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當勞·特朗普的種族觀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唐纳德·特朗普的种族观点
Remove ads

美國總統當勞·特朗普的言行一直被批評存在種族主義或同情白人至上主義。記者、好友、家人和前僱員都指責他在美國煽動種族主義。但特朗普屢次對種族主義指控表示否認[1][2]

1973年,特朗普及其公司特朗普管理公司因涉對非裔租房者進行住宅歧視英語Housing discrimin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而被司法部起訴;特朗普達成和解並服從判決,在不承認有過錯的情況下終止這些做法[3][4][5]。2011年至2016年,特朗普是已被揭穿的出生地陰謀論的主要支持者,錯誤地聲稱巴拉克·奧巴馬總統並非出生在美國[6][7]。在一樁種族歧視的刑事案件中,特朗普直到2024年[8]仍然聲稱一個被稱為「中央公園五人組」的團體應對1989年中央公園慢跑者強姦一名白人女性的案件負責,該團體主要由非裔美國青少年組成,儘管這五名男性已於2002年被正式宣告無罪[9][10][11]。特朗普在2016年總統競選開始時發表演講,稱墨西哥將罪犯送到邊境:「他們帶來毒品。他們帶來犯罪。他們是強姦犯。但我認為,其中一些是好人[註 1][12][13]。」在競選期間,特朗普利用白人工人階級選民的恐懼心理,並給人留下了對國家構成挑戰的團體具有全球危險性的印象[14]

2017年,在維珍尼亞州夏洛茨維爾舉行的白人至上主義者集會後,特朗普發表言論,批評人士認為這些言論暗示白人至上主義遊行者與抗議他們的人之間存在道德對等,都稱其為「非常優秀的人」,儘管特朗普聲明「我不是在談論新納粹分子和白人民族主義者,因為他們應該受到徹底的譴責」[註 2][15][16][17]。2018年,在一次關於移民改革的橢圓形辦公室會議上,特朗普據稱將薩爾瓦多海地和非洲國家稱為「糞坑」,這一言論被廣泛譴責為種族主義言論[18][19]。2019年7月,特朗普在推特上批評四名有色人種民主黨女議員,其中三人出生於美國:「她們為什麼不回去,幫助修復她們來自的那個支離破碎、犯罪猖獗的地方。然後回來告訴我們怎麼做[註 3][20]。」《大西洋月刊》等新聞媒體批評該評論是常見的種族主義言論[21]。他後來否認自己的言論帶有種族主義色彩,並表示「如果有人對我們的國家有意見,如果有人不想留在我們國家,他們就應該離開[註 4][22]。」

特朗普的爭議言論遭到世界各地許多觀察家的譴責[4][23][24],但他的一些支持者認為這是對政治正確性的拒絕[25][26],而另一些人則認為是因為他們懷有相似的種族信仰[27][28]。多項研究和調查顯示,種族怨恨促成了特朗普的政治崛起,並且在決定美國選民的政黨忠誠度方面比經濟因素更為重要[28][29]。種族主義和仇視伊斯蘭教的態度已被證明是對特朗普支持率的有力指標[30]

Remove ads

就任總統前

住宅歧視案件

1973年,美國司法部起訴特朗普管理公司、當勞·特朗普及其父親弗雷德·特朗普,指控他們在租房行為中歧視非裔美國人[3][31]

紐約市人權部門的測試人員發現,特朗普大廈的潛在黑人租戶被告知沒有空房,而潛在的白人租戶則被提供同一棟樓的公寓[32]。調查期間,特朗普的四名經紀人承認使用「C」(代表「有色人種」)或「9」代碼來標記黑人申請人,並表示他們被告知公司「不鼓勵出租給黑人」或「不允許出租給黑人租戶」,並且潛在的黑人租戶應該被送到中央辦公室,而白人租戶的申請可以在現場接受。三名門衛作證說,他們被告知要通過謊報租金或聲稱沒有空房來勸阻潛在的黑人租戶[33][34]。1975年,雙方達成和解,特朗普同意知悉《公平住宅法英語Civil Rights Act of 1968》,刊登廣告稱歡迎黑人租房,每周向都市聯盟提供一份空置房屋清單,並允許都市聯盟為非白人比例低於10%的房產中20%的空置房屋推薦合格的候選人[32][35]

負責記錄特朗普證詞的司法部律師伊莉絲·戈德韋伯表示,在一次咖啡休息期間,特朗普直接對她說:「你知道,你也不想和他們住在一起[36]。」

1978年,特朗普集團因繼續拒絕向黑人租戶出租而違反1975年的和解條款,再次遭到起訴;特朗普和他的律師羅伊·科恩對上述指控表示否認[37][38][39]。1983年,大都會行動研究所指出,特朗普村的兩處房產白人比例仍然超過95%[40]

Remove ads

中央公園慢跑者案

1989年4月19日晚,特麗莎·梅利在曼克頓中央公園遭到襲擊、強姦和雞姦。襲擊當晚,五名未成年男子(四名非裔美國人和一名西班牙裔)因涉嫌約30名青少年在中央公園犯下的多起襲擊事件而被捕。檢方無視證據表明,有一名肇事者的DNA與任何嫌疑人都不匹配,而是使用了嫌疑人聲稱是脅迫和虛假的供詞[41]。1990年,陪審團在兩次不同的審判中將他們定罪,刑期從5年到15年不等。襲擊事件在媒體上被廣泛報道[42]

1989年5月1日,特朗普在紐約市四大主要報紙上刊登整版廣告,呼籲恢復死刑。他說,他希望那些被指控在中央公園毆打並強姦一名慢跑者的「各個年齡段的罪犯」都「感到恐懼」[43]。特朗普在接受CNN採訪時向拉里·金表示:「我們社會的問題在於受害者完全沒有權利,而罪犯卻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權利」[註 5]。他還談到另一起女性被強姦並被扔出窗外的案件時表示:「如果我們想要有所作為,也許仇恨正是我們需要的[註 6][44]。」

2002年,一名入獄的連環強姦犯承認強姦慢跑者,遺傳指紋分析證實了這一事實[45],五名男子的定罪被撤銷。2003年,他們以惡意起訴、種族歧視和精神損害為由起訴紐約市政府。五名被告的律師表示,特朗普的廣告煽動了輿論[43]。2014年,紐約市以4100萬美元(約合2023年5200萬美元)和解了此案。同年6月,特朗普稱該和解「是一種恥辱」,並表示該團體仍有可能被判有罪:「和解並不意味着無罪……這些年輕人的過去並不像天使一樣美好[註 7][46][47]。」

2016年10月,特朗普競選總統時表示「中央公園五人案」有罪,對他們的定罪不應被撤銷[48],此舉招致了「中央公園五人案」成員[49]及其他人士的批評。共和黨參議員約翰·麥凱恩撤回對特朗普的支持,部分原因是特朗普「對『中央公園五人案』中無辜者的無恥言論」[50]。五名被告之一尤素夫·薩拉姆表示,他在被拘留期間遭到警方虐待,是被迫認罪的[51]。執導紀錄片《中央公園五人案英語The Central Park Five (film)》的電影製片人肯·伯恩斯幫助洗清被告的罪名,他稱特朗普的言論「極其粗俗」且「徹頭徹尾的種族主義」[9]

2019年6月,在回應肯·伯恩斯的紀錄片和Netflix迷你劇《當他們看到我們時英語When They See Us》時,特朗普堅持了他之前的言論,稱「雙方都有人持這種觀點。他們都承認了自己的罪行。如果你看看蓮達·費爾斯坦和一些檢察官,你會發現他們認為市政府根本不應該解決這個案子。所以我們就此打住吧[註 8][52]。」

黑人專業人士

1989年,特朗普在接受布萊恩特·甘布爾英語Bryant Gumbel採訪時表示:「在就業市場上,受過良好教育的黑人比受過良好教育的白人擁有巨大的優勢。[註 9]」《財富》雜誌報道稱,有關求職者種族對其就業前景影響的事實證據研究並未證實特朗普的這一說法[53]

約翰·奧唐納在其1991年出版的《Trumped!》 一書中引用了特朗普的話說:

我在特朗普城堡英語Golden Nugget Atlantic City特朗普廣場英語Trump Plaza Hotel and Casino都有黑人會計。黑人數我的錢!我討厭這樣。我只想要矮個子戴着基帕的人來數我的錢……我只想要這些人來數我的錢。其他人都不行……除此之外,我還得告訴你一件事。我覺得那傢伙很懶。這大概不是他的錯,因為懶惰是黑人的天性。[註 10]

特朗普在1997年發表的一次採訪中告訴《花花公子》雜誌表示「奧唐納寫的關於我的東西可能是真的」[54]。兩年後,在尋求改革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時,特朗普否認發表過這番言論[53]

Remove ads

美國原住民博彩業

1990年代初,特朗普在大西洋城的投資受到不斷擴張的美國原住民賭場業英語Native American gaming的競爭威脅。在此期間,特朗普聲稱「沒有人比當勞·特朗普更喜歡印第安人」,但隨後又毫無證據地聲稱黑幫已經滲透到美國原住民賭場,並聲稱「印第安人」或「印第安酋長」根本無法對抗黑幫,暗示賭場實際上並非由美國原住民擁有,理由是賭場老闆的外表,以及將美國原住民描繪成貪婪的人[55][56]

2000年,特朗普及其同夥被罰款25萬美元(相當於2023年的42萬美元),並公開道歉,因為他們沒有透露他們資助了批評在卡茨基爾山建造更多美洲原住民賭場的廣告,這些廣告暗示莫華克印第安人吸食可卡因並帶來暴力,他們質問:「這些就是我們想要的新鄰居嗎?」這些廣告聲稱由「草根、親家庭」的捐助者資助,實際上由羅渣·斯通設計,而特朗普批准並資助這項耗資數百萬美元的項目[55][57]

1993年,特朗普在國會與美國眾議院自然資源委員會英語United States House Committee on Natural Resources資深成員佐治·米勒就印第安賭場問題展開辯論。特朗普認為這種競爭會損害他自己的賭博利益。米勒在談到印第安人的種族時問道:「這就是你嗎?」「我們要根據人們是否有印第安血統來判斷他們是否有資格經營賭場?」[註 11]特朗普回應道:「那很可能就是我,絕對沒錯。因為,我告訴你。如果你看看你批准的一些保留地,看看你,先生,憑藉你的智慧批准的那些,我現在就可以告訴你,在我看來,他們根本不像印第安人[註 12]。」米勒回應道,「感謝上帝,這不是檢驗人們在這個國家是否擁有權利的標準——無論他們是否通過你的『外表』測試[註 13][58]。」2024年,MSNBC的安娜·卡布雷拉評論道,「在1993年的那段視頻中與特朗普對質的加利福尼亞州眾議員佐治·米勒說,那是他在國會40年任期內聽到的最不負責任的證詞[註 14][58]。」

Remove ads

電視節目《飛黃騰達》

2005年4月,特朗普出現在侯活·斯特恩的廣播節目中,提議電視節目《飛黃騰達》第四季將由一支純白人金髮女郎組成的隊伍與一支純非裔美國人隊伍競爭。斯特恩問特朗普這是否會引發一場「種族戰爭」,特朗普回答說:「我會處理得非常好……我很老練。」該提議遭到全國廣播公司電視部門高管的拒絕。《飛黃騰達》第四季的最終結局是,特朗普邀請本季非裔美國男性冠軍蘭德爾·萍克特與獲得亞軍的一位白人女性分享榮譽。萍克特稱此舉是「種族主義」[59]

特朗普還被指控在《飛黃騰達》拍攝期間使用種族歧視性言論。前《飛黃騰達》參賽選手、前特朗普政府通訊主管奧馬羅薩·馬尼戈特·紐曼英語Omarosa Manigault Newman表示,特朗普使用「黑鬼」之類的詞彙。《飛黃騰達》第一季聯合製片人比爾·普魯特也表示,特朗普在拍攝期間使用了種族歧視性言論[60]

2016年競選

墨西哥移民

特朗普在接受唐·萊蒙採訪時,他反問道「誰在強姦?」,為自己關於墨西哥移民的言論進行辯護[61]

穆斯林移民禁令提議

特朗普在總統競選期間頻繁提出禁止某些穆斯林佔多數的國家入境美國的提議[62]。2016年7月下旬,NBC新聞將他的立場描述為:「禁止所有穆斯林,或許還可以禁止其他來自有恐怖主義歷史的國家的人,但就是不要說『穆斯林』[註 15][62]。」魯迪·朱利安尼福克斯新聞上表示,特朗普委託他制定一項「穆斯林禁令」,並要求朱利安尼組建一個委員會,向他展示「合法執行的正確方法」[63][64]。該委員會的成員包括前美國司法部長兼紐約南區首席法官米高·穆嘉菲,以及眾議員邁克·麥考爾彼得·T·金,他們決定放棄宗教依據,轉而關注朱利安尼所說的「有大量證據表明有人正在向美國派遣恐怖分子」的地區[64]

2016年5月,特朗普略微收回了其穆斯林禁令的呼籲,稱其「僅僅是一個想法,而不是一項提案」[65]。2016年6月13日,特朗普重新制定禁令,使其更具地域性,而非宗教性,適用於「世界上有針對美國、歐洲或我們盟友的恐怖主義歷史的地區」[65][66]。兩小時後,他聲稱禁令僅針對「與伊斯蘭恐怖主義有關的」國家[65]。2016年6月,他還表示將允許來自英國等盟友的穆斯林進入美國[65]。2016年5月,當被問及禁令如何適用於倫敦新當選市長薩迪克·汗時,特朗普表示「總會有例外」[67]。薩迪克·汗的發言人回應稱,特朗普的觀點「無知、分裂且危險」,正中極端分子的下懷[68]

2016年6月,特朗普擴大他提出的禁止穆斯林移民美國的禁令,將來自有恐怖主義歷史地區的移民也納入其中[69]。特朗普表示:「當我當選後,我將暫停來自世界各地有證據表明存在針對美國、歐洲或我們盟友的恐怖主義歷史的地區的移民,直到我們了解如何終結這些威脅[69]」。據《紐約時報》報道,律師和法律學者表示,總統有權執行該計劃,但這需要一項雄心勃勃、可能耗時的官僚努力,並會濫用行政權力[70]。移民分析人士還指出,特朗普計劃的實施可能會「引發一波針對在國外旅行和生活的美國公民的報復浪潮」[70]。2016年7月,特朗普稱他的提議涵蓋「任何受到恐怖主義威脅的國家」[71]。特朗普後來將此次重新表述稱為「極端審查」[72]

2016年7月,當被問及他限制來自恐怖主義高發地區的移民的提議時,特朗普堅稱這並不是對他最初禁止所有穆斯林移民提議的「倒退」[73]。他說:「事實上,你可以說這是一種擴張。我現在正在考慮領土問題[註 16][73]。」當被問及他的新提議是否意味着將對來自法國、德國和西班牙等受到恐怖主義威脅的國家的移民進行更嚴格的審查時,特朗普回答說:「這是他們自己的錯,因為多年來他們一直允許人們進入他們的領土[註 17][74][75]。」

