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弗雷澤河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弗雷泽河谷map
Remove ads

弗雷澤河谷(英語:Fraser Valley)是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西南部的一個地理區域,定義根據使用者有所不同。在不列顛哥倫比亞以外,「菲沙河谷」泛指弗雷澤河從其在落基山脈的源頭到喬治亞海峽河口灣的整個流域的所有河谷地區;但在不列顛哥倫比亞以內,「菲沙河谷」則專指弗雷澤河離開菲沙峽谷(弗雷澤河從內部高原進入並穿過海岸山脈的中遊河段)後、霍普鎮東面的科基哈拉河(Coquihalla River河口以西一直到魯魯島分流為止的下游部分,即低陸平原境內的河段加上其各個下游支流弗雷澤低地中的全部集水區,延伸包括一直到美加邊境的所有地區(雖然有一部分並不屬於弗雷澤河水系)。

事实速览 Fraser Valley, 位置 ...
事实速览 「弗雷澤河谷」的各地常用名稱, 中國大陸 ...

不列顛哥倫比亞所定義的菲沙河谷還進一步被處於蘇馬斯山東北角山麓的維德河口分為菲沙上河谷Upper Fraser Valley)和菲沙下河谷Lower Fraser Valley)兩部分。而歷史上菲沙下河谷在克米蘭島(McMillan Island)和蘭里堡(Fort Langley)西側薩蒙河(Salmon River)河口上游的河段曾被分開稱為菲沙中河谷Central Fraser Valley),直到1995年負責管轄此地區的中菲沙河谷區域局Central Fraser Valley Regional District)被撤銷後拆散。下河谷所有能受到潮汐影響的河段都被統稱為「菲沙潮區」(Tidal Fraser Area),涵蓋了河口灣一直到米遜橋的全部河段,甚至包括了支流上的匹特湖(Pitt Lake},北美洲最大的潮汐湖)。

在行政區劃上,菲沙河谷分別由大溫哥華區域局菲沙河谷區域局管轄,分界線大致在斯泰夫河(Stave River)河口下游的西經122.46度經線。河谷地區主要的人口中心大溫哥華地區阿伯茨福德奇利瓦克

Remove ads

歷史

Thumb
菲沙河谷(從蘭里堡到哈里遜溫泉)的歷史變化

弗雷澤的下遊河段在哈爾魁梅林語中被原住民稱作「Stó꞉lō」(意思是「河」),這個詞之後也成為了英語中對當地原住民部落的稱呼。然而這些久居河谷的原住民的土地權並沒有在1846年的俄勒岡條約中被考慮到,而是由美國英國自主宣稱土地主權,使得英國很長一段時間內因為與原住民衝突而無法有效控制河谷地區。在1858年菲沙峽谷淘金潮興起後,大量外來移民湧入菲沙河谷,英國人因為沒有原住民的配合無法維持秩序,導致原住民與白人礦工之間的弗雷澤峽谷戰爭爆發。戰爭最終以當地總督詹姆斯·道格拉斯(James Douglas,1803~1877)與原住民酋長和解並簽署了一系列保證管控移民和採礦行為的條約而告終。

進入20世紀後,河谷地區因為蒸汽船貿易的使用開始工業化,最終促進了公路鐵路建設,並進一步刺激了人口的增長。如今河谷地區最重要的交通要道是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加拿大國家鐵路橫貫大陸鐵路線、不列顛哥倫比亞省1號公路加拿大橫貫公路)和7號公路。

菲沙河谷東部在阿伯茨福德奇利瓦克之間的蘇馬斯山(Sumas Mountain,因為在南面10公里外的美加邊境另一側有一座同名山峰,因此也稱「加拿大蘇馬斯山」)南面與維德山(Vedder Mountain,北喀斯喀特山脈的一個狹小支脈)之間的平原地區原先是一個面積約3,600公頃(8,900英畝)但旱季深度只有2.7公尺(9英尺)的淡水湖,叫做蘇馬斯湖(Sumas Lake,源自哈爾魁梅林語Semá:th」和努克薩克語Semáts Xácho7」,意思是「平湖」[3]),周邊是生態茂盛的廣闊濕地,曾是弗雷澤河的左岸反向支流蘇馬斯河(Sumas River)中游最重要的水體,並且是當地原住民重要的漁獵來源[4][5]。然而在1894年,弗雷澤河下游流域發生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洪水,使得整個河谷兩岸和蘇馬斯湖附近都變成了澤國。為了防洪並且消除蚊蟲滋生(同時也是為了填湖造田鼓勵白人定居),畢詩電力公司(BC Electric)的工程師弗萊德·辛克萊(Fred Sinclair)在1920年代初期提出了用人工渠將蘇馬斯湖排乾的計劃,並且在1924年成功將奇利瓦克河下游和蘇馬斯湖的水全部導入新建的維德運河(Vedder Canal)中。蘇馬斯湖被排乾後,所暴露出的湖底土地在1930年代以每英畝60~120加元的價格全部賣給了定居者作農田和牧場——也就是現在的蘇馬斯草原(Sumas Prairie),原址上所剩的水體僅有蘇馬斯河的支流薩爾溪(Saar Creek)和蘇馬斯排水渠(Sumas Drainage Canal)兩個。

