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西山會議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西山會議派
Remove ads

西山會議派(或稱西山派)是中國國民黨國民黨一大根據聯俄容共政策改組後、在孫文死後分化出來的一個派系。1925年11月23日至1925年12月2日[1]中國國民黨部分中央執行委員、中央監察委員和候補中央執行委員在北京西山碧雲寺召開中國國民黨一屆四中全會(史稱「西山會議」)[2],但不獲當時廣州中央黨部的承認。會議要求加入中國國民黨的共產黨員一律退出國民黨,解僱時任中央執行委員會最高顧問的蘇聯鮑羅廷,開除譚平山李大釗毛澤東等中央執行委員、候補委員之職,並宣布停止廣州中央執行委員會的職權。

事实速览 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 創始人 ...
Thumb
1925年11月23日,在孫中山停靈的西山碧雲寺,鄒魯、居正、謝持、林森等12名國民黨人開會,反對容共政策。

參會的鄒魯林森居正戴季陶吳稚暉覃振石青陽石瑛沈定一葉楚傖王崑崙,監察委員謝持張繼,候補執行委員茅祖權傅汝霖等主要政治人物,被稱為「西山會議派」,是國民黨內的一個右翼派別。會後,西山會議派在上海另立「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與廣州中央相對抗。當時,廣州方面通常將其稱為「上海僞代表大會」、「偽中央黨部」、「滬偽」等;西山會議派則反指廣州黨部被「共產分子」把持,不承認其合法性。這場國民黨1924年改組後的首次分裂也被稱為「滬粵分裂」或「粵滬分裂[3][4][5][6]

Remove ads

背景

歷史

國民黨一屆四中全會(西山會議)

西山集結初始意並非為政治,目的只是到孫中山靈柩所在碧雲寺超度、誦經念佛,出席西山會議的主要人員大多是佛學素養極深之居士道親,有林森居正鄒魯葉楚傖張繼戴季陶謝持覃振沈定一茅祖權張知本傅汝霖石瑛石青陽等14人;[2]

西山會議通過決議,宣布中國共產黨非法,並通過「取消共產黨員在國民黨中之黨籍」、「開除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中的共產黨員」、「解僱顧問鮑羅廷」等反、反共、反對國共合作的議案。

國民黨二大的爭議與中央黨部的分裂

1926年1月,繼續執行「聯俄容共」政策的國民黨中央,在廣州舉行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二大);會中通過了彈劾西山會議派的決議,決定永遠開除鄒魯謝持的黨籍。西山派不承認這次會議合法。1926年3月29日,西山會議派另外在上海呂班路建國學校禮堂舉行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出席會議的代表有國內外27省區共114人。會場中懸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國民黨黨旗及孫文遺像,四壁懸青布白字各種標語,如「孫文主義的信徒團結起來」、「孫文主義信徒往前進」等。張繼致詞時強調國民黨與共產黨人要「好意的分開」。大會聽取了關於廣州中山艦事件和關於西山會議情況的報告,通過了《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和《肅清共產分子案》等30個決議案以及若干通電。大會選出林森、鄒魯、覃振、張繼、謝持、胡漢民等25人為中央執行委員和39名候補中央執行委員;李敬齋、石青陽謝英伯等7人為中央監察委員和5名候補監察委員[7][8]。當時,廣東發生「中山艦事件」,西山會議派的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曾就致電蔣介石,稱讚他「功在黨國」,亦稱讚黃埔軍校內由反共派組成的孫文主義學會,指「自總理逝世,蓄謀刦黨者潛伏肘腋,醞釀禍變。比聞諸同志,以迅速手段勘定叛亂,忠勇明敏,功在黨國。然謀變非出偶然,袪患必須澈底;與其圖蔓,莫如徙薪。蓋異黨分子合則相拒,清厘黨籍,即所以統一軍心。惟我忠勇之同志,努力爲之」[8]