2016年8月15日,特朗普暗示「極端觀點」將成為被驅逐出境美國的理由,並表示將驅逐奧蘭度夜總會槍擊案槍手奧馬爾·馬田的父親塞迪克·馬田,後者曾表示支持塔利班[76][77][78]。8月31日,特朗普在鳳凰城發表演講時表示,他將成立一個委員會,研究將暫停哪些地區或國家的移民,並指出敍利亞和利比亞將名列前茅[79][80][81]。當時特朗普競選團隊的移民顧問謝夫·塞申斯表示,特朗普競選團隊的計劃是「迄今為止在這個國家可能永遠都不會改變的、旨在修復美國移民制度的最佳執法計劃」[82]。在確認聽證會上,他承認支持基於「恐怖分子進入風險異常高的地區」進行審查;塞申斯承認,如果該計劃違反了「憲法秩序」,司法部將需要對其進行評估[83]

西班牙裔法官

2013年,紐約州對特朗普大學提起4000萬美元(約合2023年的5160萬美元)的民事訴訟,指控該公司作出虛假陳述並欺騙消費者[84][85]。另有兩起集體民事訴訟,涉及特朗普本人及其公司[86]。在總統競選期間,特朗普對負責兩起案件的法官岡薩洛·P·庫里爾英語Gonzalo P. Curiel予以批評,指控其裁決存在偏見,因為他是「墨西哥法官,有墨西哥血統」。儘管庫里爾法官的父母是從墨西哥移民過來的,但他是出生於印第安納州東芝加哥的美國公民[87][88]。特朗普表示,庫里爾的墨西哥血統會讓他與法官產生「絕對的衝突」,這將導致種族主義的指控[89]。眾議院議長、特朗普的支持者、共和黨人保羅·瑞安評論道:「我不認同這些言論。聲稱一個人因為種族原因無法勝任工作,這有點像教科書上對種族主義言論的定義。我認為這種言論應該被絕對否認。這絕對是不可接受的[註 18][90]。」

Remove ads

仇恨犯罪

2015年8月19日,兩名白人男子(此後認罪[91])在波士頓地鐵站外襲擊了一名正在睡覺的男子。警方將襲擊者拘留,其中一人供認了襲擊動機:「當勞·特朗普是對的,所有非法移民都應該被驅逐出境。」 當天晚些時候,特朗普在新聞發布會上得知了此事。他回應道:「我沒有聽說過。那將是一種恥辱……我要說的是,關注我的人非常熱情。他們熱愛這個國家,他們希望這個國家再次偉大[註 19][92]。」

新澤西阿拉伯人

2015年11月21日,在阿拉巴馬州伯明翰舉行的集會上,特朗普謊稱自己看到電視報道,稱「成千上萬」的阿拉伯裔美國人在新澤西州慶祝世貿中心9/11襲擊中倒塌。在接受佐治·史提芬諾伯羅斯採訪時,特朗普再次強調了這一說法,堅稱「在新澤西州的另一邊,那裏有大量阿拉伯裔居民,也有人在歡呼[註 20][93][94][95][96]

索馬里難民

2016年8月,特朗普在緬因州競選,該州有大量索馬里移民。在一次集會上,他說:「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犯罪案件不斷惡化,緬因州是索馬里難民的主要目的地,這一點眾所周知,對吧?[註 21]」特朗普還提到恐怖主義風險,並提到了2016年6月發生的一起事件,當時三名索馬里青年因計劃加入敍利亞伊斯蘭國而被判有罪[97]

在緬因州索馬里人聚居地路易斯頓,警察局長表示,索馬里人已經融入了這座城市,他們並沒有導致犯罪率上升;犯罪率實際上是在下降,而不是上升。市長表示,路易斯頓很安全,大家都相處融洽。在特朗普發表講話後舉行的索馬里人支持集會上,砵蘭市長歡迎該市的索馬里居民,並表示:「在這裏我們需要你們。」 緬因州共和黨參議員蘇珊·柯林斯評論道:「特朗普先生貶損合法來到這個國家的移民的言論尤其無益。緬因州受益於來自歐洲、中東、亞洲以及越來越多的非洲的人們——包括我們來自索馬里的朋友[註 22][97][98]。」

Twitter和辯論中的種族指責

在2016年競選活動之前和期間,特朗普利用其政治平台傳播針對不同種族群體的詆毀性言論。特朗普聲稱:「我們城市中絕大多數的暴力犯罪都是由黑人和西班牙裔犯下的」[99],「巴爾的摩、芝加哥等地以及許多其他地方幾乎每小時都有殺人案發生」[100],「美國有些地方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之一。比如屋崙或弗格森,那裏的犯罪率更糟糕。真的嗎?[註 23]」他還轉發了一條虛假信息,稱81%的白人謀殺案受害者是被黑人殺害的(根據聯邦調查局2014年的數據,實際比例為15%)[101]

據發現,競選期間,特朗普轉發了#WhiteGenocide(白人大屠殺運動)主要影響者的推文超過75次,其中兩次轉發了用戶名為@WhiteGenocideTM的用戶的推文[102]。特朗普還錯誤地聲稱,「非裔美國人社區絕對處於前所未有的糟糕境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糟糕」[103],「你去內城,你會發現那裏的貧困率是45%,非裔美國人現在在內城的貧困率是45%,」[註 24]並且「非裔美國人和西班牙裔生活在地獄裏。你走在街上,就會被槍殺」[註 25][104]

其他指控則針對總統巴拉克·奧巴馬。特朗普將2014年弗格森鎮騷亂歸咎於奧巴馬,稱「奧巴馬總統對非裔美國人社區完全沒有控制權(或尊重)」,並將2015年巴爾的摩暴動歸咎於奧巴馬,稱「我們偉大的非裔美國總統並沒有對那些如此高興和公然摧毀巴爾的摩的暴徒產生積極影響!」[註 26][105]特朗普還發表未經證實的言論,稱奧巴馬「不是一個好學生」,需要某種模稜兩可的幫助才能考上大學[106],暗示奧巴馬可能沒有上過課[107],多次重申奧巴馬讓比爾·艾爾斯英語Bill Ayers為他寫書的陰謀論[108],並表示:「可悲的是,由於奧巴馬總統的總統工作如此糟糕,你們幾代人都看不到另一位黑人總統了![註 27][109]」特朗普聲稱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用「N字」來形容奧巴馬,稱這表明普京不尊重奧巴馬,而特朗普本人會做得更好[110]

特朗普還暗示福音派人士不應該信任泰德·克魯茲,因為克魯茲是古巴裔;而傑布·布殊「因為他的妻子而必須喜歡墨西哥非法移民」,他的妻子是墨西哥裔美國人[105]

2016年競選期間的少數族裔外展活動

民調數據顯示,特朗普在拉丁裔美國人中的支持率較低;2016年2月進行的一項全國性調查顯示,約80%的西班牙裔選民對特朗普持負面看法(其中70%的人持「非常負面」看法),是其他共和黨候選人比例的兩倍多[111]。這些低支持率的原因是特朗普在競選中支持擬議的墨西哥邊境牆,以及他反對非法移民的言論[111][112][113]。儘管預計拉美裔支持率較低,但特朗普獲得了約29%的西班牙裔選票,略高於羅姆尼在2012年獲得的選票[114]

根據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期間的民調數據,特朗普幾乎沒有獲得非裔美國人的支持。2016年8月,晨間諮詢公司英語Morning Consult的一項民調顯示,只有5%的黑人選民表示打算投票給特朗普[115]。然而,特朗普最終獲得了8%的非裔美國人選票,比米特·羅姆尼在2012年獲得的選票多出約50萬張[116]。2016年8月,特朗普在維珍尼亞州發表演講時表示:「你們生活在貧困之中,你們的學校不好,你們沒有工作,你們58%的年輕人失業——嘗試像特朗普這樣的新事物,你們到底有什麼損失呢?[註 28][117]

2016年6月,在加州雷丁的一場集會上,特朗普指着觀眾席中的一位房地產經紀人格哥利·錢德爾說道:「看看我這邊的非裔美國人,看看他。你是最棒的嗎?」[註 29]錢德爾後來在2019年宣布,他對特朗普的「白人優越感」以及「親白人」共和黨將黑人當作「政治棋子」的做法非常不滿,因此決定退出共和黨。錢德爾還表示:「我們還沒有聽到有人像本屆政府那樣公開辱罵我們[118]。」

第一屆總統任期

移民政策

美國之音新聞報道:《特朗普移民令引發紐約機場抗議》

2017年1月27日,特朗普通過一項名為《阻止外國恐怖分子進入美國的國家保護計劃》的行政命令,下令無限期禁止逃離內戰敍利亞難民入境。他還突然暫停了來自其他六個穆斯林佔多數國家的移民(為期90天):伊拉克、伊朗、利比亞、索馬里、蘇丹和也門。人權活動人士將這些行動描述為政府批准的宗教迫害。該命令被聯邦法院暫緩執行[119][120]。特朗普隨後於2017年3月和9月發布了該禁令的修訂版本美國最高法院最終於2018年6月維持第三版禁令英語Trump v. Hawaii,首席大法官羅拔斯代表多數派撰文指出:「該公告明確以合法目的為前提:阻止未經充分審查的國民入境,並促使其他國家改進其做法」[註 30][121]。然而,持不同意見的大法官索尼婭·索托馬約爾將該意見與1944年允許二戰期間拘留日裔美國人的判決進行了比較[122]。穆斯塔法·巴尤米批評法院維持行政命令,他評論說:「穆斯林禁令的裁決使特朗普的偏見合法化……而且,認為穆斯林是獨特的國家安全威脅,因為他們是穆斯林的種族主義觀點仍然存在[123]。」

黑人核心小組

在2017年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艾普麗爾·瑞安英語April Ryan詢問特朗普,在制定影響市中心地區的行政命令時,是否會讓國會黑人核心小組英語Congressional Black Caucus參與。特朗普回答說:「嗯,我會的。我告訴你,你想安排這次會面嗎?」瑞安回答說她只是一名記者,特朗普追問道:「他們是你的朋友嗎?」《紐約時報》寫道,特朗普「顯然沒有意識到向一名黑人記者提出這樣的問題可能帶有種族主義色彩」。記者莊拿芬·凱普哈特英語Jonathan Capehart評論道:「他是不是以為所有黑人都互相認識,而她會跑去幫他安排會面[124]?」

2017年3月,國會黑人核心小組的六名成員與特朗普會面,討論該黨團如何回應特朗普在競選集會上向非裔美國人提出的「投票給他,你會失去什麼?」的問題。這個問題是特朗普競選言論的一部分,被視為將所有非裔美國人描繪成無助的貧困和內城暴力的化身[125]。據兩位出席會議的人士稱,特朗普詢問小組成員是否認識新內閣成員本·卡森,當發現沒有人認識他時,特朗普顯得很驚訝。此外,當一名小組成員告訴特朗普削減福利項目會損害她的選民時,「並非所有選民都是黑人」[126],總統回答說:「真的嗎?那他們是什麼?」儘管大多數福利領取者都是白人[126]」。小組主席、眾議員塞德里克·列治文英語Cedric Richmond後來表示,此次會議富有成效,黨團和政府的目標大同小異:「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你可能會看到差異。其中一部分只是教育和生活經歷[127]。」

對海地和尼日利亞的貶損言論

2017年6月,特朗普召集官員開會,抱怨自他就職以來入境的移民數量過多。《紐約時報》報道稱,兩名與會官員表示,當特朗普讀到一份表格,上面寫着有1.5萬人從海地來訪時,他評論道:「他們都得了愛滋病。」而當讀到有4萬人從尼日利亞來訪時,他又說,尼日利亞人看過美國之後,就再也不會「回到他們的棚屋」了。兩位聽到特朗普言論的官員當時都將這些話轉達給了其他工作人員,但白宮否認特朗普說過這些話,一些在場官員也聲稱不記得特朗普說過這些話[128]

颶風瑪麗亞

Thumb
颶風瑪麗亞襲擊波多黎各後受損的房屋

2017年颶風瑪麗亞襲擊波多黎各後,聖胡安市長卡門·尤林·克魯茲在電視上請求援助,並指責聯邦政府的應對措施效率低下,導致致命後果。特朗普在Twitter上回應稱,波多黎各領導層「無法派工作人員前來幫忙」,因為「他們希望一切都有人替他們做」,同時聲稱聯邦工作人員做得「非常出色」[129]。隨着死亡人數達到數千人,紐約州州長安德魯·科莫等人批評聯邦政府,並暗示種族主義是應對不足的部分原因[130]

赦免喬·阿爾帕約

美國司法部認定,亞利桑那州警長喬·阿爾帕約監管着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種族定性模式[131]。阿爾帕約使用的非法手段包括「極端的種族定性和虐待性懲罰,包括對拉丁裔囚犯進行酷刑、羞辱和貶低」[132]。司法部以非法歧視性警察行為為由對他提起訴訟。阿爾帕約無視司法部的命令,並因繼續對西班牙裔進行種族定性而被判藐視法庭罪。特朗普稱他為「偉大的美國愛國者」,甚至在宣判前赦免他[133][134][135]。眾議院議長保羅·瑞安以及亞利桑那州聯邦參議員約翰·麥凱恩謝夫·弗萊克對特朗普的決定提出批評[136][137][138]。憲法學者反對這項赦免,認為這是「對聯邦司法系統憲法法治本身的攻擊」。參與阿爾帕約被定罪案的美國公民自由聯盟在Twiitter上寫道:「當勞·特朗普赦免喬·阿爾帕約,向膽大妄為的白人民族主義運動發出了又一個令人不安的信號,即白宮支持種族主義和偏見[註 31]。」 美國公民自由聯盟副法律總監塞西莉亞·王表示,此次赦免是「總統對種族主義的認可」[139][140]

NFL國歌抗議活動

2016年8月,美國國家欖球聯盟四分衛科林·卡佩尼克在演奏美國國歌時開始靜坐(後來改為跪下),以抗議美國黑人遭受的警察暴力和種族不平等。當時還是總統候選人的特朗普表示:「我個人認為這不是一件好事,我認為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而且,你知道,也許他應該找一個更適合他的國家。讓他試試吧,不會成功的[註 32][141]。」

特朗普在阿拉巴馬州參議員候選人路德·斯特蘭奇的集會上對抗議活動發表廣泛評論,他說:「難道你不想看到NFL的老闆們,當有人不尊重我們的國旗時,會說,『馬上把那個混蛋趕出球場,出去,他被解僱了。他被解僱了。』你知道,有些老闆會這麼做。他會說,『那個不尊重我們國旗的傢伙,他被解僱了。』而那位老闆不知道自己會成為這個國家最受歡迎的人。因為這完全是對我們傳統的不尊重[註 33][142]。」特朗普後來反駁球員們對種族不平等的擔憂,他說:「下跪的問題與種族無關。這是對我們國家、國旗和國歌的尊重。NFL必須尊重這一點[註 34][143]!」特朗普派副總統邁克·彭斯出席在印第安納波利斯舉行的一場NFL比賽,告訴他「如果有球員下跪,不尊重我們的國家,就離開體育場[144]。」彭斯在國歌演奏後離開,這一舉動被許多人視為一種宣傳噱頭[145]

