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異戊巴比妥
化合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異戊巴比妥(INN:amobarbital)舊名 amylobarbitone,是一種巴比妥類藥物的衍生物,主要的功能是用於作為中效鎮靜劑,以治療如失眠之類的症狀。
除了作為藥物之外,異戊巴比妥也因為其中樞神經抑制劑的功用而被作為迷幻藥使用,但由於長期使用此類藥物會造成嗜藥問題,甚至會在突然停藥時產生致命風險,因此被世界上大部分的國家列為管制藥物。
在台灣,異戊巴比妥曾是1980年代流行一時的毒品,綽號「青發」,與被稱為「紅中」的司可巴比妥(secobarbital),都是常被濫用的巴比妥類藥物。目前異戊巴比妥是被台灣官方列為第三級管制藥品(毒品),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列為第二類精神藥品[1]。
Remove ads
藥理
代謝
異戊巴比妥在肝臟中經由羥基化轉化成3'-羥基異戊巴比妥[2],或經由N-糖甙化(N-glucosidation)[3]轉化成1-(β-D-吡喃葡萄糖基)異戊巴比妥。[4]
適應症
禁忌

服用異戊巴比妥時應避免以下物質:
- 酒精
- 氯黴素
- 氯丙嗪
- 環磷醯胺
- 環孢素
- 洋地黃毒苷(Digitoxin)
- 阿黴素
- 多西環素
- 甲氧氟烷(Methoxyflurane)
- 甲硝唑(Metronidazole)
- 奎寧
- 茶鹼
- 華法林
- 苯二氮平類藥物,如地西泮、氯硝西泮、硝西泮(nitrazepam)
- 抗癲癇藥物(Antiepileptic),如苯巴比妥、卡馬西平
- 抗組織胺藥(Antihistamine),如多西拉敏(doxylamine)、氯馬斯汀(clemastine)
- 麻醉性止痛劑(Narcotic analgesic),如嗎啡、羥考酮(oxycodone)
- 類固醇,如潑尼松、皮質素
- 抗高血壓藥(Antihypertensive),如阿替洛爾(atenolol)、普萘洛爾(propranolol)
- 抗心律失常藥(Antiarrhythmic),如維拉帕米、地高辛
Remove ads
藥物過量
異戊巴比妥服用過量可導致藥物中毒
輕度中毒時可能會有以下症狀:
中樞神經系統:頭痛、眩暈、語言遲鈍、動作不協調、嗜睡、感覺障礙、瞳孔縮小或擴大、血壓下降、噁心、嘔吐
呼吸系統:大多數輕度中毒者無明顯呼吸系統症狀,呼吸正常或稍慢
循環系統:大多數輕度中毒者無明顯症狀,少數出現尿量減少
重度中毒時可能會有以下症狀:
中樞神經系統:
興奮期:狂躁、譫妄、幻覺、驚厥
抑制期:瞳孔放大(有時縮小)、全身反應弛緩,角膜、咽、腱反射均消失
呼吸系統:呼吸中樞受抑制,呼吸減慢、變淺不規則,或出現潮式呼吸(Cheyne-Stokes Respiration,又名陳—施呼吸)。
若有肺部感染,則可導致呼吸困難及發紺,嚴重時引起呼吸衰竭
循環系統症狀:皮膚發紺、濕冷、脈搏快而微弱,尿量減少或尿閉,可能導致休克
合成
就如所有巴比妥類藥物一樣,異戊巴比妥(5-ethyl-5-isoamylbarbituric acid)可由丙二酸衍生物和尿素衍生物合成製得。它由α-乙基-α-異戊基丙二酸脂與尿素反應得到(在乙醇鈉中)。 [5] [6]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