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日本政黨
維基媒體消歧義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日本政黨介紹了日本的政黨及其背景,這包括政黨制度、相關法律和歷史等。
法律要求
根據日本現行的《政治資金規正法》,所有政治團體都必須進行申報登記。該法第8條規定,政治團體在登記前不得接受捐款或進行支出。因此,秘密結社本身並不違法,但若其以秘密團體的形式進行募捐或支出活動,則構成違法。
滿足特定條件的已登記政治團體被稱為政黨並可獲得各種法律保護,日本的《公職選舉法》、《政治資金規正法》、《政黨助成法》和《政黨法人格授予法》分別對政黨的界定提出了相似但又略有不同的要求。通常而言,政黨被定義為「擁有5名以上國會議員(眾議員或參議員),或者在最近一次全國性國政選舉[a][1]中(無論單一選區制或比例代表制選區)獲得全國總票數2%以上」[b][c]的政治團體。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不符合上述法律定義的微型政黨或地區政黨,它們在廣義上依然屬於政黨的範疇,也不會在政黨分析或政黨體系分析中被排除在外。
Remove ads
在日本,法律承認的政黨與其他政治團體、無黨籍候選人的待遇差異巨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宣傳品數量:法定允許的競選海報、傳單數量以及選舉宣傳車的數量存在差異。
- 政見廣播:政黨候選人可在眾議院議員總選舉和眾議院議員補缺選舉中,在選區進行政見廣播。
- 參議院選舉:在參議院議員通常選舉的政見廣播中,政黨所屬候選人及政黨推薦的候選人可以使用自帶錄像的方式(其他候選人僅限於在演播室錄製)。
- 重複參選:政黨候選人被允許在眾議院總選舉中同時作為小選舉區和比例代表區候選人(雙重提名)。
- 比例代表候選人:政黨在比例代表區可以只推舉一名候選人。[d]
- 政治獻金:政黨可以接受企業(法人)的政治獻金。[e]
- 稅收優惠:向政黨及其資金管理團體的捐款可以享受「政黨等捐款特別扣除」的稅收優惠。
- 簡稱使用:在比例代表選舉中,政黨可以使用與現有政黨相同或類似的簡稱。
2005年日本第44屆眾議院總選舉後,有人提起了選舉無效的訴訟。原告在訴訟中主張,除了「一票的價值不平等」之外,公職選舉法中對政黨候選人與非政黨候選人的差別待遇違反了《憲法》第14條第1款所規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因此是違憲的。然而,東京高等法院駁回了原告的全部訴求。
2007年6月13日,日本最高裁判所大法庭(時任審判長為島田仁郎郎)以12票對3票的結果駁回了原告的上告,維持了東京高等法院的原判。該判決(即2005年眾議院選舉合憲判決)指出,「政黨是支撐議會民主主義不可或缺的要素,是形成國民政治意願最有力的媒介」,因此,與非政黨候選人之間的待遇差異屬於「基於合理理由而被認可的差異」的範疇。[2]此外判決還認定,眾議院小選舉區政見廣播將非政黨候選人排除在外是基於「將選舉制度導向以政策和政黨為本位的合理立法目的」。
此外,根據《政黨助成法》的相關規定,如果一個團體被認定為政黨便可以接受團體獻金。若該團體進一步滿足《政黨助成法》規定的條件,還可以根據《政黨助成法》和《政黨法人格授予法》獲得法人資格並從國家獲得政黨交付金等,享受區別於其他政治團體的特殊待遇。[f]
Remove ads
相關限制
在日本,部分需要經由國會同意或內閣指定的政府相關職務,都設有「同一政黨所屬者不得超過規定人數」的限制。其目的在於確保這些職位的獨立性和公正性。
- 地方公務員(定員半數以上):人事委員會委員、公平委員會委員、教育委員會委員。
- 地方公務員(2人以上):選舉管理委員、選舉管理補充員。
- 其他(不得超過5人):日本廣播協會經營委員。
部分公職人員被規定不得兼任政黨職務。具體規定如下:
- 禁止兼任「政黨幹部、政治顧問,或擁有類似政治影響力的政黨成員(包括任命前5年內曾擔任過者)」的職位:人事官。
- 禁止兼任「曾是政黨幹部者(包括任命前1年內曾擔任過者)」的職位:日本廣播協會經營委員
- 禁止兼任「政黨或其他政治團體幹部」的職位:國地方爭端處理委員會委員、中央更生保護審查會委員。
- 禁止兼任「政黨或其他政治團體的幹部」的職位:人事委員會委員、會計檢查院信息公開與個人信息保護審查會委員、再就業等監督委員會委員、中央勞動委員會公益委員、原子能委員會委員、土地鑑定委員會委員、公害等調整委員會委員長及委員、運輸安全委員會委員長及委員、公害健康損害賠償申訴審查會委員、電氣通信糾紛處理委員會委員、證券交易等監視委員會委員長及委員、國家公務員倫理審查會會長及委員、運輸審議會委員、宇宙開發委員會委員長及委員、信息公開與個人信息保護審查會委員、食品安全委員會委員、公益認定等委員會委員、綜合科學技術會議民間議員、特定獨立行政法人幹部、日本銀行幹部、都道府縣公害審查會委員、都道府縣公安委員會委員、教育委員會委員、特定地方獨立行政法人幹部、地方公務員一般職、人事委員會委員、公平委員會委員。
- 禁止兼任「政黨幹部」的職位:國家公務員共濟組合聯合會幹部、沖繩振興開發金融公庫幹部、外務人事審議會委員。
Remove ads
政黨列表
Remove ads
日本的選舉中,將那些由於當選人數極少,特別是那些沒有現任國會議員且未來也無望獲得議席的政治團體,通常被統稱為「泡沫政黨」。
隨着互聯網的普及,一些以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為主要平台發布政策主張並開展政治活動的政治團體、協會及非營利組織應運而生。部分媒體將這類團體視為年輕人參與政治的新途徑。[5]在日本,天木直人和中松義郎是主要的倡導者。
這類政治團體的顯著特點是主要依賴互聯網和社交媒體作為宣傳媒介。早在過去,日本就曾有過多次嘗試,例如「電腦突破黨」以及由前駐黎巴嫩特命全權大使、外交評論家天木直人創立的「新黨憲法9條」。進入21世紀10年代後,隨着互聯網的進一步普及,令和新選組、NHK黨、參政黨等團體藉助網絡平台成功獲得了國會席位。同時,許多傳統政黨也開始將宣傳重點轉向互聯網。
在海外,意大利的「五星運動」等網絡政黨甚至成功執政。不過,這類「迷你政黨」在獲得成功後又失去政黨資格並解散的情況也並不少見。也有一些團體最終淪為「泡沫政黨」,甚至有的連參選資格都被剝奪。[6]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