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遙遠未來的時間線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遙遠未來的時間線
Remove ads

遙遠未來的時間線涵括了從公元5千紀(即公元41世紀)開始(即公元4001年以後)直到所能預見到的未來會發生的事件。鑑於有些問題懸而未決,年表羅列了人類會否滅絕質子會否衰變,或是當太陽膨脹成紅巨星地球會否存活下來等不同學說提出的不同預測觀點。

Thumb
藝術想象圖描繪距今數十億年後的地球,此時太陽已演變為紅巨星;右邊紅黑相間的球體代表地球,左邊巨橘球代表太陽;背景是漆黑的宇宙,上面綴有繁星點點(圖中的太陽與地球體積未按比例繪製)

雖然未來會發生的事件充滿變數,但當前的科學技術已可以大致預測、估算到一些會在遙遠未來發生的事件[1][2]。這些相關領域有天體物理學(研究行星恆星形成、互動、湮滅)、粒子物理學(研究物質在極小尺度中的相互作用)、演化生物學(研究生命演化)、板塊構造學說(研究陸地板塊漂移)、氣候學(研究氣候對生存環境的影響)、材料科學(研究不同材料的性質)和社會學(研究人類社會變遷)。

Remove ads

圖例

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 天文學天體物理學
地質學與行星科學 地質學行星科學
生物學 生物學
粒子物理學 粒子物理學
人類文明與科學技術 人類文明與科學技術

地球、太陽系與宇宙

所有關於地球太陽系乃至宇宙未來的預測都要考慮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影響,該定律強調封閉系統的,或者說可用於做功的能量的流失,必然隨時間推移而逐漸增大。[3]恆星會逐漸耗光內部的燃料並燃燒殆盡。天體相互接近時,受引力影響,行星會從它們所在的恆星系中被剝離出去,恆星系則會從星系中被剝離。[4]

物理學家預測,物質會因放射衰變而逐漸瓦解,就算最為穩定的物質都會衰變為亞原子粒子[5]目前數據顯示宇宙近乎扁平,有限時間內不會坍縮成一點[6]意味着未來的時間是無限,那些幾近不可能發生的事件也就有可能發生。[7]

更多信息 , ...
Remove ads

人類文明進程

更多信息 類別, 距今年份 ...

航天器與宇宙探索

目前人類發射的航天器中,計劃飛出太陽系、駛向星際空間的共有五枚,分別是:旅行者1號旅行者2號先驅者10號先驅者11號新視野號。這些航天器與其他天體相撞的幾率十分渺小,極可能會一直飛行下去。[148]

更多信息 類別, 距今年份 ...
Remove ads

人類遺蹟

更多信息 類別, 日期/距今年份 ...
Remove ads

科學技術

更多信息 類別, 日期/距今年份 ...
Remove ads

核能源

更多信息 類別, 距今年份 ...
Remove ads

參見

註解

  1. 此時間為統計學概率估算出的發生時間。實際上,該事件在任意時間點均可能發生。
  2. 基於一個太陽質量、用加權最小二乘法估算的結果。
  3. 雖然此處單位用的是「年」,但實際在這樣的時間尺度中,時間的單位已經不重要了。
  4. 編程語言的系統時間上限取決於其運行的操作系統。
  5. 蘋果開發者文檔並沒有清晰地說明CFAbsoluteTime/CFTimeInterval的精度和範圍,只有在CFRunLoopTimerCreate方法中說明「精度最多在毫秒級」。不過可以互換的類型NSTimeInterva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則列出了具體的精度和範圍。
  6. Java的系統時間建構子Date可取64位整數,從1970年1月1日0時算起,在1毫秒的精度下可求得此值。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