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倉山區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市辖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仓山区
Remove ads

倉山區閩東語倉山平話字Chŏng-săng閩拼coung55-nang55)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福州市市轄區之一,是福州「老五區」中的五個老城區之一,位於閩江南面南臺島一帶,其上有山,今名煙臺山,古稱「瓜藤山」、「天寧山」,明清始稱「倉前山」,簡稱「倉山」。
倉山區大部分原為農田,後於民國大陸時期末期農業發展迅速,改革開放後工廠林立,但之後逐年搬遷,工廠開始拆遷或改建成住宅。倉山區東南端則有大量城中村,數量之冠僅次於晉安區
區人民政府駐金山街道閩江大道236號。

事实速览 倉山區, 國家 ...
Thumb
從空中俯瞰倉山區
Remove ads

名稱來由

倉山,即倉前山,今名煙臺山,古名瓜藤山、天寧山,俗稱藤山。

北宋,王祖道於山上興建崇寧寺。政和元年(1111年),崇寧寺改名「天寧萬壽禪寺」,故又名「天寧山」。

元末,福州府為加強江防,在藤山頂峰設煙燉,與中洲炮壘相呼應,故名「煙臺山」。

明洪武年間,山北麓始建鹽倉,該地俗稱「鹽倉前」,藤山遂被稱為「倉前山」,簡稱倉山,區名由此而來。

歷史沿革

唐,倉山境域隸屬於閩縣及侯官縣。

宋至明中期,分屬於閩縣和懷安縣。

明萬曆八年(1580年),懷安縣併入侯官縣,倉山境域分屬閩縣和侯官縣。以龍峯山和望北台為界,以東屬閩縣,以西屬侯官縣。

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簽定後,福州被列為「五口通商」的港口之一,倉山區因而成為是歷史上有名的領事使館區,外貿基地及航運中心。

1844年至1903年,一共有日本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等17個國家在倉山設立了領事館代辦處

民國二年(1913年),閩縣與侯官縣合併成立閩侯縣,倉山境域屬閩侯縣。

民國六年(1917年),福州省會警察廳成立,倉山境域行政上屬閩侯縣和省會警察廳第五署雙重管轄。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0月,福州市國民政府成立,同時成立倉山區公所。

1950年1月,林森縣(閩侯縣)一區的白湖、雙湖2個鄉劃入倉山區。
同年5月,設水上區,轄閩江洪山橋至魁岐水域。

1955年3月,市郊蓋山的美墩、中墩、程厝邊、長安、塔仔裏、洋洽、新成裏、白鷺嶺劃入。
同年5月,水上區與倉山區合併。

1960年3月,市郊蓋山公社劃入,面積30多平方公里,次年6月又劃出倉山區。

1968年9月,倉山區因「文化大革命」運動更名為朝陽區,同時成立革命委員會。

1970年2月,郊區朝陽(蓋山)公社、建新公社、市紅星農場、閩侯縣城門公社劃入,總面積增至112平方公里,包括整個南台島。

1975年5月,又劃出朝陽區(倉山區)。

1978年4月,朝陽區複名倉山區。全區有4個街道及水上工作辦事處,下轄40個社區。

1986年11月,成立三叉街街道。

1988年5月,撤水上工作辦事處,成立對湖街道,全區共有6個街道,下轄70個社區。

1996年1月,福州市區劃調整,晉安區的倉山、蓋山、城門、建新、螺洲5個鎮劃歸倉山區,轄區擴至整個南台島,面積擴至142平方公里。

Remove ads

人口

2020年,倉山區常住人口數為115.0萬人。[2]

地理

  • 閩江流到懷安分為兩支——北港通常稱閩江(又稱台江、白龍江),南港稱作烏龍江;兩者在馬尾再度匯合後注入台灣海峽。倉山區北隔閩江望台江區,南隔烏龍江遙望閩侯縣尚干鎮,青口鎮。[4]
  • 境內多山丘坡地,高蓋山、長安山、煙臺山等貫穿中、北部,東部有黃山、城門山等。主島南台島內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歷史上曾於煙山南麓遍植梅樹,素有「瓊花玉島」的美稱。古時,就有「十里花為市,千家梅作林」的繁華。當年,在現在梅塢、麥頂、塔亭路的三岔路口方圓五公里內皆是梅林;每年冬季,全城百姓,攜老帶幼,賞花、觀梅、吟詩,為全年一大盛事。[5]

行政區劃

倉山區下轄8個街道辦事處、5個[6]

倉前街道、​東升街道、​對湖街道、​臨江街道、​三叉街街道、​上渡街道、​下渡街道、​金山街道、​倉山鎮、​城門鎮、​蓋山鎮、​建新鎮、​螺洲鎮和​紅星農場

其中,城門、蓋山和義序組成的部分又稱之為規劃中的東部新城。

:紅星農場(虛擬鄉鎮)。 2003年,隨着金山新區的開發,在原來倉山建新鎮中分離出金山街道街道辦事處位於金山大橋南側榕城廣場對面。

教育

倉山區是福州著名學區。自1980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為福州市文化居住區以來,區內新建和擴建少年宮、文化館、圖書館、科技館等一批文化設施。特別是國家投資在區西南部有新辦30多所大、中專院校和幹部學校。

高等院校

中等職業學校

  • 福州市體育學校
  • 福建省農業學校
  • 福建省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福建警察學院
  • 福建第二輕工業學校
  • 福建經濟學校
  • 福建商貿學校
  • 福州財政金融職業中專學校
  • 福建江夏學院首山校區(原福建省銀行學校

中學

小學

  • 麥頂小學
  • 倉山小學
  • 倉山實驗小學
  • 福建師範大學附屬小學
  • 福州盤嶼小學
  • 福州市倉山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第一小學
  • 福州市施程小學

醫療機構

  • 福州市第二醫院(塔亭醫院)
  • 福州市第三醫院(鶴齡醫院)
  • 福州市第四醫院(福州神經精神病防治院)
  • 福州肺科醫院
  • 福建師範大學醫院
  • 倉山區中醫院
  • 城南醫院

交通

橋梁

高速公路

地鐵

在建線路及車站

機場

交通主幹道

  • 金山大道,連江南路,六一南路,閩江大道,南江濱路(含南江濱休閒路、南江濱西大道和南江濱東大道竣工部分),上三路,福灣路,盤嶼路,義序路,則徐大道,浦上大道,福峽路(原324國道),南二環路,南三環路(洪灣路-福峽路),南台大道。

交通路口

  • 梅塢口,白湖亭,三叉街口,六一南路環島(「三隻鳳凰」)。

鐵路

商業網點

  • 麥德龍超市(METRO)
  • 永輝(匯達)超市
  • 拓福建材市場
  • 國美電器(三叉街)分店
  • 新西營里農貿市場
  • 利嘉國際商業城
  • 倉山萬達廣場
  • 山姆會員商店

休閒設施

名勝古蹟

文化

倉山區的陳靖姑信俗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7]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