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彰化南瑤宮笨港進香

彰化縣彰化市主祀天上聖母的廟宇南瑤宮往笨港地區例行的徒步進香活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彰化南瑤宮笨港進香
Remove ads

彰化南瑤宮笨港進香彰化縣彰化市主祀天上聖母的廟宇南瑤宮笨港地區例行的徒步進香活動,沿途行經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等地,來回約300多公里[1],其沿革可追溯至清領時期,迄今200餘年,為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媽祖進香活動之一[2] [論文 1] ,又有「臺灣進香團鼻祖」、「臺灣第一進香團」[3]之稱。

事实速览 彰化南瑤宮笨港進香, 類型 ...
事实速览 彰化南瑤媽笨港進香, 中華民國文化資產 ...
事实速览 新港奉天宮迎南瑤宮 媽祖請火, 中華民國文化資產 ...
Remove ads

歷史

雍正年間,笨港地區的瓦窯工楊謙至彰化縣應聘,隨身攜帶古笨港天后宮的香火,楊謙將其遺留在工寮內,當地居民至夜晚卻發現香火發出光芒,認為是媽祖顯靈,逐修建小祠供奉[4],發展成今日的南瑤宮[5],因南瑤宮是分靈自古笨港天后宮的原由,往古笨港天后宮徒步謁祖進香變成了南瑤宮例行的活動之一[書籍 1]嘉慶年間,古笨港天后宮因北港溪氾濫遭到沖毀[註 1],因此南瑤宮將進香的目的改為至笨港地區遶境,並到北港朝天宮新港奉天宮會香[論文 1] [論文 3] [論文 4] [論文 5][註 2]

笨港進香由南瑤宮十個媽祖會承辦,以大媽四、二媽五、三媽六[註 3]每個組合三年輪流一次,如果遇到廟宇修繕完成或其他重要活動,也可能在該年停辦笨港進香配合舉行「十會媽角頭遶境[8][9] [10]。彰化南瑤宮往笨港進香隨香人數眾多,曾經在清領時期的《彰化縣志[書籍 2]及日治時期的《臺灣日日新報[11]都有所記載,直至20世紀中期,因交通發達與各鄉鎮聯絡道路的改善,徒步進香活動改由車巡的方式辦理,並縮短日程為三天兩夜[雜誌期刊 3]。西元2014年才恢復為徒步進香[12],為期七至八天不等,沿途駐駕埤頭合興宮西螺福興宮西螺廣福宮虎尾天后宮北港朝天宮新港奉天宮斗南順安宮員林福寧宮員林廣寧宮等廟宇,每年會有所微調。2015年南瑤宮笨港進香登錄為中華民國無形文化資產 [13],2019年赴嘉義新港奉天宮的會香儀式又再一次被登錄為文化資產[14]

Remove ads

進香隊伍

南瑤宮笨港進香的隊伍分別為頭旗大燈、開路鼓、哨角隊、執士隊、將軍團、勵英社、振興社、繡旗隊、媽會頭旗、天上聖母鑾駕。[書籍 1] [15]

頭旗大燈

南瑤宮頭旗大燈組位在所有笨港進香隊伍的最前方,有負責除煞、開路的作用,由一隻頭旗、一對畫有祥龍彩繪的竹編大燈、一面彩牌和一面帥旗組成[13],由於早年的南瑤宮笨港進香隊伍規模龐大,隨香人數眾多,頭旗長達7.6公尺[16],比其他媽祖進香的頭旗要長得許多,其目的也用來指引進香民眾前路[17]。而「彩牌」則是一面由兩人共同扛起的繡布,寫有「彰化南瑤宮天上聖母」等字樣,在其他地區的媽祖進香隊伍中較為少見,同樣有配置彩牌的廟宇還有大庄浩天宮

