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联合国会员国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联合国会员国是联合国大会的正式成员,在联合国大会中拥有平等的代表权。截至2024年,联合国一共有193个会员国。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4年7月1日) |
原则上,只有主权国家可以成为联合国会员国,今日联合国的193个成员国皆是主权独立的国家。不过,在联合国初创时,菲律宾、印度这2个创始会员国尚未从他们的殖民母国独立,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为苏联加盟共和国。而美国在联合国成立之初也争取到了与苏联对等的增加两个席位的权利,却因无法在当时的48个州[注 1]中选出两个州而搁置此事。如今,美国国务院网站在介绍联合国的创建过程时,依然声称“美国至今仍保留在适当时候增加两个联合国代表席位的权利”。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则当时仍被视为大英帝国的一部分,仍未完全从英国独立。
由于所有欲申请成为会员的国家必需通过安全理事会和大会的批准,部份依照《蒙特维多国家权利义务公约》可视为主权国家的政治实体,因为联合国不承认他们的主权、缺乏国际普遍承认、或是遭受特定成员国的反对,导致这些国家没有办法成为联合国的会员。
- 凡其他爱好和平之国家,接受本宪章所载之义务,经本组织认为确能并愿意履行该项义务者,得为联合国会员国。
- 准许上述国家为联合国会员国,将由大会经安全理事会之推荐以决议行之。
——《联合国宪章·第二章·第四条》
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那些主权地位没有明确定义的政治实体,只能成为联合国大会观察员。观察员可以在大会上发言,但是不能参与投票。
Remove ads
现任会员国
联合国共有51个创始会员国,在1945年加入成为会员,其中49个国家或其后继者[注 2]至今仍然是成员国,另外两个国家是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这两个国家皆已解体,并且没有国家接替他们的席位。以下列出了直至最新一个成员国——南苏丹共和国在2011年7月14日加入后,全部193个联合国成员国。并以国名之英文字母首字为序排列,其中创始会员国以天蓝背景色衬托、粗体标示。[1][2]
Remove ads
观察员和非会员
联合国还设有联合国大会观察员制度,邀请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政治实体参与联合国事务。观察员在联合国大会上可以发言,但没有参与会议投票的权利。联合国大会共有65个观察员。当中包含2个观察员国、5个观察员实体、和58个观察员组织。观察员国被视为拥有主权的政治实体,随时可以依照自由决断递交请愿书申请成为联合国的正式会员国,例如:瑞士联邦在2002年9月10日成为正式会员国之前的1948年至2002年间,亦是联合国的常任观察员国;梵蒂冈城国自1964年4月6日起成为联合国观察员国。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1974年11月22日根据联合国大会的3237号决议得到观察员席位。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宣称拥有巴勒斯坦地区的主权之后,1988年12月15日大会依照A/RES/43/177号决议将其名称改为“巴勒斯坦国”。2012年11月29日,根据联合国大会67/19号决议成为观察员国。许多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诸如欧洲联盟、马耳他骑士团等主权地位没有明确定义的政治实体,皆被联合国大会邀请成为观察员。
西撒哈拉的主权在摩洛哥王国和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之间争持不下,摩洛哥实际上统治大部分西撒哈拉地区,剩下的少部份地区则由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控制。波利萨里奥阵线所代表的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是非洲联盟的正式会员国,但既不是联合国的会员国,也不具联合国观察员身分。
索马里兰共和国是位于索马里东北部一个未被普遍承认的政治实体。自索马里内战之后,索马里政权组织四分五裂,被索马里联邦政府及索马里兰共和国、邦特兰、西南索马里等政权割据统治。其中,西南索马里和邦特兰等已名义上有重新加入索马里联邦共和国的意愿并落实,而索马里兰共和国事实上独立于索马里联邦共和国,并不受索马里联邦政府管控。索马里兰共和国目前未得到任何联合国会员国承认,政治较为稳定,与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和欧盟有较多经贸往来。
作为新西兰王国的联系邦国,库克群岛和纽埃拥有完整的自治权力,但是其国防、外交事务由新西兰负责,两国都不是联合国会员国。两国均已表达加入联合国的意愿,但受到新西兰反对。新西兰提出两国入联的前提条件是在宪制上真正独立,包括放弃让其国民自动获得新西兰公民身份。
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原先由中华民国代表,但在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通过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现以台澎金马个别关税领域之名义作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会员。
