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福建省

中国的省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福建省
Remove ads

福建省,简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南沿海省份,省会福州市。东西最宽约480公里,南北最长约530公里,陆域面积约12.4万平方公里。北与浙江省毗邻,西与江西省相连,西南与广东省接界,东隔台湾海峡台湾相望。福建省下辖9个地级市平潭综合实验区

事实速览 福建省 闽, 国家 ...

福建地理特点是“依山傍海”。福建多山,全省90%的土地是山地丘陵;这些山地多为森林所覆盖,使得福建的森林覆盖率达62.96%,居全国第一。福建的大陆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位,海岸曲折,岛屿众多。而且由于福建位于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也是海上商贸集散地,和中国其他地方不同,福建沿海的文明是海洋文明而内地客家地区是农业文明。[3]

经济方面,福建的生产总值位居全国第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最快的省级行政区之一。2014年12月12日,国务院决定设立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州片区共31.26平方公里、平潭片区共43平方公里,厦门片区共43.78平方公里),继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后,中国第二批三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之一。福建旅游资源丰富,仅世界遗产就有武夷山鼓浪屿福建土楼中国丹霞(泰宁)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五处。[3]

Remove ads

名称

事实速览 繁体字, 简化字 ...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设福建经略使才开始出现“福建”一词。[4] “闽”最早见于《山海经》中的《海内南经·卷十》:“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闽中山在海中”。[5] 汉代说文解字》中说:“闽,东南越,蛇种”,定义闽人是崇的族群;可以作为佐证的是“闽”字的写法,而古人称蛇为长虫,可解释为“闽为山地,多出蛇虫之类,故门下增虫字,以示其特性”,但此解释并未得到史学界的证实。[6][7]

福建有过“七闽”、“八闽”之别称,现习惯称“八闽”。“七闽”最早见于《周礼·夏官·职方氏》,书中说:“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郫、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

清蔡永兼《西山杂记》载:“福建周时有七闽,其地域即泉郡之家,三山之蜑户(即蜑家),剑州之高山,邰武之武夷,漳岩之龙门,漳郡之蓝太武,汀赣之客家,此七族称七闽。”

关于七闽,何光岳的《南蛮源流史》载:《周礼·职方氏》载:“掌七闽八蛮”。郑玄注:“闽,蛮之别也”,即闽乃蛮之别种。“七闽”起初是专指周朝时散居在今福建和浙江南部的七支以蛇为图腾的异族部落,如唐代的贾公彦所作的《周礼疏》中说:“叔熊居濮如蛮,后子从分为七种,故谓之七闽也”,后来演变成泛指福建。

所谓“八闽”,是因为宋朝时称为福建路,下辖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南剑州六个州及邵武兴化二个军,共计有八个同级行政的机构,因而得名。[8]其中福州兴化泉州漳州为下四府,建州邵武南剑州汀州为上四府。

Remove ads

历史

Thumb
五代闽国刘华墓出土的一组陶俑
Thumb
1752年福州城图

出土文物证实,福建和中国其他省份一样,存在过旧石器时代文化,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在泉州市晋江深沪湾海滨发现,年代距今五十万年至八十万年[来源请求]。福建在上古时代原为古闽人百越的一支)的居住地。古闽人善于驾舟行筏,有“断发纹身”的习俗。公元前306年,越王无彊楚国杀死,越国陷入混乱,部分越国王族迁入闽地;其后,从越国南下的于越人古闽人融合为闽越人,在今福州建闽越王城。在福建设置闽中郡,是第一个在福建设立行政机构的中原王朝,但仍在福建地区仍任命一些闽越人“君长”。[8]

汉高帝五年(前202年),刘邦封越王勾践的后代无诸为闽越王,建闽越国,其形式为藩属国,都城设于东冶[9],又称“东越”。同样在汉初受封的,还有南海国。到了汉武帝时期,闽越国势大,长期与东瓯南越等邻国为敌。[10]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派遣的大军攻入闽越国,闽越王族畏惧,繇王居股杀东越王(自称武帝)余善以降。

于建安元年在今福州市设侯官县。南梁时期,建安郡先后分设为晋安、建安、南安三个郡。南陈时期,为羁縻割据闽中的陈宝应,设闽州

废三郡置泉州(今福州),后又改为建安郡。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设福建经略使(军区长官职称),始出现“福建”之名。五代十国时期,福建独立,王审知建立闽国,后来为南唐所灭,福建为南唐、吴越清源军(后称平海军)三分。在隋唐时期前后,闽语逐渐分化为闽北语六朝时期形成)、闽南语中唐时期形成)和闽东语王潮、王审知执政时期形成)[11]

宋朝福建路,统辖六个州(福州建州泉州南剑州漳州汀州)与两个军(邵武军兴化军)。南宋末,宋端宗短暂定都福州,改福州为福安府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设泉州行中书省,二年后设福建等处行中书省,此后撤复不定。南宋时,泉州发展成国际著名的港口,市内形成大批外国侨民(主要是阿拉伯人波斯人)定居的居留地“蕃坊”,当年留下的清净寺一直保留至今。元末,福建发生亦思巴奚兵乱,导致泉州港衰落以及大量人口迁往今广东海南等地。