2017年10月,達拉斯牛仔隊老闆傑里·瓊斯英語Jerry Jones宣布將讓未能在奏國歌時起立的球員坐冷板凳,特朗普公開讚揚了瓊斯[143]。卡佩尼克向NFL提起串謀訴訟,指控NFL老闆們在特朗普的影響下,合謀同意不聘用卡佩尼克作為懲罰。在一次球員-老闆會議上,幾位老闆表示,由於懼怕特朗普,他們不願繼續允許球員抗議。紐英倫愛國者隊老闆羅拔·肯尼斯·克拉夫特英語Robert Kraft公開支持特朗普,他表示「我們的問題是,我們的總統會利用這一點來執行他的使命,而我認為這並不符合美國的最佳利益。這造成了分裂,非常可怕[註 35][146]。」卡佩尼克的律師馬克·傑拉戈斯表示「他們顯然串通一氣,因為他們受到了總統的恐嚇。他們沒有簽下他的唯一原因——老闆們會承認這一點——就是因為特朗普,而他們串通一氣就是因為特朗普[註 36][147]。」邁亞密海豚隊老闆史提芬·米高·羅斯英語Stephen M. Ross承認,他最初支持球員的抗議,但由於特朗普而改變了立場,其他老闆也作證稱,特朗普曾就抗議活動與他們聯繫[147]。特朗普讚揚了NFL老闆們投票允許對抗議者的行為進行處罰或解僱,並藉此暗示不願在奏國歌時起立的球員不屬於美國[148]。一些評論員認為,NFL的這一舉動是與特朗普站在一起、反對黑人抗議者的決定[149]

2018年6月,特朗普取消了超級碗冠軍費城老鷹隊的白宮之行邀請,原因是他們發現只有少數球員因不同意特朗普的政策而計劃出席。特朗普聲稱,球員們不來的原因是他堅持在奏國歌時起立,但這一說法遭到幾名老鷹隊球員的駁斥[150],事實上該隊球員在該賽季從未下跪過[151]。評論人士指出,特朗普將問題轉向國歌爭議,是試圖利用社會和種族問題來煽動他的支持者[150],並將此與他公開批評黑人NBA球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黑人籃球運動員以及ESPN一名黑人主播聯繫起來[143]

夏洛茨維爾集會

Thumb
團結右翼集會上的抗議者。特朗普因稱此次集會「雙方都有非常優秀的人」而受到批評。
特朗普表示,「我們以最強烈的措辭譴責多方表現出的這種令人震驚的仇恨、偏見和暴力。」

2017年8月11日至12日,維珍尼亞州夏洛茨維爾舉行了一場名為「團結右翼」的極右翼集會[152][153]。其既定目標是反對拆除解放公園的羅拔·E·李雕像[154][155]。抗議者包括白人至上主義者、白人民族主義者、新聯邦主義者、三K黨成員、新納粹分子和各種民兵組織英語American militia movement。一些人高呼種族主義和反猶太主義口號,並攜帶納粹旗幟聯盟戰旗反穆斯林反猶太主義橫幅以及半自動步槍[155][15][156]。一些抗議者和反抗議者攜帶盾牌和棍棒,雙方都「揮舞棍棒、拳打腳踢並噴灑化學藥劑」,迫使警方宣布集會非法並驅散人群[157]。驅散命令發布兩小時後,一名自稱新納粹分子的男子駕車衝撞一群抗議集會的人群,導致附近一家購物中心的一名女子死亡,另有35人受傷[158]

特朗普在集會的最初聲明中譴責了「多方的仇恨、偏執和暴力」,但並未直接譴責白人民族主義者。他的聲明及其隨後的辯護(其中他還提到「雙方都有非常優秀的人」)表明,白人至上主義遊行者與抗議他們的人在道德上是平等的,這導致一些觀察人士認為他同情白人至上主義[15]。特朗普在同一辯護中表示:「我不是在談論新納粹分子和白人民族主義者,因為他們應該受到徹底的譴責[註 37][159][160]。」

兩天後,特朗普的最初言論引發了強烈的反對,隨後他發表了一份事先準備好的聲明,稱「種族主義是邪惡的,那些以種族主義的名義製造暴力的人是罪犯和暴徒[註 38][161]。」然而,第二天他又為最初的集會辯護,稱「你們那群人抗議拆除對他們來說非常非常重要的雕像……你們正在改變歷史;你們正在改變文化[註 39]」,並再次將責任歸咎於反抗議者,並強調:「我認為雙方都有責任。我對此毫不懷疑。一方是壞人,另一方也是非常暴力。沒人願意這麼說,但我現在就說:另一方有一群人未經許可就衝進來,他們非常非常暴力[註 40][162]。」前三K黨大巫師大衛·杜克在推文中稱讚了特朗普的言論:「感謝特朗普總統的誠實和勇氣講述夏洛茨維爾的真相併譴責BLM/安提法中的左翼恐怖分子[註 41][162]。」

集會結束五天後,特朗普在Twitter上對最初的集會及其對邦聯雕像的捍衛表示同情,他寫道:「看到我們偉大國家的歷史和文化因美麗的雕像和紀念碑被拆除而被撕裂,我感到很難過」,「我們城市、鄉鎮和公園中被奪走的美麗將被深深懷念,而且永遠無法被取代[註 42][163]!」

集會十天後,特朗普在美國退伍軍人協會大會上發表事先準備好的講話,呼籲全國團結起來。他說:「我們並非由膚色、工資或政黨定義。相反,我們是由我們共同的人性、我們在這個偉大國家的公民身份以及我們心中的愛定義[註 43]。」此前一天,他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集會上發表更多的種族分裂言論。在談到那些希望拆除邦聯雕像的人時,他表示:「他們試圖奪走我們的文化。他們試圖奪走我們的歷史[註 44][164][165]。」

特朗普在紀念一周年的推文中表示:「一年前夏洛茨維爾的騷亂造成了毫無意義的死亡和分裂。作為一個國家,我們必須團結起來。我譴責一切形式的種族主義和暴力行為。祝所有美國人和平[註 45]!」批評人士認為,「一切形式的種族主義」這一措辭可以被理解為對白人民族主義者的含蓄辯護,這與他在集會上發表的「雙方」言論類似[166]

伊利沙伯·華倫

在2012年競選參議員時,伊利沙伯·華倫的對手指控華倫在專業名錄的個人資料中列出了部分美洲原住民血統[167]。華倫否認她曾為了找工作而聲稱自己是少數族裔,而對她的工作經歷和對她過去僱主的採訪的審查都未能找到任何支持這一指控的證據[168]。特朗普藉此爭議多次稱她為「風中奇緣」,包括在白宮向二戰期間在美國軍隊服役的美洲原住民老兵發表講話時[169]。華倫回應道:「美國總統甚至不能在不發表種族歧視言論的情況下參加完一個向這些英雄致敬的儀式,這真是令人深感遺憾[註 46][169]。」

殖民時代部落聯盟秘書長約翰·諾活表示,特朗普給華倫起的綽號「是對所有美洲印第安人的侮辱」,「帶有種族主義色彩」,並補充說特朗普應該「停止用我們歷史上的重要人物作為種族歧視的代名詞來攻擊他的對手」[169]。美國印第安人全國代表大會主席表示:「我們很遺憾總統用波卡洪塔斯的名字來侮辱政治對手,這掩蓋了今天白宮儀式的真正目的[169]。」白宮新聞秘書薩拉·赫卡比·桑德斯表示,稱綽號是種族歧視的抱怨「荒謬可笑」,「大多數人覺得冒犯的是華倫參議員為了事業發展而謊報自己的血統」[169][170]

「漂亮的韓國女士」

2018年1月,特朗普在聽取了有關巴基斯坦恐怖組織人質的情報簡報後,他便向一位亞裔情報分析員提問「你來自哪裏」。在她告訴特朗普自己來自紐約後,特朗普再次提問,她澄清說自己來自曼克頓。他繼續追問,直到她最終告訴他,她的父母是韓國人。特朗普隨後問他的一位顧問,為什麼「這位漂亮的韓國女士」沒有代表他與朝鮮談判[171][172]NBC新聞將這段對話描述為特朗普「似乎在暗示她的種族應該決定她的職業道路」。Vox新聞社認為,特朗普拒絕接受「紐約」作為答案,實際上是在「表明亞裔移民的孩子永遠不可能真正『來自』美國。這不僅僅是簡單的偏見,這感覺就像是對經典的美國『大熔爐』理想的徹底拒絕[173]。」

「糞坑國家」

2018年1月11日,特朗普在橢圓形辦公室參加移民改革會議時,評論來自薩爾瓦多海地洪都拉斯和非洲國家的移民數據時,據稱表示:「那些混蛋給我們輸送了他們不想要的人」[174],並建議美國應該增加來自「挪威等地」[175]和亞洲國家的移民[176]。這些言論遭到了國內外的廣泛譴責[177][178][18]安達臣·庫珀唐·萊蒙英語Don Lemon等新聞主播稱特朗普為種族主義者[6]

白宮在同日發表的聲明中並未否認總統的言論,但第二天特朗普在Twitter上部分否認,稱他「從未說過任何貶損海地人的話」,並否認曾用「糞坑」來指代這些國家,但承認使用了「強硬的語言」[179][177]參議院少數黨黨鞭迪克·德賓是出席橢圓形辦公室會議的唯一民主黨人,他表示,特朗普確實使用了種族主義語言,並將非洲國家稱為「糞坑」,並且「他說了這些充滿仇恨的話,而且他反覆說」[180]

馬克·希爾茲英語Mark Shields在《PBS新聞一小時》節目中評論道:「當勞·特朗普用《風中奇緣》來攻擊或嘲諷參議員伊利沙伯·華倫,這還算可以理解。坦白說,這已經超出了那種程度。我的意思是,這是種族歧視。這是種族主義。確實如此[註 47][181]。」

2019年3月,國土安全部部長基爾斯琴·尼爾森在眾議院國土安全委員會就邊境安全問題作證時,被問及此事。尼爾森表示,她「不記得具體非洲國家的具體分類」。當被問及總統的用詞時,尼爾森說:「我不記得具體的用詞」,但她記得「房間裏幾乎所有人都說了髒話」,但迪克·德賓除外。在之後的質詢中,尼爾森說:「我記得一些議員說了一些髒話」,但沒有詳細說明說了什麼或是誰說的[182][183][184]

同樣出席會議的阿肯色州共和黨參議員湯·卡頓和佐治亞州共和黨參議員龐德偉發表聯合聲明,稱他們「不記得總統明確說過這些話」[185]。後來,兩位參議員都否認特朗普說過「糞坑」(shithole)。龐德偉表示,特朗普「沒有用這個詞……嚴重的失實陳述在於,文中使用了原本沒有使用的詞語」[186]。卡頓說:「我沒有聽到,我當時離當勞·特朗普的距離不比迪克·德賓遠。」卡頓解釋說,他「沒有聽到針對個人或個人的貶損性評論」,並繼續向採訪者確認,「(歸咎於特朗普的)情緒完全是假的」[187]。與此同時,《華盛頓郵報》報道稱,卡頓和珀杜告訴白宮,他們聽到的是「shithouse」,而不是「shithole」[188][189]

南卡羅萊納州共和黨參議員添·史葛表示,出席會議的南卡羅萊納州共和黨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已證實,特朗普確實將薩爾瓦多、海地和一些非洲國家稱為「糞坑國家」[190]。格雷厄姆拒絕證實或否認聽到過特朗普的言論,而是發表聲明稱:「(我)直接對(特朗普)說了我的話[191]。」格雷厄姆後來回應道:「我的記憶沒有變化。我知道他們說了什麼,我也知道我說了什麼」,同時還堅稱「重要的不是你來自哪裏,而是你來到這裏後願意做什麼」[192]。亞利桑那州共和黨參議員謝夫·弗萊克表示,參會者在賬戶公開之前就告訴過他有關特朗普所發表的言論[193]

保守派專欄作家艾力·艾力森表示,特朗普曾私下向朋友吹噓自己發表過這些言論,認為「這會讓基本盤民眾感到高興」[194]。《華盛頓郵報》援引特朗普助手的話說,特朗普曾打電話給朋友,詢問他的政治支持者對這一事件的報道作何反應,並表示他對報道的發表「並不特別生氣」[188]

共和黨的反應

美國副總統邁克·彭斯表示,他「了解總統的心意」,特朗普的目標是改革移民制度,使其不分種族、信仰或原籍國,以擇優錄取為原則,鼓勵那些希望「為不斷增長的美國經濟和繁榮的社區做出貢獻」的人移民[195]。一些共和黨議員譴責特朗普的言論,稱其「令人遺憾」且「站不住腳」,而另一些人則迴避或未作回應[196]。眾議院議長保羅·瑞安表示:「所以,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非常不幸,毫無幫助。」緬因州參議員蘇珊·柯林斯曾表示不會投票給特朗普,並且一直對他持批評態度,她表示:「這些言論非常不恰當,越界了,可能會損害兩黨達成移民協議的努力。總統不應該貶低其他國家[註 48]。」參議院中唯一的非裔共和黨籍南卡羅萊納州參議員添·史葛和奧克拉荷馬州參議員占士·蘭克福德稱這些言論「令人失望」[197]

猶他州眾議員、海地裔米婭·洛夫在推特上表示,這些言論「不友善、分裂、精英主義,公然違背我們國家的價值觀」。她後來表示,這些言論「真的令人難以接受,尤其是因為我的(海地移民)父母是總統的堅定支持者……有些國家正在苦苦掙扎,但……他們的人民是好人,他們是我們的一部分[198][199]。」亞利桑那州參議員謝夫·弗萊克寫道:「據與會人員在會後直接向我反映,總統的言辭並非『強硬』,而是令人憎惡和反感[200]。」佛羅里達州眾議員伊利安娜·羅斯-萊赫蒂寧和明尼蘇達州眾議員艾力·保爾森也對這些言論表示譴責[200]