隨後,西山會議派又要求將該派的「二大」遷到廣州開會,並已派出前站人員,但為蔣所拒絕。蔣又在4月3日通電指責西山會議派是「破壞本黨,摧殘革命」,「不自愧其為帝國主義者之工具……視中正為愧儡」。12日,廣東國民政府又下令軍警緝拿來廣東活動的「叛徒」(即西山會議派分子)[9][10]。雖然同樣反對中國共產黨,但孫文主義學會仍然指責「上海僞代表大會(西山會議派)破壞革命,動搖本黨,罪狀昭然,本會向均聽命於黨,對於總理手訂之兩大革命策略,不敢絲毫懷疑,該僞會引本會爲反赤同調,顯係有意侮辱」[11]。此後,西山派另立國民黨中央黨部於上海,與廣州國民黨中央相對抗[2]。由此可見,西山會議派的主要政治綱領是反共。在共產黨內部,西山會議派亦被稱為國民黨黨內的國民黨右派勢力。西山會議派反對汪精衛的聯共,與長期支持「聯俄容共」的國民黨內部以廖仲愷鄧演達為首的左派不合。

Remove ads

上海中央前期全會

1926年4月,西山派第二屆中央執委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在上海召開[12]。1926年7月、8月、9月,該派又在上海召開二屆中執會第二次全體會議、第一次臨時全體會議、第二次臨時全體會議[12]

1926年12月13日,此派人士宣佈「接管」國民黨上海執行部[13]

上海中央二屆三中臨全會及蔣介石清黨

1927年4月,中國國民黨第二屆中央執委會(西山會議派)第三次臨時會議在上海召開,當時已經是蔣介石在上海發動清黨事變的前夕。但蔣依然不放棄「打倒西山派」的口號[12]。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清黨事變,清黨間,蔣仍下令查封設在上海環龍路44號的西山派中央黨部。為此,西山派首領鄒魯指蔣介石「一切救黨救國之名辭、行為皆在於西山會議,而反倡言打倒西山會議;一切共產派機關、黨員不許存在,而反言容共」。蔣又在南京另外成立國民黨中央和新的國民政府,和繼續執行聯俄容共的武漢國民黨及國民政府對立。儘管蔣和西山派在反共問題上達成了完全一致的意見,但又針對國民黨領導權上發生了矛盾和鬥爭。國民黨寧漢分裂後,西山派遂謀求與南京方面盡心「滬寧合作」。蔣由於遭到武漢的攻擊,且南京政府剛剛建立基礎不穩,因而蔣也借用西山派力量,向其輸誠。

1927年5月5日,南京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及各部部長聯席會議決定成立「清黨委員會」,西山派中央黨部的林森、石瑛、沈定一被任命為清黨委員。6月6日,南京方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主席胡漢民宣布取消 「打倒西山派」的口號。10日,聯席會議通過張人傑的提案,決定恢復張繼、謝持、林森、鄒魯、居正、石瑛、覃振、石青陽、茅祖權、沈定一等國民黨黨籍。胡漢民、吳稚暉、李石曾、蔡元培、蕭佛成、古應芬、 鄧澤如、丁惟汾、葉楚倫等聯名寫信以邀上海的西山派中央黨部到南京瞻望孫文墓地為藉口,要西山派人士赴南京密商合作問題。

Remove ads

上海中央二屆四臨中全會及滬寧合流

1927年蔣中正發動清黨後,7月7日,張繼於上海召集中國國民黨第二屆中央執委會(西山派)第四次臨時會議,提出與南京方面合作的五項辦法,並決定派張繼、覃振、劉積學三人為代表,赴南京具體磋商。蔣介石又停止與蘇聯的合作,打擊鄧演達為首的國民黨左派。因此,亦有學者認為國民黨從此自左翼政黨轉變為右翼政黨;可是西山會議派素來以孫中山時代長老自居,惹蔣中正反感;再者蔣重用CC派黃埔派軍統局,西山會議派自此日薄西山,轉至教育體系教導國父思想。

各地分部

西山會議派自居為在上海的國民黨合法中央,因此在多個省份乃至海外均有該派系的(正式/臨時)分部、黨部或支部,包括四川、浙江、湖南、直隸等地(國民黨與廣州政府勢力未及範圍),並且常與由執行聯俄容共政策的廣州黨中央派往各地建立的,忠於廣州黨中央的分部為敵。雙方時有衝突。而在國民政府統治核心的廣東省,由於其反對共產黨,西山會議派的「廣東省臨時黨部」亦無法公開合法活動[14][15]

另見

參考文獻

注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