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道格拉斯DC-8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道格拉斯DC-8,或称麦克唐纳·道格拉斯DC-8,是美国道格拉斯公司研制的四发动机远程喷气式客机。她的发展始于1952年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竞争美国空军的喷射空中加油机订单,该竞标在1954年6月由KC-135空中加油机夺得;落败后的道格拉斯公司,在1955年6月向民用航空市场推销竞标失败的设计,并在1955年10月获得泛美航空订单。首架DC-8于1958年4月9日出厂,5月30日首飞,1959年9月18日开始投入商业运营。
DC-8是1950年代波音707的最大竞争对手。DC-8于1972年停产,被更大的DC-10所取代。现时仅有的DC-8,多数都被改为货机。由于DC-8-60系列和-70系列可运载的货物量较波音707稍多,仍有极少数更换引擎后的DC-8-60/-70在部分第三世界国家使用,而大多数国家的DC-8与波音707都因为高耗油和重污染等问题于2000年左右宣布退役,而2019─2022年的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则进一步加速了这两款机型的退役,喷射时代的经典对决,以波音的胜利告终。[1]
Remove ads
研制背景
二战中,道格拉斯飞机公司以各种型号的运输机称霸军用运输领域,这些飞机在战后释出,使道格拉斯在美国的民航飞机市占率优于其它厂商。不过1940年代末期的道格拉斯对民航机市场销售著重在更新版本的活塞螺旋桨客机,并精进民航机的内部设备,提高乘客舒适度,而非投资在大型喷射机开发项目。
相对于波音继承了各项喷射轰炸机经验,并从1949年开始投入大型民航客机研究,道格拉斯对大型喷射机的研究起步于1952年。在分析了民航机市场中的已知型号并进行概念定义,至1953年中,道格拉斯公司确立了DC-8的初步草稿。这架飞机主翼将采用30度后掠角低单翼设计,以吊舱式设计配备4具普惠JT3D发动机、机身采用双气泡加压舱体,客舱直径11英尺(3.35公尺),每排五座,可容纳80位乘客,货舱也有足够让地勤人员站立的高度。
虽然完成了初期概念设计,但这个草稿未征询其它航空公司,当时道格拉斯对于公司自筹资金投入喷射客机研发也有踌躇,并判断美国空军有喷射空中加油机的需求,但它们认为美国空军会把这订单给多间厂商分享,因此可以从军方资金解决喷射机研制资金压力。1954年5月,美国空军向波音、道格拉斯、康维尔、费柴尔德、洛克希德公司、马丁·玛丽埃塔提案要求新型空中加油机,总订单600架,但与道格拉斯设想不同的是这笔订单为赢者全拿。而在标案发布的同个月,波音367-80出厂。4个月后,美国空军便宣布由波音获得订单,并签订第一批KC-135订单。
尽管道格拉斯向美国政府提出抗议,但最终未被接受。虽然失去潜在订单,道格拉斯判断此时最好的选择是继续推动DC-8计画,道格拉斯在和航空公司征询后进行一系列设计变更,首先是增加客舱宽度15英吋(38公分),恢复民航圈行之有年的一排六座设计,为了配合新的机体直径,主翼与尾翼因此增加面积,为了平衡增大的机翼而拉长机身确保飞机平衡。1955年6月7日,道格拉斯正式对外宣布DC-8计画,道格拉斯提供4种子型号供客户选择,但各子型号的机身、翼展尺寸皆相同,仅有发动机可供替换,起飞重量在109至118公吨之间。道格拉斯宣称原型机将在1957年12月首飞、1959年投入商业营运,为了DC-8专案,道格拉斯预计将投入4.5亿美元开发。
Remove ads
采购与产制
1950年代中期时,因为喷射机的高单价,民航业界对于是否该全面跨入喷射机营运仍有争议。英国在当时已经有使用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维克斯子爵式投入民航市场,提供资金不充裕的航空公司一种选项,当时涡轮螺旋桨或喷射机谁能成为市场主力仍各有支持者。即便是已经获得美军采用的波音喷射机,其民航机型号也预定要在1958年才可提供商业使用。民航公司在当时面临的难题为采购长周期、高额投资在尚未问世的喷射客机是否可以回收投资收益。