文武館

南瑤宮笨港進香隊伍中,有負責奏樂的文館「勵英社」[18]與武館「振興社」一路隨香護駕,早年笨港進香回程時常發生搶香擔等衝突事件,於是決定聘請西螺七崁名師劉明善(阿善師)的弟子指導,創立振興社培養習武風氣[19],並以金鷹拳為特色[13]。民國54年及60年,南瑤宮振興社舞獅曾經兩度贏得全省民間藝術比賽全省獅王,並有「冠軍獅王」的頭銜[20]

後來文武館因故取消各大廟會及笨港進香的演出,直到近年勵英社[21]與振興社[22]重新復出,再度成為南瑤宮笨港進香的一分子。

天上聖母鑾駕

南瑤宮天上聖母除了老大媽、新大媽、開基三媽等神尊外,其他十媽會的會媽神尊都相較其他廟宇要大尊,笨港進香時由於移動不方便、可能擋住駐駕廟宇神尊等因素,所有參與進香的會媽神尊都不會下轎[註 4]。另外天上聖母鑾轎出轎的順序也會因去程與回程有所不同,去程時會由較早成立較資深的會媽鑾轎先行,象徵由「姐」帶「妹」出門,回程時則相反,由「妹」帶「姐」回鑾。

進香值年神尊
  • 大媽四
  • 二媽五
  • 三媽六

進香儀式

南瑤宮笨港進香由於其悠久的歷史,發展出了許多較其他中部媽祖進香有不同特色的儀式[書籍 1]

笨港進香儀式


更多信息 儀式, 地點 ...
Remove ads

筊筶

Thumb
南瑤宮歲次乙巳年筊筶請出十尊會媽共同決定遶境日期

為了決定往笨港進香的日期,在進香的前一年,會先在南瑤宮「置天台」,連續三天稟告上蒼,並在最後一天下元節「謝天台」的同時[13],以博杯的方式決定明年進香的日期[38],該過程稱為「筊筶」。

筊筶儀式中南瑤宮會先行擬訂三組進香的日期,在稟告次年負責進香任務的會媽之後,博杯杯數較多的一組日期就會是次年進香的日期。

起旺爐

南瑤宮和其他媽祖廟的刈火進香或謁祖進香不同,其祖廟古笨港天后宮遭到沖毀,因此在出發前往北港朝天宮新港奉天宮會香之前就會先將香擔起火,該儀式稱為「起旺爐」[39]

另外在興建南瑤宮時,工程曾經因為資金問題而停擺,而彰化石姓人家即時慷慨解囊,南瑤宮為了感謝彰化石姓,每逢笨港進香起旺爐時,都必須由石姓後代來負責起火的工作。

換龍袍

Thumb
笨港天后宮開臺祖家媽,南瑤宮笨港進香時會將祖家媽所披的龍袍換新

彰化南瑤宮基於飲水思源的傳統,在前往笨港進香的同時,會順道拜訪與南瑤宮歷史息息相關的笨港楊家,但笨港楊家認為無法承受由「神」拜訪「人」的大禮[40],於是南瑤宮贈與了笨港楊家一尊媽祖供奉,稱之為「祖家媽」,從此變成了神對神的同格拜訪。後因楊家後代財力不濟[41],無力更換媽祖老舊的龍袍,南瑤宮為了答謝楊家的恩情,便一併幫祖家媽換新龍袍[42]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期間,楊家子孫被日本政府徵召至南洋做軍伕從此下落不明[43],祖家媽則移奉至笨港水仙宮前殿,西元2002年,主祀祖家媽的笨南港天后宮落成[44]南瑤宮亦將換龍袍的地點跟進[45][註 7]

笨港會香

清領時期南瑤宮古笨港天后宮進香的目的為謁祖,但在北港溪氾濫祖廟遭沖毀的情況之下,便改往北港朝天宮新港奉天宮這兩間與古笨港天后宮有淵源的廟宇會香(亦稱交香),因此南瑤宮的會香又有「會姊妹香」之稱[書籍 1]

