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25年堪察加半岛地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25年堪察加半岛地震发生于协调世界时2025年7月29日23:24:52(堪察加时间(UTC+12)7月30日11:24:52),地震矩规模MW 8.8级,震源深度35公里,震央位于俄罗斯堪察加半岛东岸近海(52°28′23″N 160°23′46″E),距离沿海城市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东南偏东约119公里[2]。此次地震属大型逆冲区地震,由太平洋板块与鄂霍次克板块于千岛海沟隐没带的构造活动引发,为自2011年日本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以来全球最强震,并与1906年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地震及2010年智利地震并列为有仪器记录以来第六强烈的地震。
![]() |
地震触发横跨太平洋的海啸,但波高普遍低于预期,多数地区浪高仅约1公尺或以下,仅在堪察加半岛及萨哈林州北库里尔斯克录得最高5米浪高。俄罗斯远东地区出现建筑损毁及停电,至少4人受伤;日本因避难过程发生间接意外导致1人死亡、21人受伤,萨哈林当局对北库里尔斯克约2,700人实施紧急疏散。全球海啸预警系统迅速启动,夏威夷州及日本部分地区后续降低警戒级别。主震后监测到逾千次馀震,最大规模达7.0级。科学界关注此次强震生成海啸强度异常偏低现象,可能与震源断层滑动方式或能量释放分布有关。联合国减灾机构指出,此次事件凸显国际协调与数据共享对灾害应对的关键作用。
Remove ads
地质背景
堪察加半岛位处太平洋板块、鄂霍次克板块,1737年、1841年、1952年分别发生三次有记录大地震。在本地震前十日内,在同一海域还多次发生MW 6.0级以上的地震。
地震发生在千岛海沟,这是北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的一个大型逆冲断层和板块会聚之边界,从千岛群岛东海岸延伸到堪察加半岛。自白垩纪以来,北美洲板块下方的太平洋板块其主动冲撞一直持续。[3]
该地震带过往就曾有记录,上一次类似规模的大地震是1952年北库里尔斯克地震,地震矩规模为MW 8.8级–MW 9.0级,震央位于2025年的地震东南方45公里处。此次地震于堪察加半岛沿岸,引发了一场巨大的破坏性海啸[4],同时也让位于半岛上的克柳切夫火山再度喷发[5][6][7][8]。
地震

主震、前震(灰色)与馀震 (地图数据 )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数据,这场大型海底地震发生于世界标准时间 (UTC) 7月29日23:24:50,矩震级为MW 8.8级。 [9][10] 震央位于堪察加半岛太平洋沿岸,距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东南偏东约136 km(85 mi),震源深度较浅,为35 km(22 mi)。 [11] 义大利国立地球物理与火山学研究所所及澳洲地球科学局均将震级定为MW 8.6级。[12][13]
7月20日,一次震级为MW 7.4级的前震袭击了7月29日主震西南约60 km(37 mi)。[14] 随后发生了至少398次馀震, 包括7月30日00:09 UTC 发生的MW 6.9级馀震[15] ,以及8月3日发生的MW 6.8级馀震。[16]
