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黑天

印度教神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黑天
Remove ads

黑天梵語कृष्ण羅馬化:kṛṣṇa直譯「黑色、黑暗或深藍色」,英語:Krishna),又譯為奎師那克里希那訖哩瑟拏[7],他還有許多名字英語List of titles and names of Krishna戈文達梵語गोविन्द羅馬化:govinda直譯「牧牛童」)。最早出現於史詩摩訶婆羅多》中,是婆羅門教-印度教最重要的神祇之一,被很多印度教派別認為是至高無上的神,也是最具吸引力者。按照印度教的傳統觀念,他是主神毗濕奴那羅延化身。從1960年代起,黑天信仰也在西方世界廣為傳播。

事实速览 黑天, 天城體 ...

由於譯名的原因,黑天容易與印度教另外一位神祇「大黑天」混淆,「大黑天」是濕婆的化身而「黑天」是「那羅延」的化身。

Remove ads

形象與事跡

形象

傳統的黑天形象為一個穿着黃色托蒂,頭上戴着孔雀羽毛,吹着班蘇里牧笛的牧童。很多時候會以小孩的形象出現。皮膚為黑色或藍色,在印尼巴厘島則為綠色。有時身邊會伴隨妻子拉妲,或有一群年輕美女圍繞。常伴隨他的動物有孔雀、牛和蛇等。

摩訶婆羅多中的黑天神

Thumb
牛與少女圍繞着黑天

訶利世系中的黑天神

訶利世系是《摩訶婆羅多》的一個續章。訶利世系與《摩訶婆羅多》在實際內容上沒有什麼聯繫,但關於黑天的一些最主要的故事都保存在訶利世系中。

訶利世系共分為三大章。其中第一章講述了黑天所屬的雅度族(在《摩訶婆羅多》中也被大量提到)的起源。雅度族是傳說中的古印度王朝月亮王朝的後裔,該王朝的一位統治者迅行王的兒子雅度是這個民族的祖先。大神毗濕奴就化身為雅度族的一個孩子(即黑天)降臨人世。

最重要的內容集中在第二章(毗濕奴章),該章詳細地講述了黑天在人間的英雄事跡,其中的內容與《摩訶婆羅多》中的黑天事跡很少有什麼聯繫,或者說幾乎是兩個不同的形象。除了訶利世系中的這個部分以外,詳細介紹黑天生平的就只有一些往世書,尤其是薄迦梵往世書。黑天的主要故事如下:

很久以前,有一個殘暴的國王剛沙王英語Kamsa統治着秣菟羅城。他得到一個預言說,他將被自己的堂妹提婆吉的兒子殺死。提婆吉是雅度族人富天的妻子。剛沙王於是決定殺害提婆吉的所有孩子。前6個兒子都被殺死了,但第7個兒子大力羅摩得到神靈的護佑從母親的子宮裡轉移到富天另一個妻子的子宮裡,因而倖免於難。黑天是第8個兒子,當他誕生時,牧民難陀夫婦也生了一個女兒。富天用黑天換來了難陀的女兒,當剛沙王要代替黑天殺害這個無辜的女嬰時,化作女神瑜伽摩耶英語Yogamaya消失了。

黑天則成為難陀夫婦的養子,不久大力羅摩也被交給難陀撫養。黑天和大力羅摩在牧民中成長起來,不久他們就顯示出與眾不同之處。黑天具有神通,但他卻利用它來做一些胡鬧的事情,給養父母和牧民帶來許多麻煩。後來黑天厭倦了牧場,就用法術迫使牧民遷徙到森林邊放牧,這樣他和大力羅摩就可以自由地到森林裡玩,可是大力羅摩的家人並不喜歡黑天。這以後,黑天與大力羅摩消滅了許多兇惡的怪物:那伽之王迦梨耶英語Kaliya;霸佔牛增山的妖怪提奴迦以及波羅蘭缽。

Remove ads

在各種宗教中

印度教

黑天在印度教是最重要的神祇,被很多教派認為是最高神,包括流傳在西方的「國際奎師那知覺運動」(ISKCON)。在《摩訶婆羅多》中,黑天向阿周那講述的《薄伽梵歌》已經成為印度教的最高經典之一。

佛教

佛教中,黑天被視為佛教的護法,佛的得力助手,其故事出現在《佛本生經》中。部分佛教徒誤將奎師那童年形象認為悉達多太子。1990年由北方文藝出版社出版的畫冊《大雄如來傳——佛祖釋迦牟尼故事》[8]的「姨母撫育」一節中,本應為摩訶波闍波提養育悉達多太子的配圖,但錯誤地配上了奎師那與其養母雅首達英語Yashoda的圖片。

耆那教

耆那教教義裡,黑天是耆那教24位祖師之一。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阿赫邁底亞運動的信徒認為黑天是來自真主的先知。

巴哈伊信仰

巴哈伊信仰則稱他是上帝在古代派遣到人間來教導人類的顯聖者。

大眾文化

影視

動漫

  • 聖鬥士星矢》海界篇的印度洋支柱守護者海鬥士「克修拉」,即是取材自黑天。
  • 三維動畫片《小奎師那的逍遙時光英語Little Krishna
  • 動畫《Roll No 21英語Roll No 21》中的角色「克里斯」(Kris)設定為奎師那的化身,同時也擁有着藍色皮膚。

文學作品

圖庫

相關條目

注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