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東莞市
中國廣東省的地級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東
東莞為「廣東四小虎」之一,為珠江三角洲重要的商業、高科技產業、服務業、旅遊業、工業化城市,更是國際加工業的重要一員,有「世界工廠」之稱。是全國外來流動人口占比最高的城市,占常住人口超過八成。
Remove ads
歷史
- 新石器時代,已有古人類在蚝崗(今南城)生活。
- 夏朝時,東莞屬南交地。
- 周朝春秋戰國時,東莞屬揚州之境,大越之南裔[7]。周顯王三十五年(前334年),楚國擊敗越國,其君長散於江南海上,謂之百越。
- 秦朝(前214年)秦始皇併嶺南,莞邑之地屬南海郡。
- 西漢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平南越,置南海郡,領六縣,邑地時屬番禺縣。
- 東漢順帝分番禺之地,設增城縣,邑地於增城治下。
- 三國東吳甘露元年(265年),始置司鹽都尉於東官場,意為「東方鹽官」。[8]
- 東晉成帝咸和元年(326年)立東官郡,地處東官場北。咸和六年(331年),邑地立縣,因地有寶山,故名寶安,屬東官郡。晉安帝隆安元年撤併到義安郡。
- 南朝時期邑地又被數次撤併。南梁天監六年(507年),東官郡改為東莞郡。南陳禎明二年(588年),復改東莞郡為東官郡。
- 隋朝開皇九年(589年),廢東官郡,以寶安縣屬廣州。
- 唐朝至德二年(757年)更名東莞,縣治置於涌(今莞城),第一次修築東莞古城。[9][10][11]
- 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分東莞的香山鎮立香山縣(今中山市地)。
- 明朝萬曆元年(1573年)以東莞守御千戶所編戶五十六里立新安縣(今深圳市地)。
- 清朝(1839年),林則徐在東莞虎門銷煙,引發鴉片戰爭。
- 中華民國時期, 東莞縣先後隸屬廣東省的粵海道、中區綏靖委員公署、第一行政督察區和第四行政區。
- 抗日戰爭期間,東莞在1938年10月的惠廣戰役被日軍攻佔。大嶺山是東江縱隊的基地之一。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49年)後,東莞屬東江行政區管轄。1950年屬珠江專區,1952年屬粵中行政區,1956年屬惠陽專區,1958年11月,東莞縣短期隸屬廣州市,1959年1月,劃歸佛山專區,1963年6月,復屬惠陽專區。1985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東莞縣,設立東莞市(縣級),屬惠陽地區管轄。1988年1月7日,國務院批准東莞市由縣級市升格為地級市,直屬廣東省管轄。[12]
Remove ads
名稱由來
關於東莞的「莞」字的起源有二說:
其一為「筦」(竹字頭),來自前述故東官鹽場;按《宋史》、《元史》、《地理志》,「筦」字從竹頭,當是取「筦鹽鐵」之筦,「筦」通「管」。[13]從草頭的「莞」字不知何始,或爲民間訛寫。筦,古緩切,的確讀如「管」。此說較可信。
其二為「莞」(草字頭)來自當地用於結席的咸鹼地蒲草。盧祥《東莞舊縣誌》殘卷:「莞,草名。邑莞草可以為席,故取此。」[14]。「莞」有古丸、古玩、胡官諸切,都不該讀如「管」。
地理
東莞市位於廣東省南部,珠江口東岸,珠江三角洲東江中下游。地理坐標為東經113°31′-114°15′,北緯22°39′-23°09′。最東端是謝崗鎮的銀瓶嘴山,最南端是鳳崗鎮雁田村的雁田水庫,最西端是沙田鎮西大坦村的獅子洋中心航線,最北端是中堂鎮潢涌村大坦小組的東江北支流中心航線。東西長約70.45公里,南北寬約46.8公里。
東莞市東接惠州市惠城區、惠陽區,南抵深圳市龍崗區、寶安區,西挨廣州市南沙區、番禺區、黃埔區,北達廣州市增城區、惠州市博羅縣;四周共與穗、深、惠的9個縣級行政區接壤。
