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旧台币
1946—1949年臺灣的流通貨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旧台币是指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于1946年(民国35年)授权委托台湾银行于台湾发行的钞券,正式名称为“台币兑换券”,当时相对于日治时期的“台湾银行券”而称为新台币,后来因为1949年(民国38年)6月15日发行了“新台币”,而称为旧台币。[1][2]而在得到正式授权之前台湾银行在1946年(民国35年)5月22日已发行旧台币,并采1:1作价收回台湾银行券,无兑换准备金,最初只发行1元、5元、10元的钞券,9月1日发行了50元与100元的钞券,后来因物价波动,发行了500元、1000元甚至到1万元的钞券,而虽然未发行,但也已印制了10万元的钞券,而在进行币制改革后,以4万比1的方式发行新台币。[3][1][2]
![]() 台湾历史、台湾历史年表 | |||||||||||
---|---|---|---|---|---|---|---|---|---|---|---|
史前时期 | |||||||||||
荷治 1624-1662 |
西治1626-1642 | 原住民政权及部落 -1933 | |||||||||
明郑时期 1661-1683 |
|||||||||||
清治时期 1683-1895 |
|||||||||||
日治时期 1895-1945 |
|||||||||||
战后时期 1945 迄今 | |||||||||||
其他台湾系列 | |||||||||||
![]() | |||||||||||
Remove ads
沿革
在旧台币发行之前,1945年(民国34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之后,原本中华民国政府发出公告停止流通台湾银行券,并规定中国大陆流通的法币也不能在台流通,计画由中华民国中央银行在台开设分行发行“中央银行台湾流通券”作为过渡时期货币[1][2]。而虽然“中央银行台湾流通券”已经印妥准备运到台湾发行,但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在10月25日成立后,建议暂时继续让台湾银行券流通,经中央政府批示后,发行“中央银行台湾流通券”的计画便作罢,让台湾银行券继续流通[1][2]。
然而到了10月,中央政府正式接收台湾时,银行券的发行总额更膨胀到28亿9仟7佰万元,短短的两个多月内爆增了15亿多元,[4]是日本投降时银行券发行额的1.07倍,前台湾总督府主计课长盐见俊二在他私人日记里说终战后的8月30日是乘坐:“满载大藏省日本银行纸币的飞机飞台湾”(纸币由日本银行印刷)。[5][6]
台湾银行于1946年(民国35年)5月20日由日治时期的“株式会社台湾银行”改组而成后,于5月22日开始发行旧台币,而依照当时的相关章程,正式名称为“台币兑换券”[1]。台币刚开始仅发行1元、5元、10元3种面额,以1比1的比率与台湾银行券进行兑换,但1946年(民国35年)9月1日发行50元与100元面额后,收换工作才顺利进行。此外事实上,虽然5月22日台湾银行便开始发行旧台币,但行政院在同年6月15日才正式核准授权给台湾银行[1]。此外这时的旧台币是委托中央印制厂上海厂印制再分批运来台湾发行,其图案由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决定,正面是台湾、国父孙中山像与台湾银行,背面中央是郑成功与荷兰海战图[1][2]。1946年5月22日发行旧台币发行限额为30亿元,半年后增为53亿元,改制前夕发行额更高达5270亿馀元,足足比一开始多了175倍。[7]
由于1948年(民国37年)上海在“打虎”失败后爆发金融危机,国民政府输出大量货币,以取得台湾民间蔗糖、米等资源,造成恶性通货膨胀,连带也使旧台币币值大幅贬值,造成台湾物价水准急遽上扬,引爆经济危机。1948年(民国37年)上半年开始发行500元、1000元的钞券,年底发行了1万元的钞券,而由于中央印制厂因赶印法币、金圆券等问题而影响到台币的印制,台湾银行在1948年开始自行印制钞券[1]。
1949年(民国38年)旧台币仍大幅贬值,改制前夕发行额更高达5270亿馀元,足足比一开始多了175倍。发行最大面额达旧台币100万元,只花了短短3年。时任中央银行发行局局长的锺光新也指出,“旧台币等于说是恶性通货膨胀,是不可收拾的地步”。从1946年初开始,台银货币发行暴增的主要原因是行政长官公署的财政赤字。随著台银大量发行货币,物价也随之飙升。官方统计显示,1946年-1949年这3年半,每年平均物价涨幅达922%。台湾的趸售物价指数(1937年6月为100)在1945年7月底为242.0,8月底为1,171.7,9月底为2,585.8。从1945年初至1950年底,该指数上升218,455.7倍。这段期间,该指数和货币供给之变动亦步亦趋。[7][8]
为了恢复经济秩序而进行币制改革,台湾省政府在1949年(民国38年)6月15日公布〈台湾省币制改革方案〉与〈新台币发行办法〉[9],其要点为:
- 照中央指示台银发行新台币总额2亿元(折合美金4,000万元)。
- 新台币以美金为计算单位。
- 新台币对美金之汇率以新台币5元折合美金1元。
- 新台币对旧台币折合率定为旧台币4万元折合新台币1元。
旧台币于1950年(民国39年)1月14日正式停止流通遭到淘汰[1]。
Remove ads
与法币和金圆券的联系
1948年(民国37年)1月15日起,因中国大陆经济急剧波动,台湾也遭受冲激,台币与法币之间的汇率,遂采用机动调整政策。同年5月17日,中央政府币制改革前夕,法币重大震荡。
1948年(民国37年)8月23日,行政院规定台币以1,835元兑换金圆券1圆。但因中国大陆各地经济剧烈波动,军需粮饷供应浩繁,物价昂贵,金圆券逐渐贬值,使台币不断升值,中国大陆工商游资大量涌向台湾,凭借台币发行垫付省内军政与行政费用之需。恶性贬值之下,台币也几至完全崩溃。[10]
以下为不同时期台币与法币和金圆券的汇率:
Remove ads
概览
第1批凸版印刷钞券
中央印制厂上海厂(今中国印钞造币集团上海印钞有限公司)印制。
Remove ads
中央印制厂上海厂印制,国父孙中山像为鞠文俊雕刻。
Remove ads
中央印制厂上海厂印制,国父孙中山像为鞠文俊雕刻。
Remove ads
台湾银行第一印刷厂印制,国父孙中山像为鲍良玉雕刻。
Remove ads
1948年(民国37年),因战后台湾百废待举,又受中国大陆恶性通货膨胀影响,台币发行额急遽增加。为因应当时市面需要,除台币外,另发行“台银本票”,分为伍仟圆、壹万圆、拾万圆、壹佰万圆四种面额,得与钞券同时在市面上流通。交由台湾银行第一印刷厂印制。
Remove ads
相关条目
参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