民航业的投资评估争议持续到1955年10月,泛美航空成为第一间大量采购喷射客机的民航公司—同时购入20架波音707、25架道格拉斯DC-8。由于美国最大航空公司的投资,使得喷射客机的前景得到肯定。在泛美航空后,1955年跟进订购DC-8的航空公司包括了联合航空、国家航空、荷兰皇家航空、日本航空、北欧航空。1956年联合航空、达美航空、瑞士航空、泰国航空、环加拿大航空加入购机,至1958年初原型机出厂前,DC-8的累计订单有133架。
由于喷射客机需要更长距离的跑道起降,以圣塔莫尼卡机场为工厂基地的道格拉斯公司申请延长该机场跑道,以配合喷射客机使用,但圣莫尼卡市政府在民意压力下否决了道格拉斯提案,道格拉斯因此把飞机工厂全面搬迁至用地与跑道规格更适合喷射机运作的加州长滩机场。DC-8原型机(机体编号N8008D)从1956年9月开始制造,1958年4月9日完成,5月3日以DC-8-10的型号进行首飞。
在同一年,因各种技术问题导致交机停摆的加大版彗星式客机完成修正恢复交机、8月首架获得飞安认证的波音707交付泛美航空,道格拉斯为了赶上飞机交期,打造了10架原型机进行飞行测试认证,争取在1959年8月前完成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型号认证工程。测试过程中发现若干问题而后遭到修正,包括机腹减速板对减速无用,以发动机推力反向器替换;加装主翼前缘缝翼增加升力;研发新的低阻力翼尖设计满足原始设计队巡航速度的承诺。
1959年9月18日,达美航空与联合航空的DC-8开始投入商业营运。此后道格拉斯以每个月8架的速度完成订单交付。
Remove ads
种类






首架DC-8-10型在1958年出厂,DC-8-10型由四具普惠JT3C-6 涡轮喷射引擎推动。由于DC-8-10并未达成原定性能,因此进行了对应改良,改良型先是改良机翼设计的DC-8-11型;此后以11型设计精进,重新设计低阻力翼尖与主翼前缘缝翼,所有的DC-8-10最后都按照DC-8-12标准改造。DC-8-10型载客量为176名,起飞总载重为123吨。此型号在1958年8月31日完成美国FAA认证。
DC-8-10系列共生产了30架,其中1架为原型机、23架为联合航空订单、6架为达美航空订单。在1960年代,联合航空经营的10系列客机有16架改造为20系列、5架改造为50系列;达美航空的6架全改造为50系列;而道格拉斯公司持有的原型机也被改造为DC-8-50系列设计。
DC-8-20型由四具普惠JT4A-3涡轮喷射引擎推动,而起飞总载重增加至125吨,共生产34架。另有16架10系列接受20系列改装工程。
洲际型,该型也设计了三种不同型别,而各型燃料容量也增加了三分之一,30型由四具普惠JT4A-3涡轮喷射引擎推动,并且加强了机体和起落架。而DC-8-31则由四具普惠JT4A-9涡轮喷射引擎推动,起飞总载重为136吨,而DC-8-32则相似于31型,但起飞总载重提升至140吨。而DC-8-33则以JT4A-11涡轮喷射引擎推动,并且在机体内部作一些额外修改,且加强了起落架结构,起飞总载重提升至146吨,三种型别总共生产了57架。
远程型,机体上和30型相似,但引擎方面则采用劳斯莱斯康威型涡轮扇引擎,且比30型较少噪声和烟雾。劳斯莱斯康威型涡轮扇引擎的改善之处在于效率方面比它之前的普惠引擎高,但40型的销售却是很差,于是,在1961年推出了由四具普惠JT3D涡轮喷射引擎推动的40型飞机。而DC-8-41和DC-8-42将起飞总载重分别提升至136及140吨,而DC-8-43则重新设计机翼,且改良了尾翼设计,减少阻力,而新翼设计也改进了航程(比40型增加了8%),而巡航速度则提升多10浬(约19km/h)。三种型别总共生产了32架。