東莞市海域面積為97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獅子洋和伶仃洋;2019年,全市海域面積82.57平方公里[來源請求]。大陸海岸線長97.2公里,屬南亞熱帶淺海區,長安、虎門、沙田、厚街、麻涌、洪梅和道滘等7個鎮擁有海岸線。全市擁有威遠島、泥洲島、木棉山島、涌口沙、蝦繒排5個海島,海島岸線長34.58公里,海島面積24.13平方公里。[15]
東莞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氣候溫和、多雨,光熱充足、夏季長。全年平均氣溫23.3 ℃,平均降水量2,042.6毫米。[16]
Remove ads
政治
|
|
Remove ads
東莞市的行政區劃是市、鎮兩級建制,是全國四個不設縣級編制之地級市之一。[b]
市政府直轄4街道、28鎮、2園區。主城區:莞城街道、東城街道、南城街道、萬江街道,市政府駐地:南城街道。
(註:其中之「片區/功能區」僅為官方統籌劃分,非行政區劃)。
Remove ads
社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東莞全市戶籍人口為68.24萬,1978年,東莞全市戶籍人口為111.23萬,改革開放之後,大批外來人口湧入東莞,人口規模成倍增長,1990年,全市常住人口為175.62萬,2000年增至644.84萬,2010年增至822.48萬。2020年,東莞常住人口首次突破一千萬大關,成為繼廣州、深圳後,廣東省第三個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人口大市,躋身全國特大城市行列[23],其中城鎮化率超過九成,位居全國前列。東莞是全國流動人口占比最高的城市,外來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例超過八成[24]。虎門鎮、長安鎮為全市人口最多的兩個鎮(街道)。
多種文化在東莞融合,佛、道、伊斯蘭教、基督、天主五教並存。
2019年,東莞常住人口中有55個少數民族,人口50萬,其中戶籍人口3.3萬,有44個少數民族,占少數民族的6.6%,常住少數民族人數最多的是壯族,約18萬人;其次是苗族,約7萬人;再次是瑤族、土家族、彝族、侗族、布依族,人口都在萬人以上。
少數民族分布在全市33個鎮街,以外來務工人員為主,人口流動性大;其中塘廈鎮少數民族最多,有4萬多人;其次是長安鎮,有3萬多人;鳳崗鎮,虎門鎮,寮步鎮人數均超過2萬人。
少數民族主要來自廣西,占比45.3%;其次是貴州,占比18.7%,湖南和雲南位列第三第四,分別為14%和8%;其餘省市共占14%。
2007年3月,東莞戶籍人口1691167人;根據統計,東莞戶籍人口共使用812個姓氏,其中複姓8個,萬人以上的姓氏35個,千人到萬人的姓氏71個,百人到千人的姓氏87個,十人到百人的姓氏161個,十人以下的姓氏454個,其中一人的姓氏205個。
東莞戶籍人口最多的十大姓氏依次是陳、黃、李、葉、劉、張、梁、袁、王、何。
排名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姓氏 | 陳 | 黃 | 李 | 葉 | 劉 | 張 | 梁 | 袁 | 王 | 何 |
人數 | 159561 | 109604 | 104573 | 91222 | 82423 | 65264 | 58065 | 52960 | 48766 | 41968 |
比例(%) | 9.43 | 6.48 | 6.18 | 5.39 | 4.87 | 3.85 | 3.43 | 3.13 | 2.88 | 2.48 |
全國前十大 | 王 | 李 | 張 | 劉 | 陳 | 楊 | 黃 | 趙 | 吳 | 周 |
廣東前十大 | 陳 | 黃 | 李 | 張 | 林 | 劉 | 梁 | 吳 | 楊 | 王 |
經濟