美国地质调查局表示,这起地震是俯冲带界面浅层逆断层活动造成的,估计界面发生运动的区域面积为390 km × 140 km(242 mi × 87 mi)。据信,这次破裂发生在1923年2月堪察加半岛地震和1952年北库里尔斯克地震事件之间的地震空区内。美国地质调查局发布的有限断层模型显示,约540 km × 210 km(340 mi × 130 mi)的俯冲带区域发生了滑动。大部分破裂沿著俯冲带从震央向西南延伸480 km(300 mi)至温祢古丹岛北端,其馀60 km(37 mi)向东北延伸至希彭斯基角(Shipunskii Cape)。此次破裂的性质与1952年的事件类似。根据记录,断裂传播深度达75公里,但大部分滑移发生在靠近海沟及震央西南方的洛帕特卡角对开的椭圆形区域,滑移为5—12米(16—39英尺),峰值为12.31米(40.39英尺)。据GEOSCOPE观测站估计,地震造成俯冲带断裂的时间超过180秒。[17]美国地质调查局估计地震持续时间约为230秒。
Remove ads
海啸
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 (PTWC) 警告称,俄罗斯和日本沿海地区可能出现“危险的海啸”。[19]俄罗斯当局也发布了堪察加半岛和千岛群岛的海啸预警,但已于7月30日晚间取消。[20]
这是日本自2024年花莲地震以来首次发布海啸警报,日本气象厅向北海道沿岸至本州和歌山县地区发布了海啸警报。[21][22]四国至冲绳群岛等地也发布了海啸注意警报;133个市町村的90万居民也被建议疏散。[23]
印度尼西亚气象、气候及地球物理局向巴布亚、北马鲁古、北苏拉威西和哥伦打洛部分地区发出警告。[24]印尼当局预计上述地区的沿海地区将出现小于50 cm(20英寸)的小型海啸,建议居民远离海滩和低洼海岸。[25]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针对台湾东海岸、浙江省和上海市发布海啸黄色警报。[26]。

中华民国交通部中央气象署发布了“海啸警报”,称高达1米(3英尺)的海浪可能袭击台湾岛东南和西南部沿海地区。[27]此次海啸标志著中央紧急行动中心首次启动此类事件的应对,23架救援飞机和14艘海军舰艇处于待命状态。[28]
菲律宾火山地震研究所向菲律宾太平洋沿岸发布了海啸预警,预计海浪高度高达1米(3英尺)。该预警覆盖了从巴丹群岛到西达沃省的22个省份。由于地震机构没有记录到明显的海平面扰动和破坏性的海啸,预警最终被取消。[29][30]
Remove ads

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 (PTWC)、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紧急资讯中心 (Emergency Info BC) 和其他机构向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太平洋海岸线发布了警告,称可能出现强劲的海流和涌浪,浪高可能低于30 cm(12英寸)。 [32][33] 阿拉斯加和夏威夷部分地区发布了海啸警报。
整个美国西海岸(加州、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以及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的部分地区都处于警戒状态,[34]夏威夷沿海地区也下令立即疏散。

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 (PTWC) 警告称,夏威夷和所罗门群岛可能出现1—3米(3.3—9.8英尺)高的海啸。该中心还警告称,高达 30 公分(0.98 英尺)的海啸巨浪可能袭击美属萨摩亚、楚克、吉里巴斯、诺鲁、新喀里多尼亚、纽埃、巴布亚纽几内亚、皮特凯恩群岛、托克劳、图瓦卢、瓦努阿图以及瓦利斯和富图纳。
震后影响
在震中附近的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海岸监测到3至4米海啸,并发生停电,至少4人受伤。[37][38]在北库里尔斯克,最强的海啸浪潮目测高达5米。这是萨哈林州紧急服务部门报告的。据俄新社报道,由于该市没有自动岗亭,因此高度是通过目视测量的。[39]
塔斯社报道,此次海啸没有在萨哈林州造成人员伤亡或严重损失。海啸并未绕过萨哈林岛——斯塔罗杜布斯基地区记录到28厘米高的海浪,波罗奈斯基地区的海浪则高达38厘米。目前局势正处于州和地区政府的持续掌控之中。[40]
