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明大前站
铁路车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明大前站(日语:明大前駅/めいだいまええき Meidaimae eki */?)是位于日本东京都世田谷区松原二丁目,属于京王电铁的铁路车站。
Remove ads
概要
本站是京王线、井之头线的主要车站,全列车停车。京王线与井之头线在本站立体交汇。
2007年5月24日,车站大楼frente明大前开幕。在此之前的3月31日,井之头线下行月台出站专用剪票口frente口启用。frente明大前有部分店铺在井之头线下行月台。工程开始前,月台旁有个称作“无事湖”的水池。
历史
明大前站(松原站)原本是东京山手急行电铁的第二山手线构想中,预定与山手急行交差的车站。也因如此,于车站吉祥寺端,横跨玉川上水的水道桥预留了双复线铁路(帝都电铁的井之头线、山手急行等4线)架设空间。这是终未实现的山手急行唯一遗留下的痕迹。另外月台涩谷端原本预留与京王线做4线立体交汇的空间,最后被挪用为电梯设置空间。
- 1913年(大正2年)4月15日:隶属于京王电气轨道的车站,以火药库前站之名开业。
- 1917年(大正6年):改名松原站。
- 1935年(昭和10年)2月8日:改名明大前站。
- 1944年(昭和19年)5月31日:与东京急行电铁(大东急)合并。成为该公司京王线的车站。
- 1948年(昭和23年)6月1日:从东急分离,成立京王帝都电铁,成为该公司的车站。
- 2001年(平成13年)3月27日:修订列车营运表新设置了准特急列车,并停靠此站。
- 2013年(平成25年)2月22日:引入车站编号KO06。
- 2014年(平成26年)2月28日:立体化工程开工[1]。
- 2020年(令和2年)2月27日:定期卷售票处结业[2]。
- 2021年(令和3年)10月30日:节假日新增京王Liner和Mt.TAKAO号列车上下车服务[3]。
- 2022年(令和4年)3月12日:时刻表修订,准特急以并入特急的形式废止。另外,本站成为“京王Liner”全日停靠的车站[4][5]。
- 1933年(昭和8年)8月1日:隶属于帝都电铁的车站,以西松原站之名开始营运。
- 1935年(昭和10年)2月8日:改名为明大前站。
- 1940年(昭和15年)5月1日:与小田原急行铁道合并,成为该公司帝都线的车站。
- 1942年(昭和17年)5月1日:小田急电铁与东京急行电铁(大东急)合并。
- 1948年(昭和23年)6月1日:从东急分离,成立京王帝都电铁,成为该公司井之头线的车站。
- 2005年(平成17年)11月:井之头线下行线月台零售店因改建而关闭。
- 2007年(平成19年)5月24日:车站大楼“Frente明大前”开幕。与井之头线下行线月台相接。
- 2013年(平成25年)2月22日:引入车站编号IN08。
- 2016年(平成28年)12月:吉祥寺侧新设渡线的工程开工。
- 2017年(平成29年):渡线新增工程完工。
- 2020年(令和2年)2月27日:定期卷售票处结业[2]。
在1935年,随著明治大学预科(当时)迁移至车站附近,车站也改名为“明大前”(明治大学前)。站名由来的明治大学和泉校舍立于甲州街道北侧,人文、社会科学系学部的1、2年级生[6]在此校区就读。
此外,开业当时“火药库前”令人感到沉重的站名,其典故来自甲州街道(国道20号)沿路一代曾经是江户时代德川幕府的烟硝藏(铁炮、火药的储藏设施)。当时周边地区为了预防野火、火灾发生而禁止狩猎。到了明治时代,火药库被陆军接管后并未被经常使用。其后关东大地震之际,受灾的筑地本愿寺墓地迁移至当地,现在成为了筑地本愿寺和田堀庙所。
车站构造
车站建筑构造为地下1层、地上2层。车站出入闸口位于地面1楼,2楼为京王线月台,地下1楼则为井之头线月台。两条线路皆为相对式月台2面2线的配置。
