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斯特里蒙軍區
拜占庭帝国军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斯特里蒙軍區(希臘語:θέμα Στρυμόνος)是拜占庭帝國位於希臘馬其頓的一個軍區,首府為塞雷斯。其大約在9世紀中期至晚期建立,後多次拆分或與鄰近軍區合併。
位置
軍區位於斯特里蒙河及奈斯托斯河之間,被羅多彼山脈及愛琴海所裹挾。該地區的戰略意義頗為重要。不僅因為其扼守着斯拉夫人占據主導地位的巴爾幹半島內部至馬其頓沿海平原之間的山口,還因為連接色雷斯與帝國第二大城市塞薩洛尼基的埃格納提亞大道貫穿此地[1][2]。從7世紀後期開始,該地區主要定居者成為斯拉夫人,至少在11世紀之前,該地區一直存在着着大量的斯拉夫人[3]。軍區的主要城市有塞雷斯、腓立比、克里斯托波利斯與克里索波利斯,最初可能還包括斯特里蒙東部的克桑西與莫西諾波利斯[3][4]。
歷史
8世紀時,斯特里蒙為馬其頓軍區下的一個要衝區[5]。其設立為獨立軍區的確切時間尚不清楚,但或許可以追溯到9世紀上半葉[6]。宣信者狄奧法內斯於809年的一篇文章表明其當時就已經存在,但其官員並未收錄進約842年的《烏斯賓斯基職官表》。斯特里蒙的將軍於899年的《瓊筵序次》中首次出現,儘管在9世紀的第二個四分之一就有許多「執政官」或「將軍」的印信[1][3][6]。除此之外,塞雷斯主教大約在同一時期被升為大主教,可能是此地成為軍區首府的跡象[6]。一些作家,如保羅·勒默爾認為其創建於840年代末,塞奧克提斯托斯的反斯拉夫運動時期[7];但歷史學家沃倫·崔德戈德認為其在大約896年成為一個完整的軍區,以應對保加利亞沙皇西美昂一世的威脅[8]。
10世紀晚期,軍區被拆分為兩部分:克里塞夫巴或克里薩巴(Χρυσεύβα/Χρυσάβα),以及新斯特里蒙(Νέος Στρυμών)。後者只能通過約975年的《拜占庭百官志》得知。尼古拉斯·依科諾米狄斯認為其包括原軍區在奈斯托斯河以東的部分,這裡後來成為獨立的波列綸軍區(Βολερόν);或者是沿着斯特里蒙河上游的北部,約翰一世於971年征服保加利亞獲得的領土[3][9]。到了10世紀末期,斯特里蒙與塞薩洛尼基,可能還包括德魯古比泰合併,11世紀又與波列綸軍區合併[3]。
軍區一直存續至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拜占庭帝國被拉丁人攻陷之時,此後成為短命的拉丁薩洛尼卡王國之領土。1246年,尼西亞帝國皇帝約翰三世占領了馬其頓,軍區被重新設立為單獨的省份。但在14世紀,斯特里蒙軍區又與波列綸及塞薩洛尼基等軍區,或「塞雷斯與斯特里蒙」軍區合併[3][10]。1340年代拜占庭內戰期間,塞爾維亞帝國將其征服,斯特里蒙軍區自此消失。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