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天津俄租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天津俄租界是近代中國設立的兩個在華俄租界之一,同時也是天津的九國租界之一。該租界分為西區與東區,西區位於今天津市河北區,東區位於今天津市河東區。其面積在天津各國租界中僅次於天津英租界。
隨着歷史變遷,天津俄租界作為行政實體已不復存在,原有的建築遺存也已大多消失。
歷史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天津後,俄國率先在當地強行占據部分區域。其後,清政府在11月9日與俄國簽訂《天津租界條款》,正式劃定了天津俄租界的範圍。按照條款,除俄軍已控制的老龍頭火車站西側土地外,租界還自車站沿海河南伸,直至大直沽以南的田莊。老龍頭火車站最初被俄軍占據,阻隔了天津英租界的對外鐵路運輸,引發英國方面不滿。經過英俄兩國在聖彼得堡的談判,並在德國和美國的調停下,俄方才將車站及其通道交還中國。由此,俄租界被分為東西兩塊區域。
西區位於海河北岸,西南鄰近意大利租界,大致在今河北區五經路至二經路之間,北界為津山鐵路一線。東區則自海河彎道處向南展開,西隔海河與英、法、德租界相望,東抵津山鐵路,南至大直沽,即今十五經路一帶。兩區合計面積約5971畝,規模超過當時的天津英租界,在各國租界中居於首位。
在俄國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之後,天津俄租界的管理仍由俄臨時政府及白俄領事控制。1920年9月15日,北洋政府交涉署會同天津警察廳宣布接收租界,但在駐京公使團的干涉下,租界工部局得以維持原有運作,只是改由中國方面代管。1924年8月6日,新成立的蘇聯政府正式將天津俄租界交還北洋政府,原租界地區隨即改設為天津特別行政區第三區,俗稱「特三區」。
Remove ads
管理
道路
- 俄羅斯路-今一經路
- 拉普切夫路-今二經路
- 莫斯科路-今河北區三經路
- 夫拉季沃司托克路-今河北區四經路
- 波哥拉尼路-今河北區五經路
- 哥洛司托夫路-今六經路
- 頓河路-今七經路
- 伊爾庫茨克路-今八經路
- 李涅夫卡路-今九經路
- 伏爾加河路-今十經路
- 領事路-今十一經路
- 花園路-今十二經路
- 亞歷山大羅夫路-今十三經路
- 阿列克謝也夫路-今十四經路
- 科斯特羅馬路(已廢)
- 貝加爾路-今十五經路
- 彼得堡路-今河北區建國道與河北區五經路交口至天津站世紀鐘段
- 波哥基洛夫路-今進河北區步道與河北區五經路交口至天津站世紀鐘段
- 哈爾濱路-今河北區自由道與河北區五經路交口至天津站世紀鐘段
- 河岸路-今河北區大沽橋至河北區解放橋的河北區海河東路與海河東路河東區段
- 尼古拉路-今六緯路
- 波別路-今七緯路
- 烏拉爾路-今八緯路
- 克里木路-今九緯路
- 高加索路-今十緯路
- 阿穆爾路-十一緯路(已廢)
- 西伯利亞路-十二緯路(已廢)
- 羅曼諾夫路-今西錦路
經濟
天津俄租界未能發展為繁盛的商業貿易區域。當地少量的俄商(如華俄道勝銀行)也去了英租界經營。後來,天津俄租界由於河岸線長,又緊靠火車站,發展成為天津的工業及倉儲區。英商亞細亞、美商美孚、德士古三大油行在此建立大儲油罐,1919年,英美煙草公司也在海河岸邊設立工廠[1]。

宗教
- 東正教:天津聖母帡幪堂,1909年在天津俄租界俄國花園(今河東區南站)內興建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