民主黨的反應

當被問及是否相信參議員德賓對該事件的報道時,參議院少數黨領袖查克·舒默回答說:「我毫不懷疑。首先,當勞·特朗普撒謊太多次了,很難相信他在任何事情上說的話,更不用說這件事了[註 49][201]。」馬利蘭州眾議院少數黨黨鞭士丹利·霍耶和佐治亞州民權領袖眾議員約翰·路易斯都表示,特朗普的言論證實了他的種族主義[202][203][204]。麻省眾議員占·麥戈文說:「美國總統是個種族主義者,這就是證據。他的仇恨言論在白宮沒有立足之地[註 50][197]。」明尼蘇達州眾議員添·沃爾茲說:「這就是種族主義,簡單明了,我們需要這樣稱呼它。我的共和黨同僚也應該這樣稱呼它[註 51]。」康涅狄格州參議員李察·布魯門薩爾表示,特朗普的言論「帶有赤裸裸的種族主義意味——令人憎惡且陰險的種族主義,拙劣地偽裝成移民政策」[註 52][205]。加利福尼亞州眾議員凱倫·巴斯說:「你永遠不會把一個以白人為主的國家稱為『糞坑』,因為你無法將有色人種,無論是美國人還是其他人,視為平等的人[註 53]。」新澤西州眾議員比爾·帕斯克雷爾英語Bill Pascrell在Twiiter上表示,特朗普「表現出的偏執傾向會讓阿奇·邦克英語Archie Bunker臉紅」,並稱他是「國家的恥辱」[197]

國際反應

Thumb
在特朗普發表所謂的「糞坑國家」言論後,烏干達總統約韋里·穆塞韋尼稱讚特朗普說:「我喜歡特朗普,因為他坦誠地與非洲人交談。」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發言人魯珀特·科爾維爾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除了種族主義,沒有別的詞可以用。你不能把整個國家和大陸都斥為『糞坑』,因此,所有非白人居民都不受歡迎[23]。」

非洲聯盟發表聲明,強烈譴責特朗普的言論,並要求其撤回並道歉。非盟發言人表示:「鑑於歷史上有多少非洲人作為奴隸來到美國,(特朗普的言論)公然違背了所有公認的行為和做法。這尤其令人驚訝,因為美國仍然是全球移民如何催生出一個以多元化和機遇為核心的強大價值觀的國家的典範[206]。」

烏干達總統約韋里·穆塞韋尼稱讚特朗普說:「我喜歡特朗普,因為他坦誠地與非洲人交談。我不知道他的話是不是被誤傳了,但我喜歡他講話,因為他說話很坦率[207][208]。」

博茨瓦納國際事務部召見美國大使,並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認為現任美國總統的言論極不負責任、應受譴責,而且帶有種族主義色彩[206]。」南非執政黨非洲人國民大會在推特上表示「特朗普總統對那些與美國政策立場不一致的國家發表貶損言論,這是對特朗普總統的攻擊。發展中國家正在經歷困難。美國也面臨困難[209]。」南非反對黨民主聯盟領導人姆穆西·邁馬內表示「對奧巴馬根源的仇恨現在已經延伸到整個非洲大陸[200]。」

歌曲《蛇》與「蛇的故事」

自2016年總統競選以來,特朗普經常講述「蛇的故事」,其靈感來自奧斯卡·布朗創作的歌曲英語The Snake (song)。在特朗普的複述中,這一故事變成了一個寓言,用來警告移民帶來的危險[210]。2018年2月,特朗普在保守黨政治行動會議上發表演講時提及這一故事,引發批評。奧斯卡·布朗的女兒瑪姬·布朗表示,特朗普的移民議程「涉及分裂主義、種族主義、性別歧視,這與奧斯卡·布朗的主張截然相反」。林肯計劃聯合創始人史提夫·施密特英語Steve Schmidt表示「特朗普的『蛇的故事』惡毒、可恥、徹頭徹尾的種族主義,而且極其不符合美國精神[211]。」奧地利語言研究員卡捷琳娜·皮利亞丘克聲稱:「特朗普利用『蛇的故事』在喧鬧的集會上煽動種族主義狂熱[212][213]。」

愛麗絲·瑪麗·詹森

愛麗絲·瑪麗·詹森英語Alice Marie Johnson是一名非裔美國女性,1996年,她因串謀持有可卡因和企圖持有可卡因被判處終身監禁[214]。2018年6月,特朗普在與正在遊說釋放詹森的金·卡戴珊會面一周後赦免了她[215]。2020年8月,詹森出現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的一段視頻中,講述了她獲釋的消息,並讚揚了特朗普簽署刑事司法改革法案《第一步法案英語First Step Act》的決定。第二天,特朗普總統對她進行了完全赦免[214]。評論人士指出,特朗普赦免的大多數人「看起來不像詹森」,他主要將赦免權用於政治目的[216]

學校的平權行動

2018年7月,特朗普政府廢除了奧巴馬時代的指導方針,該指導方針建議大學在錄取學生時考慮種族因素。奧巴馬政府原本希望在大學校園中培養更加多元化的學生群體,但特朗普政府認為該指導方針違憲[217]

歐洲移民

2018年7月,特朗普在歐洲訪問期間接受《太陽報》採訪時表示:「我認為允許數百萬人進入歐洲非常非常可悲,歐洲所發生的事情令人遺憾。我認為這改變了歐洲的結構,除非你迅速採取行動,否則它永遠不會恢復到以前的樣子。我的意思不是積極的,而是你正在失去你的文化。看看周圍,你會看到一些10年或15年前還不存在的地區[註 54]。」在同一次訪問中,特朗普在與英國首相文翠珊舉行的聯合新聞發布會上再次評論了歐洲的移民問題:「我認為這對歐洲來說非常糟糕。我認為歐洲是我非常了解的地方,我認為發生的事情非常艱難。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局面,我認為這正在改變文化。這對歐洲來說是一件非常負面的事情[註 55]。」梅回應說:「多年來,移民總體上對英國有利。它為英國帶來了具有不同背景和觀點的人們,我們看到他們為我們的社會和經濟做出了貢獻[註 56][218]。」

南非白人農民

2018年8月,特朗普發推文稱,他已命令國務卿米高·蓬佩奧調查南非的土地徵用和白人農民大屠殺事件,此舉是基於種族主義陰謀論[219][220]。事實上,農業組織AgriSA最近報告稱,農場謀殺率已降至20年來的最低水平[221],僅為1998年記錄水平的三分之一[222]。對此,反誹謗聯盟發表聲明:

美國總統竟然附和白人至上主義者長期以來的虛假論調,聲稱南非白人農民是南非黑人多數群體大規模種族主義屠殺的目標,這令人極為不安。我們希望總統能夠努力了解南非局勢的真相和現實,而不是重複白人至上主義者最常用的令人不安、種族分裂的論調[註 57][223]

「我是一名民族主義者」

2018年10月,特朗普在侯斯頓的一次集會上表示:「你知道,他們有一個詞——它有點過時了——叫做民族主義者。我說,真的,我們不應該用這個詞。你知道我是什麼嗎?我是個民族主義者,好嗎?我是個民族主義者。民族主義者。沒問題。用這個詞。用這個詞[註 58]。」特朗普後來否認他使用這個詞有任何種族含義。然而,許多人認為,他使用的「民族主義者」一詞與「白人民族主義者」一詞危險地接近。例如,改過自新的新納粹分子基斯頓·皮喬里尼英語Christian Picciolini在推特上寫道:「特朗普『我是民族主義者』的言論很可能成為自1915年電影《一個國家的誕生》美化三K黨,並在1925年為三K黨贏得400萬成員以來,白人至上主義者招募的最大福音[註 59][224]。」

特朗普支持的廣告被撤回

2018年11月,FacebookNBC福克斯新聞撤回了一則備受爭議的政治競選廣告,該廣告曾得到特朗普的支持,但批評人士稱其帶有種族主義色彩。該廣告在中期選舉前播出,聚焦於當時正穿越墨西哥、希望移民美國的移民大篷車,以及因2014年在加州殺害兩名警長而被定罪的無證移民路易斯·布拉卡蒙特斯英語Luis Bracamontes[225]

「只有在狹長地帶」

2019年5月,在特朗普的一次競選集會上,一名觀眾建議射殺越境的非法移民,特朗普對此開玩笑地回應道:「只有在狹長地帶,你才能逃脫懲罰[226][227][228][229]。」

二十美元鈔票上的哈莉特·塔布曼

2019年5月,特朗普政府宣布,奧巴馬政府原計劃在2020年之前將20美元紙幣上的安德魯·積遜肖像替換為哈莉特·塔布曼肖像,但該計劃將推遲至2026年[230]。一些批評人士認為,這一決定反映了特朗普的種族主義,其中包括眾議員艾安娜·普雷斯利英語Ayanna Pressley,她表示:「姆努欽部長任由特朗普的種族主義和厭女症蔓延,阻礙他實現人民的意願[231]。」特朗普非常崇拜安德魯·積遜,入主白宮後立即將他的肖像安放在橢圓形辦公室。批評人士認為,特朗普對積遜的支持是「赤裸裸的種族主義」,旨在吸引其主要由白人組成的政治基礎,並指出積遜擁有奴隸制以及針對美洲原住民的政策[232]

总结
视角

民主黨女議員應該「滾回」自己的國家

2019年7月14日,特朗普在Twitter上提到了四名民主黨女議員,雖然他沒有點名提到任何一位國會議員,但外界普遍推測他指的是亞歷山德里婭·奧卡西奧-科爾特斯艾安娜·普雷斯利英語Ayanna Pressley伊爾汗·奧馬爾拉希達·特萊布。這群被統稱為「小隊英語Squad (U.S. Congress)」的女議員在一周前曾與眾議院議長蘭茜·佩洛西發生過口角[233][234]

真有意思,看到這些「進步」的民主黨女議員,她們原本來自的政府簡直是一場徹頭徹尾的災難,是世界上最糟糕、最腐敗、最無能的國家(如果她們真的有一個正常運轉的政府的話),現在卻大聲惡毒地對美國人民——地球上最偉大、最強大的國家——我們的政府該如何運作。她們為什麼不回去,幫助修復她們來自的那些支離破碎、犯罪猖獗的地方呢?然後再回來告訴我們該怎麼做。這些地方急需你們的幫助,你們離開得還不夠快。我相信蘭茜·佩洛西一定會非常樂意迅速制定出免費的旅行安排![註 60]

——當勞·特朗普(@realDonaldTrump on Twitter,2019年7月14日)[235][236][237]

美國公平就業機會委員會明確指出,「滾回你來的地方去英語Go back to where you came from」這類語言可能違反反歧視就業法。「基於國籍的種族歧視性言語或肢體行為,如果嚴重或普遍存在,並造成恐嚇性、敵意或冒犯性的工作環境,影響工作表現,或對就業機會造成負面影響,則屬於違法行為。」該委員會網站指出:「潛在違法行為的例子包括侮辱、嘲諷或種族歧視性綽號,例如取笑某人的外國口音,或諸如『滾回你來的地方去』之類的言論,無論其出自上司還是同事[238]。」

四位女議員中僅有一人是移民,其他三人均出生在美國,這使得特朗普的言論成為將少數族裔成員錯誤地歸咎於外國的典型例子[233][234]。佩洛西將特朗普的言論稱為「仇外言論」,並評論道:「當特朗普告訴四名美國女議員回自己的國家時,他重申了他的『讓美國再次偉大』計劃一直是讓美國再次變白[註 61][239]。」在2020年總統選舉民主黨候選人中,伯尼·桑德斯稱特朗普是種族主義者,而伊利沙伯·華倫賀錦麗貝托·奧羅克則稱他的言論是種族主義[233][234]。近期離開共和黨的美國眾議員積斯甸·阿馬什稱這些言論「種族主義且令人作嘔」[240]。共和黨議員最初大多對特朗普的言論保持沉默,身居領導地位的議員起初拒絕置評[241]。截至7月20日,約有20名共和黨議員對特朗普的言論予以批評,約有60名共和黨議員支持特朗普或批評民主黨議員,約有60名共和黨議員同時批評特朗普和民主黨議員,約有110人保持沉默或給出模糊的答案[242]。白人民族主義出版物和社交媒體網站對特朗普的言論大加讚賞;「這就是我們選舉他來代表的白人民族主義」,安德魯·安格林英語Andrew Anglin在其新納粹網站Daily Stormer上寫道[243]

《紐約時報》新聞分析師彼得·貝克因撰寫有關這些推文的文章,但避免直接稱其為「種族主義者」而引發爭議[244]。直接使用「種族主義者」一詞通常會引起爭議,新聞報道中通常會避免使用,通常會使用「充滿種族歧視」或「種族歧視」等委婉說法。然而,許多出版物直接將特朗普的推文和語言稱為種族主義,包括《華盛頓郵報》[245]、Vox[244]、CNN[246]以及美聯社[247]全國公共廣播電台自2018年1月起實施一項政策,在描述特朗普政府時通常避免使用「種族主義者」一詞,但新聞編輯室同意編輯部的決定,將特朗普的推文描述為種族主義者[248]

《華盛頓郵報》採訪了26位相關消息人士後報道稱,在遭到強烈反對後,特朗普向其顧問們為自己的言論進行了辯護。特朗普表示,他一直在關注《福克斯與朋友們英語Fox & Friends》節目,他的言論旨在引起人們對這四位女議員的更多關注,因為他認為她們是「很好的陪襯」[249]

7月14日晚些時候,特朗普在Twitter上寫道:「看到民主黨人竟然為那些辱罵我們國家、並對以色列懷有真摯而無節制仇恨的人辯護,真是令人難過。每當他們被質問時,他們就稱包括蘭茜·佩洛西在內的對手為『種族主義者』[註 62][250]。」翌日,特朗普要求「激進左翼女議員」就「她們所說的可怕言論」向他以及美國和以色列人民道歉[251],還指責她們散布「種族主義仇恨」[252]。在回應一名記者的提問時,特朗普表示,他並不擔心白人民族主義者是否同意他的觀點,「因為很多人都同意我的觀點[253]。」

7月16日,美國眾議院通過第489號決議,譴責特朗普的言論,稱眾議院「強烈譴責當勞·特朗普總統的種族主義言論,這些言論使對新美國人和有色人種的恐懼和仇恨合法化,並加劇了這種恐懼和仇恨」。四名共和黨眾議員(布萊恩·菲茨柏德烈弗雷德·阿普頓威爾·赫德英語Will Hurd蘇珊·布魯克斯英語Susan Brooks)以240票贊成、187票反對的結果,與民主黨多數派、獨立人士積斯甸·阿馬什聯手。投票前,特朗普繼續對四名女議員進行辱罵,共和黨高層指責四名女議員是社會主義者[254]。投票後,特朗普讚揚共和黨團結一致否決眾議院的決議,同時承認該決議是針對他對「四名民主黨女議員」的言論[255]