DC-8-40之缩短版,由四具普惠JT3D涡轮喷射引擎推动,而一部分早期的DC-8也转换成这个标准。-50的三种改型,DC-8-51 、DC-8-52 和DC-8-53,全部有76.1kN推力之普惠JT3D-1 或80.6kN推力之普惠JT3D-3B引擎,而三型之的起飞重量分别为:126、138和142吨。1964年6月,DC-8-53推出了货机版本,保留著普惠JT3D-3B引擎动力,但加强了飞机的结构和将起飞重量增加至147吨,共生产88架。
客舱加长11.18米,载客量259人。
超远程型,航程达9,620公里。
改进气动外形的-61型
远程客货混合型,1976年根据用户的要求又将DC-8CF改成全货运型DC-8F,可选用涡扇发动机或涡喷发动机。
各为DC-8-61、-62及-63的更换发动机改进型,可选用CFM56或JT3D涡扇发动机,更换发动机后飞机噪音大大降低,每架飞机平均每年节省燃油568万升。
服役
截至2023年1月,全世界共有4架道格拉斯DC-8仍在服役:
秘鲁:(2)
- 天空巴士货运航空(2×DC-8-73F)
刚果民主共和国:(3)
- Transair货运航空(3×DC-8-62HF)
美国:(1)
- 撒马利亚救援会(1×DC-8-72)
性能规格
事故
截至2011年5月,道格拉斯DC-8发生140件事故[4],包括83次全毁事故[5],造成2,256人死亡[6]。DC-8发生46次劫机事件,造成2人死亡[7]。
- 1960年12月16日,由芝加哥飞往纽约的联合航空826号班机(DC-8-11,注册编号N8013U)在纽约史泰登岛上空与环球航空266号班机(洛克希德L-1049,注册编号N6907C)相撞,造成两机合共128人全部遇难。
- 1961年4月24日晚,日本航空811号班机[8]为一架编号为JA8003的DC-8-32,在从旧金山经檀香山飞抵东京时,在东京国际机场滑出跑道,机头折断。该机后来被运往道格拉斯工厂修复,1963年2月重新投入运营,编号改为JA8008。
- 1962年7月7日,意大利航空771号班机(DC-8-43,注册编号I-DIWD)在孟买东北84公里处撞山坠毁,造成机上94人全部遇难。
- 1963年11月29日,环加拿大航空831号班机(DC-8-54CF,注册编号CF-TJN)在魁北克省发生故障坠毁,机上118人全部遇难。
- 1966年3月4日,加拿大太平洋航空402号班机(DC-8-43,注册编号CF-CPK)由香港飞往温哥华,在降落东京国际机场时坠毁,仅8名乘客生还,其馀64人全部死亡。
- 1968年11月22日,日本航空2号班机(DC-8-62,注册编号JA8032)在由东京飞往旧金山时因机长操作失误而在旧金山湾迫降,机上107人无一死亡。飞机于事发55小时后被拖回地面,次年3月31日重新投入运营。
- 1969年1月13日,北欧航空933号班机(DC-8-62,注册编号LN-MOO)在洛杉矶国际机场降落时因机组人员急于排查起落架灯泡故障而坠海,造成15人死亡。
- 1970年7月5日,加拿大航空621号班机(DC-8-63,注册编号CF-TIW)因扰流板过早打开而在加拿大布兰普顿坠毁,导致机上109人全部遇难。
- 1970年9月6日,瑞士航空100号班机(DC-8-53,注册编号HB-IDD)被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劫持至道森机场,其后被炸毁,机上152人被释放。
- 1972年5月5日,意大利航空112号班机(DC-8-43,注册编号I-DIWB)在巴勒莫撞山坠毁,机上115人全部遇难。
- 1972年6月14日,日本航空471号班机(DC-8-53,注册编号JA8012)在德里因机组人员未能正确执行降落程序坠毁,导致机上82人遇难,5人受伤,地面亦有3人死亡。
- 1972年9月24日,日本航空472号班机(DC-8-53,注册编号JA8013)在孟买机场冲出跑道,但无人死亡。
- 1972年11月28日,日本航空446号班机(DC-8-62,注册编号JA8040)在莫斯科谢列梅捷沃国际机场起飞时因扰流板突然打开而坠毁,导致62人死亡,14人受伤。
- 1974年12月4日,马丁航空138号班机(DC-8-55F,注册编号PH-MBH)为代加鲁达印尼航空营运的朝觐包机,在斯里兰卡马斯凯利耶坠毁,机上191人全部遇难。
