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利華大樓
建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利華大樓(英語:Leopold Building)是李亞溥(Marcel Léopold)在1936年至1938年興建的一幢辦公兼高級公寓式大樓,也是天津比較早具有現代化技術和功能的高層建築之一。坐落在天津英租界的主要街道維多利亞道(今和平區解放北路114號至120號),作為天津租界時代留存下來的重要建築之一,該建築目前是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1]和特殊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2]。
歷史
1936年,「利華洋行」、「利華放款銀行」和「利華(小額)人壽保險公司」的創辦人法籍瑞士猶太人李亞溥拆除原址英商仁記洋行舊建築並建設新建築,該建築為法商永和工程司穆樂(P.Mulle)和赫琴(Hunke)設計。因李亞溥其外文姓名中文譯音也稱「利華」,因此該建築取名為「利華大樓」。1939年後,利華大樓的二層曾為美國駐天津領事館辦公地點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4年3月,天津市人民政府將李亞溥驅逐出境並將利華大樓進行了標賣,天津市房產公司以舊幣值35億元的最價格購得。
1958年5月至1966年4月,河北省省會駐天津期間,利華大樓是中國共產黨河北省委員會駐地。1966年4月,河北省委遷回保定後,至1972年期間,天津市革命委員會進駐使用。1972年8月,利華大樓改建為「海河飯店」使用,後改名為「利華飯店」。後來,利華飯店撤銷並由天津市經濟協作辦公室和天津市宗教事務局作為辦公樓辦公使用。利華大樓沿解放北路一側的底商門面臉由商店營業使用。目前,利華大樓為中國農業銀行天津市分行使用。[3]

Remove ads
建築

利華大樓主樓及配樓的總建築面積為6197平方米,其中主樓建築面積2148.68平方米。建築平面呈凸字形布局,主樓為十層鋼筋混凝土現澆框架結構,高度43米,外立面採用深棕色麻面磚貼面。東配樓與西配樓分別為三層和兩層,東配樓平面為長方形,位於解放北路一側;西配樓平面呈鋸齒形,沿保定道一側布置。主樓與配樓共同圍合成一座方形庭院。
在功能使用方面,主樓底層最初由業主李亞溥用於銀行、保險及珠寶鑽石經營等辦公場所,現仍作為門廳、營業廳、經理室和鍋爐房等使用。二層至八層設計為高級公寓,每套公寓設有過廳、餐廳、客房、廚房、會客室和盥洗室,部分房間另配有更衣室、衛生間和暖廊。當時,美國駐天津領事館租用二層,三至八層作為出租住宅。九層為李亞溥自用住宅,布局與下層公寓基本一致,但將客房改為臥室,並增設書房和衣帽間,暖廊外側還設有通長涼台。十層設有電梯機房、樓梯間、水箱間及服務人員用房。
東配樓底層沿解放北路設有商業用房,帶大開間和玻璃櫥窗;二、三層部分空間通過內部樓梯與底層商業用房連通,另部分為獨立辦公用房,並通過西側內廊與主樓相接。西配樓底層為小汽車庫,採用鋸齒狀布置,結合地形形成環形車道,方便車輛進出;二層為客房和辦公用房,並設有公用衛生間。
大樓室內裝飾較為精緻。門窗多採用硬木製作,門廳、大廳、會客室和客房設置落地式大玻璃門。底層大廳地面及柱面以大理石裝飾,各層過廳、樓梯和休息平台、電梯間前均鋪設銅條鑲嵌的彩色水磨石;客房、會客室、臥室和餐廳等房間鋪設席紋硬木地板。建築還配備了多樣的電氣與照明設備,以及完善的供暖與衛生設施。
在風格方面,利華大樓融合了近現代歐洲學院派復古主義、新藝術運動及裝飾藝術的特徵,是天津近代建築中具有代表性的高層建築之一。[4]
Remove ads
附近建築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