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狙击手先进瞄准吊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狙擊手先進瞄準吊艙
Remove ads

狙击手先进标定荚舱(英语:Sniper Advanced Targeting Pod,简称Sniper ATP),是洛克希德·马丁为军用飞机设计的瞄准吊舱,能够提供主动目标识别、自主追踪、GPS座标生成以及从远距离进行精确武器导引,通用编号为AN/AAQ-33,目前加上美国空军有超过27个国家的空军装备此荚舱,全球已交付超过1,500个标定荚舱,是当今使用最广泛、经过实战验证的光电标定荚舱[1]

Thumb
吊挂于B-1B枪骑兵战略轰炸机机腹下的狙击手先进标定荚舱。
Thumb
吊挂于F-16战隼战斗机机腹下的狙击手先进标定荚舱。
Remove ads

设计

任务功能

狙击手先进标定荚舱安装在单一轻型荚舱中,它可以处理陆地、海上与空中最具威胁性的目标进行精确标定与情报、监视和侦察英语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target acquisition, and reconnaissance(NTISR)空对空及空对地任务。

升级

狙击手先进标定荚舱的开放式架构可轻松升级,洛克希德马丁不断投资,以确保它成为目前功能最强大的标定荚舱,最近的升级工作包括:

  • 双色雷射点追踪
  • Global Scope 软体/进阶情报、监视和侦察(NTISR)模式

使用

狙击手先进标定荚舱的使用方式如下:

  • 飞行员先将标定任务由火控雷达转换给荚舱
  • 使用荚舱对目标进行全方位标定
  • 将获取的目标数据资料传给空对空飞弹空对地飞弹空用炸弹并进行整合
  • 若目标位置符合所选武器的覆盖范围就可直接进行攻击

可用军机

Thumb
吊挂于CF-18大黄蜂式战斗机英语McDonnell Douglas CF-18 Hornet机腹下的狙击手先进瞄准吊舱,已开启精确瞄准模式。

战斗机

战斗攻击机

战斗轰炸机

攻击机

轰炸机

实战

Thumb
吊挂于F-16战隼战斗机机腹下的狙击手先进标定荚舱,已开启情报、监视和侦察英语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target acquisition, and reconnaissance(NTISR)模式。

在2014年发生在阿富汗的一次致命空袭事件中,一架配备狙击手荚舱的 B-1B 轰炸机在交火中无法探测到美军士兵头盔上的红外频闪灯,导致五名美国士兵和一名阿富汗士兵死亡,这是阿富汗战争期间美军中最致命的友军误伤事件[2]

2024年5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再度展开环台军事演练中华民国空军F-16战机于警戒时使用狙击手荚舱标定轰-6K轰炸机歼-16战斗机[3]

使用国

 比利时
 加拿大
 埃及
 希腊
 大韩民国
 日本
 中华民国
 印度尼西亚
 马来西亚
 新加坡
 泰国
 摩洛哥
 荷兰
 挪威
 阿曼
 巴基斯坦
 波兰
 罗马尼亚
 沙乌地阿拉伯
 阿联酋
 约旦
 伊拉克
 土耳其
 英国
 美国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