到達北港朝天宮新港奉天宮後,會舉行「大公祭典」[46][註 8]天上聖母祝壽,祭典結束後南瑤宮文武館勵英社與振興社會排場表演,之後舉行會香典禮。過去在兩宮的會香因時間而有北港的「午時香」及新港的「子時香」之分[論文 3],現今的會香典禮儀式略有不同,在北港朝天宮會香時,會在萬年香火爐中燒化疏文,並點燃兩廟的香爐,等待兩香爐的煙霧自然纏繞之後,會香儀式即完成[書籍 1]。而在新港奉天宮則會用金紙引媽祖元神燈的長明燈火點燃香火爐[14],並由新港奉天宮董事長和彰化市長[註 9]從各自的香火爐盛三勺香火交換之後會香儀式才算完成[書籍 1]

祭頭香

新港奉天宮完成會香儀式之後,香擔會在三川殿正門等待頭香,並將原本已經用龍虎旗封起的香擔打開[論文 8],把剛會香完最完整的靈力分享給擔任頭香的廟宇,該儀式稱為「祭(接)頭香」。而負責頭香的廟宇則會依每年進香的媽會的組合有不同,分別為大媽四年:彰化大南門開彰祖廟;二媽五年:彰化五福戶市仔尾開基祖廟;三媽六年:彰邑彰山宮[49]

祭貳香

有次南瑤宮往笨港進香回鑾時,因下雨濁水溪湍急無法過溪,熟悉此地地理的社頭枋橋頭天門宮武西二媽[註 10]鎮安宮三山國王在河川北岸降乩指示信眾焚燒大量金紙[27],由於火源產生的光芒照明指引,讓南瑤宮笨港進香隊伍得以順利過溪,為了答謝兩間廟宇的幫忙,特別賦予它們祭貳香的資格,並將一枚銅錢折半做為信物。自2017年起貳香不限於天門宮與鎮安宮兩廟,演變為大媽四年:枋橋頭天門宮[27];二媽五年:北斗白鶴宮[50];三媽六年:莿桐天瑤宮[51]

由於當年的古銅錢信物遺失,現今南瑤宮會在起駕前授予貳香廟一半特殊的仿古龍銀 [52],接香之時將其與南瑤宮保留的另一半併攏核對,確認接香資格後雙方廟宇會互相交換各自的涼傘,在傳統民俗的說法中,由於會香之後的香擔內充滿著靈力[53],時常有其他廟宇爭搶[54]媽祖鑾駕前若有當地境主廟的涼傘有心人士會較不敢輕舉妄動,確保香擔的安全與避免搶轎衝突[書籍 1],也能讓南瑤宮天上聖母的鑾駕在境內停留賜福的時間拉長,待完成遶境時再將涼傘換回。

潦溪

早年南瑤宮往笨港進香的路程中,西螺大橋尚未興建,因此都需潦溪跨越彰化縣雲林縣交界的濁水溪,每逢三媽六往笨港進香時,雨水充沛,濁水溪水位會較其他媽祖會進香時高,眾人認為是三媽和六媽喜愛親近水的緣故[55] ,所以現今在三媽六年進香的回程,自雲林縣莿桐鄉饒平村廣興宮起駕往彰化縣溪州鄉菜公村北聖天宮的途中[24]仍會特別保留潦溪的傳統[56],徒步跨越近七公里的濁水溪河床[57]

媽祖鑾駕行經濁水溪河床前,會先在岸邊焚燒或沿路揮灑金紙(亦稱「買路金」) [58]以求渡溪順利。雲林縣莿桐鄉的廟宇也會為南瑤宮媽祖送駕至溪底的彰雲邊界,與彰化縣溪州鄉前來迎駕的廟宇交接。若進香當年遭逢旱災,隊伍會在潦溪過程中會張開日治時期昭和十年南瑤宮老大媽用來祈雨的「雨帆旗」,以求旱象紓解[59]

