成认为是以军事力量一举占领南朝鲜;朴宪永则主张在三八线一带发起军事冲突的同时,与汉城政府商讨政治和解道路,并煽动南朝鲜人民起义,从而达到统一目的之馀,又不会被外国武力干涉[5]。由于二人的提案代表著两派各自的主张,故此谁提出的方案能协助朝鲜在战争中取胜终会奠定在党内的地位[5]。可是,随著由国内派所属的游击队节节败退,金日成的方案最终被确立[5]。同时,他又以“战争爆发后的特殊需要”为由独揽了党军政大权[5]。另一方面,为防其它派系趁机扩张,金日成先后在1950年至1951年期间肃清了延安派和苏联派,但考虑到这两个派系背后得到中苏两国的支持,他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清洗,而是仅除去两派的领导人物—武亭许歌谊 [6]

1952年,内战已经到达尾声,考虑到国内派成员的利用价值不再又缺乏外国的支援,金日成开始就除去该派系作出部署[1]:92。在同年12月的五中全会,金日成发动了一长篇演说,内容为谴责以朴宪永为首的国内派要为朝鲜战争的失利及未能统一负上最大的责任,这也展开了肃清国内派的序幕[1]:92-93

Remove ads

被捕与审判

1953年初,朝鲜劳动党官方报章《劳动新闻》突然指朴宪永和李承烨等人企图发动军事政变,但未能成功[1]:130。及后,朝苏文化协会中央委员会副委员长林和最先被捕,朴宪永和李承烨等则在同年的3月至4月期间被逮捕[1]:93

更多信息 名字, 图像 ...
Remove ads

李承烨等12人的审判

事实速览 法院, 案件全名 ...
Thumb
朝鲜停战协定订定后的三日,李承烨等12人就被起诉违反叛国。
Thumb
朝鲜人民军副司令崔庸健(前排最左)是审理朴宪永案的主审法官。然而,崔庸健并未受过任何法律教育。

1953年7月30日,即朝鲜停战协定签署三日后,最高检察所检察长李松雪起诉除朴宪永外的12人违反朝鲜刑法的第25条—高级叛国罪,朴宪永则因不明的原因被延迟起诉[4]

同年8月3日,审判在平壤的朝鲜最高裁判所特别军事法庭展开。据记载,负责主审此案的是最高法院院长金翊善,判审长由朴容淑担任,检察总长是金东学,检察官为金允式和李昌镐[4]。此外,还有一名朴姓警卫当法庭书记 [4]。同时,审判是以公开的形式进行,任何人包括外国记者在内均可进入法庭旁听,《劳动新闻》也有报导此案[1]:98。除朴宪永外,12名被告也获准聘用由政府提供的代表律师[2]:134

在审判的首日,控方指控12名被告3项罪名,分别为替美国当间谍、意图发动政变推翻共和国和金日成的统治,以及阻止平壤统一朝鲜半岛 [4]。其后,金翊善宣称控方已完全掌握了他们的犯罪证据,故他警告“受尽全国人民咒骂的奸细李承烨和其党羽”最好从实招来[4]

随后的数日,控方传召了13名证人,又陆续举出李承烨等人的犯罪经过和其证据[2]:134。案情指在1950年6月26日,当时身在韩国的李承烨在汉城与美国的政治顾问哈罗德·诺贝尔(Harold Noble)、驻韩国美军司令约翰·里德·霍奇和教育学家霍雷斯·安德伍德(Horace Underwood)有过接触,他们成功收买李承烨为间谍,并指示他与其同党发动武装政变[2]:132。介时,美军会在元山安州市登陆[1]:96

随后,朴宪永通过李承烨的口讯下策划政变,他们暗地成立位于朝鲜边境的金刚政治学院,并找来亲信金应彬当院长,以培训可靠的武装份子。同时,为确保政变万无一失,李承烨先在1951年9月通知联络部长裴哲发动政变的事宜,并要求他加以协助[2]:129。翌年2月,李承烨又安排游击队第十连队长孟锺镐把其部队从淮阳郡迁至邻近平壤的中和郡,以集结4000人起事[2]:129

