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寧波軌道交通2號線

2015年开通的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宁波轨道交通2号线
Remove ads

寧波軌道交通2號線位於中國浙江省寧波市,是寧波軌道交通系統的一條地鐵路綫,標誌色為中國紅[1][2]。一、二期路綫全長36.5公里,自東南向西北穿越寧波市主城區,經過海曙江北鎮海北侖四區,連接櫟社國際機場寧波客運中心鐵路寧波站等交通樞紐。全線設車站27座,其中7座車站與其他6條軌道交通路綫轉乘。

快速預覽 寧波軌道交通2號線, 概覽 ...

2號線共分兩期建設完成,一期工程從櫟社國際機場站清水浦站,長28.35公里,共設車站22座,於2010年12月23日開工,2015年9月26日開通營運。二期工程從清水浦站紅聯站,長8.15公里,共設車站5座,首通段(清水浦-聰園路)於2020年5月30日開通營運,後通段(聰園路-紅聯)於2022年12月1日開通營運。路綫東西兩端均預留有進一步延伸的條件,西端可能延伸到寧波西站,並設置橫街支線[3],而東端可能延伸至保稅區管委會[4]

Remove ads

路綫走向

2號線一期工程西起櫟社機場以地下線向東延伸,到達鄞州大道後沿雅戈爾大道向北,此後在啟運路轉向西面,至通達路再次折向東面,經過寧波客運中心。此後路綫在恆春街轉向東面,經過鐵路寧波站地下後下穿月湖,經過三支街向北進入解放南路、解放北路,在解放橋北側下穿姚江,此後進入大慶南路繼續向北延伸,抵達青雲路後折向東面,並經過孔浦。此後路綫在東昌路東側變為架空,沿風華路行進,經過北高教園區,最終抵達一期終點站清水浦站[5]

2號線二期工程從清水浦站東側出發,沿寧鎮公路在鎮海電廠西側進入地下,此後沿車站路、城河西路進入鎮海老城區,此後向南下穿甬江進入北侖區,到達終點站紅聯站[6]

歷史

規劃

Thumb
2號線寧波火車站-櫟社站區段規劃走向的變化,虛線為2003年規劃

寧波軌道交通2號線最早出現在2003年8月編制完成並通過專家評審的《寧波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中,該規劃將2號線定為寧波軌道交通「三主三輔」6條路綫中的3條骨幹線之一[7]。2006年2月《寧波市快速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獲得寧波市政府批覆[8]。隨後,2006年8月國務院批覆的《寧波市城市總體規劃(2006年-2020年)》中確認了寧波市建設軌道交通的規劃預想[9][10]

根據獲批的城市總體規劃和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當時的2號線工程西起古林鎮,東至北侖區,全長約50公里[11]。而2005年12月編制的《寧波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06-2015)》中,僅納入了從櫟社國際機場至東外環的全長27.5公里的區段,並以該區段作為2號線一期工程首先建設。2006年11月寧波市十二屆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建設軌道交通的決議》,確認了2號線一期工程將與1號線一起規劃於2015年前建成[11]。上述規劃在經國家發改委建設部評審後,於2008年8月獲得國務院批覆[8]

從東外環至北侖區長山村全長10.1公里的區段,作為2號線二期則被列入《寧波市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2013-2020年)》,該規劃於2013年11月獲得國務院批覆[12],最終建設的區段為東外環至北侖紅聯。而原規劃中從古林至機場的區段被取消[13],紅聯至北侖中心城區的區段則也被納入6號線的新規劃中[14]

一期工程

Thumb
建設中的2號線架空段,寧波大學清水浦區間

建設規劃

2010年3月,2號線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准[15]。該規劃將原沿機場路敷設的部分路綫東移,改為沿雅戈爾大道布置,並增設櫟社新村等四座車站[16]。與此同時,鎮海區部分網友曾希望2號線一期能向鎮海老城區延伸,當地政府也曾表示2號線一期將東延至臨江[17],但最終,這一規劃只能在二期實施。

工程建設

2010年10月16日,鐵路寧波站附屬的2號線車站工程與鐵路寧波站改建工程先期動工[18]。一期工程於同年12月23日實現全線開工[19]