石塔公

彰化縣溪州鄉西畔村中西路與石塔巷路口有一座石塔,被居民敬稱為「石塔公」[60],相傳道光年間西畔村時常面臨水患,當地奉祀的關聖帝君指示興建一座石塔鎮守,此後溪水便不再氾濫[26]

有年南瑤宮笨港進香準備渡過濁水溪時,發現北岸有一明顯的亮光指引方向[13],上岸時才發現是西畔村的石塔,為了表示感謝,日後進香時媽祖鑾駕都會特別繞經石塔[書籍 1]

新大媽接香擔

Thumb
日治時期尚未有名號的媽祖,後來成為南瑤宮新大媽

早年南瑤宮笨港進香隊伍經過彰化縣社頭鄉枋橋頭之後,常常發生前「搶香擔」的衝突[論文 7],原本請求當地的衙役前往護駕,但官府認為師出無名,因此南瑤宮組織奉祀虎爺的「虎仔爺會」(聖將軍會)在進香回鑾途中維持秩序[論文 6]日治時期,「虎仔爺會」的名稱常讓政府單位誤以為是黑道幫派組織,於是南瑤宮便將一尊當時尚未有名號的天上聖母贈與虎爺會,成立「新大媽會」消弭疑慮[61],也是繼嘉慶19年金和安聖母會(老大媽會)[論文 6]南瑤宮成立的媽祖會之一,此後接香擔的任務便由新大媽會承接[書籍 1],而新大媽會由於在每年笨港進香護持香擔的角色,是十媽會中唯一不參與進香輪值的媽祖會。

換涼傘蓋靈印

南瑤宮笨港進香隊伍進入彰化縣員林市,會由當地主祀三山國王員林廣寧宮負責接駕並舉行「換涼傘」和「蓋靈印」的儀式[62],其換涼傘儀式的目的與祭貳香時防止搶轎衝突[54]和讓媽祖鑾駕可停留久一點的目的大致相同[13],而南瑤宮日治時期明治年間有和員林廣寧宮簽訂遶境換涼傘的合約[歷史文件 1],儀式結束後會在一本特殊的筆記本中蓋上媽祖會的印璽以示確認[書籍 1],接著南瑤宮媽祖會前往員林福寧宮員林廣寧宮分別駐駕[63],隔日送駕時再將涼傘換回。

俗諺

大媽四愛吃雞 二媽五愛冤家 三媽六愛遼溪

「大媽四愛吃雞,二媽五愛冤家,三媽六愛遼溪」,這句俗諺在許多中臺灣耆老的口中廣為流傳,並且與南瑤宮笨港進香有關,南瑤宮的大媽與四媽在信徒的心中相當靈驗,遶境時會準備豐盛的牲禮及其他供品還願[論文 8],而過去在二媽與五媽的進香過程中曾經發生爭執[64],因此在民間有「愛冤家」的說法[65],「三媽六愛遼溪」則表示早年每逢三媽六年進香要跨越濁水溪時,河床的水位往往都比其他兩組媽祖會進香時還高[66],也闡述了現今南瑤宮三媽與六媽的進香保留遼溪的特色。

北港媽興外莊 彰化媽蔭外方

「北港媽興外莊,彰化媽蔭外方」,則列出了兩間媽祖廟北港朝天宮彰化南瑤宮中臺灣信眾的影響力,據信北港媽祖相當的靈驗且慈愛,無論是北港本地居民或是異鄉人都會加以庇佑,而南瑤宮由於其分靈地區廣泛,媽祖會在中部地區的組織龐大,且過去往笨港進香的人數眾多,彰化媽也護佑了香路沿線居民,固有「蔭外方」的美譽[67]

