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金马奖颁奖典礼

每年10月至11月間於臺灣所舉辦的華語電影頒獎典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金馬獎頒獎典禮
Remove ads

金马奖颁奖典礼每年10月至11月间于台湾举办并颁发金马奖,获传媒誉为台湾海峡两岸三地乃至华人影坛最受瞩目的电影盛会及年度盛事[1][2]

Thumb
1985年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唐如韫在颁奖典礼的采访照片。

历史

在1964年和1974年,因为行政院新闻局主办第11届亚洲影展(今亚太影展)和第20届亚太影展,以及1964年电懋总裁陆运涛一行30馀人飞机失事罹难而两度停办金马奖。[3]且早年的金马奖并无入围名单,得奖者也是提前公布,所有的得奖者皆排排站由长官颁奖。一直到1978年才有入围名单,而当年的颁奖典礼也都选在10月30日或31日于台北市中山堂举办,藉以向总统蒋中正祝寿。[4]由于早期中国大陆和香港并未设置类似的电影竞赛,金马奖因此受到台湾和香港电影从业人员格外的重视;自1970年代以来,金马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华语电影界最受瞩目的电影盛会,甚至多次邀请好莱坞日本韩国明星担任颁奖嘉宾,增添典礼声色之馀也打开国际间的知名度,时至今日在华语电影界仍深具影响力和指标性意义[5][6][7]。同时金马执委会也都会邀请香港电影金像奖筹委会、香港演艺人协会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香港导演协会等组织参与,并定期举行电影探讨会,以期提升华语电影的素质。在1980年代以前,由于台湾海峡两岸间的政治对立,金马奖评选对象以台湾和香港电影为主;随著台海两岸经贸文化交流的开展,加上台湾电影工业减弱、香港电影工作人员流失等因素的作用,19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大陆电影参加竞赛项目的数量不仅大增,并且逐渐成为入围奖项的大宗。

Remove ads

星光大道

Thumb
2018年金马奖颁奖典礼的星光大道。

1993年起,金马奖效法金钟奖、美国奥斯卡金像奖和法国坎城影展,于颁奖典礼前设置星光大道,让受邀参加典礼的入围者、知名影人和其他各界人士经由铺有红地毯的动线进入会场。红毯中段会安排主持人进行简短介绍与访问,同时接受现场群众的欢呼,以及媒体摄影采访,为典礼增加曝光度和话题。[3]

近年来星光大道主持人多由杨千霈与其他男主持人搭配主持,此外,她也是近年金曲奖金钟奖星光大道女主持人。

主题曲

金马奖主题曲《金马奔腾》出现在1980年第17届金马奖颁奖典礼上,由音乐家樊曼侬和作词家孙仪合作完成,其歌词为:“让金马带动,电影的巨轮;如金之真纯,如马之奔腾;为艺术献身,至善至美至真;以喜怒哀乐,表达人生;让金马精神,引导著我们;追求著理想,向前飞奔。”女高音蔡敏国立台湾大学的百人合唱团率先于1980年颁奖典礼演唱。[3][8]1981年颁奖典礼由孙仪担任制作人,重新编曲后再次邀请蔡敏和中华民国国军三军合唱团演唱。此后第33届金马奖的颁奖典礼上,由张宇张清芳合唱重方式以高呼三声“金马奖”为结尾。第51届金马奖由颁奖典礼主持人陈嘉桦重新诠释[9]。其他各届,大都仅以演奏配乐形式于颁奖典礼中呈现。[10]

更多信息 曲序, 曲目 ...
更多信息 《金马奔腾》歌词 ...

