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芬兰—爱沙尼亚关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芬兰-爱沙尼亚关系是指芬兰以及爱沙尼亚的双边关系。两国于1991年8月29日恢复外交关系。芬兰目前于塔林设有大使馆,以及在塔尔图设有名誉领事。爱沙尼亚则在赫尔辛基设立大使馆,以及另外五座芬兰城市(奥卢、图尔库、埃克奈斯、坦佩雷、科特卡)设立有名誉领事。芬兰以及爱沙尼亚目前都是波罗的海国家理事会、欧盟、欧元区的成员国。
![]() | 此条目的引用需要清理,使其符合格式。 (2017年4月14日) |
芬兰的主要语言芬兰语,与爱沙尼亚语均属于乌拉尔语系的芬兰-乌戈尔语族,且具有相互理解性。76%的芬兰人曾经造访过爱沙尼亚(截至2004年,有180万芬兰人有造访过爱沙尼亚的记录)。爱沙尼亚国内的酒类征税要比芬兰低,因此,通常芬兰访客在回国时都会携带大量酒类:2014年的一份研究指出爱沙尼亚国内34%的酒类皆由芬兰人购买。[1] 芬兰和瑞典是爱沙尼亚最大的外国投资者。[2] 芬兰与爱沙尼亚两国目前都是欧盟、申根区以及欧元区的成员国,两国之间的国际交易、人员跨境不设障碍。芬兰是爱沙尼亚最大的进口贸易伙伴(2012年进口总额15%)以及继瑞典后第二大出口对象国。[3] 芬兰政府于1920年承认爱沙尼亚独立。在此之前,芬兰政府一度实际上撤回其在爱沙尼亚的外交机构,以回应苏联对爱沙尼亚的入侵。而在爱沙尼亚成功独立后,两国的外交关系恢复正常,而芬兰亦继续向爱沙尼亚提供军事援助,例如人员训练以及装备提供。
Remove ads
历史

1917年芬兰国内关于构建大芬兰的理念迅速获得大批民众支持,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继续战争之后,却失去了其国内的支持。
在1917、1918以及1940年,爱沙尼亚总统康斯坦丁·佩茨在其国内的政治演讲中都曾提及到两国的合并,甚至出草过相关计划。他使用了爱沙尼亚语的一个单词“soomesugu"去形容两国在其合并蓝图中的与边境相关的法律。[4][5]
国歌
两国数据对比
Remove ads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