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
澳門第四届政府,由崔世安領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以来的第四届特区政府,由行政长官崔世安领导。崔世安于2014年8月31日透过唯一候选人方式,经由选举委员会选出,并于同年12月20日就任连任行政长官。[1]
本届政府任期由2014年12月20日开始,至2019年12月19日结束,为期五年[2]。期间内政府班子延续上一届的管治思路,并在行政改革、民生建设、房屋政策、博彩监管与跨境合作等领域推动多项政策。政府内阁由5名司长及多名局级官员组成,并设立政策研究和规划统筹机构支援施政。
第四届政府期间历经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纳入《基本法》附件三[3][4],以及澳门回归20周年的各项筹备活动,亦推动了横琴深度合作区规划的初期讨论,并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框架的规划协调工作。[5]
Remove ads
沿革
2014年8月31日,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三任行政长官崔世安以唯一候选人身份,获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以380票支持当选第四届行政长官人选。同年9月,选举结果获终审法院确认,并刊宪公告。
2014年12月1日,国务院根据《澳门基本法》任命由崔世安提名的第四届政府主要官员名单。新一届政府于2014年12月20日正式就职,任期五年。
任内历经多项政策调整与行政改革,包括推出“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年)”[6],推动电子政务、青年创业支援、社屋建设与公共财政制度改革等举措。[7]政府亦持续加强博彩监管、深化与广东省的跨境合作,并配合中央政策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及横琴深度合作区的初期规划工作。[8][9]
主要官员
以下为第四届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2014年12月20日-2019年12月19日)主要官员名单[11][12]
Remove ads
争议
第四届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在任期间曾面对多项社会争议与批评,其中部分引起广泛关注:
- 舆论监督与新闻自由问题:2014至2019年间,澳门新闻从业员多次反映政府资讯公开渠道有限,部分社会团体及媒体关注官员对公共议题回应态度保守,亦有批评指传媒访问安排及采访空间受限。[15]
- 社会参与度与青年政策:政府曾推出《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其中涵盖青年创业与培训资助措施,但部分团体批评政策落实进度缓慢,未能有效回应年轻人对职涯与房屋的诉求。[17]
香港2019年社运期间的澳门反应
报导指出,于2019年社运高峰期间,澳门曾拒绝数名香港社工与民主派人士入境,并被质疑政府出于“公共秩序安全”标准进行限制。[18]
《无国界记者》与《国际记者联盟》报告指出,澳门政府在敏感期间对媒体采取审查或指令式编辑,并限制公众资讯途径。社民界人士及青年团体因此对资讯公开度表示忧虑。[19][20]
有声音指出崔世安领导下的澳门当局与北京中央保持一致,在社运敏感时期避免任何支持香港社运的声音或示威,并持续强化“一国两制”与政治安定论述。[21]
受香港社运影响,部份游客因公共安全担忧暂停或取消澳门旅游行程,博彩业者证实此事件对高端博彩收入造成影响。政府与业界则加强宣传稳定旅游环境。[22]
评价
第四届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在行政长官崔世安领导下,推动多项政策与建设工程,包括社会福利扩展、城市基础设施改善与公共财政管理改革。有观点认为政府在保持经济稳定、推进城市规划以及促进与内地合作方面表现正面。
在区域合作方面,第四届政府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前期讨论,并推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之初步协调工作,为后续大湾区融合发展奠定政策基础。[8]
此外,政府于任期内持续推进行政电子化、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并强化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援助措施,获部分民间组织及专业界肯定。[23]
尽管在经济与区域发展方面有一定成效,第四届政府亦面对来自社会各界的批评。民生方面,青年政策与房屋供应措施被认为未能有效回应年轻人对就业、创业与居住的迫切需求。部分团体批评《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有关青年政策执行进度缓慢,落实效果不足。[24]
在土地与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政府批准于世遗景观邻近地段兴建高楼,引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注与干预,并导致部分市民质疑政府的城市规划决策透明度与文化保育立场。[25]
此外,第四届政府对2019年香港社会运动期间的应对亦引起争议,包括限制部分香港人士入境澳门与相关言论审查,引起国际组织与人权团体关注,认为此举反映政府对政治稳定与公共安全采取较保守立场,可能对言论自由与公共参与造成压抑。[19]
参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