2號線一期工程隧道的施工則在部分車站主體封頂後展開。2012年3月15日,外灘大橋鼓樓區間成為2號線首個進行盾構施工的地下區間[20],隧道於12月5日雙向貫通,成為穿過姚江的首條地鐵隧道[21]。2014年6月,2號線一期工程地下隧道全線貫通[22]。在地下段施工的同時,架空段的施工也在同步進行。2013年6月,風華路沿線開始架設圍擋[23],並於11月2日開始上部結構施工[24]

2014年1月19日,2號線一期地下段的鋪軌正式展開。軌道從黃隘出入段線、藕池站、壓賽堰-大通橋區間三個鋪軌基地鋪設[25],於10月10日完成地下段短軌通[26]。與此同時,架空段的鋪軌作業也於2014年11月展開[27]。全線於2015年3月23日完成短軌通[28]。機電安裝和裝修工程則在鋪軌的同時於2014年6月展開,櫟社國際機場站成為全線車站的樣板[29]。2015年3月23日,2號線一期地下段實現電通[30]

Remove ads

營運準備

2號線的營運準備工作於2014年下半年展開。11月29日,2號線首批2組列車抵達寧波[31]。2015年3月23日,列車經過鼓樓站聯絡線進入2號線,並進入黃隘車廠[32]。3月28日,地下段列車開始上線測試,而架空段列車的測試工作也於5月6日展開[33]。全線於6月11日開始空載試運轉[34],並於8月28日至31日完成試營運評審[35]。2號線一期工程於2015年9月26日建成並投入營運[1]

二期工程

建設規劃

Thumb
位於五里牌–楓園區間地下段工作井內的類矩形盾構機

2號線二期工程設計經招標由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實施,路綫勘察於2014年7月開始展開[36]。因國家發改委批覆的建設規劃路綫與輸油氣管道平行,考慮到影響管道安全的原因,實際實施的建設規劃取消了長山村站和長山村停車場,路綫也因此縮短到8.5公里[14]。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於2014年12月獲得寧波市發改委批覆[37]

工程建設

2015年10月30日2號線二期清水浦至臨江[注 1]的架空段開始開工建設[38],架空段主體工程於2018年8月15日完成[39]。而地下區間則由於改用類矩形盾構導致車站設計更改,遲至2017年1月3日方才正式開工建設[40]。2017年11月5日,五里牌–楓園區間地下段成為全線首個開展盾構施工的區間[41]。該區間使用矩形盾構施工,於2018年2月3日貫通,為2號線二期首條貫通的隧道[42]。因受紅聯拆遷影響及招寶山站受招紅區間施工影響,招寶山、紅聯兩站工程進度滯後,2號線二期以五里牌站至聰園路站為首先開通營運的區段,於2018年11月16日開始鋪軌和機電安裝工程[43],2019年10月25日全線電通[44]。而後通段於2021年11月15日開始軌道施工[45],2022年4月20日全線軌通。後通段機電安裝和裝修工程則於2021年10月12日進場施工,5月19日完成全線電通[46][47]

Remove ads

營運準備

2號線二期首通段(五里牌站至聰園路站)於2019年11月19日完成熱滑[48],此後開展聯調聯試,並於2020年1月底開始空載試運轉,3月底開始模擬跑圖,5月9日完成初期營運前的安全評估[49][50],2020年5月30日開通營運[51]。受紅聯拆遷影響的招寶山—紅聯區間作為後通段於2022年6月10日完成熱滑實驗[52],2022年7月26日開始空載試運轉[53][54],11月11日通過初期營運前安全評估[55],12月1日開通營運[56]

車站

2號線設車站27座,其中,路林站三官堂站寧波大學站清水浦站五里牌站5站為架空站,櫟社國際機場站孔浦站楓園站紅聯站均為地下站[57]

站名

2號線車站命名時,既考慮了車站所處地理位置,又結合了車站周邊區域的歷史情況、風土人情以及文化底蘊。在保證軌道交通自身功能的前提下,儘可能地發掘當地具有歷史意義、文化內涵,選擇能很好反映車站所在區域風貌且具有代表性的歷史文物、公共設施、道路等作為軌道交通車站站名。在此過程中,多座車站站名曾進行更改[58][59]

更多資訊 現站名, 原站名 ...