主震后1小时内连续发生6.9级、6.0级余震,截至7月30日15时已检测到50余次余震。[41]
8月2日,毗邻基赫皮内奇火山的克拉舍宁尼科夫火山沉睡562年后再度喷发[42][43]。4日,克柳切夫火山二度喷发,据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火山和地震研究所所长阿列克谢·奥泽罗夫指出,此次堪察加半岛地震引发堪察加火山群7座火山活动,并形容这种情形为一次“极为罕见的现象,可描述为火山成群结队喷发”,俄罗斯科学院统一地球物理局通报,堪察加半岛南部往东南方移动近2公尺[44]。
根据地震后拍摄的卫星图像,俄罗斯太平洋舰队位于勘察加半岛的里巴奇(Rybachiy)潜艇基地的一个浮动码头严重受损。[45]
气象厅预估,在日本当地时间上午10时起,将有1公尺高的海啸侵袭北海道、青森县、岩手县、福岛县、静冈县等沿海地区。日本气象厅随后又将北海道至和歌山县沿海的海啸预估高度提高至3公尺,并提醒民众立即避难。[46][47]日本时间下午1时52分,岩手县久慈市的久慈港记录到了高达1.3米的海啸。[48][49]
交通方面,仙台机场的跑道受海啸影响临时关闭,JR东日本、JR东海、JR北海道下属的铁道线路也部分停运。[50]
东京电力公司发布消息称,受海啸相关影响,已于9时5分左右暂停福岛第一核电厂处理水排海。 8时51分,东京电力公司对福岛第一核电厂员工发出避难指示,并表示将关注海啸讯息,监测海啸是否会对核电厂产生影响。[51][52]
气象署发布海啸资讯,揭示了俄罗斯堪察加半岛东部外海发生规模8.7地震,震央位于东经160.00度、北纬52.20度。经该署研判,该地震所引发海啸预计约于“07月30日13时18分”开始影响台湾,特此发布海啸警报,提醒沿海地区民众提高警觉严加防范,注意海浪突然涌升所造成的危害。[54][55]
当地时间11时49分57秒,气象署亦透过灾防告警细胞广播讯息系统陆续向台湾各地区民众发布海啸警报相关的告警讯息,提醒民众海啸预计于何时影响何处的沿海地区,并应迅速疏散至避难场所或较高处。[56]
气象署表示,宜兰苏澳观测到9公分高海啸,高雄则测得1~2公分左右,整体而言都没有超过10公分,对台湾目前影响不大[57][58]。
此次海啸最终高度为:兰屿0.12公尺、台东成功、小琉球、屏东东港0.07公尺[59]。
国家气象局针对关岛、美属萨摩亚、夏威夷、荷兰港等地区,发布了相关的海啸警告。[60]夏威夷出现1.5公尺的海浪。[61]
本次地震预计会对中国大陆部分地区沿岸造成灾害影响[62]。当地时间上午10时19分,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对上海、浙江舟山发布海啸黄色警报[63]。当天下午14时15分,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解除针对上海和浙江沿海的海啸警报,台湾东海岸的海啸黄色警报仍继续维持。至傍晚18时42分,海啸警报全部解除,未对中国大陆造成灾害,而同日的台风竹节草影响到了江浙沪地区。
香港天文台在当地时间13时30分就此次地震发布首个海啸报告,指俄罗斯堪察加附近发生8.8级的猛烈地震已产生海啸。若海啸持续,将会于7月30日下午5时左右到达香港,并会每5至60分钟再次出现,预计只会比正常潮水高度高出约0.1米或以下,对香港的影响很小。[64]
香港天文台在当地时间同日20时0分就此次地震发布最后一个海啸报告,指首一两个抵达香港的海啸波的波幅很小,并未能观察得到。随后天文台在同日下午约6时40分左右于石壁潮汐站观察到约7厘米的水位异常,估计是由随后抵达的海啸波所引起的。[65]
本次地震造成已于6月17日17时35分开始剧烈喷发的勒沃托比火山再度连续2天喷发,男峰于8月1日晚间与隔日凌晨火山将夹杂火山物质与火山灰的烟柱喷到1万8000公尺高空,火山碎屑笼罩当地村庄的天际,炽热熔岩与闪电照亮夜空,目前未传出人员伤亡[66]。
海啸带来的海浪抵达新西兰部分海域,新西兰方面发布海啸警报。[67]
本土反应
据萨哈林州政府报道,萨哈林州政府正在调动物资储备,以消除帕拉穆希尔岛(千岛群岛)北库里尔斯克市地震造成的后果。