戲曲與文學

林文明案

同治九年(1870年),曾協助平定戴潮春事件霧峰林家家長兼南瑤宮笨港進香大總理林文明 [68],遭時任台灣鎮總兵楊在元台灣兵備道黎兆堂所調派的彰化縣候補知府凌定國,將笨港進香活動禁止並把南瑤宮媽祖暫時關禁在彰化開化寺[69],以護送南瑤宮媽祖起駕為由設局其至彰化縣白沙書院公堂殺害[書籍 3][70],此事件造成南瑤宮笨港進香中斷至日治時期才復辦[70],由於其案情離奇曾被改編為《壽至公堂》[書籍 4]、《紅旗‧白旗‧阿罩霧》[書籍 5]歌仔戲《林默娘掛帥》、《林默娘掛帥貳部曲-笨港進香》[71]公視新創電影《疑霧公堂》[72]等各式戲曲文學作品。

施九緞事件

光緒14年,時任台灣巡撫劉銘傳調派淡水知縣李嘉棠主持土地丈量,因其丈量不公而爆發以鹿港仕紳施九緞為首的民變[書籍 6]施九緞等人曾佔領彰化南瑤宮[73]焚香祈求媽祖保佑並擊退朱煥明為首的清軍[書籍 7],隨後施九緞事件林朝棟澎湖鎮總兵吳宏洛等人所平定,此段史實結合南瑤宮笨港進香等活動被改編為歌仔戲《林默娘掛帥參部曲-德同在造》[74]等作品。

櫟社

明治45年日治臺灣三大詩社之一的「櫟社」舉辦創社十周年慶祝活動,適逢北港朝天宮重修落成,以「笨港進香詞」為題徵稿[論文 9],其中張玉書 [歷史文件 2]吳立軒 [歷史文件 3]陳錫金 [歷史文件 4]等人的詩作描寫了南瑤宮往笨港進香起駕及回鑾沿路信眾熱情燒金紙迎接的盛況[論文 9],亦成為日治時期南瑤宮進香的重要史料。

另外身為櫟社創辦人與霧峰林家後代的林朝崧,也在《無悶草堂詩存》中著有《臺中竹枝詞》,其第八首也有關於南瑤宮進香的敘述[歷史文件 5]

藝術

Thumb
陳澄波《廟口》

日治時期臺灣畫家陳澄波曾以南瑤宮為主題繪畫作品《水邊》[藝術作品 1]《廟口》[藝術作品 2],而描繪南瑤宮笨港進香活動相關的藝術作品則有如藝術家孫少英《出彰化城》、楊義勳《祈之頌》[藝術作品 3]楊德全《南瑤宮媽祖出巡圖》[藝術作品 3]林晉任《媽祖神轎》[藝術作品 3]等畫作。曾在2017年由主辦於彰化縣立美術館《出彰化城-南瑤宮笨港進香藝術家聯展》展覽中有展出[藝術作品 3] [75]

進香歌曲

更多信息 曲序, 曲目 ...

歷年進香職務

更多信息 西元, 歲次 ...

歷年進香時程

笨港進香

民國50年代後彰化南瑤宮往笨港徒步進香曾中斷,改以車巡的方式為期三天兩夜[77],自西元2014年起恢復徒步進香,且每年行程會略有微調。[12][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

2014年(甲午年)
更多信息 進香 值年, 起駕 ...
2015年(乙未年)
更多信息 進香 值年, 起駕 ...
2016年(丙申年)
更多信息 進香 值年, 起駕 ...
2017年(丁酉年)
更多信息 進香 值年, 起駕 ...
2018年(戊戌年)
更多信息 進香 值年, 起駕 ...
2019年(己亥年)
更多信息 進香 值年, 起駕 ...
2020年(庚子年)

西元2020年受到Covid-19新冠肺炎病毒影響,笨港進香延後舉行並改為車巡,縮減日程為三天兩夜。

更多信息 進香 值年, 起駕 ...
2021年(辛丑年)
更多信息 進香 值年, 起駕 ...
2022年(壬寅年)
更多信息 進香 值年, 起駕 ...
2023年(癸卯年)
更多信息 進香 值年, 起駕 ...


