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30大道車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30大道車站map
Remove ads

30大道車站(英語:30th Avenue station),又稱「30大道-格蘭大道車站」(英語:30th Avenue–Grand Avenue station),是紐約地鐵BMT阿斯托利亞線的一個慢車地鐵站,位於皇后區阿斯托利亞30大道及31街交界,設有N線(任何時候停站)、W線(僅平日停站)列車服務。

事实速览 30大道30th Avenue ​, 車站統計 ...
Remove ads

歷史

此站在1917年2月1日連同阿斯托利亞線一同啟用,起初是IRT的路線,現為IRT法拉盛線皇后區線分支,列車來往大中央至阿斯托利亞[3][4]。1917年7月23日,由IRT第二大道線英語IRT Second Avenue Line分支的高架鐵路皇后區大橋啟用。當時所有往皇后區廣場的高架列車使用阿斯托利亞線,而所有地鐵列車使用可樂娜線,後來改為梅花間竹地往不同支線開行列車[4][5]。此站在1923年4月8日起開始有BMT使用高架列車作接駁[6]

1949年10月17日,阿斯托利亞線成為只有BMT的路線,因為皇后區廣場車站的軌道已經固定,阿斯托利亞線的月台更被削走以容許BMT列車在上營運。起初服務由平日運行的「布萊頓慢車」(BMT 1)以及任何時段運行的「百老匯-第四大道慢車」(BMT 2)提供[7]

車站翻新

此站月台與阿斯托利亞線其餘6個車站在1950年延長至610英尺(190公尺)以容許10節列車[8]:23。總花費86.3萬美元。路線的訊號需要修改以考慮延長的月台[9]:633, 729

在2015-2019年MTA資金計劃,車站與其他三十個紐約地鐵車站進行翻新,並關閉幾個月。更新內容包括蜂窩服務、Wi-Fi、充電站、改善指示牌、改善車站燈光[10][11]。第二批次的翻新合約包括30大道、百老匯36大道以及39大道車站在2017年4月14日批出予斯堪卡[12]。此站與36大道在2017年1月23日關閉了將近8個月[13]。30大道和36大道車站關閉引發了鄰近這些車站生意損失的爭議。車站在2018年6月22日重開[14][15]。2018年7月,MTA再批出30大道和36大道車站的額外月台和橫樑的維修合約,並在車站重開後進行[16]

車站結構

P
月台層
側式月台,右側開門
南行慢車 "N" train康尼島-斯提威爾大道 (百老匯)
"W" train 平日往白廳街-南碼頭 (百老匯)
尖峰快車 無定期服務
北行慢車 "N" train (平日"W" train) 往阿斯托利亞-迪特馬斯林蔭路 (阿斯托利亞林蔭路)
側式月台,右側開門
M 夾層 往出入口、閘機、MetroCard自動售票機
G 街道層 出入口

此高架車站在1917年2月1日啟用[17]。此站設有兩個側式月台和三條軌道。中央軌道不營運,但2002年前曾有定期列車行駛[18][19]

月台南端較狹窄。月台兩端包括全高的網狀屏風,而月台中央部分則有玻璃屏風和黑色金屬雨棚。2018年翻新前,兩個月台全部設有奶油色屏風,月台中央則設紅色木造雨棚[19]

2018年此站的車站藝術《Perasma I and II; Dappleganger》由斯提芬·威斯霍爾英語Stephen Westfall,由夾層的薄膜玻璃面板組成[20]

出口

此站唯一的夾層是月台中央和軌道下方的高架木造車站大堂。各月台設有一系列閘機和兩條樓梯。北側詢問處後設有下通道。兩側月台樓梯後方通道可下降至31街和30大道交界的東南角或西南角。另一側的兩條樓梯則往西北角或東北角[19][21][22]。北行月台只限出口樓梯下降至新城大道和31街交界東南角。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