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馬特霍恩作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马特霍恩作战
Remove ads

馬特霍恩作戰,或馬特洪峰行動(英語:Operation Matterhorn)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項軍事行動,旨在利用駐紮在印度錫蘭和中國的波音B-29超級堡壘轟炸機,對包括日本本土、中國的淪陷區、東南亞英語Bombing of South East Asia, 1944–1945等日方區域內的工業設施進行戰略轟炸。名字來源於阿爾卑斯山馬特洪峰,以難以攀登著稱。

事实速览 馬特霍恩作戰, 日期 ...

當時B-29轟炸機基地設在印度,但需經由中國四川省成都附近的基地進行部署。由於日軍於1942年切斷了滇緬公路,美軍與中國剩下唯一補給線駝峰航線,即必須跨越喜馬拉雅山脈通往中國的空中渡輪航線。而駐華美軍使用的所有燃料、彈藥和補給都必須空運。

為了控制B-29轟炸機,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在華盛頓特區成立了第二十航空隊,由美國陸軍航空隊司令亨利·H·阿諾德將軍指揮。而中緬印戰區司令史迪威中將的職責僅限於提供後勤支援和基地保衛。部署於中緬印戰區的B-29轟炸機部隊隸屬於第二十轟炸機司令部英語XX Bomber Command,由肯尼斯·B·沃爾夫英語Kenneth B. Wolfe準將指揮。

1944年2月至5月間,第二十轟炸機司令部被派往印度。 6月5日,沃爾夫首次執行B-29超級堡壘作戰任務,轟炸曼谷的日軍鐵路設施。十天後,68架超級堡壘從成都週邊的基地起飛,轟炸了九州八幡市帝國製鐵廠八幡空襲是自1942年4月杜立特空襲以來首次對日本本土的空襲,標誌著對日戰略轟炸戰役的開始。其他目標包括新加坡荷屬東印度群島巨港周圍的煉油廠。 1944年10月,第二十轟炸機司令部對福爾摩挲實施空襲,以支援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即將重奪菲律賓的行動。同年晚些時候,日軍在中國發動的「一號行動」威脅到了第二十轟炸機司令部的基地。為了減緩日軍的推進,第二十轟炸機司令部使用燃燒彈攻擊了日軍控制的城市漢口

1944年11月,美國轟炸機開始從馬里亞納群島空襲日本。第二十轟炸機司令部於1945年1月放棄了在中國後勤保障困難且日益脆弱的基地,轉而將資源集中用於印度支那泰國緬甸的鐵路和港口設施。這標誌著「馬特洪峰」行動的終結。第二十轟炸機司令部靡下唯一作戰的第58轟炸機聯隊,於1945年2月至4月離開印度,加入位於馬里亞納群島的第二十一轟炸機司令部。

Remove ads

計劃

馬特霍恩作戰計劃最初是在1943年1月的卡薩布蘭卡會議上被醞釀。美國參謀長聯繫會議於1943年8月在魁北克召開會議,決定在中太平洋採取奪占馬里亞納群島的作戰。不僅因為馬里亞納群島靠近東京,而且容易補給與防衛。1943年9月,美英聯合參謀部得出結論,在中國部署B-29轟炸機必須通過駝峰航線維持孤立的補給,這將招致後勤上的極大困難。但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堅持認為從中國轟炸日本能更快縮短戰爭進程。1943年底的開羅會議,羅斯福總統向蔣介石許諾將在中國部署戰略轟炸機。亨利·阿諾德支持羅斯福總統的決定,認為中國的轟炸基地是在沒有控制馬里亞納群島之前的應急辦法。[1]

馬特霍恩作戰計劃由Kenneth B. Wolfe准將於1943年10月制定,由第20轟炸機司令部英語XX Bomber Command實施,代號「夕陽」(Setting Sun)。該計劃是基於約瑟夫·史迪威的「暮光」(Twilight)計劃。

最初計劃由2,000架C-109支援在中國部署10個大隊400架B-29,但由於馬里亞納群島分擔了戰略轟炸任務,最終只把218架B-26轟炸機改裝為C-109運油機。

阿諾德五星上將於1943年10月12日批准了「夕陽」計劃並通過馬歇爾將軍提交給總統與參謀長聯席會議。當時這是唯一的轟炸日本的作戰計劃。羅斯福總統不滿該計劃於1944年6月1日正式開始實施,而不是他向蔣介石保證的1944年1月1日。但羅斯福批准該計劃將實施一整年。

B-29轟炸機的作戰半徑達到1,500英里(2,400公里),執行了轟炸日本的90%的任務。

Remove ads

地面及後勤配置

當時B-29轟炸機需要擁有比小型轟炸機跑道更長、更堅固的空軍基地。為滿足這些需求,當時印度孟加拉邦的五個機場進行了升級改造。而因為透過鐵路運輸燃油會給鐵路帶來過大負擔,因此還從加爾各答港英語Port of Kolkata再鋪設一條通往機場的燃油管道。而當時在成都周圍的四個B-29空軍基地以及五條用於戰鬥機防禦的簡易機場,則由數萬名中國勞工用手工工具建造。

B-29的主基地設在印度,在中國開設前進基地並由駝峰航線的C-109運油機、20架C-87運輸機英語Consolidated C-87 Liberator Express、3架C-46運輸機組成的支援中隊維持補給。夕陽計劃原定把前進基地設在廣西。但由於豫湘桂會戰失敗,最終把B-29基地設在了成都。為此,成都周邊修建了4個轟炸機機場(新津邛崍英語Qionglai Air Base彭山英語Pengshan Air Base廣漢英語Guanghan Airport機場)和5個驅逐機機場(雙流馬家寺、雙流彭家場,華陽太平寺雙流雙桂寺鳳凰山機場)及若干備用機場(溫江、灌縣、華陽中心場機場等)。[2][3]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擴展閱讀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