同樣在7月16日,共和黨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米奇·麥康奈爾和共和黨眾議院少數黨領袖奇雲·麥卡錫對特朗普的言論發表評論。麥康奈爾被問及特朗普最初的言論是否帶有種族主義色彩。麥康奈爾回答說:「總統不是種族主義者。」麥康奈爾還表示,單挑美國政壇中廣泛存在的「煽動性言論」中的任何片段都是「錯誤的」。麥卡錫也被問及特朗普最初的言論是否帶有種族主義色彩;麥卡錫回答說:「不[256][257]。」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共和黨人林賽·格雷厄姆在Twitter上寫道:「我們都知道,AOC和這群人都是共產主義者。他們憎恨以色列。他們憎恨我們自己的國家。他們把我們邊境的警衛——邊境巡邏人員——稱為集中營警衛。他們指責支持以色列的人是為了班哲文而做。他們是反猶太主義者。他們是反美主義者[註 63][258]。」7月18日,格雷厄姆表示他不認為特朗普最初的言論帶有種族主義色彩,因為「我不認為一個擁抱特朗普的索馬里難民會被要求回去。如果你是種族主義者,你會希望所有人都回去,因為他們是黑人或穆斯林[註 64]。」此前在2015年,格雷厄姆曾稱特朗普為「種族歧視、仇外的宗教偏執者」[259]

Thumb
特朗普在推文發布後舉行集會,誣告眾議員伊爾汗·奧馬爾支持阿爾蓋達組織。集會現場人群隨後開始高呼「把她送回去,把她送回去」。

7月17日,在北卡羅萊納州的總統競選集會上,特朗普繼續攻擊這四名女議員:「她們從來不說好話。所以我才說,『嘿,如果你不喜歡,就讓她們走人』……如果她們不喜歡,就告訴她們走人[註 65][260][261]。」「要麼愛,要麼走」是一句口號,經常用來形容政府的批評者或任何被認為不夠愛國的人,尤其是非白人;這句口號在1960年代常被用來對付越南戰爭抗議者[262]。特朗普在演講中提到拉希達·特萊布稱他為「混蛋」,並表示:「那不是熱愛我們國家的人」[263]。特朗普還點名伊爾汗·奧馬爾,並歪曲了奧馬爾於2013年的言論,謊稱奧馬爾曾讚揚阿爾蓋達組織。當特朗普繼續指責奧馬爾「輕蔑地瞧不起」美國人時,特朗普的支持者們高呼「把她送回去,把她送回去[264][265]。」集會結束後,特朗普在Twitter上寫道:「多麼棒的人群,多麼偉大的人民。」當被問及7月18日的口號時,特朗普表示他不同意人群的口號。他謊稱自己試圖通過「快速講話」來阻止口號。實際上,特朗普在口號響起時停頓了13秒,並沒有阻止人群。他繼續講話後,繼續批評奧馬爾[261][266][267]。7月19日,特朗普稱讚北卡羅萊納州的民眾是「不可思議的人」和「不可思議的愛國者」[268]

美國以外媒體廣泛報道此事。社交媒體標籤「#IStandWithIlhanOmar」迅速在美國和其他國家流行。許多外國政界人士紛紛發表評論,譴責特朗普。7月19日,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評論道:「我反對(特朗普的言論),並與他所針對的女議員站在一起[269]。」加拿大總理賈斯汀·杜魯多表示:「這些言論令人傷人、錯誤且完全不可接受。我希望加拿大的每個人都知道,這些言論完全不可接受,在加拿大不應該被允許或鼓勵[270]。」英國首相文翠珊也譴責特朗普的言論,稱其「完全不可接受」。歐洲理事會主席當奴·圖斯克評論道:「多年來,我一直是歐洲最親美的政治家之一……(但)有時,如果你覺得某事完全不可接受,你就必須做出反應,無論出於商業考慮,無論利益如何[270]。」

CBS新聞YouGov於7月17日至19日對近2100名美國成年人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34%的人認為特朗普最初的推文不帶有種族主義色彩,48%的人認為這些推文帶有種族主義色彩。70%的共和黨受訪者認為這些推文不帶有種族主義色彩,84%的民主黨受訪者認為這些推文帶有種族主義色彩。59%的受訪者不同意特朗普最初的推文,40%的人表示同意[271]

总结
视角

「老鼠成災」

2019年7月27日,特朗普在Twitter上批評眾議員伊萊賈·卡明斯英語Elijah Cummings、他所代表的馬利蘭州選區以及巴爾的摩市。已故的卡明斯曾擔任眾議院監督委員會主席,負責對特朗普政府的調查,包括其移民拘留問題。根據美國人口普查數據,卡明斯所代表的選區黑人人口超過50%,涵蓋巴爾的摩部分地區以及郊區。特朗普的推文發布前不到一小時,金伯利·克拉西克在《福克斯與朋友》節目中批評了卡明斯及其選區。克拉西克也是黑人,她對此反應積極,認為特朗普觀看了她的片段[272][273][274][275][276]

眾議員伊萊賈·卡明斯是個殘暴的惡霸,他對邊境巡邏隊的優秀男男女女大聲咆哮,抱怨南部邊境的狀況,但實際上,他的巴爾的摩選區情況更糟、更危險。他的選區被認為是美國最糟糕的選區……正如上周國會之旅所證明的那樣,邊境乾淨、高效、管理良好,只是非常擁擠。卡明區一片狼藉,老鼠成災。如果他在巴爾的摩多待一段時間,也許他可以幫助清理這個非常危險和骯髒的地方……為什麼會有這麼多錢流向伊萊賈·卡明斯選區,而這裏被認為是美國管理最糟糕、最危險的選區。沒有人願意住在那裏。這些錢都去哪兒了?多少錢被偷了?立即調查這起腐敗事件![註 66]

——當勞·特朗普(@realDonaldTrump,2019年7月27日)[277][278][279][280]

據《衛報》專欄作家阿富阿·希爾希英語Afua Hirsch稱,特朗普曾多次將黑人聚居區描述為「犯罪團伙」,包括2014年的非洲國家、2017年的阿特蘭大、2018年的庇護城市,以及他認為「小隊」應該在2019年「重返」的地方[281]。當眾議員約翰·路易斯拒絕參加特朗普2017年的就職典禮時,特朗普表示路易斯「應該花更多時間修復和幫助他的選區,該選區狀況糟糕,正在分崩離析(更不用說犯罪猖獗)」[272][273][274][275]

卡明斯回應稱,他「有道義上的責任為選民爭取利益」,並指出,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此前曾請求特朗普支持通過降低處方藥價格的法律,同時還引用了民主黨眾議員2017年的一篇文章,該文章哀嘆特朗普在這些問題上沒有提供支持。出生於巴爾的摩的眾議院議長蘭茜·佩洛西和參議員伊利沙伯·華倫譴責他的言論帶有種族主義色彩[272][273][274]

幾個小時後,特朗普繼續攻擊:「伊萊賈·卡明斯把所有時間都花在試圖通過『監督』來傷害無辜的人。他沒有為他這個非常貧窮、非常危險、管理非常糟糕的選區做任何事![註 67]」卡明斯所在的馬利蘭州選區的中位數收入高於美國選區的平均收入[282]

7月27日,《巴爾的摩太陽報》編輯部對特朗普的言論作出回應。他們認為,特朗普也有責任解決巴爾的摩的問題,因為白宮的權力比任何一位國會議員都大。他們總結道:「寧可身邊有害蟲,也不要自己成為害蟲[283]。」

7月28日,特朗普寫道:「伊萊賈·卡明斯為他所在選區以及巴爾的摩市的人民做了糟糕的工作,這明說出來根本不算種族主義。民主黨人總是在無法用事實取勝時打種族牌。真可恥![註 68]」特朗普的代理幕僚長米克·馬爾瓦尼在電視採訪中為這些言論辯護,稱他理解為什麼有些人認為特朗普的言論帶有種族主義色彩,「但這並不意味着它就是種族主義。」 特朗普還稱卡明斯為「種族主義者」,但未作任何解釋,並轉發了右翼評論員姬蒂·霍普金斯英語Katie Hopkins的推文,稱巴爾的摩是「徹頭徹尾的糞坑」[284][285][286]

7月29日,黑人民權活動家阿爾·夏普頓在Twitter上寫道:「從阿特蘭大抵達華盛頓,前往巴爾的摩。漫長的一天,但停不下來。」特朗普引用並回復了夏普頓的推文,稱:「我認識阿爾25年了。和他還有唐·金一起打架,一直相處得很好。他『喜歡特朗普!』他經常找我幫忙。阿爾是個騙子,惹是生非,總是想佔便宜。他只是在做他該做的事。肯定嚇壞了康卡斯特/NBC。他討厭白人和警察!」夏普頓對此回應道:「我確實會給偏執者製造麻煩。如果他真的認為我是個騙子,他會讓我加入他的內閣[287]。」

7月30日,特朗普表示,「數千人」向特朗普政府「感謝」特朗普對巴爾的摩的評論,尤其是巴爾的摩居民中的黑人大多數,他說他們「生活在地獄裏」[288]

針對特朗普的言論,華盛頓國家大教堂發表其負責人瑪麗安·巴德蘭道夫·霍勒里斯英語Randolph Hollerith和凱利·道格拉斯的聲明。他們譴責特朗普的言論「危險」,因為「暴力言論會導致暴力行動」。他們質問,美國人何時才能宣布他們「受夠了」特朗普的言行,這些言行既吸引又庇護着「那些認為有色人種是美國低等『害蟲』的白人至上主義者」……問題不在於總統的正直感,而在於「美國人的正直感」[289]

德薩斯州槍擊案

2019年8月第一周,德薩斯州埃爾帕索發生大規模槍擊事件後,特朗普的反移民言論廣受批評,尤其是他關於拉美裔的言論以及他反覆警告移民「入侵」的言論。埃爾帕索槍手在其反移民宣言中也使用了同樣的措辭,他寫道:「這次襲擊是對拉美裔入侵德薩斯州的回應。」眾議院議員維羅妮卡·埃斯科瓦爾英語Veronica Escobar(其選區涵蓋該市的大部分地區)表示:「言辭會產生後果。總統把我的社區和我的人民變成了敵人。他告訴全國人民,我們是應該被恐懼、應該被憎恨的人[註 69]。」來自埃爾帕索的總統候選人貝托·奧羅克表示:「任何感到驚訝的人都是當前問題的一部分——包括那些問『嘿,貝托,你認為總統是種族主義者嗎?』的媒體人士。好吧,耶穌基督,他當然是種族主義者。他從第一天起就是種族主義者」[290][291]

特朗普8月5日在評論槍擊事件的演講中譴責種族主義和白人至上主義,稱「這些險惡的意識形態必須被打敗。仇恨在美國沒有立足之地[292]。」

支持民主黨的猶太選民「不忠誠」

特朗普於2019年8月20日表示:「……我認為任何投票給民主黨的猶太人,要麼完全缺乏知識,要麼極度不忠誠。」(視頻來源自白宮)

2019年8月20日,當記者問到「美國對以色列的援助是否應該改變?」時,當勞·特朗普回答道:「我認為任何投票給民主黨人的猶太人,要麼完全缺乏知識,要麼非常不忠誠[註 70]。」此話引起美國猶太領袖和公民的憤怒[293]、震驚和蔑視[294][295][296][297]。他們聲稱總統正在延續反猶太主義的刻板印象[297][298]。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伯尼·桑德斯艾奧瓦市競選集會英語Bernie Sanders 2020 presidential campaign上回應道:「我是一個自豪的猶太人,我毫不猶豫地投票給民主黨。事實上,我打算投票給一位猶太人來擔任下一任美國總統[註 71][299][300][301]。」

史提芬·米勒的支持

特朗普政府中有多位與白人民族主義相關的官員。2019年11月,白宮高級顧問史提芬·米勒發送的宣揚白人至上主義觀點的電子郵件被公開。儘管外界普遍呼籲米勒辭職(其中包括超過100名國會議員的呼籲),但特朗普仍然繼續支持米勒,並沒有譴責他對白人至上主義的倡導[302][303]

拉什·林博的支持

2020年2月,特朗普授予拉什·林博總統自由勳章。林博在其電台主持人生涯中曾發表過許多被廣泛認為是種族主義的言論[304][305][306]

「中國病毒」、「功夫流感」

2020年5月,CBS新聞記者姜偉嘉英語Weijia Jiang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就COVID-19檢測問題問道:「如果每天都有美國人失去生命,那對你來說這又何嘗不是一場全球競賽呢?」特朗普回答道:「世界各地都有人在失去生命。也許這個問題你應該去問中國。別問我,去問中國,好嗎?」[307][308]

在因使用「中國病毒」一詞而受到廣泛批評後,特朗普為使用「中國病毒」來指代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2型進行了辯護。特朗普表示:「它來自中國……這根本不是種族主義」[309]。一些個人和組織對此表示異議,其中包括亞裔美國人法律辯護和教育基金會英語Asian American Legal Defense and Education Fund,該基金會於2020年3月在Twitter上寫道:「他當然稱之為『中國病毒』,是因為他不在乎亞洲人和亞裔美國人因為這種對冠狀病毒的種族主義描述而遭受仇恨暴力[註 72][310]。」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呼籲科學家、國家當局和媒體在命名新型人類傳染病時遵循最佳實踐,以儘量減少對國家、經濟和人民不必要的負面影響」[311]

2020年6月20日,特朗普在奧克拉荷馬州塔爾薩的一次演講中使用了被廣泛認為是種族主義的語言,將COVID-19稱為「功夫流感」[312]。時任總統顧問凱莉安·康威此前曾稱此說法「錯誤」、「極具冒犯性」[313][314]和「非常傷人」[315]。2020年6月22日,白宮發言人為特朗普使用該詞進行辯護,稱:「這不是關於亞裔美國人的討論,總統重視並珍視亞裔美國人作為這個偉大國家的公民。這是對中國讓這種病毒傳入美國的控訴[註 73][314]」。

「當搶劫開始時,槍擊就開始了」

2020年5月,特朗普因在Twitter上寫道「當搶劫開始時,槍擊就開始了」[316]並表示「這些暴徒正在玷污對佐治·佛洛伊德的記憶」而被指控種族主義,以回應明尼阿波利斯第三分局警察局在第三晚因警察殺害手無寸鐵的黑人而遭到縱火和騷亂的事件。在此期間,明尼阿波利斯第三分局警察局被縱火[317][318]。1967年,邁亞密警察局長華特·海德利曾使用過這句話,遭到民權組織的廣泛譴責,並在1968年種族隔離主義者佐治·華萊士總統競選英語George Wallace 1968 presidential campaign期間再次使用[319][320]

華盛頓特區市長穆麗爾·鮑澤批評特朗普聲稱翻越白宮圍欄的抗議者將遭遇「最兇猛的狗和最兇惡的武器」,稱這「毫不含蓄地提醒非裔美國人,種族隔離主義者曾放狗襲擊南方的婦女、兒童和無辜人民」[321]

塔爾薩集會日期變更

特朗普原計劃於2020年6月19日在奧克拉荷馬州塔爾薩舉行自3月以來的首次集會,但由於與紀念奴隸制結束的六月節重疊,此舉引發強烈抗議。集會地點也因與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種族暴力事件塔爾薩大屠殺有關而引發爭議[322]。特朗普最初為該計劃辯護,稱他的集會將是一場慶祝活動,但隨後宣布「出於尊重」,集會將改至6月20日舉行[323]