東莞原為傳統的農業縣,改革開放以來,東莞依靠毗鄰香港的地理優勢,基於「三來一補」大量承接勞動密集型加工製造企業,發展外向型經濟,與香港形成「前店後廠」的關係,迅速實現工業化。1990年代中期,台灣電子信息產業大舉進駐東莞,推動東莞向高技術產業轉型,獲得「世界工廠」的稱號。2008年,東莞受世界金融危機衝擊,經濟增速一度放緩,但其後抓住全球智能手機爆發式發展浪潮,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的智能手機主要生產基地之一,最高峰時產出全球約四分之一的智能手機[25]。2021年,東莞經濟總值首次突破一萬億元人民幣[26]。
改革開放之前,東莞是全省的糧食和農副產品主產區之一,因河涌眾多、土地肥沃。有「魚米之鄉」之稱。改革開放後,隨着製造業的迅猛發展,農業在全市經濟中所占比重不斷下降,1970年代曾逾四成,1990年代降至兩成以下,2000年代降至5%以下,2020年代已不足1%,除部分蔬菜和少量肉類可以自給,其餘的都需要從外地輸入。現存的東莞農業以蔬菜、水果、花卉、中草藥等為主,特色農產品包括東莞荔枝、麻涌香蕉、虎門白沙油鴨等。
東莞是中國乃至全球重要的製造業基地,被稱為「世界工廠」「國際製造名城」。東莞的製造業高速發展始於改革開放後,紡織業、食品業、工藝美術品製造業、電力等能源工業、電子信息產業和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先後在東莞工業中占據主導地位[27]。目前,以手機製造為主的電子信息產業是東莞工業的第一大支柱產業,規模達萬億人民幣,約占全省的四分之一,擁有華為、OPPO、Vivo三大知名手機廠商,覆蓋上下游配套產業鏈。電氣機械及設備製造業是東莞工業第二大支柱產業,已形成數個規模較大的模具、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產業集群。另外,紡織服裝、食品飲料、造紙、玩具、家具、化工、包裝印刷、黃金珠寶、橡膠業等為東莞的傳統優勢產業,規模在全省居前。
東莞的鎮域經濟發達,幾乎每個鎮都有各自的優勢產業,如虎門鎮的服裝產業、中堂鎮的造紙業、石排鎮的玩具產業、大朗鎮的毛織產業、茶山鎮的食品產業、樟木頭鎮的塑膠產業、橫瀝鎮的模具製造產業、大嶺山鎮的家具產業、橋頭鎮的包裝產業等。
由於外來人口眾多,東莞的出租屋產業比較發達。2004年,為了規範出租屋的管理,東莞政府在各級行政單位成立了「出租屋管理辦公室」。
東莞有約40多萬台商,第三產業比較發達。東莞的酒店數量在中國大陸地級市中位列第一。東莞素有珠三角「後花園」之稱,各類休閒業、如沐足、桑拿等都非常發達,但同時東莞泛濫的色情行業亦發達和有名,「去東莞」、「上東莞」更長年成為鄰近地區的香港人「北上尋歡」的代名詞,即使色情業被打壓後東莞以淫業著名的形象仍然深入民心。東莞廣泛接納來自五湖四海的旅客,其中大部分來自廣州、深圳、香港、澳門、台灣等地。東莞以「莞式服務」良好的服務態度和服務質量備受稱讚。
在2014年2月,央視新聞頻道的《新聞直播間》節目播出該台記者隱蔽拍攝的東莞酒店中的性服務畫面,報道了東莞娛樂場所所存在的賣淫嫖娼現象。事件曝光後,東莞市從2014年2月9日下午開始,出動6525名警察對全市所有桑拿場所、沐足以及娛樂場所同時進行檢查行動,抓捕了67名犯罪嫌疑人,涉事的派出所所長被停職。這起事件在互聯網引發激烈討論,引起了國際媒體的關注,東莞因此被戲稱為「性都」[28][29]。
由於靠近深圳,東莞部分市鎮,如長安鎮、大嶺山鎮、塘廈鎮、鳳崗鎮、清溪鎮、樟木頭鎮等鎮的房價在2010年代以來迅速增長,如靠近寶安區的長安鎮和靠近龍崗區的鳳崗鎮,房價更是增長至一平方米2-4萬人民幣,這些地區被稱為「臨深片區」,其業主也大多是在深圳工作的「深圳客」。

交通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之初,儘管東莞的地理位置優越,但是由於基礎相對差,公共交通成了制約東莞發展的瓶頸。1980年,東莞市政府決定以莞龍路為試點,把沙土路改造為水泥路,從此揭開了東莞路網的第一個建設高潮。
2002年起,政府斥資在市中心起鋪瀝青路面,使交通狀況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