联合国不认可科索沃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根据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1244号决议和关于科索沃政治地位的正在进行的对话,科索沃共和国虽然与半数联合国会员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但不是联合国会员国。它是两个联合国专门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员,曾在2015年申请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但以微弱差距被拒绝。[66]
会员国席位变迁
Remove ads
由中华民国代表的“中国”,是联合国5个创办国之一,并于1945年10月24日成为会员,为创始会员国。因中国国民党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失利,中华民国政府被迫在1949年自南京市迁至台北市。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10月1日宣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建立中央人民政府。但当时以美国为首的多数国家仍承认中华民国政府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因此中华民国政府在联合国依然维持中国席位,尽管相较于统治中国大部分地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华民国政府的实际管辖范围已仅限于台澎金马。1971年10月25日,中华民国被迫提前宣布退出联合国[67],随后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不再视中华民国政府为中国的合法代表,转而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自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在联合国的中国席位。因此目前中华民国所统治的台澎金马地区,实际上被排除在联合国以及联合国系统机构之外。自1990年代起,中华民国多次尝试申请加入联合国,中华民国政府在申请书中表示在联合国中将只代表台湾地区的人民,而非全中国,并以“中华民国(台湾)”、或仅“台湾”等各种名义提出申请;但因联合国遵守一个中国政策,所有申请要求皆被拒绝。除了会员外,中华民国同样也被联合国拒绝给予“观察员国”资格(如梵蒂冈、巴勒斯坦国),或“观察员实体”资格(如马耳他骑士团)。目前,有11个联合国成员国和梵蒂冈与中华民国之间有大使级外交关系[68]。
Remove ads
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于1945年6月26日签署,1945年10月19日批准《宪章》,在下列国家成立并随后加入联合国后解体: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共和国[注 3]、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与2003年改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而黑山共和国则于2006年独立,从此塞尔维亚共和国继承塞尔维亚和黑山在联合国的席位和权利。目前存在领土争议的科索沃共和国未被联合国承认,联合国认定其为塞尔维亚的一部分。
-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共和国由大会1992年5月22日A/RES/46/237号决议接纳为联合国会员国。
- 克罗地亚共和国由大会1992年5月22日A/RES/46/238号决议接纳为联合国会员国。
- 斯洛文尼亚共和国由大会1992年5月22日A/RES/46/236号决议接纳为联合国会员国。
- 北马其顿共和国由大会1993年4月8日A/RES/47/225号决议决定接纳为联合国会员国,在该国国名引起的争端解决之前,国号暂时称为“前南斯拉夫的马其顿共和国”,2019年2月席位名改称“北马其顿”(North Macedonia)。
-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由大会2000年11月1日A/RES/55/12号决议接纳为联合国会员国。
- 苏联是联合国5个创办国之一,其在1945年10月24日成为创始会员国。1991年12月24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叶利钦于苏联解体前夕通知联合国秘书长,在独立国家联合体的11个会员国支持下,俄罗斯联邦将会继承苏联在联合国大会和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 目前存在争议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被联合国认定为是乌克兰的一部分,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为格鲁吉亚的一部分,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达维亚共和国为摩尔多瓦的一部分;而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由于事实脱离乌克兰后直接并入俄罗斯联邦并未独立,所以其在联合国没有席位问题;但联合国不承认克里米亚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为俄罗斯联邦政府领土,也不承认俄罗斯联邦吞并克里米亚,依旧认定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为乌克兰的一部分。
其他前苏联成员国目前全部皆是联合国成员国:
参见
注释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