Remove ads

地理

Thumb
弗雷澤河和其主要支流的地圖

在流過菲沙峽谷的激流之後,弗雷澤河在內陸超過100公里(62英里)的耶魯幾乎到達海平面高度。雖然菲沙峽谷從地理上來說在耶魯就已經結束(因為從下游水運的可通航性在耶魯已到達極限),但霍普通常被認為是峽谷的最南端。這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加拿大橫貫公路在霍普開始改向北轉並變成了較窄的公路,同時也因為在索普下游沿岸的洪泛平原開始和菲沙河谷其餘地區一樣變得很寬,而霍普下游30公里(19英里)的阿加西斯鎮(Agassiz)有時被認為是弗雷澤三角洲的真正始點。

菲沙河谷是低陸平原生態區域最大的地形區。在末次冰期,現在的河谷地區是被冰原覆蓋。等冰川化退後,原先被覆蓋的土地先是被融水淹沒之後漫漫露出,最終形成了現今的低地。許多弗雷澤河的下游支流也擁有自己的洪泛平原,與弗雷澤河的春汛相應,包括哈里森河(Harrison River)、奇利瓦克河(Chilliwack River)、哈茨奇溪(Hatzic Creek)、斯泰夫河(Stave River)、阿盧埃特河(Alouette River)、匹特河(Pitt River)和高貴林河(Coquitlam River)。喬治亞海峽潮汐可以順着弗雷澤河反涌到米遜阿伯茨福德。匹特河上游的匹特湖(Pitt Lake)雖然在山區,但因為海拔太低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潮汐湖之一。牛軛湖和沿岸泥沼是弗雷澤河下游常見的地貌,也因此產生了河中眾多怪形狹長的島嶼。

Thumb
米遜東面哈茨奇的威斯敏斯特修道院(Westminster Abbey)上俯視菲沙沿岸河谷的全景圖
Thumb
阿伯茨福德東部向西北環視米遜附近菲沙河谷的全景圖
Remove ads

土地利用

現今菲沙河谷的土地使用十分多樣,溫哥華素里阿伯茨福德城區工業中心、郊區高爾夫球場公園、到鄉鎮地區的乳畜牧場園藝農場應有盡有。

菲沙河谷的農業用地大多受到不列顛哥倫比亞省《農耕保留地》(Agricultural Land Reserve)條約的保護並進行精耕細作。菲沙河谷雖然只占不列顛哥倫比亞總面積很小的一部分,每年的農業收入卻超過全省的一半。而整個河谷(特別是阿伯茨福德周邊地區)是世界上水稻種植最靠北的地區[6]

氣候

冬季,菲沙河谷有時會作為一個讓加拿大西部上空的極寒北極氣團通過的出口,而顯著影響美國西岸一直到加利福尼亞州的天氣狀況。在特定氣候條件下,泄出菲沙河谷的強風會吹到喬治亞海峽胡安·德·富卡海峽較暖的水域,造成類似大湖效應的大規模降雪,特別是在當氣團撞上奧林匹克山脈後的安吉利斯港史魁恩一帶地區[7]。菲沙峽谷的乾冷空氣也可以吹到濕暖的東太平洋上,產生一排排的對流陣雨並通常組成低氣壓系統,然後再返回到加拿大以南的沿海地區,通常讓低緯度也出現不尋常的降雪。

西部

更多信息 菲沙西河谷(楓樹嶺卡內加溪)(1981~2010), 月份 ...
更多信息 菲沙西河谷(蘭里市)(1971~2000), 月份 ...
更多信息 菲沙西河谷(阿伯茨福德國際機場)(1981~2010), 月份 ...
Remove ads

中部

更多信息 菲沙中河谷(阿加西斯)(1981~2010), 月份 ...
更多信息 菲沙中河谷(奇利瓦克機場)(1981~2010), 月份 ...
Remove ads

人口構成

另見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