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胡志明

越南勞動黨中央委員會主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胡志明
Remove ads

胡志明越南語Hồ Chí Minh胡志明,1890年5月19日—1969年9月2日),本名阮必誠,號愛國秋翁幼名阮生恭(一作阮生琨),暱稱「胡伯伯」(Bác Hồ),胡志明為其在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化名

事实速览 胡志明 Hồ Chí Minh, 越南勞動黨中央委員會主席 ...

胡志明是20世紀越南社會主義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其為印度支那共產黨越南共產黨法國共產黨越南民主共和國越南人民軍的主要創立者和領導人,曾擔任越南勞動黨中央委員會主席越南勞動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後改稱總書記),第一任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政府總理等職務。

他的政治思想被稱為胡志明思想

Remove ads

生平

姓名、字號與化名

胡志明幼名阮生恭(Nguyễn Sinh Cung),一說阮生琨(越南語Nguyễn Sinh Côn、Nguyễn Sanh Côn阮生琨),10歲時命名阮必誠(越南語Nguyễn Tất Thành阮必誠),後自號阮愛國(越南語Nguyễn Ái Quốc阮愛國),又取號為秋翁、平山;在中國時曾化名李瑞(越南語Lý Thụy李瑞)、王山而(越南語Vương Sơn Nhi王山而)、王達人、黎安南、胡光等;在香港時曾化名宋文初;在蘇聯化名P.C.林,1943年方定名為胡志明,這個化名也是最著名的一個。

家世

阮朝成泰二年農曆四月初一日(1890年5月19日),胡志明出生於越南乂安省英山府南壇縣林盛總鐘巨社黃廚村(今乂安省南壇縣金蓮社黃廚村)的外祖父家中。胡志明本姓阮,在他父親居住的金蓮村(今南壇縣金蓮社金蓮村)長大,黃廚村與金蓮村的距離2公里,距榮市15公里。胡志明的祖父曾中舉,做過知縣,其父親阮生輝1894年考中舉人,全家遷至順化,1901年中副榜搬回老家。胡志明父親在附近村鎮教書也曾擔任阮朝官員,被革職後遷至越南南部當漢方醫師,胡志明和他的哥哥阮生謙、姐姐阮氏清留在老家。胡志明家學淵源,其漢語官話說得流利,僅略帶廣東口音,亦會流利粵語。胡十歲時曾跟著父親到鄉村學校就讀,這時便開始閱讀中國古典小說還有儒學等傳統經典,他熟練地掌握了漢字寫作。[1]

早年

1905年胡志明的父親出任禮部承辦一職,便將他送入順化國學場(國學中學),希望他接受法越教育。潘佩珠曾勸胡志明參加「東遊」到日本學習,但被胡婉拒。1910年他輟學到潘切育青私立學校當教師。這所學校是1907年相應維新運動中「私人興學」而建立的。

1911年2月胡志明離開學校到西貢的工藝學校學廚。1911年夏,化名阿三法國聯合運輸公司的商輪「拉都舍·特萊維勒都督」號上當廚師助手,跟隨船隊到馬賽,非洲西海岸,北美等地。1914年,一戰爆發,胡在倫敦落腳,白天在一間學校做掃雪工,晚上到卡爾登飯店幫廚。在倫敦,他加入了外僑工人組合,這是一個主要由中國人領導的反殖民組織,在這裡胡志明也接觸到了費邊社工團主義者。後又隨船隊到美國紐約,在哈林區居住。1917年末,在法國巴黎的貢崩胡同定居下來,和越南的西化改良派,法國的左傾人士接觸。1918年,加入法國社會黨。

Thumb
1921年,正於法國參加馬賽法國共產黨代表大會的胡志明。

1919年初,凡爾賽會議時,以「旅法安南愛國者小組」代表的身份,向和會提出八點要求,建議給予越人自治、民主自由、赦免政治犯、賦於越人平等的權利、廢除強迫勞役、鹽稅。但是,巴黎和會側重在處理歐洲民族自決,並不理睬殖民地人民的獨立要求。胡志明回到巴黎後署名阮愛國,在《越南魂》雜誌上將他的建議發表。在法國期間,胡志明與未來中共領導人周恩來結識[2]。1920年,圖爾大會上,胡志明投票支持參加第三國際工人國際法國支部在這次大會後分裂,胡志明跟隨支持第三國際的派別組成法國共產黨,在第九小組工作。胡志明也在法共的《窮苦人報》發表評論文章,並在「郊區俱樂部」練習演說。

