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圖瓦共和國
俄罗斯第一级行政区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圖瓦共和國(俄語:Республика Тыва,羅馬化:Respublika Tyva;圖瓦語:Тыва Республика),通稱圖瓦(Тува),是俄羅斯聯邦中的一個聯邦主體[10],是西伯利亞聯邦管區的一個共和國,首府為克孜勒。圖瓦共和國位於蒙古國西北、西伯利亞以南。唐代稱都播國、都波國,元代稱謙州,清代稱唐努烏梁海。




Remove ads
歷史
從1207年至17世紀末,圖瓦一帶為林中百姓的一部烏梁海的所在地,一直歸蒙古人(蒙古帝國、元朝、北元等)管轄。17世紀末,清軍擊敗準噶爾汗國軍隊後歸清朝管轄。清代,該地分為以唐努旗為首的五個內屬旗和若干佐領[註 1]。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外蒙古宣布獨立,而俄羅斯帝國亦在圖瓦策劃獨立活動。1914年,俄國出兵占領圖瓦,成立保護國烏梁海邊疆區。1917年爆發的俄國革命推翻了俄羅斯帝國。圖瓦的大部分地區於1918年7月5日至1919年7月15日,被亞歷山大·高爾察克的白軍佔領。彼得·伊萬諾維奇·圖爾恰尼諾夫為該地區的統治者。1918年秋天,圖瓦西南部被中國北洋政府軍隊所占領,南方被哈丹巴特爾·馬格薩加夫所領導的蒙古軍隊所占領。1919年7月至1920年2月,蘇聯紅軍佔領了圖瓦。1920年2月19日至1921年6月,中華民國軍隊佔領圖瓦,統治者為嚴式超。1921年8月14日,布爾什維克成立了唐努圖瓦人民共和國,通稱唐努圖瓦。1926年,首都「別洛查爾斯克」(Белоца́рск)改名為「克孜勒」(Кызыл),意思是紅色。在20世紀20年代,圖瓦名義上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但作為蘇聯的衛星國始終在其控制下。圖瓦雖然有自己的「呼拉爾」(議會),但是沒有選舉權。1926年起改稱圖瓦人民共和國。1944年10月,又被併入蘇聯的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享有俄羅斯自治州的權利。1961年10月,圖瓦自治州改名為圖瓦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蘇聯解體後,1993年改名為圖瓦共和國,仍留在俄羅斯聯邦內。
Remove ads
中華民國政府過去曾主張唐努烏梁海屬於蒙古地方管轄
亞新地學社1936年《袖珍中華全圖》的蒙古地方地圖(國民政府未實際統治),西北部為唐努烏梁海
1921年唐努圖瓦宣告獨立和1944年圖瓦人民共和國加入蘇聯均未獲得該地區原主權所屬國家中華民國的承認。1945年,國民政府與蘇聯簽署《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兩國外交換文聲明決定以外蒙古獨立公民投票的方式解決爭端,中華民國並於次年初正式承認外蒙古之獨立,但當時有觀點認為唐努圖瓦並不在此投票範圍,因此仍隸屬於中國[11]。1948年5月,中華民國駐蘇聯大使傅秉常照會蘇聯外交部聲明唐努烏梁海係中華民國領土。後中華民國政府於1953年宣布廢止《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不再承認外蒙古的獨立[註 2]。但由於政府因內戰失敗於1949年遷往台灣,外蒙古已不再是其關注的核心利益。1961年10月27日,蒙古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時任常任理事國的中華民國受蘇聯以外交抵制為要脅而並未加以反對,默認蒙古的主權國家地位。而對於唐努烏梁海,冷戰結束後,中華民國外交部表示為推動與俄羅斯的雙邊關係,尊重國際社會的共識,認同圖瓦共和國為俄羅斯聯邦主體之一。中華民國外交部網站上的俄羅斯地圖也包含圖瓦[12]。
Remove ads
政府
國家管理機構:圖瓦為主席制共和國,共和國結構於1993年被承認。最高法律機關為上議院,五年選舉一次。執行機構為以主席為首的部委員會。
- 共和國大呼拉爾立法院主席:維塔利·格里戈里耶維奇·瓦利科夫
- 共和國大呼拉爾主席:霍努克-奧奧爾·蒙古施
- 共和國政府主席:卡拉-奧奧爾·紹爾班·瓦列里耶維奇
行政區劃

圖瓦共和國下轄17個區(旗)、1個共和國直轄市、4個區級市、3個市鎮,村蘇維埃(蘇木)管轄的地區有117個。
主要城市
自然地理
人口
人口為307,930人(2010年)[6]。主要民族包括圖瓦族(82%)、俄羅斯族(16.3%),還有少量其他民族。
在克孜勒以外的其他定居點幾乎沒有俄羅斯人,不過也有一些俄羅斯族舊禮儀派信徒分佈在共和國偏遠地區。蘇聯時期,隨著無神論意識形態的日漸深入,舊禮儀派信徒們越來越多地進入針葉林,以免與外界接觸。舊禮儀派的主要主要村莊是葉爾熱伊(俄語:Эржей)。[13]
圖瓦人普遍信仰兩種宗教:藏傳佛教和薩滿教。他們和中國的裕固族是僅有的兩個主要信仰藏傳佛教和薩滿教的突厥語族群。[14]
16和17世紀,藏傳佛教開始在圖瓦人中開始傳播。 在蘇聯時期的限制性政策下,宗教活動有所減少,但現在正蓬勃發展。[15]

根據2012年的一項調查,圖瓦共和國人口中有61.8%信奉佛教,8%信奉薩滿教,1.5%信仰東正教,1%信仰基督教。 此外,有7.7%的人信仰其他宗教或未回答,有8%的人口自稱「精神信仰但非宗教」,還有12%的人口是無神論者。[16]
經濟
圖瓦共和國是東西伯利亞經濟區的組成部分。它是一個農業國,同時又蘊含著豐富的礦藏。圖瓦共和國分為3個基本經濟區:中心區——人口最密集的主要工業區,包括克孜勒、阿克多武拉克、恰丹;南部畜牧業區是最重要的農業畜牧業區;東北區——木材加工、狩鹿及漁業區。
根據人類發展指數,圖瓦共和國是俄羅斯最不發達的地區。[17]
圖瓦的採礦業正在發展中(煤炭,鈷,黃金等)。 食品加工,木材和金屬加工行業也很發達。 大多數工業生產集中在首都克孜勒和阿克多武拉克。
圖瓦共和國是一個專業生產畜產品的農業國,80%多的產品為畜產品。農業經營用地約500萬公頃,占共和國領土的三分之二。其中耕地為50萬公頃,草場為10萬公頃,牧場為400多萬公頃。
交通運輸
圖瓦共和國的主要交通方式是汽車。主要公路幹線有阿克多武拉克—克孜勒—阿巴坎—克拉斯諾亞爾斯克。
有一條從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庫拉吉諾到克孜勒的鐵路正在修建。
文化
圖瓦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保留薩滿教作為傳統文化一部分的地方之一。在圖瓦,薩滿教與佛教和平共處。佛教與許多民間儀式,假期和民間藥品有關。 圖瓦的佛教中心是位於恰丹的烏斯圖-胡雷埃寺以及克孜勒的采申林格寺。

出身名人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