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慎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慎彝
Remove ads

李慎彝(1777年—1855年),字信斋四川威远人,清朝官员。[1]

事实速览 李慎彝, 籍贯 ...

生平

李慎彝原名慎修,嘉庆十三年(1808年)中式戊辰科二甲进士。先后任福建省清流县沙县晋江县知县

道光三年(1823年),李慎彝接替范邦干担任台湾府台湾县知县。李慎彝立示禁碑禁各勒索绅衿。担任淡水同知(今新竹市)时,则准绅士郑用锡林国华等佥禀,建造竹堑石城、竹堑明志书院,重祠祀,兴水利,并开垦竹北祭山湖山两山区,四年任内,推动三十项重大公共工程建设,将新竹市推动成北台湾政经中心。

道光七年(1827年),辖内番民五社,越界至汉民居地骚乱,有参将建议出兵平乱,李慎彝否决此案,并以安抚为因应。之后,亦募丁重修汉番廨署,设石碎仑隘,防止原汉纷争等。次年,因台湾北部三貂角一带宵小时闻,他建置巡逻船队于艋舺。后台湾县辖内平民祀德政祠。

今苗栗狮头山,为李慎彝观形似狮而命名。苗栗县志称之与铜锣李家是为宗亲。

道光六年(1826年),他接替苏鏊担任台湾府淡水抚民同知。道光九年(1829年)昇任噶玛兰通判,不久即升任湖北郧阳知府。

Remove ads

延伸阅读

[]

参考文献

其他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