2024年(甲辰年)

百年以來,南瑤宮開基三媽在該年首次參與笨港進香[91] [92]

更多信息 進香 值年, 起駕 ...


註釋

  1. 關於古笨港天后宮是否遭到沖毀的笨港毀滅論 [雜誌期刊 1],至今史學界仍有爭論[論文 2],此部分請參見古笨港天后宮
  2. 過去南瑤宮曾因故與北港朝天宮交惡[雜誌期刊 2]而改為僅在新港奉天宮會香不前往北港朝天宮 [論文 5],現今則恢復至兩地的會香儀式[6][7]
  3. 詳細的媽祖會分組為大媽四:老大媽會、老四媽會、聖四媽會;二媽五:老二媽會、興二媽會、老五媽會;三媽六:聖三媽會、新三媽會、老六媽會,每個分組皆有三個媽祖會負責辦理往笨港進香事宜,另外十媽會之一的新大媽會因負責護持香擔的工作,故不參與進香輪值。[論文 6]
  4. 根據日治時期北港朝天宮管理委員蔡川的手記記載:南瑤宮笨港進香團三個進香媽會的媽祖正尊都有進到朝天宮正殿,在朝天宮裡舉行「請火」儀式。現在南瑤宮「會香」活動時,有媽祖正尊不下轎的慣例[論文 1]
  5. 2018年南瑤宮三媽六笨港進香增加「參香」職務,由彰化南瑤宮的分靈「彰化聖媽會」擔任。
  6. 回鑾遶境範圍大致為彰化市的舊城區,也就是清領時期彰化城四城門內[33],而四城門早在日治時期就被拆除,但清代城門附近的土地公廟至今尚有留存,分別為東門:彰化大東門福德祠[34]元清觀對面);西門:彰化西門福德祠[35];南門:彰化大南門開彰祖廟[36];北門:彰化北門福德祠[37]
  7. 雖然換龍袍儀式曾改到笨港水仙宮和「笨港天后宮--開台祖家媽」(笨南港天后宮)進行,但南瑤宮笨港進香的香擔都停在廟外,從未進入這兩間廟舉行任何的會香儀式。這是因為南瑤宮認為進行換龍袍的祖家媽媽祖是南瑤宮贈予的,而笨港水仙宮和「笨港天后宮--開台祖家媽」(笨南港天后宮)並不是南瑤宮的祖廟-古笨港天后宮[論文 1]
  8. 「大公」二字為參與南瑤宮笨港進香所有人員及組織的總稱[書籍 1]
  9. 南瑤宮彰化市市公所託管的廟宇之一[47],所以每逢進香或其他重大活動時,由彰化市長作為南瑤宮的代表。[論文 7] [48]
  10. 另有一說為彰化縣社頭鄉舊社天門宮的舊二媽前往協助[書籍 1]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書籍參考

  1. 溫宗翰. 笨港進香:彰化南瑤宮往笨港進香 (PDF). 彰化縣文化局. 2023. ISBN 978-986-06015-2-7 (中文).
  2. 周璽. 彰化縣志 卷5.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臺灣文獻全文資料庫 (中文). 一在邑治南門外尾窰,乾隆中士民公建,歲往笨港進香,男女塞道,屢著靈應。
  3. 連橫. 《臺灣通史.林奠國列傳》. 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二八種 (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2, 卷三十三: 897-902 (中文). 四年,文明被害彰化,報至,莊人大憤,不期而集者數千人,洶洶欲動。初,城吏以計殺文明,意林氏必擁眾至,即以圍城之罪辦之。
  4. 楊守愚. 李獻璋 , 編. 《壽至公堂》. 《台灣民間文學集》 (台灣文藝協會). 1936 (中文).
  5. 邱坤良. 茫霧島嶼.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4. ISBN 9789860435672 (中文).
  6. 連橫. 《臺灣通史.郭光侯、施九縀列傳》. 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二八種 (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2, 卷三十二: 876-882 (中文).
  7. 吳德功. 周憲文 , 編. 《戴施兩案紀略》. 臺灣文獻叢刊第四七種 (台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59: 95-116 (中文).

