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全国重点大学

历史上的称谓,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被国家重点支援的大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全国重点大学
Remove ads

全国重点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受到国家重点建设支援的某些大学。1954年首次确定,之后多次增补,“文革”期间该政策逐渐停止,1978年2月国务院确定了88所全国重点高等学校,之后多所大学陆续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又因一些学校撤并,至1981年底,中国共有96所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2]。在1990年代中国高校体制改革后,这一名称不再被官方所使用[3]

Thumb
1959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共中央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
Thumb
1960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共中央关于增加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决定》。
Thumb
1978年2月17日,《国务院转发教育部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

历史

建国初期

1954年10月5日,高等教育部印发《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确定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6所大学为全国性重点大学[4][5][6]

1959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指定以下16所高校为全国重点大学: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北京航空学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医学院上海第一医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7]

1959年8月增加4所重点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学院[8]

1960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增加全国重点高校的决定》,决定在原来20所(16+4)重点大学[注 1]的基础上,再增加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44所普通高校为全国重点高校,由此,全国重点高校增至64所[10][9][5]。1963年9月,教育部决定增加3所重点大学;1963年10月,教育部再次决定增加1所重点大学,至此,全国重点高校共计68所[11]

(下文中粗体为首批全国重点大学,下划线为1959年8月增加的4所重点大学,斜体不在文革后88所重点大学名单)

综合大学13+1所

工科院校32+1所

师范院校2所

农林院校3+1所

医药院校5所

外语学院1+1所

政法、财经学院3所

艺术学院1所

体育学院1所

军委所属院校3所

Remove ads

文革后

1978年2月17日,国务院转发教育部《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恢复“文革”前60所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注 15],并增加28所,确定了共88所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2][5]

下列为1978年88所全国重点大学(按1978年初校址排列,粗体为文革前60所全国重点高等学校):

更多信息 省区名(院校数目), 院校名称 ...

1978年4月,国务院批准恢复中国人民大学[13]。1978年9月,中共中央批准《调查部关于重建国际关系学院的报告》,并决定将其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3]。1978年,国务院批准成都工学院改为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并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4][15]。1979年1月,中共中央同意恢复南京农学院;4月27日,农业部、教育部、江苏省革委会联合向国务院提出《关于恢复南京农学院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后获批[16]。1979年5月4日,教育部、农业部、山西省革委会联名向国务院提出《关于将大寨农学院并入山西农学院更名为山西农业大学的请示报告》;1979年7月27日,国务院批准该报告,同意将大寨农学院并入山西农学院,山西农学院更名为山西农业大学,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7]。1979年7月31日,教育部发出《关于改变北京中医学院、中国首都医科大学领导体制的通知》,指出国务院批准将首都医院医科大学改名为中国首都医科大学,并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3]。1979年10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与农业部联合发出通知,西北农学院西南农学院华中农学院华南农学院沈阳农学院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3]。此外,因广东化工学院并入华南工学院、长沙工学院改为国防科技大学归属军委,至1981年底,中国共有96所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8][13][19]

后续变迁

1993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其中明确指出:“要集中中央和地方等各方面的力量办好100所左右重点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之后全国重点大学的提法也不再使用,取而代之的是纳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的重点建设大学。

2015年8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的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5次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将“211工程”“985工程”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双一流”建设。

名单

此名单据1985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外事局编《中国教育概况(一)》中的《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名单》列出,共96所[20]

更多信息 省区名 (院校数目), 院校名称 ...
Remove ads

数量变化

更多信息 时期, 数量 ...

注释

  1. 16所高校指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农学院(现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4所高校指协和医科大学(现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现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第四军医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9]
  2. 1969年迁往山东东营,次年改名为华东石油学院。
  3. 1970年迁往湖北江陵县,更名为湖北地质学院;1974年改名为武汉地质学院。
  4. 1970年,北京矿业学院从北京搬迁到四川省合川县三汇坝(今重庆市合川区三汇镇),改称四川矿业学院
  5. 1970年改名为北方交通大学。
  6. 1971年迁至四川峨眉山,次年改名为西南交通大学。
  7. 1972年更名上海化工学院。
  8. 1972年更名上海纺织工学院。
  9. 华东师范大学1972年-1980年曾名为上海师范大学。
  10. 1970年8月迁往陕北甘泉县。1971年并入延安大学。1973年4月迁往河北涿县,称华北农业大学。
  11. 1970年,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迁至重庆市北碚区,改称四川农业机械化学院与重庆农业机械化学院。1975年迁河北邢台市,改称华北农业机械化学院。
  12. 1970年迁往丽江,更名为“丽江林学院”,后转迁至下关市,并再次更名为“云南林业学院”。
  13. 1966年,下放到地方,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不再列入全国重点大学。1970年,迁往长沙,更名“长沙工学院”。
  14. 1966年,下放到地方,更名为“西北电讯工程学院”,不再列入全国重点大学。
  15. 5所尚未复校的原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及3所军委所属院校除外。
  16. 1985年,北京大学分校、清华大学分校等校合并为北京联合大学。
  17. 同年改名“华北电力学院”。
  18. 1979年,迁回北京原址,复名“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
  19. 华北农业大学1978年初校址位于河北涿县;同年迁回北京,复名“北京农业大学”。
  20. 同年改名“阜新矿业学院”。
  21. 华东师范大学1972年-1980年曾名为上海师范大学,和现在的上海师范大学无关。
  22. 同年并入华南工学院。
  23. 1970年,北京矿业学院从北京搬迁到四川省合川县三汇坝(今重庆市合川区三汇镇),改称四川矿业学院; 1978年,四川矿业学院迁至江苏省徐州市,更名中国矿业学院。
  24. 1979年迁回北京,复名“北京林学院”。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