林肯的最終結果「值得懷疑」

2020年6月12日,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新聞主持人、黑人女性賀錦麗·福克納英語Harris Faulkner的採訪時,聲稱自己為黑人所做的貢獻比亞伯拉罕·林肯還要多。特朗普暗示,儘管林肯「做得很好」,但其結果「始終值得懷疑」,但在被追問時,他承認「所以我會放棄亞伯[324]。」

黑人襲擊白人的視頻

2020年6月,特朗普在Twitter上發布了黑人男子襲擊白人的視頻,並配文質疑為何無人抗議暴力,寫道「太可怕了!」。批評人士指責特朗普將黑人男子的個人犯罪等同於警察對有色人種的系統性暴力,並在總統大選臨近之際煽動種族分裂。觀察人士指出,白人至上主義網站經常宣揚黑人針對白人犯罪普遍存在的錯誤觀念[325][326]

「壞人」和強姦犯

特朗普曾多次稱墨西哥男子為「壞人」和「強姦犯」。2015年競選期間,他多次誣告墨西哥政府將最不受歡迎的人送往美國:「墨西哥派人來美國……他們帶來毒品。他們帶來犯罪。他們是強姦犯。但我認為,其中有些人是好人[註 74][327]。」2017年,美聯社報道稱,特朗普在與墨西哥總統殷理基·培尼亞·涅托的通話中警告墨西哥總統,稱墨西哥軍隊沒有採取足夠措施阻止「一群壞人」,並威脅要派遣美軍進入墨西哥「解決此事」[328]。2020年佐治·佛洛伊德之死發生後,一些抗議者打出了「停止資助警察」的口號,支持從警察部門撤出部分資金,並將其重新分配給非警務形式的公共安全和社區支持。特朗普在2020年6月下旬的一次競選集會上談到此問題,他說:「現在是凌晨1點,一個非常強硬的——你知道我偶爾會用『傢伙』這個詞——一個非常強硬的『傢伙』正在砸碎一位年輕女子的窗戶,她的丈夫在外地做旅行推銷員或別的什麼工作。你撥打911,他們卻說,『對不起,此號碼已經無法使用。』[註 75][329]」特朗普在自己的Twitch頻道發布了一段包含「壞傢伙」評論的視頻後,該直播平台以「仇恨行為」為由暫停了他的賬號[330]

「白人至上」轉發

2020年6月28日,特朗普轉發了一段特朗普支持者和反特朗普抗議者互相爭吵的視頻,視頻中一名支持者高喊「白人至上」等口號[331]。他在轉發的視頻中讚揚了支持者,並在另一賬號上傳的視頻標題中稱他們是「偉大的人」。特朗普寫道:「感謝『村子』的偉大人民。激進左翼無所作為的民主黨將在秋季倒台。腐敗的喬被槍殺了。再見!!!」[註 76][332]。該推文嵌入了一段視頻,顯示佛羅里達州幾位支持特朗普的老年人與反特朗普抗議者、「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的支持者以及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祖·拜登進行交流。視頻中,一名總統的支持者反覆向示威者高喊「白人至上」。特朗普因該條推文受到強烈譴責。參議院唯一的黑人共和黨人添·史葛表示,特朗普應該「撤下這條推文」。特朗普發布推文三小時後刪除,未作進一步評論,但白宮副新聞秘書賈德·迪爾英語Judd Deere和白宮新聞秘書凱莉·麥克納尼聲稱特朗普沒有聽到推文中關於「白人至上」的言論[333][334]。在兩天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麥肯尼未回應記者關於特朗普總統是否譴責使用「白人至上」口號的提問。麥肯尼後來回應了關於推文的問題,稱「總統刪除了那段視頻,刪除視頻的舉動強烈表明……總統一再譴責仇恨行為[335][336]。」後來有報道稱,爭議開始時特朗普總統的助手曾試圖聯繫他。但由於他當時正在特朗普國家高爾夫俱樂部打高爾夫球,手機已關機,因此幾個小時都無法聯繫上[337]

對「積極推進公平住宅」計劃的批評

2020年7月,特朗普宣布他正在考慮取消旨在解決郊區種族隔離問題的「積極促進公平住宅英語Affirmatively Furthering Fair Housing」計劃。負責制定該政策的前住宅和城市發展部部長沙恩·多諾萬表示「特朗普的推文帶有種族主義色彩,是錯誤的……」。一些人認為,特朗普的言論是為了鞏固郊區白人選民的支持,並指出在特朗普發布這條推文的前一天,他發布了一段視頻,視頻中一對白人夫婦在自家門前憤怒地用槍指着抗議者英語St. Louis gun-toting incident[338]

2020年獨立日演講

2020年7月,特朗普在拉什莫爾山發表獨立日演講時抨擊「左翼文化革命」,並表示「絕不能讓左翼文化革命摧毀我們的生活方式或剝奪我們的自由」[339]。《華盛頓郵報》報道稱,特朗普的講話是「對種族正義運動的嚴厲譴責」[340]。CNN報道稱,「特朗普再次試圖加深美國的種族和文化分裂,而不是試圖團結一個在新冠疫情和美國對種族主義的全面清算這兩大危機中動盪不安的國家[341]。」《時代》雜誌寫道:「在拉什莫爾山腳下,在獨立日前夕,當勞·特朗普總統指責推動種族正義的抗議者參與了一場『抹殺我們歷史的無情運動』,此舉進一步加劇了美國的分裂[342]。」全國公共廣播電台《周末版》援引特朗普的話稱:「我們的國家正在目睹一場無情的運動,目的是抹殺我們的歷史、誹謗我們的英雄、抹去我們的價值觀並向我們的孩子灌輸思想。」白宮記者塔瑪拉·基思英語Tamara Keith說:「他在拉什莫爾山前發表的演講,將我們國家當前抗議種族主義、推動變革的時刻,定格為一場爭奪美國靈魂的史詩般的戰鬥。他使用的誇張語言,讓人想起他那篇關於美國大屠殺的就職演說。他一度將左翼的目標設定為,不是讓美國變得更好,而是試圖打敗美國」[註 77][343]聖母大學非洲研究與政治學教授黛安·平德休斯在接受CNN採訪時表示:「特朗普的種族主義毫不掩飾。他的每一步行動,每一條關於人類、謀殺或殺戮的評論,他都毫不掩飾。即使密西西比州和美國其他地區已經移除了邦聯的標誌,他仍然竭盡全力地朝着相反的方向前進[註 78][340]。」

支持邦聯符號

佐治·佛洛伊德之死發生後,美國各地大部分邦聯紀念碑和象徵物因與奴隸制和種族主義相關而被拆除英語List of changes made due to the George Floyd protests[344]。2020年6月,特朗普親自要求內政部長大衛·伯恩哈特修復在華盛頓特區被抗議者推倒的邦聯將軍阿爾伯特·派克英語Albert Pike的雕像[345][346]。同樣在6月,美國陸軍提議討論重新命名以邦聯陸軍將領命名的軍事基地。許多個人和諸如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的組織都建議以有色人種軍事英雄的名字重新命名這些基地。特朗普在Twitter上回應稱,「我的政府甚至不會考慮重新命名這些宏偉而傳奇的軍事設施[347]。」6月30日,特朗普威脅要否決《國防授權法案》,原因是該法案中的一項條款要求重新命名以邦聯指揮官命名的基地,並從所有美國國防設施中移除邦聯標誌[348][349]。7月6日,特朗普對全國改裝賽車競賽協會(NASCAR)禁止在其活動中使用美利堅聯盟國國旗的決定予以批評[350][351]。當被問及他是否認為聯盟國國旗具有冒犯性時,特朗普回答說:「當人們自豪地懸掛聯盟國國旗時,他們並不是在談論種族主義。他們熱愛他們的旗幟,它代表着南方[註 79][352]。」

撤銷積極促進公平住宅規則

2020年7月23日,特朗普政府推翻奧巴馬政府2015年頒布的《積極促進公平住宅規則》。該規則旨在促進平等的住宅機會,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使社區為所有人提供平等的機會。尤金·羅賓遜英語Eugene Robinson (journalist)評論說,特朗普的決定「可能是自阿拉巴馬州的佐治·華萊士和佐治亞州的萊斯特·馬多克斯英語Lester Maddox等種族隔離主義州領導人時代以來,我所見過的最赤裸裸的種族主義訴求,旨在吸引白人選民[註 80][353]。NPR援引政治學家林恩·瓦夫雷克的話解釋特朗普政策決定的措辭:「(特朗普認為)郊區是偉大的美國人居住的社區,因為我們限制了它。我認為這完全是將住宅理念種族化。特朗普一直在說這種話:『我要告訴你,這些人是好人,或者說,我們是他們的對手。我們是好人,他們是壞人。我們必須將他們拒之門外,才能保持我們的偉大』[註 81][354]。」

反對多元化培訓

2020年9月,特朗普指示聯邦政府機構停止為其員工提供反偏見和種族敏感性培訓。美國行政管理預算局局長羅素·沃特在一份備忘錄中表示,特朗普已指示他取消對其所謂「分裂性反美宣傳」的資助。備忘錄指示聯邦機構「開始查明所有與『批判性種族理論』、『白人特權』培訓相關的合同或其他機構支出,或任何其他教導或暗示以下觀點的培訓或宣傳活動:(1)美國天生是一個種族主義或邪惡的國家,或(2)任何種族或族裔天生是種族主義或邪惡的。」特朗普引用了保守派媒體的報道並轉發了Twitter帖子來描述這項政策[355][356]

2020年10月,司法部暫停所有多元化、包容性和隱性偏見培訓。各大高校也開始取消多元化培訓,擔心如果被發現違反行政命令,將失去資金[357]

特朗普前律師聲稱存在種族歧視

擔任特朗普律師十餘年的米高·科恩英語Michael Cohen (lawyer)在其2020年9月出版的書籍中聲稱,特朗普曾多次發表種族主義言論。科恩表示:「特朗普通常對所有黑人,從音樂到文化,再到政治,都表示不滿意」。除了其他貶損言論外,科恩還聲稱特朗普曾說過「告訴我一個由黑人統治的國家,哪個國家不是個糞坑[358]。」

與鮑勃·活沃德的訪談

記者鮑勃·活沃德在其2020年9月出版的書籍中描述了一段對特朗普的錄音採訪,活沃德在採訪中談到了白人特權。活沃德問特朗普是否在努力「理解人們,尤其是黑人在這個國家感受到的憤怒和痛苦」。特朗普回答說:「不。你真的喝了酷愛飲料,不是嗎?聽聽你自己說的。哇。不,我完全沒有這種感覺[359]。」

削弱公民權利保護

2021年1月,特朗普政府司法部尋求批准,在對少數族裔造成「差別影響」的案件中終止執行《民權法案》。民權組織表示,如果無法使用差別影響分析,那麼所指定的政策導致種族差異結果的機構將面臨更少的責任,例如對有色人種學生的紀律處分,以及其所在城市警察對有色人種居民的待遇[360]

1776委員會

2020年9月,特朗普政府成立1776委員會,以譴責「1619計劃」,並「反駁學校在有關美國奴隸制問題上採用更準確歷史課程的做法」。該委員會是特朗普對佐治·佛洛伊德遇害後爆發的「黑人的命也是命」反種族主義抗議活動做出的回應。特朗普表示「左翼騷亂和混亂是我們學校數十年來左翼思想灌輸的直接結果。」該委員會由卡羅爾·斯溫英語Carol M. Swain和希爾斯代爾學院校長拉里·阿恩擔任主席。2021年1月18日(即馬丁·路德·金紀念日),該委員會發布《1776報告》。報告在評論民權運動時指出,「(這場運動)幾乎立即轉向了與建國先賢崇高理想相悖的項目。」美國歷史學會執行主任指出,該委員會中沒有一位美國專業歷史學家。他評論說「他們利用所謂的歷史來煽動文化戰爭」[361][362]

對社區關係服務處的資助

社區關係服務處英語Community Relations Service隸屬於美國司法部。該辦公室旨在調解因種族、國籍、性別、性取向、殘疾和宗教信仰差異而引發的社區衝突和緊張局勢。在特朗普任期內,CRS曾面臨被裁撤或大幅裁員的威脅。倡導組織「亞裔美國人推進正義」(Asian Americans Advancing Justice)的主席公開表示,政府威脅要停止該部門原有在1500萬至1600萬美元之間的全部預算[363]

2020年競選

賀錦麗國籍陰謀論

在2020年8月13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特朗普總統被問及民主黨2020年副總統候選人、參議員賀錦麗是否符合擔任副總統的憲法資格。這一問題源於查普曼大學教授約翰·伊斯特曼英語John Eastman在《新聞周刊》上發表的一篇專欄文章,該文章聲稱賀錦麗實際上並非美國公民,因為在她出生時,她的父母都不是美國公民(實際上是對憲法公民權條款的偏頗解讀)。該記者評論道:「社交媒體上流傳着一些說法,稱賀錦麗沒有資格……競選副總統,因為我認為她是『錨寶寶』」 。並質問特朗普:「您能否明確地說,賀錦麗是否符合競選副總統的法定資格?」[364]

特朗普的回覆並未承認他理解俚語「錨嬰英語Anchor baby」的含義(非美國公民母親在美國境內所生的孩子),也未承認賀錦麗出生在加利福尼亞州[365]

我今天剛聽說她不符合條件,順便說一句,寫這篇文章的律師是一位非常合格、非常有才華的律師。我不知道這是否正確。我本來以為民主黨會在她被選中競選副總統之前核實一下這一點。但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你說的是,他們說她不符合條件,因為她不是在這個國家出生的。[註 82]

女記者糾正特朗普說:「不,她出生在這個國家,但她的父母沒有,呃,據說她父母當時沒有獲得永久居留權。」特朗普回答說:「是的,我不知道,我只是聽說,我會去看看[364]。」

特朗普因宣揚一個已被徹底揭穿的陰謀論而受到廣泛批評。拜登競選團隊譴責總統的言論,稱特朗普宣揚陰謀論「令人憎惡」,並批評他在反對前總統奧巴馬的「出生地質疑論」運動中所扮演的角色[366]

一些評論員認為特朗普的言論帶有種族主義和反移民色彩,損害了有色人種移民子女作為合法美國人的合法性。這種觀點在2024年共和黨總統初選期間特朗普對妮基·黑利的類似攻擊中得到了印證,他們認為這是他類似攻擊奧巴馬、克魯茲和賀錦麗的攻擊模式的一部分,旨在邊緣化非白人美國人[367]。塔瑪拉·基思還指出,特朗普的母親就是從蘇格蘭移民到美國的[368]

「優良基因」

2020年9月18日,在明尼蘇達州伯米吉舉行的集會上,特朗普對一群主要由白人組成的觀眾說:「你們有優良基因,你們知道嗎?你們優良的基因。很多事情都與基因有關,不是嗎,你們不相信嗎?賽馬理論?你們認為我們很不一樣。你們明尼蘇達州的人有優良基因[註 83][369]。」許多人認為這些言論是優生學的,並將其與二戰期間的納粹主義聯繫起來[370][371][372]