明朝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后,又改路为。宋代的六州两军以及后来改称为八个路或八个府的区划建制(“八闽”的由来)。在明代,倭寇经常袭扰福建,政府宣布海禁,福建正常的海上贸易受阻。1645年8月18日,唐王朱聿键福州登基,年号隆武,改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为“福京”[12],改福州府为天兴府。1646年10月6日,隆武帝被清军杀死。此后,郑成功家族领导的明郑势力,先后以厦门台湾为基地继续抵抗清军大约40年之久。清朝时福州是与琉球首里通航贸易的指定口岸。清代,在福建本土,增设了福宁府龙岩州永春州清圣祖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台湾并入福建省版图台厦道,随后于清德宗光绪十二年(1886年)单独设省

1842年的《南京条约》将福州和厦门辟为通商口岸,向外国商人开放。1902年在厦门还开辟鼓浪屿公共租界。在洋务运动中,左宗棠开办福州船政局及船政学堂,成为近代中国海军的摇篮,一度涌现出萨镇冰魏瀚李鼎新林泰曾刘步蟾蓝建枢林永昇方伯谦林建章杜锡珪黄锺瑛陈绍宽萨师俊等大批海军将官。1883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国袭击了马尾军港。福建还是近代西欧传教士人数最多也最活跃的省份。1933年,十九路军发动“闽变”,在福建建立中华共和国,定都福州。多山的福建在近代一直未能修建铁路,因而阻碍该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与中国其他地区的联系,直到1956年建成鹰厦铁路。1949年之后,福建省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政府进行实质管辖,双方的行政区划中也都设有福建省,中华民国福建省已虚级化。

Thumb
清朝时期的福建省
Thumb
中华民国时期的福建省
亚新地学社1936年《袖珍中华全图》福建省图
Remove ads

地理

Thumb
武夷山

地形

Thumb
福建省地形图

福建位于中国东南部,土地总面积为12.4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3%,居全国第23位。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0%是山地丘陵,所谓“八山一水一分田”。省内有闽西与闽中两大山带大体平行,闽西山带以武夷山脉为主,斜贯闽、赣两省,长约530千米,平均海拔1千米。最高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位于武夷山市西北部,是中国东南地区最高峰。闽中山带从北至南分为鹫峰山脉、戴云山脉、博平岭。[3]

福建海岸地貌格局以多海湾、多半岛的曲折海岸线为主体。闽江口由于山地逼近海岸,平原窄小;闽江口以南有较大的沿海平原,如福州平原兴化平原泉州平原漳州平原。且广泛分布海蚀红土台地。闽东南沿海地带是省内耕地集中区,亦是福建省经济文化最为发达地区。

省内城市间往来在过去往往要经水路来达成。

海洋

该省东南面对台湾海峡东海南海之间,平均宽180公里),海岸线曲折,虽然海岸线直线长度为535公里,但曲线长度却达3324公里,约占全国海岸线总长度的18.3%。曲折的海岸线也形成了众多的海湾,如福宁湾三沙湾罗源湾湄洲湾东山湾等,而重要的海港有福州港、厦门港、泉州港等。沿海的岛屿共1404个,总面积约为1200多平方公里。[3]

四至

Thumb
清代《福建省海岸全图》(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藏)

行政区划

福建省现辖9个地级市,其中厦门市为副省级市;全省共有84个县级行政区,包括31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42个;1108个乡级行政单位,包括653,233,19民族乡,203街道[13]

更多信息 福建省行政区划图, 区划代码[14] ...
Remove ads

经济

福建是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2019年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八位。1979-2007年29年,按绝对数比较,2007年GDP总量为1978年的138.02倍;按不变价格推算(以同期全国平均物价水平为基准),GDP年平均增长率12.4%,增长速度次于广东浙江等二省份全国第三位,2010年GDP增长13.8%,仅次于天津市重庆市四川省,增幅居全国第四位。1978-2008年,有21年GDP年增长率高于10%,GDP增幅最高的年份为1993年,年增长率达到22.6%。福建省GDP总量在全国的位次从1978年的第22位,至2007年上升至第10位;福建省1981年GDP总量首次突破100亿元,1993年GDP突破1千亿元,2008年突破1万亿元。据初步核算,2010年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4357.12亿元,比上年增长13.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9432元,比上年增长13.0%,三次产业比例为9.5∶51.3∶39.2[17]

Remove ads

交通

据统计,截至2016年末,福建省的公路总里程106,756.53公里,公路密度为87.94公里每百平方公里。等级公路里程分别为:国道10,404.2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417.98公里)、省道5,195.7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47.74公里)、县道14,995.8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5.33公里)、乡道41,134.08公里、专用公路118.01公里、村道34,908.56公里。