1923年6月胡志明前往蘇聯參加國際農民代表大會和共產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會上他對法國共產黨提出批評,指出法共在殖民地問題上的無能。10月當選農民國際主席團主席。這段時間胡志明就讀於東方勞動大學從事馬列主義和布爾什維克策略研究。1924年底胡志明離開莫斯科前往廣州,與當時正施行三民主義、跟美國英國關係親密的孫中山帶領的中國國民黨合作,他此時的公開身份是蘇聯顧問鮑羅廷的翻譯,一度自稱為「P.C.林」,有時自稱王達人黎安南等。胡志明和同在廣州潘佩珠經常談論越南情勢的發展和越南國民黨的事務。

1925年7月13日胡志明為支持省港大罷工而在廣州東較場,以粵語發表演講。這年他在廣州創立越南青年革命同志會[3]1927年4月,胡隨鮑羅廷等人離開廣州到武漢,7月返回蘇聯。1928年初,被共產國際派到柏林工作,又到布魯塞爾參加反帝國主義同盟大會,和瑞士、意大利等國旅行,後到曼谷的共產國際南洋局工作,後接替牛蘭(Hilaire Noulens)成為負責人。

1929年下半年,越南出現了三個共產黨組織,胡也有了將之統一的想法。10月10日印度支那法庭就胡志明參與革命活動,在他缺席下宣判死刑,其後法國政府一直通緝他。[4] [5]

1930年2月3日胡志明於英屬香港易名宋文初,整合成立越南共產黨(後用名有印度支那共產黨越南勞動黨)。1931年6月在香港被港英政府逮捕,關押於中環域多利監獄。港英政府沒有足夠理據把他引渡回越南,法理上只能把他遞解出境。然而港府打算把他送上一艘法國船遣返到原居地,即是同樣送回越南。如果照此安排的話胡志明難逃死亡,胡的代表律師因而申請人身保護令[6]暫緩遞解,並向法庭申請撤銷遞解令。經多番訴訟,案件上訴至英國樞密院(英國的最高級別法庭)。1932年6月胡志明在英國倫敦的代表律師和港英政府的律師達成庭外和解,確認香港法院遞解出境和上船令的合法性,但再不會指定胡志明須上法國船或遞解回印度支那或任何法屬殖民地。胡志明可就自己的意願離開香港前往任何地方。[4][5]他偽裝成一名中國商人,先是在廈門停留了半年,1933年初到了上海,經中共幫助先到海參崴後到莫斯科,這段時間胡志明一直留在莫斯科,於列寧學院與殖民地和民族問題研究院學習。

1938年底,胡志明化名胡光,從蘇聯到達中國,參加中國共產黨,學習革命經驗。1940年9月日本占領印度支那北部,1941年2月8日,胡志明回到高平省北坡,取名秋翁,擔任越南獨立同盟會主席。領導反對繼續統治越南南部的法國維希政府和反對日本侵略的鬥爭。

1942年8月13日,他化名胡志明,到中國去和越南的抗日革命力量聯繫,剛到廣西省靖西縣就被中國國民黨的地方政府逮捕,後經蔣中正批准,又秘密移往桂林柳州等地,在廣西各地13個縣的18個監獄裏被監禁了13個月,期間他寫了一百多首詩,以後以《獄中日記》發表。國民政府於1943年9月10日將他釋放。[7]

Thumb
1945年,胡志明(右)和武元甲(左)在河內

1945年越南發生八月革命。8月26日胡志明到達河內。9月2日在河內巴亭廣場五十萬人的公民集會中,胡志明代表臨時政府宣讀《獨立宣言》 ,宣告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

Remove ads

領導北越

Thumb
胡志明像章

1946年3月舉行的越南第一屆國會一致推選胡志明為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政府總理。1951年2月舉行印度支那共產黨的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成立越南勞動黨,胡志明當選為中央委員會主席。此後,胡志明成為越南黨政領袖直至逝世。1940年代後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蘇聯的援助下,法越戰爭中擊退了法國的攻勢。在1954年的日內瓦會議上, 越南被分割成社會主義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與親西方的、資本主義越南共和國(南越)。1959年,秘密派遣越南人民軍士兵潛入南越組織游擊隊,進行反美游擊戰。在1964年美國總統林登·約翰遜藉助北部灣事件擴大戰事後,胡志明繼續領導北越政府進行意圖消滅南越並統一越南的越南戰爭

