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東京都心和臨海地區地鐵構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東京都心和臨海地區地鐵構想
Remove ads

東京都心和臨海地區地鐵構想(日語:都心部・臨海地域地下鉄構想としんぶ・りんかいちいきちかてつこうそう Toshinbu Rinkaichiki Chikatetsu Kōsō */?)是連接日本東京都中心地區和臨海副都心之間的地鐵路線構想。

事实速览 東京都心和臨海地區地鐵構想, 日語原名 ...
Remove ads

概要

為應對臨海地區迅速增長的城市人口及日益增長的工作、旅遊客流,縮短臨海地區與市中心的時空間隔,緩解大江戶線運營壓力,保障臨海地區城市居住、商業、旅遊業快速發展,進一步提升國際競爭力[1],東京都在2022年11月正式公布都心-臨海地下鐵的計劃案。該線路計劃從東京站 (八重洲出口) 到臨海副都心有明·東京國際展示場站,全長大約6.1公里,途中共設5站,且考慮直通筑波快線臨海線-羽田機場Access線分別前往筑波站羽田機場新站。本線預計在2030年左右開工,2040年代前期竣工,總費用約5,000億日元[2]

沿革

2011年,中央區開始着手研究連接銀座晴海地區的輕軌線路,並在2013年編制了《引入核心交通體系的基本構想》,規劃線路連接有樂町和晴海,線路制式由原計劃的輕軌改變為BRT。與東京都政府討論後,東京BRT日語東京BRT計劃於2016年公布,並於2019年成立東京BRT株式會社

中央區於2014年提出了「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奧運村設施向集體住宅的轉換和再開發項目的推進,市中心和沿海地區之間的交通需求將進一步增加」的假設,並於2015年3月編制了關於「研究開發連接市中心和沿海地區的新地鐵線路」的報告[1][3]。同年6月向選區議會報告。報告中,該計劃北起銀座站附近,南至臨海地區的國際展示場站,全程約4.8公里。在江東區內,沿晴海通環狀第2號線日語東京都市計画道路幹線街路環状第2号線開行,計劃修建2-4站。

2015年7月,東京都政府公布了《廣域交通網計劃<對交通政策審議會報告的審查概要>》[1]。這條線路被列為「應當考慮實施的線路」。 報告中指出,在臨海地區規劃的4條線路[註 1]進行比較研究後發現,如果同時開發本線和百合海鷗號延伸段,百合海鷗號將難以盈利;但與另外兩條線路規劃不矛盾,對各運營公司的盈利沒有影響。

2016年4月,交通政策會議第198號報告確認了東京站為市中心一端的起點站,並計劃未來與筑波快線延伸線直通運營,增強鐵路網的國際競爭力。

2019年4月3日,讀賣新聞報道東京都政府將在2019財年內編制具體開發計劃,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後開始開發,並以10至20年後開業為目標進行了報道。報道中指出,這條線路起於銀座,南至國際展示場站。除了在築地市場舊址、晴海勝鬨豐洲市場修建5個車站以外,還將延伸至東京站,並在有明連接東京臨海高速鐵道前往羽田機場,打造從千葉縣茨城縣到羽田機場的機場交通路線。新線路客流量預計在每日50,000人次,工程總造價約為2500億日元[4]

2021年7月,交通政策會議第371號報告指出,「該項目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企業與資金,預計將發揮都心-臨海核心交通基礎設施的作用,推動東京和日本的可持續發展[5]。未來,除了臨海地區的城市發展,還應擴大運營收益,包括落實第198號報告中指出的常磐新線延長線直通運營。」

2021年9月,為響應371號報告,東京都政府成立「東京都心和臨海地區地鐵構想 計劃審查委員會」(日語:都心部・臨海地域地下鉄構想 事業計画検討会*/?)

2022年11月24日,讀賣新聞在線報道稱,東京都政府將啟動這條線路的計劃。該線路計劃從東京站 (八重洲出口) 到臨海副都心有明·東京國際展示場站,全長大約6.1公里,途中共設5站,且考慮直通筑波快線臨海線-羽田機場Access線分別前往筑波站羽田機場新站。計劃2030年左右開工,2040年代前期竣工,總費用約5,000億日元[2]

2024年2月2日,東京都政府宣布臨海地下鐵將由東京臨海高速鐵道負責營運,並規劃與該公司的臨海線連接[6][7][8][9][10]

Remove ads

線路走向

以下為車站列表,其中所有車站名稱均為暫用名。

更多信息 車站編號, 中文站名 ...

注釋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