早晚的通勤尖峰时段时,车站内的通道及井之头线部分的上行线月台的幅面狭窄,加上乘车人潮密集之故,转车时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此外,京王线、井之头线的上行电车乘客多且人潮不断,故使用了团子式运行(将列车进站时间间隔缩短至犹如日式丸子串一般紧密。进站列车提早至站外等候,当前一辆班列车离站后迅速补上用以消化人潮的机制)。
井之头线下行线月台 - 闸口内中央通道,以及井之头线上行线月台 - 京王线上行线月台之间设有电扶梯。而电扶梯设有井之头线下行线月台 - 闸口内中央通道、京王线下行线月台 - 闸口内中央通道、井之头线上行线月台 - 闸口内中央通道 - 京王线上行线月台等三座。
洗手间设置于车站1楼闸口内,同时基于通用设计的概念也设有无障碍洗手间。
2007年3月31日于井之头线下行线月台中央开设新的出站专用闸口frente口(フレンテ口)。与同年开幕的京王集团所属商业设施“Frente明大前”连接,此大楼的一楼平面覆盖至井之头线下行线月台,并且有部分店铺开设在此月台内。
因京王线于明大前站 - 新宿之间分歧为新宿站、京王新线新宿站的关系,当站2号线月台的列车进站广播时,亦会同时强调列车的行进方向为“新宿行”及“京王线新宿行”,避免乘客误乘的状况。同样的措施也使用于笹冢站。
京王线与井之头线于早上的通勤尖峰时段时,仅单向的列车就能运行至1小时30班。由于一座月台只有一股铁道之故,无法使用樱上水站的交叉运行措施,故列车离站之后下一班的列车会马上接著进站(特别是在往八王子方向的轨道为直线段的关系,甚至可以看到下下一班的列车),列车紧密地持续进出站也造成月台上随时都有列车在站的景象。
于2001年2月,月台的屋顶设置太阳光电系统,产生的电力供给了站内设施的运作。该系统与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共同研究[7]设置,最大发电量为30kW。
京王线正在进行高架化计画,完成后将从现在的侧式2面2线扩增为岛式2面4线[1]。
Remove ads
- 除了部分列车,原则上京王线与井之头线的班表并未配合。
- 往新宿的列车会显示“往京王线新宿”,以便区别京王线新宿站与新线新宿站。代田桥站、笹冢站也是相同情形。
- “京王Liner”以及“Mt.TAKAO号”自2021年10月30日起在节假日成为停车站[3],2022年3月12日起包含平日,所有列车均会停靠[4][5]。在此之前,这些列车仅为了正常启动本站前后的平交道而进行运转停车,乘客无法上下车[8][9]。此外,两者皆为下行列车只限上车、上行列车只限下车,因此无法仅于京王线新宿站-本站之间搭乘[3]。
- 井之头线吉祥寺侧新增渡线的工程于2016年12月开工,2017年11月投入使用。2018年2月22日改点后新增了一班深夜从吉祥寺发车、以本站为终点的列车,但本站并未设定始发列车。
Remove ads
使用状况
各年度上下车乘客人数及转乘人数推移如下所记。
各年度1日平均上车人次推移如下所记。
- 1956年度 - 1973年度的数值包含各线内的转乘人次(1958年度除外)。
Remove ads
车站周边
早期站前广场道路宽幅狭窄,未设置圆环道路。2009年道路拓宽后,为提升交通机能而整建了环形车道。
因为北边有明治大学和泉校舍的关系,周边开设有以学生消费族群为主的吃茶店、文具店、快餐店以及廉价食堂。虽有商店聚集,但是其规模并未足以形成商圈。
图片
-
京王线月台(2015年9月)
-
井之头线月台(2015年9月)
-
跨越井之头线的导水管(2015年9月)
-
站名由来的明治大学和泉校舍(2014年10月)
-
frente明大前(2018年2月)
相邻车站
注释
- 1933年8月1日开业。
参考资料
参见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