1960年代中蘇交惡期間,越南在敵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蘇聯之間左右逢源,同時從中蘇兩國獲得為繼續與美國越南戰爭而必須的經濟、軍事援助。胡志明積極承擔了調和中蘇兩國矛盾的勸說工作,他曾經對周恩來說:「你們(中國和蘇聯)一個是大哥哥,一個是大姐姐,你們鬧矛盾,讓我們這些弟弟妹妹(其他社會主義國家)怎麼辦?」胡志明並表示自己的臨終遺願是中蘇和好。 [8]

1965年,胡志明寫下遺囑,其中提到「越南要成為主宰印度支那的強國」,引發中共不滿。1966年,胡志明在會見周恩來和鄧小平時提到「中共軍隊的傲慢表現就像歷史上經常入侵越南的中國軍隊一樣」[2]

Remove ads

逝世

1969年9月2日,胡志明因心臟病逝世,享壽79歲。儘管他表達了最強烈的遺願要將遺體火化撒在越南南、中、北三地[9],結果他的遺體經防腐技術被保存在由蘇聯提供的水晶棺內,放置在胡志明紀念堂至今。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先念出席了胡志明的葬禮,但雙方拒絕見面。[10]柯西金在回國的路上順訪中國大陸,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候客廳受到了周恩來的短促會見。[11]在胡志明逝世後的1975年4月30日,北越軍隊攻占南越原首都西貢市,西貢市也因紀念胡志明而改名為胡志明市,長達近20年的越南戰爭正式結束。1976年,南北越南完成統一。

胡志明與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陳毅等中共領導人有着深厚的友誼,他生前曾多次訪問中國大陸。1969年,胡志明因心臟病逝世,周恩來率領代表團趕赴河內參加葬禮。

胡志明原本是於1969年9月2日9時47分因心臟衰竭在河內病逝。但是由於當天是北越國慶日,為了不影響紀念活動,越南勞動黨決定將其去世時間「延遲」。在次日的正式公報稱其去世時間為9月3日上午9時47分[12]

Remove ads

個人生活

Thumb
胡志明市的胡志明雕像
Thumb
胡志明紀念館大廳的雕像
Thumb
被越南人民奉為神的胡志明神像

越南政府官方稱,胡志明終身未婚,亦無與任何人有過戀愛關係。據研究顯示胡曾於1920在廣州曾雪明結婚,以後失散,但越南政府為了維護他的禁欲主義形象不承認胡的男女關係的存在。1991年越南《年輕人報》編輯武金杏越南語Vũ Kim Hạnh因為刊登了一則曾雪明的文章而被解職。[13][14]威廉·J·戴克英語William J. Duiker教授的《胡志明的一生》指1950年代農氏春成為胡的情婦並生下兒子,兒子被胡的私人秘書收養,1957年農氏春死於車禍。阮氏明開也是胡的情婦。之後越南政府要求在越文版中刪去相關內容,遭到拒絕。2002年,越南政府因為《遠東經濟評論》一篇文章提到此事,而禁售該期[15]。據戴克教授稱,曾長期存在越共前總書記農德孟是胡志明與農氏徵越南語Nông Thị Trưng私生子的傳聞。[16]對此,農德孟於2002年1月接受《時代雜誌》採訪時說「所有越南人民都是胡伯伯的孩子」,對此予以否認,並表示自己的父母分別是農文來和黃氏二。[17]

由於長年輾轉流浪於世界各地,除了其母語越南語外,胡志明還會法語英語俄語標準漢語粵語等多種語言。[18]

Remove ads

紀念

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正式建議組織活動紀念胡志明誕辰,理由是「他在教育文化藝術方面的重要貢獻和對越南人民解放事件的奉獻」,[19]但是這一建議立刻遭到歐美澳洲等地的海外越南僑民激烈反對,他們說胡志明是一個斯大林主義的獨裁者,要為越南政府的反人權行為負責[20]

著作

  • 《獄中日記》1943,越南外文出版社1960,漢語詩集
  • 《胡志明選集》三卷1963,越南外文出版社,第一卷1920-1945,第二卷1945-1954,第三卷1954-1960
  • 《胡志明漢字詩全集》2017,江蘇人民出版社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