2020年首場總統辯論

在2020年9月29日與總統候選人祖·拜登的辯論中,主持人克里斯·華萊士問特朗普是否會「譴責白人至上主義者和團體,讓他們說他們需要下台,不要再加劇暴力」。特朗普回答說:「當然。我願意這樣做。」特朗普要求澄清,問道:「你想讓我譴責誰?」拜登說是「驕傲男孩」。特朗普隨後表示:「驕傲男孩們,退後一步,待命吧,但我要告訴你們,我必須得有人對『反法西斯』運動和左翼分子採取行動,因為這不是右翼的問題[373]。」一位研究人員表示,辯論結束後,驕傲男孩在Telegram頻道上的會員數量增長了近10%。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特朗普的言論很快就被「灌輸到各種表情包中,其中一個表情包里特朗普身穿「驕傲男孩」標誌性polo衫。另一個表情包里特朗普的這句名言旁邊還放着一張留着鬍子、手持美國國旗、看似準備戰鬥的男子的圖片。第三個表情包里則將「退後待命」(STAND BACK AND STAND BY)的口號融入了該組織的標誌中[374]

翌日,當被問及他的言論時,他回答說:「我不知道『驕傲男孩』是誰。我的意思是,你得給我一個定義,因為我真的不知道他們是誰。我只能說他們必須下台,讓執法部門做好他們的工作……問題出在左翼。」當天晚些時候,當被直接問及是否會譴責白人至上主義時,特朗普回答說:「我一直都在譴責——任何形式,任何形式,任何形式的——你都必須譴責[375]。」在沙恩·漢尼提的福克斯節目中,特朗普說:「我已經說過很多次了,讓我再明確一點:我譴責(三K黨)。我譴責所有白人至上主義者。我譴責『驕傲男孩』。我對『驕傲男孩』了解不多,幾乎一無所知。但我譴責他們[376]。」

NPR記者威廉·布蘭漢姆英語William Brangham採訪了美國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法律辯護和教育基金會的賈奈·尼爾森,以及芝加哥大學研究美國白人權力運動的歷史學家嘉芙蓮·貝盧英語Kathleen Belew。貝盧指出,白人權力運動將他的話理解為「準備採取進一步行動」,他的言論已被納入他們的標誌設計中,這證明了這一點。尼爾森評論道:「昨晚我們看到的是,美國總統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注視下,與白人至上主義站在一起。而且,與他之前的言論不同,這一次,他直接對他們講話。他告訴他們退後一步,做好準備[377]。」

2024年競選

「真實社交」帖子

2022年10月,特朗普在其社交媒體網站「真實社交」上發帖攻擊米奇·麥康奈爾和妻子趙小蘭,稱其為「熱愛中國的妻子,周可可」[378][379]。趙小蘭曾在特朗普政府時期擔任交通部長,持有美國公民身份已超過50年[380]2022年中期選舉後,特朗普在「真實社交」上發帖攻擊維珍尼亞州共和黨州長格倫·揚金,故意將他的名字拼錯為「Young Kin」,並說道:「聽起來像中國人,不是嗎?」。他的言論被一些人視為種族主義,其中包括馬利蘭州共和黨州長拉里·霍根[381][382][383]。數天後,特朗普在另一篇帖子中再次使用「周可可」暱稱來指代趙小蘭[384]

與尼克·富恩特斯、坎耶·韋斯特會面

2022年11月下旬,近期宣布參加2024年總統選舉坎耶·韋斯特白人民族主義者和大屠殺否認者尼克·富恩特斯一起在海湖莊園拜訪特朗普[385][386]。11月24日,韋斯特發布了一段視頻,稱在韋斯特邀請特朗普擔任副總統候選人後,特朗普開始對他大喊大叫,並告訴他自己會輸。他表示:「特朗普基本上是在餐桌上對我大喊大叫,告訴我我將會輸——我的意思是,歷史上有誰這樣做過。我說,等等,等等,等等,特朗普,你在跟坎耶說話」[387]。特朗普則發表聲明稱,在本周早些時候聯繫他安排這次拜訪後,韋斯特「意外地帶着他的三個朋友出現,我對他們一無所知」,特朗普與他們一起吃了晚飯,「晚餐很快,沒有發生任何意外」[388]

「血液中毒」觀點

在2023年10月的一次採訪中,特朗普表示無證移民正在「毒害我們國家的血液」[註 84],與執着於所謂血統純度白人至上主義者常用的言辭如出一轍。阿道夫·希特拉在《我的奮鬥》中曾提到「血液污染」或「血液中毒」。反誹謗聯盟莊拿芬·格林布拉特英語Jonathan Greenblatt稱特朗普的言論「種族主義、仇外且卑鄙」。特朗普的發言人張振熙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用語——在書籍、電視、電影和新聞報道中均有出現。任何認為這是種族主義或仇外行為的人,都生活在一個充滿荒謬憤怒的平行世界裏[註 85][389]。」

特朗普在2023年12月16日的集會上重複了「他們正在毒害我們國家的血液」這句話[390],並在2024年總統競選期間繼續重複這句話[391]

起訴書和入案照評論

2024年2月23日,特朗普在競選演講中表示,他的四項刑事起訴一張入案照提升了他在黑人選民中的吸引力,並將他面臨的法律風險與歷史上的反黑人歧視相提並論,他因此受到批評[392][393]。他表示:「當我在阿特蘭大拍攝入案照時,那張入案照是第一位的。你知道誰比任何人都更接受它嗎?黑人群體[註 86][394]。」

關於無證移民的非人性化言論

在2024年競選期間,特朗普多次對無證移民發表非人化言論,稱他們是非人類[395][396]。特朗普多次表示,有些移民「不是人」[397],「不是人類」[396],「是動物」[398],並引用 1968年歌曲《蛇》的歌詞,將他們形容為致命的蛇[390]。特朗普將移民比作精神病院的病人和虛構的連環殺手漢尼拔·萊克特[399],並錯誤地聲稱流氓國家正在「將移民輸送過我們敞開的邊境」並「送來囚犯、殺人犯、毒販、精神病人和恐怖分子」[400]

聲稱猶太民主黨人憎恨以色列及其宗教

2024年3月18日,特朗普因聲稱「任何投票給民主黨的猶太人都憎恨他們的宗教」以及「他們憎恨以色列的一切,他們應該為自己感到羞恥,因為以色列終將被摧毀」而受到批評。在猶太團體日益增多的批評聲中,特朗普競選團隊回應稱「特朗普是對的」,民主黨「已經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反以色列、反猶太、支持恐怖主義的陰謀集團」。反誹謗聯盟的莊拿芬·格林布拉特稱特朗普的言論「誹謗性十足,且明顯是錯誤的」。猶太公共事務委員會英語Jewish Council for Public Affairs行政總裁艾米·斯皮塔尼克聲稱,特朗普正在「進一步使危險的反猶太主義者正常化」。特朗普的言論被指責為煽動一種反猶太主義的比喻,即猶太人擁有「雙重忠誠」,他們對以色列的忠誠度高於對自己國家的忠誠度。特朗普的言論與他擔任總統期間的先前言論相呼應,他指責投票給民主黨的猶太人「不忠誠」[401]。繼3月18日發表首次評論後,特朗普多次表示,投票給拜登的猶太人背叛了自己的宗教和文化身份[402]

賀錦麗競選團隊和幾個無黨派猶太組織批評了特朗普在9月19日反猶太主義會議上的言論。特朗普在會上表示,「如果我沒有贏得這次選舉」,那麼「猶太人民將與我的敗選有很大關係」,並繼續批評自由派猶太人「投票給敵人」,聲稱民主黨對美國猶太人有「控制或詛咒」[403][404]

關於賀錦麗背景的說法

2024年7月31日,特朗普在全國黑人記者協會英語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lack Journalists接受了採訪。當被問及他是否認為2024年總統選舉的對手、美國歷史上首位黑人女性和首位印度裔美國主要總統候選人賀錦麗是「DEI僱傭的」時,他開始質疑她的種族,稱她一直是印度裔,並一直宣揚自己的印度裔身份,直到「碰巧變成黑人」[405]。隨後,他在其「真相社交」賬戶上發布了一段視頻,再次質疑她的種族,視頻中賀錦麗用他的話說「說她是印度裔,而不是黑人」,並稱她為「冷酷無情的騙子」[406]。此外,在他賓夕凡尼亞州的一次集會上,還播放了賀錦麗成為首位印度裔美國參議員的新聞文章,據稱是為了繼續質疑她的黑人身份[407]。特朗普的言論被多家媒體解讀為種族主義言論,暗示多種族人士必須選擇一種身份來認同自己[408][409]

春田市寵物食用傳言

在與賀錦麗的首場辯論中,特朗普聲稱俄亥俄州春田市海地移民正在吃貓狗英語Springfield pet-eating hoax[410]。該指控傳開後,當地學校、醫院、公共建築和企業遭遇數十起炸彈威脅,大部分伴有反海地言論[411]

第二屆總統任期

波托馬克河撞機事件

2025年波托馬克河撞機事件發生後,特朗普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將空難歸咎於多元、平等和包容政策,其言論被形容為種族主義[412][413]

利用巴勒斯坦人作為誹謗

2025年3月,特朗普因說「在我看來,舒默是巴勒斯坦人。他已經成為巴勒斯坦人了……他曾經是猶太人。他不再是猶太人了。他是巴勒斯坦人」而受到批評[414][415]。此前,在2024年與祖·拜登總統選舉辯論英語2024 Joe Biden–Donald Trump presidential debate中,特朗普也因說「他已經變得像個巴勒斯坦人了。但是,他們不喜歡他,因為他是一個非常糟糕的巴勒斯坦人。他很軟弱」而受到批評[416][417][418]

移民政策

儘管特朗普將反對移民作為其競選活動的核心,但其政府卻為阿非利卡人破例[419][420]

對白人種族滅絕的虛假指控

2025年5月,特朗普在橢圓形辦公室南非總統西里爾·拉馬福薩2025年特朗普—拉馬福薩會談提出南非白人種族滅絕的虛假指控,並播放了一段他聲稱支持其立場的視頻[421]

影響

當勞·特朗普被指控「煽動全美種族、民族和宗教緊張局勢」[422]南方貧困法律中心記錄了2016年總統選舉後10天內發生的867起「仇恨事件」,並將這一現象部分歸咎於特朗普的言論。該中心認為實際事件數量要高得多,因為大多數仇恨犯罪都沒有被報告。南方貧困法律中心主席J·李察·科恩將近期仇恨事件激增歸咎於特朗普在競選期間使用的分裂性言論。他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特朗普先生聲稱,他對自己的當選在全國範圍內引發仇恨感到驚訝。但他不應該感到驚訝。這是他發起的競選活動的必然結果[423]。」

2016年,時任美國司法部長洛麗泰·林奇表示,美國聯邦調查局2015年的統計數據顯示,針對美國穆斯林的仇恨犯罪增加了67%;針對猶太人、非裔美國人和LGBT群體的仇恨犯罪也有所增加。林奇報告稱,總體增幅為6%,但她表示,由於許多事件未被報告,實際增幅可能更高。紐約市的仇恨犯罪數量在2015年至2016年間增長了31.5%。時任紐約市長比爾·德布拉西奧評論道:「我們很多人都非常擔心當選總統在競選期間發表的大量分裂言論,我們尚不清楚這將對我們國家造成何種影響[424]。」

2014年至2018年間,仇恨團體的數量猛增30%,2015年達到892個,2016年達到917個,2017年達到954個,2018年更是達到了創紀錄的1,020個[425][426]。據南方貧困法律中心的馬克·波托克稱,當勞·特朗普的總統競選演講「針對拉美裔和穆斯林的妖魔化言論激怒了極右翼,導致賈里德·泰勒英語Jared Taylor和前三K黨成員大衛·杜克等白人民族主義領袖對其大力支持」[427]

2017年,三K黨在夏洛茨維爾的團結右翼集會上舉行集會。前大巫師大衛·杜克在演講中稱此次示威活動是一個「轉折點」,並說道:「我們將兌現當勞·特朗普的承諾。這是我們的信仰。這就是我們投票給當勞·特朗普的原因,因為他說過要奪回我們的國家[註 87][428]。」

2018年的一項研究發現,特朗普反建制的競選立場,例如他頻繁的「抽乾沼澤」言論,對選民的吸引力不如他對少數族裔和性別歧視的負面態度[429]。另一項研究發現,「特朗普的言論和集會強化了白人身份認同,並加劇了美國白人面臨的威脅感知,(並發現)舉辦特朗普集會的縣的仇恨事件增加了226%[430]。」2019年,布魯金斯學會報告稱,統計數據顯示,特朗普的種族主義言論導致美國暴力事件增加。該學會的研究發現「大量證據表明,特朗普鼓勵種族主義並從中獲得政治利益」。該學會通過分析特朗普贏得大選時的仇恨犯罪數據,發現仇恨犯罪數量激增,這是25年來第二大增幅,而第一大增幅起源於2001年的九一一襲擊事件[431]

對學生的影響

2016年總統選舉後,南方貧困法律中心的「教學寬容」(Teaching Tolerance)項目對一萬多名教師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選舉結果對學校和學生產生了極其負面的影響」。大多數受訪者認為,這種影響將是長期的。受訪者報告稱,「言語騷擾、使用誹謗和貶損性語言,以及涉及納粹黨十字記號、納粹敬禮和邦聯旗幟的令人不安的事件」有所增加。「近三分之一的事件是由反移民情緒引發的,反黑人事件位居第二,其中經常涉及私刑。反猶太主義和反穆斯林襲擊也很常見。南方貧困法律中心認為,「這些教育工作者報告的動態和事件無異於一場危機,應該予以重視[432][433][423]。」南方貧困法律中心主席李察·科恩評論道:「我們之前看到當勞·特朗普表現得像個12歲的孩子,現在我們又看到12歲的孩子表現得像當勞·特朗普[433][434]。」

2020年一項針對特朗普當選以來新聞報道的調查發現,有300起涉及學生欺凌事件的報道與特朗普的言論或其「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競選口號有關。至少四分之三的襲擊事件針對的是黑人、西班牙裔或穆斯林學生,但報告還發現,有45起學生因支持特朗普而遭到襲擊。調查還發現,在小學、初中和高中體育賽事中,家長、球員或球迷至少48次針對參賽學生使用特朗普的名字或使用他的言辭。由於大多數事件從未被報道,因此據信他們發現的數字只是實際總數的一小部分[435]

對兒童的影響

社會學家瑪嘉烈·哈格曼研究並撰寫了關於年輕人對美國種族主義和時事的看法。在她2018年出版的最新著作中,她記錄了與年輕人就特朗普當選總統進行的對話。她寫道:

