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輔仁大學更名爭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輔仁大學更名爭議
Remove ads

輔仁大學更名爭議,是2013年5月21日起始於輔大新聞網的新聞事件。由於輔仁大學官方最初僅視為校內事務,且說明、應對不夠周全,致使事件成為公關危機,受到校內、社會各方的廣泛批評。

事实速览 日期, 地點 ...
Remove ads

經過

  • 5月22日,在校生湧入輔仁大學「愛校建言」網頁表達抗議,至24日已成立近40個投訴案件。[2]
  • 5月24日:
    • 輔大首頁增設「輔仁大學更名之相關說明」的圖標按鈕,提供一個長達3頁的PDF文檔,用以向各方闢謠[4]
    • 聯合報》、《中國時報》與其他台灣電子傳媒相繼報道。
    • 輔大學聊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發表聲明稿,對校方提出7點要求[5]
    • 輔大新聞網公布校方回應,但對學聊會聲明之第4、5、7點未作說明[6]
      • 2014年起,學生證仍維持「輔仁大學校園卡」舊稱。
      • 承上,但畢業證書將會使用「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輔仁大學」這一全稱。
Remove ads

各方反應

Thumb
「輔仁」校名已使用100年,圖為第二任校長陳垣

輔大人(即輔大學生、校友)

多數認為:

  • 輔大歷史悠久、聲譽卓著,貿然更名極其不妥。
  • 新校名過於冗長,導致辨識度下降。
  • 校方在更名時不應該不考慮學生校友的感受而獨斷專行。
  • 校方應詳細解釋更名的必要性,而非僅僅以「希望同學了解更名的緣由」這樣空洞的話來敷衍了事。
  • 明年全面更名有違「信賴保護原則」,因為在校生從未向「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輔仁大學」這一全稱申請入學。
  • 畢業證書使用「財團法人」字眼觀感不佳,引起學生恐慌。
  • 建議使用「『輔仁』學校財團法人輔仁大學」、「『天主教輔大』學校財團法人輔仁大學」或「『天主教會』學校財團法人輔仁大學」等名稱,避免「輔仁大學」重複兩次。其他依法更名的學校,如慈濟和長庚,並未在全稱上重複兩次「慈濟大學」或「長庚大學」,僅重複了「長庚」或「慈濟」兩字。
  • 移除「天主教」字眼恐怕會動搖輔大你為「羅馬教廷直屬」之地位。

社會

  • 輔大食品科學系的特產「輔大冰淇淋」被Youtube影片戲稱為輔仁大學字校財團法人輔仁大學冰淇淋」[9]
  • 有質疑者指出,新校名存在邏輯錯誤,類似於Excel中的「循環參照」,即名稱中重複包含了自身,顯得冗長且不合理。此外,商家在開具「二聯式發票抬頭」時也將面臨困難,因為新校名過長,不易於在發票上清晰、簡潔地填寫[10]
列表
    • roea68roea68:為什麼要用"輔仁大學"把名子包起來 感覺像中二ID
    • cul287:以為雙核心就比較威嗎?′_ >`
    • tks9527:這是標準的作文阿 前後呼應
    • silentence:你好,我從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輔仁大學畢業 搞笑嗎XD
    • sheepxo:裡面的輔仁大學再套上全名...這樣會一直遞迴不完......
    • missile:輔仁的2次方 輔輔仁仁
    • abian:校長:啊 完成度真高啊
Remove ads

惡搞戲謔

  • 許多網友認為「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輔仁大學」的文法就像漫畫銀魂》的虛構兵器「新阿姆斯特朗炫風噴射阿姆斯特朗炮」日文:ネオアームストロングサイクロンジェットアームストロング砲)一樣惡搞
  • 由於「輔仁大學」重複兩次,許多人便引用ACG「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說兩次」加以嘲諷。
  • 「只有包龍星可以一口氣念完輔大的新全稱。」
  • 張貼慈禧太后的全銜兩相對照:「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聖母皇太后」
  • 據此衍生出了更多超長校名創作:
列表
    • 「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法團財校學學大仁輔」
    • 「天主教輔仁大學請叫我輔仁大學也可以是輔仁大學統稱輔仁大學謝謝就是輔仁大學」
    • 「中華民國教育部核准私立天主教輔仁國際大學學校財團法人輔仁大學」
    • 「輔仁大學阿姆斯特朗旋風噴射阿姆斯特朗砲輔仁大學」
  • 巨齒也衍生出了更多簡稱:
列表
    • 「輔輔大」
    • 「輔仁大學大學」
    • 輔大猴變成「輔大輔大猴」
    • 輔大站變成「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輔仁大學站」
Remove ads

爭議成因

儘管輔大並非第一個「法人更名」的大學,且全銜並非最長[12],但剛宣布更名就引起軒然大波,這有其客觀原因。

爭議澄清

校方於5月23日、5月24日陸續發表聲明稿澄清爭議,匯總並補充如下[3]

「學校法人」的由來

  1. 依法,輔仁大學沒有更名,而是輔大的法人更名(財團法人私立輔仁大學→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
  2. 依法,輔大聖心三校合併為「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並已經教育部101.5.28台高(四)字第1010096457號函同意。
  3. 依法,因已非「一法人一學校」,不適用「財團法人私立輔仁大學」原名,故修正為「學校財團法人」。
  4. 因本法人以「輔仁大學」為主體,故曰「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所設學校全稱分別為:
    1. 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輔仁大學
    2. 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基隆市輔大聖心高級中學
    3. 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基隆市輔大聖心國民小學

「財團法人」非「財團」

  1. 依法,全國私立學校皆為「財團法人」。
  2. 依法,輔仁大學舊全稱為「財團法人私立輔仁大學」,「財團法人」並非後來多加
  3. 依法,財團法人為「公益性質」法人組織,並非望文生義的「學店」,以訛傳訛無異於「便當文事件[24]

畢業證書

  1. 畢業證書原校名「私立輔仁大學」,2014年將改為「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輔仁大學」。
  2. 「輔仁大學」、「天主教輔仁大學」仍是通稱,法人更名不影響輔大是天主教大學的事實。

「大學法人化」政策

  1. 「大學法人化」為中華民國教育部既定政策,本法人全稱過長,系因政府法令所致。
  2. 私立大學因法人化更名已有前例,比如「慈濟學校財團法人慈濟大學」。
  3. 長全稱非輔大首創。比如哈佛大學的正式註冊校名為「哈佛學院的校長與教職員」[25]

更名的法源依據

1974年,政府頒布《私立學校法》。舊法第2條原本僅規定,除若干特定學校(如軍校、警校、師範學院等)外,其他學校均可由私人申請設立。後來,該法第2條第1項在2007年12月18日經過修訂,現行條文要求私立學校必須歸屬於學校財團法人

舊法第5條或第6條(1974年11月5日制定公布時為第5條;1997年5月31日修法時移列為第6條)原本僅規定,私立學校名稱須表現出學校之類別、等級,並冠以「私立」二字。後然而,經過2007年12月18日的修訂,現行條文移除了必須冠以「私立」二字的規定,但同時新增了學校名稱須表示所屬學校法人的要求。

現行法第5條則具體規定了學校名稱的相關要求,即需體現學校法人的信息:

2009年4月21日,教育部修正《私立學校法施行細則》,其第4條規定

教育部根據《私立學校法》第5條及該法施行細則第4條,於2009年8月19日頒布了《學校財團法人及所設私立學校命名原則》。其中,第2條明確規定了命名原則

媒體報道列表

電子媒體
蘋果日報
自由時報
中國時報
ETtoday 東森新聞雲
NOWnews今日新聞

注釋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