論文參考

  1. 李振安. 彰化南瑤宮媽祖進香活動之變遷研究 (碩士論文). 嘉義: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2014.
  2. 員緗倢. 笨港天后宮爭議歷史暨相關課題之研究 (碩士論文). 台灣: 國立中正大學. 2016 (中文).
  3. 黃偉強. 北港進香文化之研究 (PDF) (碩士論文). 台灣: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2018 [2025-07-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8-11) (中文).
  4. 林伯奇; 陳素雲. 日治時期彰化南瑤宮笨港進香新史料考釋 (PDF). 臺灣文獻 (中文).
  5. 林美容. 彰化媽祖的信仰圈 (PDF).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中文).
  6. 謝國賢. 媽會在公所制度下的管理之研究 (PDF) (碩士論文). 南華大學. 2016 (中文).
  7. 林美容. 與彰化媽祖有關的傳說、故事與諺語 (PDF).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09-111. 1990 [2025-07-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4-06-30) (中文).
  8. 廖振富; 張明權. 日治時期臺灣古典詩中的「媽祖進香」書寫─以 1912 年〈笨港進香詞〉徵詩作品為例 (PDF). 2013 臺中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媽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 (中文).

歷史文件參考

  1. 〈員林廣寧宮大媽接香換傘協議書〉. 1912 (中文). 茲因歷年南瑤宮天上聖母往笨港進香回鑾經至東螺東堡粵人溪底之際,員林街廣寧宮大媽接香換傘之時,眾爐下屢起爭端。適於明治四十五年舊歷二月十五日各爐代表者齊集南瑤宮共議換傘
  2. 張玉書. 《櫟社十週年大會詩稿.笨港進香詞》. 國立臺灣文學館. 1912 [2025-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11) (中文). 喧傳媽祖出彰垣,一路追隨不厭煩。香客紛紛三十萬,盤飧到處足雞豚。
  3. 吳立軒. 《櫟社十週年大會詩稿.笨港進香詞》. 1912 (中文). 彩旗搖曳舞春風,佝僂歡迎盡鞠躬。夾道花金焚未了,神輿早返南瑤宮。旗鈴響亮鼓鼕鼕,十里爐煙密篆濃。滿案牲牷兼酒醴,低頭合十禱虔恭。
  4. 陳錫金. 《櫟社十週年大會詩稿.笨港進香詞》. 國立臺灣文學館. 1912 (中文). 往來轂擊與肩摩,十里旌旗十部歌。借問南瑤宮熱鬧,香燈可似此間麼。
  5. 林朝崧. 《無悶草堂詩存.臺中竹枝詞八首其八》. 國立臺灣文學館. 1910 (中文). 南瑤宮畔去尋春,恰值天妃降誕辰。燭影爐煙三里霧,不知多少進香人。

雜誌期刊參考

  1. 李獻璋. 〈笨港聚落的成立及其媽祖祠祀的發展與信仰實態〉. 《大陸雜誌》. 1967, 35卷 (8期) (中文).
  2. 林伯奇. 光復後彰化南瑤宮至笨港進香史蹟(上). 2024龍Happy (新港文教基金會). 2024, (374期) (中文).
  3. 林伯奇. 光復後彰化南瑤宮至笨港進香史蹟(下). 2024龍Happy (新港文教基金會). 2024, (374期) (中文).

藝術作品參考

  1. 陳澄波. 《水邊》.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教基金會. [2025-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5-02-09) (中文).
  2. 陳澄波. 《廟口》.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教基金會. [2025-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30) (中文).
  3. 林鈺芸. 南瑤宮笨港進香藝術家聯展 平面畫作串起進香路. 非池中藝術網. 2017-04-02 (中文).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