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天后站
港鐵車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天后站(英語:Tin Hau Station)是港鐵港島綫的鐵路車站,位於香港香港島灣仔區銅鑼灣高士威道至英皇道地底,於1985年5月31日啟用。
Remove ads
車站構造
天后站是一個地底車站,而車站共設有13條扶手電梯。其中8條連接大堂及各月台,其餘的則為往返大堂及A出口。為節約能源,部分扶手電梯會於非繁忙時間期間暫停使用。後來前地鐵公司於1998年4月為車站加設一部升降機連接大堂及月台[來源請求]。
G | 地面 | 出入口 | ||||||||
- | 閣樓 | 商店、 | ||||||||
L1 | 大堂 | 客務中心、 | ||||||||
L3 | 上層月台 |
| ||||||||
L5 | 下層月台 |
|
天后站設有兩個分離式月台,並以兩層的側疊式月台排列,當中1號月台(港島綫往柴灣)位於上層(L3層);而2號月台(港島綫往堅尼地城)則位於下層(L5層),兩個月台並已裝設月台幕門。
Remove ads
利用狀況
![]() |
天后站位於銅鑼灣東部的商住區,並鄰近維多利亞公園、香港中央圖書館、銅鑼灣天后廟、著名食街、多間學校以及酒店。而車站並鄰近天后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及銅鑼灣 (摩頓台) 巴士總站,因此並有區外市民會選擇乘坐巴士前往天后站轉乘港鐵。
然而由於天后站鄰近並無大型的購物商場與百貨公司,兼且車站與銅鑼灣站及炮台山站的距離較近,客源則被後兩者分薄。因此天后站除了在平日繁忙時間外,整體的出入閘人流屬一般。故此天后站亦是港鐵港島綫17個車站中其中一個人流較少的車站。
而天后站亦鄰近維多利亞公園及香港中央圖書館,每當維園有大型活動(例如年宵市場、花展及大型遊行)時,車站的人流就會較平日增多,屆時港鐵及警方亦會因應情況而於車站實施人潮管制措施。
接駁交通

在天后站興建時,早已在車站上蓋物業預留位置興建公共運輸交匯處,方便乘客轉乘其他交通工具往返寶馬山等周邊地區。由於天后站屬銅鑼灣的一部分,而銅鑼灣亦有其他巴士總站,因此巴士總站會標示為「銅鑼灣(天后)」以免混淆。
Remove ads
歷史
1967年,地鐵規劃港島綫初稿中,天后站的位置在油街一段英皇道及七海商業中心的地底,與現有的炮台山站位置相約,但該站出入口位於銅鑼灣,而現有的炮台山站出入口位於北角[5]。1980年,地鐵對港島綫的規劃作出更改,將原有的天后站一分為二,分別稱為域多利站及炮台站。其中新增的域多利站位於銅鑼灣裁判署地底。兩站其後再分別被更名為天后站及炮台山站,並於1985年5月31日啟用。
而車站實為位處銅鑼灣,但取名自鄰近的天后廟道,原址為於1982年拆卸之銅鑼灣裁判司署。由於天后站的站名,鄰近地區常被誤稱為「天后」。
![]() |
天后站承建商為日本熊谷組,售票大堂及月台隧道先後於1982年2月及6月開始動工。上層東行隧道以盾構法挖掘建造;而下層西行隧道則使用了新奧地利隧道建造法,也是首次使用這種建造技術的。兩者均在加壓環境下進行。
2017年,灣仔區議會要求港鐵在連接大堂及A出口位置增建扶手電梯,以及研究在B出口行人路段興建升降機代替升降台。而港鐵表示會在A出口的大堂層及閣樓層加建3條扶手電梯;而B出口只會興建垂直升降台,而A出口增建扶手電梯工程已經在2021年完成[6]。
事件
- 2020年7月1日,一名20歲示威者以雨傘破壞港鐵天后站光管及閉路電視等設備,並企圖縱火焚燒紙箱。該人士於2023年9月初被裁定縱火、刑事損壞等4罪罪成[7]。
- 2025年4月4日,美國網絡紅人IShowSpeed(中國內地稱「甲亢哥」)在香港直播期間乘搭港鐵從上環站前往天后站,期間有約500名粉絲追隨與聚集,導致天后站大堂及月台非常擁擠,甚至車站內的扶手電梯被拍停、閘機被破壞及有人逃票。車站職員隨即向警方報案,調查後分別將案件列作投訴及刑事毀壞處理[8][9]。
未來發展
天后站現時只有升降機連接大堂和月台,港鐵正在興建一部輪椅升降台連接地面B出口至車站大堂[10]。
公眾文化
在合唱組合Twins為電影《下一站…天后》所唱的同名單曲中,有著對天后站的描述。雖然其名字取名於鄰近的天后廟,然而天后亦可指樂壇中成就極高的女性,由此語帶雙關。
“ | 在下個車站到天后,當然最好。 | ” |
——Twins,下一站天后 |
鑑於《下一站...天后》的影響力下,天后站亦成為不少遊客的熱門拍照景點[11]。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