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客家桐花祭

活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客家桐花祭
Remove ads

客家桐花祭臺灣客家委員會油桐花季與各縣市共同舉辦的慶典,是結合客家文化、生態旅遊與地方創生之一系列文化儀式與觀光活動。

事实速览 桐花祭, 類型 ...
事实速览 客家桐花季, 台灣語言寫法及拼音 ...

沿革

油桐樹原於日治時期引入台灣,並在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廣泛種植於桃竹苗地區的客家莊與中部山區,作為榨取桐油的經濟作物。後隨台灣化工業逐漸興盛,不再需要仰賴桐油照明、防鏽,不適合當作木材的油桐樹逐漸喪失經濟價值,留下淺山地區滿山遍野無人問津的油桐樹。[3]

2002年,在時任客委會主委葉菊蘭主導下,以「喚醒山林文化的生命與記憶」作為主軸,從苗栗縣開始發展桐花祭活動[4];在每年桐花綻放時邀請大眾賞花、遊客莊,是為客家桐花季的濫觴。其後的桐花祭不斷擴大規模,希冀能做大成客家的代表節慶,以帶動客家文化扎根及客莊的經濟發展[5]

2004年,客家桐花祭於全國32個鄉鎮市舉辦活動、吸引了270萬人次的參與人潮;後更以邀請五月天作為活動代言人、輔導業者開發桐花意象商品等形式,透過中央籌劃、企業加盟、地方執行、社區營造[4]的合作模式,提升客家桐花祭的觀光與經濟效益。

除了發展經濟外,桐花祭也舉辦音樂會,邀請藝術家編舞、寫曲,舉辦流行音樂創作大賽與「桐花文學獎」[4],鼓勵新生代人才、為客家文化注入新活水。

2022年起,桐花祭不再冠上「客家」二字,從大型活動改為舉辦一系列小型儀式與小型聚會[6],強調綠色旅遊、地方創生與客家文化[7]

Remove ads

文化意義

Thumb
油桐花

三四月間 油桐花開 花白如雪
八九月間 油桐落葉 葉黃如土
阿爸在世 滿山種桐 桐子商人買
阿爸過身 滿山桐花 桐花詩人惜

——范文芳,〈桐花詩〉[8]

油桐樹作為客家莊常見的經濟作物[9],與客家歷史文化本就有深厚的歷史象徵。在發展為桐花祭活動時,透過儀式的設計導入生態永續與文化永續的價值關懷:藉由開幕時以簡單祭儀向土地、山神、天神虔誠祝祭禱告,感念客家先人開山打林、感謝孕育生命的山川土地,進一步將客家桐花祭的內涵神聖化,賦予桐花祭的「祭」在文化上的實質意義。[10]

活動內容

Thumb
2023桐花祭開幕,祭拜三義石頭伯公[7]

祭拜客莊土地公

每年客委會皆會挑選一處客家莊的老土地公祭拜,如2002年設壇祭祀苗栗公館北河桐花林蔭下的百年伯公石龕、2022年赴獅潭祭拜石硤伯公[6]、2023年赴三義祭拜百年石頭伯公[7]

踏訪客莊賞桐

與地方產業結合,邀集民眾走訪桐花步道、品茶、賞螢火蟲。[11]

創作客家三行詩

邀請向陽鴻鴻曾貴海張芳慈潘柏霖等作家詩人創作客家三行詩,並開放民眾投稿。[7]

觀光

更多信息 縣市, 鄉鎮市區 ...
Remove ads

影響力

Thumb
桐花祭商品

客家桐花祭自2002年舉辦時推廣的好花共賞,發展成超過200餘億台幣經濟價值的文化品牌與年度盛會。[4]有學者認為,桐花祭建構的是一個生態旅遊與認識客家文化的時空場域,不僅增加了客家族群的能見度,也促進了客家農民的經濟收入,更帶動了客家庄的產業發展。[13]

2010年時任客委會主委李永得受訪時指出,桐花季之所以能夠逐年成長,首先是結合了文化、旅遊、生態、產業等多元面向,並以政府力量帶動民間社團與產業投入;其次是桐花祭中客家族群認真生活、重視家庭的精神價值能夠引起民眾共鳴;最後,創意的桐花商品也正好迎合近年文創產業的風潮,是桐花祭廣受歡迎的三個重要因素。[14]

隱憂與反思

Thumb
油桐樹

油桐樹雖然具有優美樹形與茂盛花容,然而作為外來種植物,尤以木油桐(千年桐)為首的油桐在野外有逐漸擴大為強勢樹種的趨勢;從植物自然生態與生物多樣性看來,對台灣原生種植物將可能構成威脅與壓迫,因而獲苗栗農改場呼籲重視。[15]

桐花祭帶來的觀光與文創商機,也容易流於商業化、形式化,使得桐花意象成為浮濫的符碼。在地媒體工作者便曾呼籲應重視桐花祭的文化性,扎根在地文史脈絡、連結國內外藝文作家,鼓勵在地竹編、紙作坊、木雕、陶藝老師傅傳承技藝,讓台灣人藉由桐花祭看見現代的客家村風景。[16]

參考資料

Loading content...

外部連結

Loading content...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