颁奖典礼

早期典礼的流程全由司仪一职来执掌,其主要工作是负责报幕、提调颁奖事宜、访谈得奖人等,性质与现在的主持人差不多,但负责的工作项目更多。尽管早期的司仪不失幽默风趣,但仍不免流于严肃、枯燥的官方气息,因此酝酿了后来加入主持人的一大转变,并承接司仪原先在主持方面的工作。[11]近年来的司仪,专门负责幕后报幕的配音工作(又称为旁白),是一份相当吃重的工作,需要相当的历练才能胜任。历届在幕前的司仪有丁秉燧、安鹏等人,以及近年来活跃于“三金典礼”和亚太影展幕后的贾培德(德仔)[12][13]

更多信息 届数, 颁奖日期 ...
Remove ads

典礼主持人

Thumb
2011年金马奖颁奖典礼主持人曾志伟曾宝仪

主持人一职自1965年的颁奖典礼正式加入,该年度由沈剑虹担任;到了1978年,由王豪凌波担任第一代主持人;1979年1980年蒋光超张艾嘉担任[11];其主持风格多承袭早期的典礼司仪,以维持金马奖传统的庄重风格,因此主持人可以发挥的空间很有限。但近年来风格已较过去自由许多,金马奖颁奖典礼的主持人常有“一台一港[d]”互相搭配的传统,历届金马奖主持人多为台湾和香港名人或明星,台、港联动的逗笑幽默,颇受观众好评。来自中国大陆的黄渤也参与了2012年的主持工作。不过,一些非电影界的综艺节目主持人,其主持风格被批评过于综艺娱乐化、八卦和低俗。[24]2013年适逢第50届金马奖颁奖典礼,由蔡康永独挑大梁第7度主持,也创该颁奖典礼主持人身兼决选评审的先例。2019年台北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调整颁奖典礼的紧凑度,将第56届金马奖改为不设主持人,重新安排节目流程[25]。 直到2021年,自第58届起,恢复设置颁奖典礼主持人。

Remove ads

颁奖嘉宾

在典礼中负责颁奖的人称为颁奖人或颁奖嘉宾。早期多由政府官员、电影公司单位主管,以及资深演员负责颁奖。自1978年开始,一改过去在典礼前十几天就公布名单的模式,由颁奖人从评审委员手中接过密封,并在现场拆封揭晓得奖名单。[26]同时,颁奖人也多了访问得奖人这项重要任务,开始有了过场主持的性质。[27]

众多著名编导与影星名人都曾受邀担任颁奖嘉宾或引言人;甚或在2013年邀请金马执委会主席侯孝贤、当届评审团主席李安、历届金马奖19位影帝和21位影后共同颁发最佳剧情片,也创下历年单一奖项颁奖人数最多的纪录。[3][28]华人巨星不胜其数,非华人颁奖名人历来包括:

Remove ads

争议

2017年已主演过多部电影的吴宗宪[e]在《小明星大跟班》节目主持中表示,曾打电话给台北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欲想索取该颁奖典礼的两张门票,但被官方于电话中当场回绝,并即刻挂上电话[37]。吴宗宪当场情绪激动,一度想自荐当典礼颁奖人[38]

2018年11月17日举办的第55届金马奖的颁奖典礼上,以2014年台湾“太阳花学运”为主题的纪录片《我们的青春,在台湾》夺得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奖。导演傅榆登台领奖时,热泪盈眶地感叹道:“希望我们的国家可以被当成一个真正独立的个体来看待,这是我身为一个台湾人最大的愿望。”台下的反应一分为二,部分观众对此欢呼雀跃、鼓掌叫好,另外部分无动于衷、甚至义愤填膺。此事件也导致了本届评审团的主席巩俐拒绝同时任执委会主席李安上台颁发最佳影片奖。众中国大陆明星也在一时间纷纷发布以“中国,一点也不能少”为主题、包含台湾的中国地图的微博以表明其政治立场。不仅如此,中国大陆艺人一齐缺席了颁奖典礼结束后的惜别餐会。[39][40][41]此次事件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电影局正式宣布暂停中国大陆电影和人员参加第56届金马奖。也因为如此,此后举办的两届金马奖,中国大陆大部分的电影以及香港的部分电影都没有报名,改而报名在中国大陆地位相类似的中国电影金鸡奖。但也有意见认为,被中国大陆所抵制的金马奖,反而使更多台湾电影、台湾籍影视从业人员和来自其他华人地区(例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的电影和影视从业人员有机会入围金马奖。

Remove ads

注释

Loading content...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