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康斯坦茨

德國巴登-符騰堡州城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康斯坦茨
Remove ads

康斯坦茨(德語:Konstanz德語發音:[ˈkɔnʃtants] [ˈkɔnstants] 阿勒曼尼語發音:[ˈkoʃd̥əts, ˈxoʃd̥əts])是德國巴登-符騰堡州弗賴堡行政區康斯坦茨縣城市,也是康斯坦茨縣的縣治,南與瑞士接壤,面積54.11平方千米,2023年12月31日人口為85,770人,是博登湖畔最大的城市。

事实速览 康斯坦茨 Konstanz, 國家 ...

康斯坦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羅馬帝國時期,後來也曾是神聖羅馬帝國帝國自由城市。1956年4月1日,該城市發展成為大型縣轄城市(Große Kreisstadt),並逐漸在巴登-符騰堡州弗賴堡行政區內的上萊茵-博登湖地區英語Regionalverband Hochrhein-Bodensee形成了一個主要區域中心德語Oberzentrum。此地通行博登湖阿勒曼尼語德語Bodenseealemannisch,並坐落著德國精英大學計劃康斯坦茨大學康斯坦茨應用技術大學德語Hochschule Konstanz Technik, Wirtschaft und Gestaltung兩所高等學府,使其成為德國最南端的大學城。

Remove ads

歷史

康斯坦茨地區的文明可以追溯至石器時代晚期。公元40年左右,第一批羅馬人定居於此。這個小鎮最初可能名為「德魯索馬古斯」(Drusomagus),屬於羅馬的雷蒂亞行省。其後來的名字「君士坦提亞」(Constantia)可能源於羅馬皇帝君士坦提烏斯一世,他曾在該地區與阿勒曼尼人作戰,並於公元300年左右在此建立了一座堅固的堡壘;也可能源於他的孫子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後者曾在354年訪問該地區。

585年左右,康斯坦茨設立了一個主教,並標誌着這市日後將成為一個重要的宗教中心。由中世紀末開始,康斯坦茨約有四分之一是神職人員,神職人員的權利令他們可以免於被收取稅款。

中世紀康斯坦茨的貿易蓬勃發展,康斯坦茨擁有該地區唯一可以越過萊茵河的橋梁,令康斯坦茨戰略上變得十分重要;康斯坦茨的亞麻布料生產令康斯坦茨國際馳名,該市變得非常富裕。1192年,康斯坦茨獲得了帝國自由城市的稱號,今後康斯坦茨就直轄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1414年—1418年間,第十六次宗教會議於康斯坦茨舉行,稱為康斯坦茨宗教會議。1415年7月6日會議中,捷克神學家揚·胡斯被處以火刑。這次會議導致大分裂的結束,而這個唯一一次於阿爾卑斯山以北舉行的教宗選舉當中,馬丁五世被推選為新教宗。

1460年,舊瑞士邦聯征服了圖爾高,康斯坦茨的天然腹地。康斯坦茨之後欲得到許可加入瑞士邦聯,但邦聯內其他森林州則投票反對康斯坦茨的加入,害怕城市的州分會過多,會影響他們的生存;作為替代,康斯坦茨之後加入士瓦本同盟。在1499年的士瓦本戰爭中,康斯坦茨對圖爾高最後的特權也被瑞士邦聯奪走。

宗教改革於15世紀20年代影響康斯坦茨,由安布羅修斯·布拉雷爾英語Ambrosius Blarer領導,很快康斯坦茨就官方宣布改信新教,聖像從教堂裡面移走,該地主教暫時遷至康斯坦茨湖湖邊的小鎮梅爾斯堡。但在1548年,查理五世對康斯坦茨加以帝國剝權令英語Imperial ban,並需要向立即進攻康斯坦茨的哈布斯堡奧地利投降。因此,康斯坦茨失去了帝國自由城市的稱號和他剩餘的榮光。

新的哈布斯堡統治者熱切地將康斯坦茨重新相信天主教,1604年,一間耶穌會學院於康斯坦茨建立。學院附有的劇場於1610年興建,是現今德國仍然繼續公演的最老一間劇院。

1806年,康斯坦茨成為巴登大公國的一部分。1821年,康斯坦茨采邑主教區解散,並成為弗賴堡總教區的一部分。1871年德意志統一後,康斯坦茨成為德意志帝國的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康斯坦茨被納入巴登共和國

1940年10月22日,最後110名當地猶太居民被驅逐到法國的居爾斯拘留營英語Gurs internment camp。1942年8月,仍在世的猶太人大多在索比堡奧斯威辛被殺害。

由於康斯坦茨幾乎位於瑞士境內,緊鄰瑞士邊境,因此在二戰期間沒有遭到盟軍的轟炸。戰後,康斯坦茨先是被劃入南巴登,後來又被劃入新成立的巴登-符騰堡州。

Remove ads

友好城市

康斯坦茨與以下城市結為友好城市[2]

圖集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