- 1976年10月6日,古巴航空455号班机(DC-8-43,注册编号CU-T1201)在巴巴多斯上空发生炸弹爆炸,机上78人全部死亡。
- 1977年1月13日,日本航空货运1045号班机(DC-8-62AF,注册编号JA8054)在泰德·史蒂文斯安克雷奇国际机场起飞时坠毁,导致机上5人全部遇难,后经调查,机长醉酒驾机引发了这次事故。
- 1977年4月18日,菲律宾航空421号班机(DC-8-53,注册编号RP-C803)在东京国际机场起飞时因升降舵故障坠毁,无人死亡。
- 1977年9月27日,日本航空715号班机(DC-8-62,注册编号JA8051)在吉隆坡坠毁,导致34人遇难。
- 1977年9月28日,日本航空472号班机(DC-8-62,注册编号JA8033)由巴黎飞往东京,途中被日本赤军的5名成员劫持至达卡,其后先后飞往科威特城、大马士革及阿尔及尔,机上人员先后获释。
- 1978年11月15日,冰岛航空001号班机(DC-8-63CF,注册编号TF-FLA)在斯里兰卡坠毁,导致机上183人死亡,32人受伤。
- 1978年12月28日,联合航空173号班机(DC-8-61,注册编号N8082U)在波特兰国际机场附近因燃料耗尽坠毁,导致10人死亡,24人受伤。
- 1979年10月8日,瑞士航空316号班机(DC-8-62,注册编号HB-IDE)在雅典坠毁,导致14人死亡,10人受伤,而其中一名乘客行李中的钚给搜救者造成了潜在的核泄漏恐慌。
- 1982年2月9日,日本航空350号班机(DC-8-61,注册编号JA8061)因机长蓄意打开推力反向器而坠毁于东京湾,导致24人死亡。
- 1982年9月17日,日本航空792号班机(DC-8-61,注册编号JA8048)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起飞时发生液压系统故障,返航时冲出跑道,导致27人受伤,涉事客机后来在上海被用作科普宣传展品。
- 1985年12月12日,飞箭航空1285号班机(DC-8-63CF,注册编号N950JW)在纽芬兰坠毁,机上256人全部遇难。
- 1989年6月7日,苏里南航空764号班机(DC-8-62,注册编号N1809E)在帕拉马里博坠毁,导致176人(包括18名苏里南籍足球运动员)遇难,11人受伤。
- 1991年7月11日,尼日利亚航空2120号班机(DC-8-61,注册编号C-GMXQ)在吉达坠毁,机上261人全部遇难。
- 1993年8月18日,美国国际航空808号班机在古巴关塔那摩湾降落时,机师为了对准并降落10号跑道,由南向北右转进场,但导致了飞机姿态不稳坠毁,机上3名机组人员生还。事故中飞行员失误导致飞机坠毁,而机师疲劳驾驶及航空公司编更安排亦需负上一定责任。
- 1995年2月16日,国际空运782号班机在堪萨斯城起飞失败而坠毁,机上3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原因是这架DC-8当天起飞时4个引擎中有1个故障,机组却未接受完整的三引擎起飞训练,并使用了错误的计算方式,得出过低的起飞决断速度(V1);此外,机组当天亦未得到充分休息。报告亦指责美国联邦航空管理署(FAA)对航空公司的管理松散,间接酿成此次空难。
- 1997年8月7日,芬恩航空101号班机在当地时间下午12点36分原定飞往圣多明哥,但在从迈阿密国际机场起飞不久后便坠毁在离跑道尽头外约300呎的位置,原因为货物超载以及在装货时未妥善分配货物在飞机上各个位置的重量(将重物往机尾移动),导致飞机重心向后偏移,最后在起飞时因仰角过大而失速,一共造成5人罹难(3名机组人员、1名机上保安人员、1名在停车场的男子)。
- 2000年2月16日,埃默里世界航空17号班机原定从沙加缅度飞往代顿,因维修不当导致升降舵螺丝松动导致起飞后失去俯仰控制坠毁,机上3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参见
- 麦道产品线
- 相近机种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