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英聯邦運動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英聯邦運動會
Remove ads

英聯邦運動會(英語:The Commonwealth Games),是英聯邦國家每四年舉辦一次的運動會。這運動會首次舉辦於1930年,當時它被稱為大英帝國運動會The British Empire Games)。運動會的名稱在1954年被改為大英帝國和英聯邦運動會British Empire and Commonwealth Games),又於1970年改作不列顛英聯邦運動會British Commonwealth Games),然後在1978年換成現在的英聯邦運動會The Commonwealth Games)。2002年起,英聯邦運動會增設殘疾人項目,使得更多殘疾選手多了一個展示的舞台。

Thumb
事实速览 「大英國協運動會」的各地常用名稱, 中國大陸 ...
Thumb
英聯邦運動會成員國和地區分布圖和舉辦城市位置

除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熱門運動項目,英聯邦運動會的運動項目方面也包含了一些流行於英聯邦國家的項目如草地滾球七人制橄欖球和無網籃球。目前,一共有53個英聯邦國家和72個隊伍參與此運動會。英聯邦運動會的運動員人數通常高達5,000人。這使到英聯邦運動會為其中最為多運動員參與的國際運動盛會之一。

Remove ads

起源

以一個運動競賽的方式團結大英帝國的各個成員,這個構思最初是由阿斯特利·庫柏(Astley Cooper)先生在1891年首先形成的,他在《泰晤士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內容建議說「如果每四年舉辦一次泛大不列顛和泛安圭拉的競賽和節日,便可以促進大英帝國成員之間的親善友誼和相互理解」。

在1911年,大英帝國節在倫敦舉辦,節日是為了慶祝英王喬治五世加冕。節日中也舉辦了一場帝國內的競標賽,參賽的隊伍包括了澳大利亞加拿大南非英國,競賽的項目包括了拳擊摔跤游泳田徑

在1928年,加拿大人梅爾維爾·馬克斯·「鮑比」·羅賓遜(Melville Marks 「Bobby」 Robinson)邀請籌劃了第一屆的大英帝國運動會,兩年後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哈密爾頓正式舉辦了第一屆賽事。

抵制

英聯邦運動會和奧林匹克運動會一樣,也曾受到政治抵制。

  • 尼日利亞在1978年埃德蒙頓英聯邦運動會前,就因為新西蘭南非白人至上種族隔離制度時代南非的運動關係而抵制當年的英聯邦運動會。
  • 瑪格利特·撒切爾政府反對制裁南非,幫助南非白人種族主義政權抵抗國際壓力,最終使得英聯邦59個成員中的32個來自非洲,亞洲和加勒比海地區的國家和地區(不包括百慕大在內)聯合抵制了1986年蘇格蘭英聯邦運動會,在1974年、1982年和1990年也都因為南非問題英聯邦成員國示意要抵制運動會。

歷屆運動會一覽

主辦英聯邦運動會的英國城市
更多信息 次序, 年份 ...

注:1911年在倫敦舉行的帝國錦標賽被認為是現代英聯邦運動會的前身,但通常不被計入運動會的正式次數。此外,當時是以聯合王國作為一個國家參加比賽;今日則以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北愛爾蘭各王國分別參加比賽。加拿大贏得了4個項目,名列獎牌榜榜首。[3]

Remove ads

獎牌榜總計

更多信息 排名, 國家或地區 ...
Remove ads

歷屆運動會詳細介紹

大英帝國運動會

大英帝國和聯邦運動會

不列顛聯邦運動會

英聯邦運動會

參加英聯邦運動會的完整國家和地區表

英國的4個組成部分———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都派出各自的隊伍參加英聯邦運動會,還有一些英國皇家屬地例如,澤西島馬恩島和一些英國海外領地地區都派出各自獨立的代表團參賽。而只有六支代表隊曾參加全部歷屆以來的英聯邦運動會:澳大利亞加拿大英格蘭新西蘭蘇格蘭威爾士