同期,李承烨及其亲信们在朴宪永的寓所会面,他们确定一旦政变成功后李承烨会成为新成立的朝鲜共产党第一书记,朴宪永会出任首相,张时雨朱宁河为副首相,内务相是朴胜源,外务相李康国,武力相金应彬,宣传相由赵一明担任,教育相林和,劳动相裴哲,商业相则为尹淳达 [5]。此外,他们又决定会在1952年9月的首个星期发动政变。可是,政变最终被金日成洞悉而失败。

12人全都承认控方的指控。期间,李康国更多次在庭上自称为美帝的走狗[1]:96。他们的代表律师非但没有为当事人辩护或求情,而是替他们认罪[2]:134。在8月6日,即审判的最后一天,李承烨的律师在结案陈词中就指“尽管李承烨自称为共产主义者,但他和其追随者的所作所为却是不折不扣的资本家”;其他的代表律师也有类似的言论,他们声称其当事人的出身不良,加上腐化的生活方式,令他们有反动的思想[1]:97

其后,李承烨等12人在自白时再次承认所有的控罪,并称对自己的行为深感悔疚[1]:95。李承烨在众人面前感谢在这四天内主审法官给他畅所欲言的机会,又会坦然面对任何的处罚,因生与死对他来说已不再重要[1]:95。李康国接著表示很高兴祖国和人民给予他以死谢罪的机会[1]:95。林和宣称在受审前试图自杀,理由是害怕在庭上被人们揭穿其丑陋的一面[1]:96

退庭商议后,陪审团认为12名被告的所有罪名都成立[4]。金翊善随即宣判李源朝和尹淳达被判12年和15年徒刑,其馀10人判处死刑[4]

朴宪永的审判

事实速览 法院, 案件全名 ...

在李承烨等人受审期间,朴宪永一直遭软禁 [1]:100。1955年12月15日,即李承烨等人被提堂后的两年零四个月,朴宪永才被起诉,他被控的罪名和李承烨等人相同,分别为替美国当间谍、意图发动政变以及阻止平壤统一朝鲜半岛。这次的审判同样是在朝鲜最高裁判所特别军事法庭进行,主审法官为崔庸健,控方律师是姜尚昊,由4个人组成的陪审团分别为金翊善林海方学世赵诚模,这些人全都是金日成的心腹[2]:134。同时,朴宪永也不获准聘用代表律师[2]:134

而相比起之前对李承烨等人历时4天的审讯,这次的审判从早上10时开审到晚上8时宣读判决书历时仅为8个小时[5]。案情指,朴宪永早在1919年已充当美国的间谍,随后又在1925年时向日本殖民地政府投诚,并暴露了朝鮮共产党的秘密,使得组织的领导干部被捕[2]:135。之后,美国政府指使他率领李康国等人从韩国潜入朝鲜政府,继而在和政府内安排自己的羽翼,以向美方提供秘密情报[2]:135。此后,他在出任外交部长时,又借职位之名离间盟国中国和苏联的关系[2]:135。而在朝鲜战争期间,他一方面煽动好斗份子参与不必要的骚乱以消耗朝鲜人民军的实力,另一方面又多次向美军特务机关提供有关朝鲜方面的军事情报,以使金日成无法统一朝鲜半岛[2]:135。另外,控方又指警方在查封朴宪永的寓所时发现了来路不明的87万元朝币和1600克黄金,足以证明他一直过著奢华的生活[2]:135。同时,为了证明朴宪永的罪行,控方又找来了9名证人上庭[2]:135

对于控方的指控,朴宪永也一一承认[2]:135。晚上,检察长宣读判决书,指被告犯下了严重的叛国罪,罪名成立,按刑法,应被判决死刑,全部的财产也被没收[2]:136。朴宪永其后再次承认一切罪行,并自称为间谍的首领,故他愿意承担所有的罪责[2]:136