高埗大橋是全國第一座由農民集資興建的收費橋梁,於1981年動工興建,1984年1月竣工通車,總投資220萬元,全長169米,為鋼筋混凝土雙曲拱橋。
東莞亦有許多高速公路或快速路經過,分別有 廣深高速公路、
莞深高速公路、
廣深沿江高速公路,
龍大高速公路,東莞環城路及廣園快速路,位於虎門炮台旁的虎門大橋連接對岸的廣州番禺,從此不再需要依賴渡輪。
107國道、
220國道縱貫東莞全市。2019年開通南沙大橋,鏈接廣州番禺區與東莞沙田鎮,舒緩虎門大橋塞車壓力。南沙大橋為
廣龍高速公路的一部分。
2005年末開通 常虎高速公路(2009年更名為虎崗高速公路),東莞東部快速幹線,基本完成
東深路和
莞樟路改造,使得東莞市在東西南北及對角方向上都有了貫通的快速道路。
虎崗高速公路西連接廣深高速公路虎門五點梅段,另有 虎門港支線一期(原新聯支線)自大嶺山互通立交西面的花燈盞水庫分岐向西北連接廣深高速公路新聯互通立交,東延伸至常平東深路段與惠州高速路段(
潮莞高速公路)連接,途徑常平鎮、大朗鎮、松山湖、大嶺山鎮、長安鎮、虎門鎮。
-
虎門大橋
-
莞佛高速公路虎門段
-
殘疾人助力車
-
東莞鐵騎
經2014年、2019年兩輪公交改革,不再實施「市區-跨鎮-鎮內」三級體系和每個鎮均設置公交公司的「一鎮一公汽」模式,改為按片區統籌一體化運營[30]。全市分為城區片區、濱海灣片區、松山湖功能區、東部公交運營片區、水鄉功能區,分別由東莞城巴、東莞小巴、濱海灣公交、松山湖公交、東莞巴士東部分公司、水鄉新城公汽運營。2020年1月1日,全市公交實現100%純電動。除水鄉新城公汽外,其餘公司均為東莞巴士分公司或控股子公司,形成了全市公交行業由國有主導、民營參與的良好統一局面。另有佰通運輸運營的全省首條公交化客運班線「莞深001線」[31]。
城區設有5座汽車客運站,分別是南城汽車客運站(南城街道)、東莞汽車客運東站(寮步鎮)、東莞汽車客運北站(高埗鎮)、榴花汽車客運站(東城街道)、東城汽車客運站(東城街道)。此外,基本每個鎮都設有汽車客運站。
2019年12月31日,全市所有公共的士經營期滿,由交通運輸局統一收回,且今後將不再更新投放公的。18家「公的」公司經營權到期後,全市將只有三大集團公司(翔運、華悅、莞通)及市交投集團所屬鴻運出租汽車有限公司經營出租汽車。其中市鴻運出租車公司的出租車均為純電動,是全市首批純電動出租車[32]。此外,東莞的網約車平台公司現共有14家(已投放車輛5家),持證網約車22756輛(其中純電動網約車10130輛),持證網約車駕駛員29107名。交通部門以2019年年底「公共的士」到期為契機,將於2020年6月前以500輛出租車運力指標為試點,擬探討實施「公車公營」經營模式,結合互聯網技術創新應用,提高傳統行業競爭力和服務水平。[33]
廣深鐵路主要的大站有東莞站(2014年1月8日啟用,原石龍站只保留貨運功能)、常平站(命名為東莞站時間為1997年12月23日-2013年6月20日)、樟木頭站
京九鐵路和廣梅汕鐵路的大站有東莞東站(原名常平東站;在2016年3月30日,常平東站作為當時開通的廣惠城際鐵路一期的起到站,被設立在東莞東站常東路對面)
2011年12月,廣深港高速鐵路開通,在東莞市虎門鎮白沙村設虎門站。
2016年3月30日,莞惠城際軌道交通第一期開通。其連接東莞東部片區與惠州,是一條連接東莞與惠州之間的城際軌道交通。 列車運行於常平東站和小金口站之間。乘客可在常平東站與京九鐵路的東莞東站進行站外換乘。
2017年12月28日,莞惠城際軌道交通全線開通,列車運行範圍從常平東站拓展至道滘站;乘客可在西平西站與東莞軌道交通2號線的西平站進行地下換乘。 此外,政府規劃在望洪站(現東莞西站)與現已開通的穗深城際鐵路及未來開通的廣惠城際鐵路形成十字交匯。
2019年12月15日,穗深城際鐵路開通,該鐵路連接深圳寶安,東莞長安,厚街,沙田,望牛墩,中堂,並與廣深鐵路共線至廣州東站,解決了東莞濱海灣片區長期無客運鐵路運營的問題。 同日,東莞西站開始運營,乘客可在此站與廣惠城際鐵路進行換乘。 此外,乘客可在虎門北站與廣深港高速鐵路的虎門站,東莞軌道交通2號線的虎門火車站進行站外換乘。