「我採訪的每一位有色人種兒童不僅表達了對總統種族主義言論和行為的厭惡和憤慨,還描述了他們對特朗普擔任總統感到恐懼、憤怒、焦慮、不安和擔憂,尤其是他的種族主義行為可能對他們自己或他們所愛的人造成的影響。」[註 88]

她將有色人種兒童與白人兒童進行了比較,寫道:

「對於我採訪過的一些白人兒童來說,這種(種族主義的)現實似乎與同理心、憤怒以及對同齡人的關懷有關。但對於其他白人兒童來說,這種現實根本不重要,即使他們知道並能夠承認它的存在。」[註 89][436]

國會黑人黨團的反應

國會黑人黨團英語Congressional Black Caucus成員批評特朗普「屢屢煽動種族爭議」[437]。在特朗普開始質疑奧巴馬的出生地時,該組織前主席伊曼紐爾·克利弗英語Emanuel Cleaver表達了擔憂:「我不知道全國人民是否明白,他已經……對非裔美國人發起了攻擊,從他拒絕接受美國首位非裔美國總統開始,一直宣稱自己來自肯雅。歷史上沒有其他總統面臨過這樣的批評。我們得出的結論是,這是他信仰體系的一部分[註 90][437]。」

一些議員以拒絕出席特朗普2018年國情咨文英語2018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演講的方式表示抗議。約翰·路易斯表示「我必須良心譴責」;芭芭拉·李英語Barbara Lee則表示「這位總統不尊重總統的職位,他玷污了總統的名譽」。弗雷德里卡·韋爾遜英語Frederica Wilson也缺席了此次演講。此前,韋爾遜支持一名尼日爾陣亡士兵的妻子,被特朗普斥責為「瘋子」[438]瑪克辛·沃特斯發布一段視頻回應特朗普,稱「他聲稱自己在團結人民,但毫無疑問,他是一個危險、無原則、製造分裂、可恥的種族主義者[註 91][439]。」其他黑人議員則身穿根德披肩出席演講,以示對特朗普關於非洲和其他國家「糞坑」言論的支持[437]

在眾議員亞歷山大·格林強制進行的眾議院投票中,近三分之二的國會黑人黨團成員支持彈劾當勞·特朗普。格林的彈劾條款聲稱,特朗普「使美國總統的崇高職位蒙受蔑視、嘲笑、恥辱和損害」,並「在美國人民中製造了不和」[437]

特朗普本人辯護

2019年7月30日,當勞·特朗普稱「我是世界上最不信奉種族主義的人」

特朗普一再否認他是種族主義者的說法,經常聲稱他是「最不信奉種族主義的人」[440][441]。他的許多朋友、政府成員以及與他有關聯的人士,包括部分美國黑人,都表示特朗普不是種族主義者[59][442][443]。時任特朗普政府住宅和城市發展部部長的本·卡森對他持有觀點的證據做解釋,他表示:「當他買下海湖莊園時,他就是那個為猶太人和黑人爭取權利,讓他們能夠加入那些試圖排斥他們的俱樂部的人。你知道,人們說他是個種族主義者,但他不是[註 92][444][445]。」在2020年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特朗普37年的摯友赫歇爾·沃克英語Herschel Walker為他辯護,駁斥了種族主義的指控,他說:「我在美國南部腹地長大,近距離目睹了種族主義。我知道那是什麼,那不是當勞·特朗普[446]。」

儘管被視為反移民人士,但特朗普本人卻是一位移民母親的兒子,並且曾兩次與移民美國的妻子結婚。他多次表示自己具有移民血統[447]。在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期間,特朗普為自己辯護,反駁了有關其移民政策帶有種族主義色彩的指控,稱「我承諾執行和維護美國的每一項法律,並將捍衛和保護美國公民作為我的移民優先事項,這一點我永遠不會為此道歉[註 93][448]。」

在2019年對大規模槍擊事件的回應中,他表示「我們國家必須齊心協力譴責種族主義、偏執和白人至上主義」[449]

特朗普及其盟友多次指出他擔任總統期間,黑人和西班牙裔的失業率創歷史新低,證明他不是種族主義者,而且其政府正在使少數族裔受益[443][450]。2019年,特朗普因其政府推動通過《第一步法案英語First Step Act》的工作而獲得20/20兩黨司法中心頒發的獎項,該法案允許數千名在聯邦監獄服刑的非暴力罪犯提前釋放[451]。有證據表明,黑人男性是該法案的主要受益者[452]

白人民族主義者和白人至上主義者的支持

從競選伊始,特朗普就得到了各種白人民族主義白人至上主義運動及其領導人的支持[453][454]。2016年2月24日,前三K黨領袖大衛·杜克在其廣播節目中公開表示支持特朗普的競選活動[455][456][457][458]。此後不久,在接受積·塔珀英語Jake Tapper採訪時,特朗普反覆聲稱自己對杜克及其支持一無所知。共和黨總統候選人迅速對他的搖擺不定做出回應。參議員馬可·盧比奧表示,杜克的支持使特朗普無法當選[459]。其他人則質疑他聲稱對杜克一無所知[460][461]。特朗普表示,他此前曾在Twitter賬戶上發布的一條推文和一段視頻中否認了杜克的支持[462]。2016年3月3日,特朗普表示:「大衛·杜克是個壞人,多年來我曾多次否認他。我否認他,我否認三K黨[註 94][463]。」2016年8月25日,希拉里·克林頓發表演講稱,特朗普正在「將仇恨團體推向主流,並幫助極端激進分子掌控共和黨[464]」,並將這種極端激進分子與「另類右派」聯繫起來。「另類右派」是美國極右翼的一種網絡變體,主要存在於網絡世界,信奉白人民族主義,反對移民。選舉季期間,另類右翼運動在網上「傳播」支持種族主義和反猶太主義意識形態[465]。2016年9月9日,數位另類右翼社群領袖舉行新聞發布會闡明其目標。一位記者稱此次發布會是這一鮮為人知的運動的「出櫃派對」[466]。他們重申了自己的種族主義信仰,指出「種族是真實的,種族很重要,種族是身份認同的基礎」[467]。演講者呼籲建立一個「白人家園」,並闡述了種族智力差異。他們還確認支持特朗普,稱「這才是領導者的樣子」[467]

白人民族主義組織國家政策研究所英語National Policy Institute的負責人李察·史賓沙英語Richard B. Spencer表示:「在特朗普之前,我們的身份認同理念、民族觀念,都無處可去」。新納粹網站《每日衝鋒》的編輯安德魯·安格林表示:「我認識的幾乎每一個另類右翼納粹分子都在自願為特朗普競選」[468]美國納粹黨主席洛基·蘇海達英語Rocky Suhayda表示,儘管特朗普「不是我們中的一員」[469],但他的當選對白人民族主義運動來說將是一個「真正的機遇」[470]。新納粹分子占士·梅森英語James Mason (neo-Nazi)表示,當勞·特朗普的當選給了他希望,並評論說:「為了讓美國再次偉大,你必須讓它再次變成白人[471]。」

南方貧困法律中心在整個選舉過程中監控了特朗普的競選活動,並注意到特朗普和下級代理人多次使用白人民族主義言論或與白人民族主義運動人物接觸[472]

根據《輿論季刊》2021年的一項研究,特朗普的候選資格同時吸引了持有極端種族觀點的白人,也使得他的白人支持者更有可能表達更極端的種族觀點[473]

分析

記者和評論家

在特朗普將多個國家稱為「糞坑國家」事件發生後,一些媒體評論員不再將特朗普的某些言行描述為種族主義的表現,而是稱特朗普是種族主義者[474]。大衛·布魯克斯在PBS新聞一小時節目中稱總統的言論「非常明顯是種族主義者」,並表示:「這符合我們從他職業生涯開始就看到的一種模式,坦率地說,也許從他父親的職業生涯開始就一直如此。他一直對黑人和棕色人種進行嚴厲的評判[註 95][181]。」許多《紐約時報》專欄作者都稱特朗普為種族主義者,其中包括紀思道(「除了種族主義者,我不知道我們還能叫他什麼」)[475]、查理斯·M·布洛(「特朗普就是個種族主義者。就是這樣。」)[476]大衛·萊昂哈特英語David Leonhardt(「當勞·特朗普就是個種族主義者」)[477]。此外,《紐約客》的約翰·卡西迪總結道:「我們的橢圓形辦公室里有一個種族主義者[478]。」CNN駐白宮記者占·阿科斯塔表示,綜合《華盛頓郵報》的報道以及他在2016年和2017年的言論,表明「特朗普總統似乎對來自世界其他地區的有色人種懷有種族主義情緒」[479][480]

保守派評論員、前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米高·斯蒂爾英語Michael Steele在2018年1月接受採訪時被問及是否認為特朗普是種族主義者,他回答說:「是的,我認為如此。目前證據確鑿[481]。」斯蒂爾在 MSNBC 上表示:「像當勞·特朗普這樣的人有很多。這個國家的白人對美國的膚色變深感到不滿。當他們談到想要回歸自己的國家時,他們指的是一個曾經非常安全的白人國家,膚色較少,也不太熱衷於膚色變深[註 96][482]。」

澳大利亞政治評論員、前自由黨領袖約翰·休森英語John Hewson於2018年1月撰文指出,他認為近期全球範圍內針對傳統政治和政客的運動,其根源在於種族主義和偏見。他評論道:「儘管美國總統當勞·特朗普偶爾會『否認』、聲稱製造『假新聞』,以及/或者進行語義上的區分,但他對種族問題的看法應該毋庸置疑。他的競選主題實際上是承諾『讓美國再次偉大;美國第一和唯一』,並且——點頭、點頭、眨眨眼——讓美國再次成為白人[483]。」2019年7月,五位《紐約時報》撰稿人指出,特朗普「數十年來」一直利用「美國的種族、民族和宗教分歧」來獲取「評級、名譽、金錢或權力」等個人利益,同時卻無視其負面影響[59]

2020年,在特朗普為美利堅聯盟國象徵辯護後,一些記者和評論員指責特朗普是種族主義者,並且迎合白人選民。 CNN主持人安達臣·庫珀說:「他不去談論病毒並採取行動,而是花時間試圖用種族主義和沙文主義言論來轉移注意力……他現在完全傾向於他長期以來的種族主義[註 97][484]。」作家兼前共和黨政治策略師里克·韋爾遜說:「班農很早就向他灌輸了『白人占選民的62%,我們只需要超過他們的數量就能獲勝』的論點……而且,他是個種族主義者[485]。」保守派政治專欄作家珍妮花·魯賓寫道:「(特朗普)發表種族主義言論,崇拜種族主義象徵……這是數十年來種族主義言論的一部分。我們直言不諱吧[486]。」作家兼專欄作家達娜·米爾班克寫道:「如果特朗普的種族主義挑釁是一種策略(而不僅僅是一種本能),那麼它就是一個誤判……特朗普的種族主義已經疏遠了大量白人的數量[487]。」

學界

道格·麥克亞當寫道,特朗普「只是在以異乎尋常的音量和坦率表達大量共和黨人早已持有的典型觀點」,並且「將共和黨推向了種族主義和本土主義的極端化」。麥克亞當認為,共和黨在種族平等問題上偏離更自由主義觀點的趨勢始於李察·尼克遜擔任總統期間[488]

總統歷史學家道格拉斯·布林克利表示:「特朗普的所作所為時有發生,但在現代,沒有哪位總統對種族問題如此不敏感,對非白人表現出如此明顯的蔑視[489]。」

以研究種族問題而聞名的埃默里大學教授佐治·揚西認為特朗普是種族主義者,並稱他的觀點是「毫無掩飾的白人至上主義思想的體現」[490]

2016年特朗普當選後不久,約翰·麥克沃特英語John McWhorter發表講話,談到8%的黑人選民和約25%的拉丁裔選民投票支持當勞·特朗普這一事實。他表示:「許多人會認為,有色人種投票給種族主義者是『保守』的,仿佛種族主義在當時仍被社會接受。」在他看來,投票給特朗普的有色人種願意忽略特朗普的種族主義,而去關注經濟改善的承諾[491]

明尼蘇達大學名譽法學教授大衛·P·布萊登認為,特朗普不惜「詆毀所有他認為阻礙其實現抱負的種族」。布萊登認為,特朗普的目標主要來自少數族裔,因為他想吸引那些認為進步人士憎恨他們的白人工薪階層選民[492]

普利多等人於2018年發表了一項研究,比較了特朗普總統任期第一年期間的種族主義和環境放鬆管制。作者認為,「越軌」種族主義,或「引人注目」的種族主義,是特朗普總統競選和總統任期的「標誌」,特朗普將其用於「眾多政治目的,包括將其目標非人化、鞏固其權力、侵蝕民主規範以及轉移人們對政策和法律變革的注意力」。特朗普種族主義的結果是「美國種族構成」發生了變化。種族文化中出現了「公開的白人至上主義」。作者記錄到,在特朗普總統任期的第一年,發生了83起種族行動和173起環境行動;與此同時,發表了271條種族言論和22條環境言論。作者總結道:「行動更有可能與環境相關,而言論更有可能帶有種族主義色彩」,並進一步指出,「引人注目的種族主義有助於掩蓋相對平穩且破壞力巨大的放鬆管制」。然而,作者也警告稱,行動的數量「並不能表明其影響」,並特別指出對穆斯林的禁令和對庇護申請的限制[493]

民意調查

根據薩福克大學2016年8月的一項民意調查,7%的計劃投票給特朗普的人認為他是種族主義者。2016年11月,《華盛頓郵報》-ABC的一項民意調查發現,50%的美國人認為特朗普對黑人有偏見;在非裔美國人中,這一比例高達75%[494]。根據《政客》/《晨間諮詢》2017年10月的一項民意調查,45%的選民認為特朗普是種族主義者,而40%的選民認為他不是[495]

2017年12月,昆尼皮亞克大學進行了一項民意調查,詢問「自當勞·特朗普當選以來,您認為美國的仇恨和偏見程度是增加、減少還是沒有變化」。在受訪者中,62%的人認為增加,4%的人認為減少,31%的人認為沒有變化[496]

2018年1月,在特朗普發表關於移民問題的言論後,昆尼皮亞克大學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58%的美國選民認為這些言論帶有種族主義色彩,59% 的選民表示特朗普不像尊重白人那樣尊重有色人種[497][498]

美國全國選舉研究機構英語American National Election Studies的選前和選後民意調查以及其他眾多調查和研究的分析表明,自特朗普在共和黨崛起以來,對種族主義的態度已成為比經濟問題更能決定選民黨派忠誠度的因素[28][29]。根據2019年7月《政客》/《晨間諮詢》的一項民意調查,54%的美國選民認為特朗普是種族主義者,38%的選民不認為[499]。昆尼皮亞克大學7月份公布的一項民意調查發現,51%的選民認為特朗普是種族主義者,而45%的選民則表示他不是[500]

參見

註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