萨哈林州州长瓦列里·利马连科下令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居民安全。
萨哈林州民防、应急防护和消防安全局局长安娜·米赫耶娃表示:“已记录到管道破裂、炉管损坏以及部分供电中断的情况。已成立小组检查房屋和建筑物的受损情况。应州长要求,正在调动地区物资储备。一旦确定修复住宅楼、社会和公共设施所需的物资和设备数量,我们将立即将其运往北库里尔斯克。” 地区政府在一份声明中引用了萨哈林州民防、应急防护和消防安全局局长安娜·米赫耶娃的话。
据俄罗斯紧急情况部萨哈林州总局消息,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10:30(莫斯科时间02:30),震中位于北库里尔斯克东北360.9公里处的太平洋海域。地震震级为7.9级,震源深度9公里。北库里尔斯克地区震感最强,烈度达8度。北库里尔斯克市市长亚历山大·奥夫西扬尼科夫告诉塔斯社,整个千岛群岛都面临海啸威胁。海啸第一波浪潮席卷北库里尔斯克,但居民和社会设施并未受损。“海啸冲击波没有对居民和社会设施造成损害。它们没有受损。海洋基础设施受到影响,港口地区和渔业企业受到局部破坏。目前无法评估。”奥夫西扬尼科夫说。
据俄罗斯紧急情况部称,北库里尔斯克港和阿莱德渔业公司已被洪水淹没。该市居民聚集在一座小山上,他们将留在那里,直到海啸反复袭击的威胁完全消除。海水已经从岸边退去。[68]
萨哈林州州长瓦列里·利马连科迅速召开了紧急状态委员会会议。根据州长的指示,发生地震和海啸的北库里尔地区已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北库里尔地区有2400名居民。居民已被疏散;目前没有重大损失或人员伤亡。"州政府新闻处报道。
据称,巴拉穆希尔岛和占守岛仍面临海啸威胁。该地区的电力供应已被切断,以消除短路和火灾的威胁。柴油站运行正常。
报道称:“位于东海岸的俄罗斯地理学会的一个小型帐篷营地被冲走。人们及时收到警告,无人受伤。30人被转移到安全地点。一个值班小组已被派去接他们。” 紧急服务部门向塔斯社澄清,该营地位于占守岛的库尔巴托夫角。
新闻社援引利马连科的话称:“目前的首要任务是确保人员安全。他们都在安全的地方——一座巨浪无法冲到的山上。各地区部委的专家已派往灾区评估损失。所有必要的物资、设备和机械都将运抵灾区。所有应急服务部门都在加紧工作。”[69]
30日稍晚时候,专家恢复了北库里尔斯克地区的电力系统,该地区此前遭受了堪察加半岛地震引发的一系列海啸的袭击。萨哈林州州长瓦列里·利马连科在俄罗斯24电视台公布了此事。
他补充说,当局已准备好响应公民的要求,并已提供协助进行维修和恢复秩序。州长表示:“电力系统已经恢复供电,大部分运行正常。可能存在局部细微差别,但目前尚无相关信息。供水系统也已恢复正常。也就是说,所有公共设施网络都已恢复供电,一切正常。”[70]
北库里尔斯克市政府新闻处报道,一项针对该市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记录调查以及地震和海啸造成的损失评估将于31日开始。新闻社援引北库里尔斯克市市长亚历山大·奥夫西扬尼科夫的话称:“管理人员正在检查居民楼和基础设施,对受损程度进行初步评估。我们将特别关注炉灶供暖和能源供应。明天将开始进行记录调查,之后将开展评估和修复工作。”[40]
堪察加边疆区数字发展部部长尼古拉·基谢廖夫表示:“地震后,堪察加边疆区的所有通信节点均已恢复,没有发生任何中断。”他还表示:“根据堪察加边疆区所有运营商提供的信息,目前网络未出现任何中断记录。所有通信运营商的运营服务均已进入高度戒备状态。部分通信中断,例如家庭通信节点的通信中断,以及我们城市部分区域的蜂窝通信中断,仅仅是由于电力中断造成的。目前,所有通信节点均已恢复,并处于持续监控之中。”
他补充说,区域主干通信信道也没有受到损坏。[71]
国际反应
相关条目
- 2025年地震列表
- 俄罗斯地震列表
- 1737年堪察加地震
- 1841年堪察加地震
- 1952年北库里尔斯克地震
- 1959年堪察加半岛地震
- 堪察加半岛历年地震
- 环太平洋火山带(火环带)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