我在来到这里之前,就预感自己不可能活得下来了。(中略)正如你们所说,我曾是美帝间谍。但你们主张的美帝间谍和我主张的美帝间谍截然不同。我在南朝鲜的时候,不,在很久以前就和美国人有交情了。但这是为了祖国解放、独立统一,绝不是间谍行为。(中略)正如你们所说,我曾是美帝间谍。一切都是我主使的,南劳党干部完全没有责任。他们都是为祖国解放统一和社会主义革命事业日夜工作的正直爱国者。不管要把什么样的罪刑加在我身上,我都甘愿接受,请原谅无辜的南劳党干部,再三拜托。[7]

Remove ads

后续

国内派被肃清

Thumb
基于拥有较高的教育水平,白南云(最左)是少数未遭肃清的国内派官员。

在处决朴宪永等人后,金日成展开针对国内派的大清洗。当时,金日成把国内派的官员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有利用价值,且没有显露叛变迹象的人,他们在接受思想教育后就得以返回政府工作,例子有教育部长白南云;另一类是没有利用价值也没有显露反动迹象的人,他们会被送到农场劳动;最后一类则为如宣传部长朴甲东等没有利用价值又有影响力的人,他们会被监禁一段时间[5]

Thumb
1950年代,国内派的势力已被瓦解。至1961年的第二届政治局选举中,国内派未能取得任何席位。

此外,由国内派所管理的金刚政治学院也被取缔,全体的师生被逮捕[5]。一些残馀的国内派人,比如金应彬朱宁河张时雨金五成安基成金光洙等被撤销其党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及党籍,权五稷则被撤去候补委员职务和党籍[5]。至此,国内派的势力已被瓦解。

时至今日,平壤政府一直视朴宪永等人为反动和宗派份子。2013年12月,在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张成泽被处决后,朝鮮中央电视台就把张成泽比喻为“像李承烨、朴宪永一党那样应该接受历史最严峻审判的极恶宗派势力”[8]

Remove ads

触发八月宗派事件

金日成大幅清洗国内派人,又清算武亭许歌谊,这都引起了延安派苏联派改革份子的恐惧情绪,加上受去斯大林化风潮影响,这些的官员渐渐对金日成进行个人崇拜和他所推行的经济政策深感不满[1]:155-156。1956年6月,他们趁金日成出访东欧期间部署一场宫殿式政变,是为八月宗派事件 [1]:183。最终,该政变以失败收场,金日成后借机除去延安派和苏联派,实行更强硬的统治,并间接奠定了金氏家族对朝鲜长久的独裁统治。

质疑

由于审判期间出现众多的不公平和漏洞,不少学者对于朴宪永等人的控罪表示怀疑。朝鲜史家安德烈·兰科夫在其著作中指出多个的矛盾之处,他质疑哈罗德·诺贝尔和约翰·里德·霍奇等人的政治地位有限,根本不足以参与指使他人从事间谍、发动政变的任务[1]:95。更重要的是,哈罗德·诺贝尔当时不在朝鲜半岛,而是身在日本渡假,故此他不可能与李承烨有过接触[1]:95。至于控方宣称朴宪永等人暗地成立的金刚政治学院其实是由平壤政府通过决议而建立的[1]:95。因此,兰科夫批评整个审判实为一场闹剧[1]:100

夏威夷大学朝鲜半岛研究院长徐大肃英语Dae-Sook Suh也指出,约翰·里德·霍奇是反共主义者,在朴宪永投奔朝鲜前,他曾多次打压共产主义在韩国的传播,又下令逮捕朴宪永等人,因此指霍奇与朴宪永等人通串并不可信[2]:132。同时,徐大肃又继续指主审李承烨案的法官是完无法律背景的崔庸健,陪审团又是金日成的亲信,可见这审判是不公平的[2]:134。而9名上庭指证李承烨企图谋反的也是追随他多年的支持者,因此他们很有可能是在非自愿的情况下当证人[2]:135。综合这些的观点,徐大肃相信这两场审判只不过是作秀审判,借机除去国内派。

Remove ads

参见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