東莞軌道交通(或稱東莞市軌道交通),是東莞市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根據2006年發表的《東莞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34],東莞軌道交通將設有4條市域線(R1至R4線)和1條市郊鐵路(廣深市郊鐵路),總長264.2公里。車站方面,各線共設60至87個車站,其中8個為兩線換乘站。東莞軌道交通第一期(R2線)於2016年5月27日通車。屆時每小時客運量將超過50萬人次,2018年每小時客運量將上升至接近100萬人次,2030年將超過300萬人次[35]。
因東莞站的改造及廣深港高鐵、廣惠城際、穗深城際的開通,乘客可在2號線的西平站、虎門火車站和東莞火車站與上述線路進行站外轉乘, 乘坐國鐵前往東莞松山湖片區、東部片區和濱海灣新區的鎮區及廣州、深圳、惠州甚至其他城市。
東莞境內沒有機場,主要使用鄰近的廣州白雲國際機場與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根據遠期規劃,將完善以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為國際複合型門戶樞紐機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及粵西國際機場為區域性樞紐機場,其他支線機場為補充的全省民用機場布局。到2015年末,廣東民用機場之間協同作用將進一步增強,年旅客吞吐能力將達到約一億人次。

教育
東莞市於1989年普及九年義務教育,1995年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東莞市目前有各級各類學校1521所(含幼兒園),在校生139.1萬名,教職工9.96萬名。[36]
- 東莞理工學院是東莞市政府於1991年創立的一所理工科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在莞城及松山湖設有校區。
- 廣東醫科大學(東莞校區)於2002年在東莞市松山湖落成。
- 廣東科技學院(南城校區)於2003年在東莞市南城街道落成;廣東科技學院(松山湖校區)於2019年在東莞松山湖落成。
- 東莞城市學院於2004年以獨立學院的形式在東莞市莞城街道落成的東莞理工學院(莞城校區)開始辦學;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寮步校區)於2012年在東莞市寮步鎮落成,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同時遷出莞城校區;於2021年正式更名為東莞城市學院。
- 廣州新華學院(東莞校區)於2011年在東莞市麻涌鎮落成;原名中山大學新華學院,於2021年正式更名為廣州新華學院。
- 東莞職業技術學院於2009年在東莞市松山湖落成。
- 廣東亞視演藝專修學院於2000年在東莞市塘廈鎮落成;於2002年正式更名為廣東亞視演藝職業學院。
- 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於2011年在東莞市厚街鎮落成。
- 廣東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於2016年在東莞市厚街鎮落成。
- 香港城市大學(東莞)於2024年在東莞市松山湖落成。
- 公辦普通高中A級學校:有「八大校」之稱的東莞中學、東莞實驗中學、東莞市第一中學、東莞高級中學、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東莞外國語學校、東莞市第六高級中學、東莞松山湖未來學校。[37]
- 公辦普通高中B級學校:東莞市萬江中學、東莞市石龍中學、東莞市常平中學
- 公辦普通高中C級學校:東莞市第二高級中學、東莞市第四高級中學、東莞市第五高級中學、東莞市第七高級中學、東莞市第八高級中學、東莞市第十高級中學、東莞市厚街中學、長安中學、塘廈中學、麻涌中學、濟川中學、大嶺山中學、大朗中學、虎門中學。