更多信息 國家或地區, 參加年分 ...
  1. ^ 亞丁殖民地於1963年併入南阿拉伯聯邦,並於1967年組成南也門人民共和國,1968年離開英聯邦。
  2. ^ 1980年,安圭拉從聖克里斯多福-尼維斯-安圭拉中分離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英國屬地;而餘下的聖基茨和尼維斯則於1983年脫離英國宣告獨立。
  3. ^ 英屬圭亞那在1966年更名為圭亞那。
  4. ^ 英屬洪都拉斯在1973年更名為伯利茲。
  5. ^ 錫蘭在1972年更名為斯里蘭卡。
  6. ^ 2009年,斐濟因國內政治問題而被禁止參加英聯邦運動會。2014年,由於斐濟臨時政府宣布將舉行大選英語Fijian_general_election,_2014,斐濟又被允許重新參加英聯邦運動會。
  7. ^ 岡比亞在2013年退出英聯邦,2018年重新加入。
  8. ^ 英屬黃金海岸在1957年更名為加納。
  9. ^ 包括其附屬島嶼。
  10. ^ 香港作為大英帝國的組成部分自1934年起參與英聯邦運動會[4];由於中國在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不會讓香港留在英聯邦之內,所以1994年是香港最後一屆參加英聯邦運動會。
  11. ^ 愛爾蘭這個名稱在1930年代表整個島嶼。1934年運動會時代表愛爾蘭自由州和北愛爾蘭。1937年愛爾蘭自由州改名為愛爾蘭(英語:Ireland愛爾蘭語Éire),並且未參加1938年的運動會,1949年4月18日宣布建立愛爾蘭共和國,退出英聯邦。
  12. ^ 此處插圖顯示的是當時愛爾蘭隊使用的綠色旗幟。
  13. ^ 在1962年的運動會中,馬拉維、贊比亞及津巴布韋三國作為羅得西亞與尼亞薩蘭聯邦的一部分參加比賽。
  14. ^ 1963年,馬來亞聯合邦、北婆羅洲直轄殖民地、砂拉越和新加坡聯合組成馬來西亞。1965年,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獨立建國。
  15. ^ 馬爾代夫在2016年退出英聯邦,2020年重新加入。
  16. ^ 紐芬蘭自治領於1949年併入加拿大。
  17. ^ 紅手旗僅在1953年到1972年間作為北愛爾蘭政府的旗幟使用,但早在1924年起,該旗即被愛爾蘭聯合主義者和阿爾斯特保皇主義者視為北愛爾蘭的旗幟。此外,在國際足聯世界盃和國際排聯世界排球錦標賽等國際體育賽事中,它還是北愛爾蘭的旗幟。
  18. ^ 1953年,北羅得西亞、南羅得西亞和尼亞薩蘭聯合組成羅德西亞與尼亞薩蘭聯邦。1963年底,聯邦解體。
  19. ^ 在1954年和1958年兩屆運動會中,時屬羅得西亞與尼亞薩蘭聯邦的北羅得西亞和南羅得西亞各自派出代表團參加比賽。
  20. ^ 在2009年以前,阿森松島特里斯坦-達庫尼亞是聖赫勒拿的屬地,所以當時的官方名稱為「聖赫勒拿及其附屬島嶼」。但在2009年後,三島在該轄境內享有平等地位,因而更名為「聖赫勒拿、阿森松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不過仍以「聖赫勒拿」的名義參加英聯邦運動會。
  21. ^ 西薩摩亞在1997年更名為薩摩亞。
  22. ^ 1964年,坦噶尼喀和桑給巴爾合併,組成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
  23. ^ 津巴布韋在2003年退出英聯邦。
  24. ^ 加蓬與多哥於2022年加入英聯邦,並於2023年成為英聯邦運動會聯合會的成員,預計將在2026年的賽事中首次亮相。[5][6]
Remove ads

英聯邦運動會項目列表

現在的規則規定,每屆英聯邦運動會的運動項目至少10項最多15項。其中有一些有核心運動,每屆運動會必須有這些項目,其他的項目則會根據東道主不同的選擇,東道國也可以申報一些團體項目到英聯邦運動會聯盟大會,例如2006年墨爾本英聯邦運動會,大會就應東道國申請增加了籃球項目。

當前的核心運動包括田徑水上項目(包括游泳跳水花樣游泳),草地地擲球,女子無網籃球,男子七人制橄欖球。這些核心項目至少都會保持到2014年的聯邦運動會。

等待審核批准的項目包括射箭羽毛球檯球斯諾克)、拳擊賽艇自行車擊劍體操柔道皮划艇射擊壁球乒乓球網球保齡球鐵人三項舉重摔跤帆船。上述的許多項目都是國際性運動會經常舉辦的項目。

大衛·迪克森獎設立於2002年,頒發給當屆運動會表現最突出的運動員,首屆得主為南非的娜塔莉·杜·托伊特英語Natalie du Toit,憑女子50公尺(打破女子50公尺自由泳世界紀錄)及100公尺自由泳雙面金牌而獲獎。[7]

Remove ads

當前的運動項目

運動會曾出現過的項目

從來沒有出現在運動會中的項目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