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圣伯多禄圣保禄堂 (香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圣伯多禄圣保禄堂(英语:Ss. Peter and Paul Church)是位于香港新界元朗青山公路-屏山段201号屏山段的天主教教堂,创于1925年,初为元朗天主教学校,附属于元朗堂区,1954年名为圣伯多禄圣保禄堂至今。
历史
1922年,谷禄师神父来到香港传道,他最初任职于中环圣约瑟书院和九龙圣德肋撒堂。他于1926年成为新界西区主任司铎,在他的领导下,元朗的传道工作展开,并于元朗旧墟东门口创立圣堂和学校,并以圣伯多禄及圣保禄宗徒作为主保圣人。1929年,元朗有133名教友,39位慕道者。[1]
在天主教香港教区及白英奇主教提供财政支持,令圣堂得以于1958年迁到青山公路现址的新堂,并于同一时间在圣堂旁创办天主教崇德英文书院。自此,新建的圣伯多禄圣保禄堂成为元朗区的主要天主教圣堂。
1992年9月,天主教崇德英文书院迁到洪水桥新校舍。1995年,元朗天主教中学接手办学。
堂区服务范围



圣伯多禄圣保禄堂区服务范围,包括元朗的元朗市中心、十八乡、锦田、新田、大棠、凹头、南生围、流浮山、尖鼻咀、屏山、横洲、厦村、白泥、牛潭尾、八乡、石岗。为方便教友参与宗教活动,除了圣伯多禄圣保禄堂外,堂区更包括以下的教堂:
圣犹达弥撒中心(英语:St. Jude’s Mass Centre),位于新界锦田吉庆围207号。于1962年9月,锦田区脱离元朗区,弥撒中心建立于1966年2月19日。于1967年2月15日祝圣,1967年至1979年属锦田堂区,于1979年7月1日升格为堂区。1994年11月1日属元朗圣伯多禄圣保禄堂。
堂区主保


保禄是犹太人,生于基里基雅的塔尔索,在耶路撒冷长大,属本雅明支派,生来即享有罗马公民权。因他的祖先已取得罗马国籍,因此他同时拥有犹太人(希伯来文)名字“扫禄”和罗马(拉丁文)名字“保禄”。这罗马公民权不但可以使他自由进出帝国境内各地,更方便他的传教工作,而且还给了他向凯撒上诉的权利。 他自幼便学会了当时民间通用的希腊语,也学会了制造帐幕。导致他身体似乎有痛症。
伯多禄紧随耶稣到处传教,并与雅各伯和若望在大博尔山上见证耶稣显圣容。他代表十二宗徒发言,并率先承认耶稣为默西亚,虽然他也被基督的苦难所绊倒。 伯多禄的公开宣认自己的信仰,因而被基督立为教会的磐石。并预言他将以怎样的死去光荣天主。 伯多禄于公元66或67年,尼禄王迫害教会时,被判以极刑,在罗马被倒钉十字架为主殉道,葬于梵蒂冈山,现今圣伯多禄大殿之下。
伯多禄在宗徒中的首席地位,是按他在爱德和服务上而论的,这已在初期的教会团体中彰显见著,《宗徒大事录》为此作出有力的佐证。伯多禄及他的继承者——教宗,是教会团结合一和爱德的见证。
神职人员
Remove ads
- 殷灏峰神父(Rev. Timothy Yan)
- 吾乐之源玛利亚许修女(Sr. Maria WuLe zhi Yuan Hui, SSVM)
- 天主眷顾之母玛利亚张修女 (Sr. Tin Zhu Juan Gu Zi Mu Maria Cheung, SSVM)
- Maria Jerosolimitana修女 (Sr. Maria Jerosolimitana, SSVM)
弥撒礼仪时间
- 弥撒
- 主日弥撒 :08:00、11:00、19:00(粤语)
- 09:30、12:30(英语)
- 星期六提前主日弥撒:17:00(英语)、18:30(粤语)
- 平日弥撒:07:30(粤语)
- 弥撒
- 主日弥撒:08:00(粤语)
交通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