2016年末福建省全省内河航道通航里程3,245.28公里。其中:等级航道1,268.65公里,占总里程的39.1%,与上年持平。其中,四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443.8公里,占总里程的13.7%,与上年持平。各等级内河航道通航里程分别为:一级航道107.84公里,二级航道20.25公里,三级航道52.05公里,四级航道263.66公里,五级航道204.57公里,六级航道46.18公里,七级航道574.1公里。各水系内河航道通航里程分别为:闽江水系1,972.8公里,九龙江水系454.43公里,其他水系818.05公里。全省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578个,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68个。

全省有民航机场6个。

截至2016年末,全省有营运汽车26.69万辆,其中大型客车6,924辆,载货汽车25.03万辆;水上运输船舶1,940艘。城市及县城拥有公共汽电车18,324辆,巡游出租汽车运营车辆24,961辆,城市客运轮渡29艘。[18]福州市开通了全省首条地铁,拥有地铁车站6个;运营车辆144辆。

2016年全年全省营业性客运车辆完成公路客运量3.91亿人、旅客周转量251.95亿人公里。全省营业性货运车辆完成货运量8.58亿吨、货物周转量1,094.70亿吨公里,2016年全省水路客运量2,016.40万人、旅客周转量2.72亿人公里。全省完成水路货运量3.17亿吨、货物周转量4,846.44亿吨公里。[18]

人口

分布

福建的人口比较稠密。但分布不均,沿海平原地区人口多,内地山区人口少。

民族

Thumb
南平市延平区夜景
Thumb
福建畬族民族乡分布图

福建民族构成较单一,人口以汉族为主体,但语言及文化多元性极高,主要由闽民系客家民系两大汉族民系构成。福建省少数民族以畲族为主,另有回族满族蒙古族高山族等。畲族主要分布在内陆山区,约占全国畲族人口的60%。回族主要分布在惠安县百崎回族乡晋江市陈埭镇长乐区航城街道琴江村晋江市龙湖镇福林村和南安市霞美镇梧坑村为满族聚居村落。泉港区涂岭镇小坝村为蒙古族聚居村落。华安县仙都镇送坑村为高山族聚居村落。余下少数民族大多是近现代迁徙而来,大部分人口极少。 2009年,福建省共有19个民族乡,其中18个畲族乡和1个回族乡,562个民族村[19]

宗教

福建宗教[20][注 4]

  无宗教或其他宗教[注 5](65.19%)
  基督宗教(3.5%)

福建的主要宗教是中国民间信仰道教佛教。根据2007年和2009年进行的调查,福建有31.31%的人口有祖先崇拜,3.5%的人口是基督徒。报告没有提供其他宗教的统计数字; 65.19%的人口无宗教或信奉中国民间宗教佛教儒教道教伊斯兰教

文化

福建文化历史悠久,由5000年前的昙石山文化结合中原文化发展出了闽都文化闽南文化闽西文化等地域文化[21],对中国文化、世界文化贡献良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程朱理学、二是以林则徐的“林学”和严复的“侯官新学”为代表的近代闽都文化,三是以南岛民族扩散海上丝绸之路为主要体现的海洋文化[22]

社会

教育

福建拥有厦门大学1所985福州大学1所211工程院校,以及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理工大学华侨大学集美大学闽南师范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等9所省重点建设高校。根据2008年的统计,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中有96名为福建省出生,在全国排名第五[23]

体育

福建体育从20世纪50年代起发展迅速,建立了各级体育组织机构,在修复兴建各类体育场馆设施的同时,陆续创办了各类体育学校、体育训练班和国防体育俱乐部。[24]

姓氏

按户籍人口数量排名,福建五大姓氏是:陈(第一)、林(第二)、黄(第三)、张(第四)、吴(第五)。[25]

国际友好关系

截至2024年1月1日,福建省已与世界上47个国家的省、市建立了125对友城关系,其中省级34对,福州市20对、厦门市22对、泉州市10对、漳州市6对、莆田市5对、南平市3对、三明市2对、龙岩市3对、宁德市4对,石狮市2对、武夷山市2对、南安市2对、福鼎市1对、晋江市2对,福清市1对、上杭县1对、泰宁县1对,福州市鼓楼区1对、厦门市思明区1对、福州市长乐区1对、泉州市鲤城区1对[26]

参见

注释

  1. 土地面积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数据。
  2. 常住人口为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3. 包含未实际管治的金门县
  4. The data was collected by the 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 (CGSS) of 2009 and by the Chinese Spiritual Life Survey of 2007, reported and assembled by Xiuhua Wang (2015)[20] to determine the demographics of: ① Christian churches, and ②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religion of the lineage (i. e. people believing and worshipping ancestral deities often organised into lineage "churches" and ancestral shrines). Data for other religions with a significant presence in China (deity cults, Buddhism, Taoism, folk religious sects, Islam, et al.) was not reported by Wang.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延伸阅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