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成都平原城市群軌道交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成都平原城市群軌道交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成都平原都市圈的快速軌道交通網絡,是成都平原都市圈多層次軌道交通系統的組成部分。該系統由成都地鐵線網規劃中的部分遠郊線路演變而來,採用地鐵製式,由成都軌道交通集團主導建設運營,連接成都市二、三圈層縣(市、區)以及毗鄰成都的德陽市、眉山市、資陽市。線網在成都市內與成都地鐵系統實現換乘,並在部分線路上預留直通運營條件。成都平原城市群軌道交通已有S3資陽線、S5眉山線、S11德陽線、S13龍泉至天府機場線四條線路獲批,總長度約218km。[1]
歷史
成都軌道交通2018版規劃中,因國務院52號文對於新建城市軌道交通的審批限制,部分原規劃遠郊地鐵線路更改編號為S線,即市域鐵路。此階段共規劃12條市郊鐵路,編號S1-S12。這是成都平原城市群軌道交通首次出現在成都軌道交通規劃中。
線路
截至2021年末,成都平原城市群軌道交通共有四條線路,共計約218km,獲批進入實際推進階段。已獲批線路分別連接成都中心城區、天府新區與資陽市、眉山市、德陽市、東部新區和天府國際機場,且均與成都地鐵既有其他線路實現換乘。
Remove ads
S3資陽線西起成都地鐵18號線福田站,經簡陽市進入資陽市,經臨空經濟區和資陽市區到達成渝客專資陽北站,並計劃在未來建設至天府機場3號4號航站樓站聯絡線。線路全長38.7km,其中高架和地面線28.28km,地下線10.42km,計劃投資149億元人民幣。線路設計時速140km/h,預留提速到160km/h條件,採用4節編組市域A型車。S3線於2024年9月29日建成通車。[4]
S5眉山線北起成都地鐵19號線紅蓮站,經成都科學城、天府文創城進入眉山市,經視高、黑龍灘、岷東新區,南至眉山市東坡區。線路全長56km,計劃投資127億元人民幣。[1]S5眉山線計劃2022年開工,2026年通車。
S11德陽線南起成都地鐵1號線韋家碾站,經金牛區、新都區、彭州市濛陽街道進入德陽市,經廣漢市三星堆、天府旌城、德陽市區至鐵路德陽站,線路全長70km,計劃投資187億元人民幣。[1]
S13龍泉至天府機場線西起成都地鐵13號線龍安站,經龍泉驛區、簡陽市簡州新城、空港新城至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線路全長51km,計劃投資149億元人民幣。[1]
車輛
成都平原城市群軌道交通系統採用與地鐵相似的技術平台,主要基於市域A型車,便於與既有地鐵快線貫通運行。
規劃建設較早的S3線採用4節編組市域A型車,供電制式AC25kV,設計最高時速140km/h,預留提速到160km/h條件,與成都地鐵快線網絡保持一致。[4]
中車四方與中車長客也都為成都平原城市群軌道交通研發了時速160km/h、具備GoA4級別全自動無人駕駛能力的市域A型車輛。其中,中車四方在成都地鐵17、18號線車輛基礎上改進優化頭型,8節編組額定載客量2062人,超員載客量2620人。列車可實現4/6/8節靈活編組和兩列4編組列車重聯運行。列車還提升了密閉性和旅客界面,更加適應市域旅行需要。[5][6]中車長客則基於CR400BF「復興號」高速動車組部分技術,共用斷面結構、頭型設計等,設計製造了以「太陽神鳥」為主題的市域A型列車,8節編組最大載客量達2966人。[7]兩款列車都具備5G車地通信能力,並可與市域線路相連的地鐵線路貫通運行。
運營
根據成都市政府與資陽市、德陽市、眉山市簽訂的共建共管協議,[8]成都平原城市群軌道交通由成都軌道交通集團牽頭,成立各線所涉及跨市軌道交通公司進行管理。[9]其中,S3線屬成資軌道交通有限公司、S5線屬成眉軌道交通有限公司、S11線屬成德軌道交通有限公司。具體票務、價格、經營成本、管轄範圍等則由各運營主體協商確定。
未來發展
根據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的《成都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21版),成都平原城市群軌道交通遠期(2035年)規劃建設7條線路,遠景(2050年)規劃建設19條線路。成都平原城市群軌道交通(S線)將與成都地鐵(數字編號)普線及快線、東部新區軌道交通(D線)共同組成遠期1666km,遠景2382km的多層次城市軌道交通網。[10]
- S1號線:原34號線。自新都區S11線斑竹園站向東與5號線柏水場站、27號線興城大道站換乘後,轉向北經新都老城區、向東北至青白江區、金堂縣,終於金堂棲賢街道金堂東站(換乘西成第二高速鐵路、成都至三台城際、S2線),設置車站20座,全長約33.5公里[11];遠期延伸德陽市中江縣凱州新城。全線約48公里,估算總投資約190億元。[12]
- S2號線:原24號線。從金堂縣棲賢街道金堂東站向東南方向穿越龍泉山,連接淮州新城、簡州新城、東部新區站、天府機場空港站、空港新城,在三岔站與18號線換乘,止於簡陽市龍雲站,線路長約92.8km。設車站17座,平均站間距5.75km。該線路曾編制預可研報告,納入《成都市城市建設「十四五」規劃重大項目》,但未被國家發改委納入2021年12月10日印發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13][14][11]
- S4號線:原38號線。起於龍泉驛區17號線遠期東端終點站香爐山站,向東後穿越龍泉山後至淮州新城,止於成都外環鐵路淮州新城站,全線設站點8個,全長約36公里。[11]
- S6號線:原12號線蒲江支線。起於10號線遠期南端終點站高大路站,終於成蒲鐵路蒲江站。[15]
- S7號線:原12號線邛崍支線。自天府新區天府站出發到達邛崍,終於成蒲鐵路邛崍站。該線路曾編制預可研報告,但因沿線客流、城市發展及成蒲鐵路運能等因素,未被國家發改委納入2021年12月10日印發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15][16][17]
- S8號線:原12號線大邑支線。起於20號線遠期南端終點站(站名不明;可換乘20號線及S7線),終於成蒲鐵路大邑站。[15]
- S9號線:原37號線。自溫江區19號線金星站出發到達都江堰,終於成灌鐵路都江堰站。[15]
- S10號線:原35號線。由新都區23號線遠期北端終點(站名不明;可換乘23號線和S1線)起始連接彭州、新都和青白江,並計劃遠期延伸至廣漢及德陽市區。[15]
- S12號線:原36號線。自成華區9號線和17號線威靈站出發連接青白江區,並計劃遠期延伸至廣漢。[18]
- S19號線:原23號線。自明光站向西延伸,連接成都市溫江區和崇州市。
- D4號線:起於淮口南站,向南經國際職教城後進入簡陽市境內,止於簡州新城東部新區疾馳街站接S13號線。[11]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