- 民辦普通高中:東華高級中學、東莞市光明中學、虎門外語學校、東莞市翰林實驗學校、東莞市新世紀英才學校、東莞市東方明珠學校、東莞市光正實驗學校、東莞市南開實驗學校、北師大東莞石竹附屬學校、塘廈水霖學校、東莞市粵華學校、東莞市松山湖莞美學校等。
名勝古蹟和特產
東莞歷史悠久,雖地處改革開放的前沿,但保留至今的古蹟仍為數不少,以一縣之地,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就有七項,為中國南方所罕見。七項「國保」涵蓋古遺址、古建築、石刻、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多個類別,分別為林則徐銷煙池與虎門炮台舊址、東莞可園、卻金亭碑、南社村和塘尾村古建築群、大嶺山抗日根據地舊址、蚝崗貝丘遺址、廣九鐵路石龍南橋。
城區是東莞的文化中心,古蹟最多。東莞可園為清代廣東四大名園之一,乃莞城官宦張敬修建於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是嶺南園林的傑出代表。卻金亭碑立於明朝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記載了時任番禺令的李愷受命前往東莞處理暹羅商船來華事宜之後,拒收酬金的事跡,具有重要的歷史文獻價值。迎恩門是東莞城牆僅剩的遺存。金鰲洲塔建於明代,與可園一江之隔。
位於城區東北的石龍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曾是廣東四大名鎮之一,現存廣九鐵路石龍南橋、石龍公園等近代史跡。
城區西南的虎門鎮因虎門銷煙而聞名於世,現存林則徐銷煙池與虎門炮台舊址等近代史跡。
茶山鎮的南社村和石排鎮的塘尾村雖分屬兩鎮,但相距不過數里,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築群具有鮮明的廣府特色,是不可多得的嶺南古村落,兩者先後被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並被聯合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莞市盛產沉香木,燃燒時香氣怡人,其提煉成的香料更外銷海外,名揚四方。過去莞香出口經水路運往珠江口一海港,這便是香港一名的由來。市內還有大嶺山莞香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園,園內種有莞香樹6萬多株,其中樹齡過百年的有1百多株,過千年的2株。東莞莞香年產量超過1噸,成為中國沉香產量最大的地區。未來將從莞香文化產業相關方面發展。[38]東莞市植物園內特設莞香園,已成功育苗4000多株,專家們並對莞香進行專題研究。
語言
粵語使用的面積、人口占全市的大部分,而客家話主要通行在東南部與惠州市、深圳市相鄰的地區的小部分,樟木頭鎮為市內唯一純客家語鎮。粵語人口在東莞數目龐大和分布在各個鄉鎮。
東莞本土粵語與廣州話有一定差別,在語言學上將其劃入「莞寶片」,即東莞、寶安一帶的粵語方言。不過,由於地理靠近廣州市,標準粵語也在市內通行。
客家話則分布在東莞東部臨深片區,其中樟木頭鎮是全市唯一的純客語鎮,清溪鎮和鳳崗鎮大部分則通行客家話。
體育

東莞是全國籃球城市,現東莞市擁有1支籃球隊。
- 廣東華南虎籃球隊:中國籃球職業聯賽的一支球隊,被稱為「華南虎」,曾在中國籃球職業聯賽中多次奪冠,包括一次三連冠和一次四連冠。
名人
城市榮譽
2004年
- 最佳中國魅力城市
- 中國最具活力城市
2017年7月,中國海關總署主辦的《中國海關》雜誌公布了2016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排名,東莞以總分78.1分超越蘇州,首次排名第三。[41]
媒體
友好城市
註解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