車站裝飾

Thumb
地鐵寧波火車站主題雕塑「八方輻輳」
Thumb
2號線的標準站以各類線條為元素設計,圖為正大路站

2號線一期的裝飾主題為「甬幫之路」,取材於寧波商幫,並在全線的設計中體現「海陸空」的概念。櫟社國際機場站展現天空的概念,寧波火車站展現海洋的概念,而其他車站則用線條展現陸路的形象。車站立柱則使用玻璃鑲嵌鋼條形成窗花效果。車站裝修採用簡約風格,能夠減少地下空間的沉悶感,同時也便於營運管理[60]

一期22座車站中,16座為標準站,櫟社國際機場站、城隍廟站、寧波火車站和鼓樓站為重點站,寧波大學站和外灘大橋站為文化站[60]。櫟社國際機場站以天空為主題,寧波火車站以水文化為主題,城隍廟站則以市井文化為主題。6座車站均設有文化牆或主題雕塑。其中,櫟社國際機場站的文化牆主題為「空港築夢」,文化牆通過世界地圖和同心圓寓意機場連接世界。寧波火車站的主題雕塑為「八方輻輳」,通過交錯的圓弧表現鐵路寧波站樞紐四通八達的特徵。城隍廟站的文化牆主題為「百味城隍」,通過繪畫和銅板腐蝕展示老城隍廟的風俗。鼓樓站的文化牆主題為「古城舊韻」,通過仿照朱金木雕的工藝展現寧波風情、風俗場景及人物。外灘大橋站的文化牆主題為「北岸笛韻」,通過建築剪影表現老外灘的歷史文化。寧波大學站的文化牆主題為「情系桑梓」,通過重疊手法表現鄧小平包玉剛與寧波大學、寧波幫與家鄉間的關係[61]

二期車站裝飾延續了一期「甬幫之路」的主題,用交織的線條組合表現「路」的形象,並賦予了「絲綢之路的寓意」[51][62]

車站列表

Thumb
鼓樓站2號線月台上的轉乘指示

2號線一期設7座轉乘車站,其中,鼓樓站為1號線代為建設,寧波火車站2號線、4號線車站與鐵路寧波站共構並一同建設,2號線一期同步建設3號線大通橋站[57],二期同步建設6號線紅聯站[63]

更多資訊 站名, 距離(km) ...

車輛

列車簡介

Thumb
駛離五里牌站的2號線列車
Thumb
2號線一期列車內部

2號線列車由南車株洲電力機車[注 2]生產,採用VVVF交流傳動系統,由1500伏直流架空電纜供電;一期車輛的牽引系統為中車株洲電機制 YQ-190-8B 型牽引電機和株洲南車時代電氣t Power-TN3 牽引變流器[64][65],二期車輛由江蘇經緯軌道交通設備提供牽引系統[66]。2號線一期的24列車(編號02001-02024)於2014至2015年間製造完成[67][68],二期所招標的18列車中[69],14列(編號02025-02038)在二期首通段開通時上線營運[70],4列(編號01038-01041)在1號線營運。

2號線車輛與1號線車輛大致相似,為B2型車[71]。列車單節長19米(帶駕駛室頭車長19.65米),車體材料為鋁合金,外觀為鼓形,寬2.892米。全列採用6節編組(= Tc + Mp + M - M + Mp + Tc =),全車定員1460人,最大載客量2062人,設計壽命為30年。2號線列車採用流線型頭罩,整車外觀以標誌色紅色為基礎進行設計,頭燈採用丹鳳眼造型,具有濃郁的中國特色。列車波浪形的腰帶,寓意「寧波」兩字中「波」字的要素[72][73]。車內則安裝有高清攝像頭,控制中心可隨時調取每輛車每個攝像頭的影片[74]。與1號線不同的是,2號線車輛不再使用閃燈圖以顯示列車位置,而改用28寸LCD動態電子地圖[2]

列車最高運行速度80km/h,平均啟動加速度大於1.0m/s2,平均加速度大於0.6m/s2。列車兩端設有車輛能量吸收區,保證乘客在兩列車以15km/h相對速度相撞時的人身安全。車輪採用阻尼降噪環車輪,車內採用鋁蜂窩雙層地板及低噪聲電氣設備,減小對沿線的噪音污染並提高乘客乘坐的舒適度[2][72][74]

一段清水浦站列車進出的縮時影片

行車組織

寧波軌道交通2號線營運初期為單一交路,近期規劃在輕紡城站和清水浦站之間開行小交路區間車,規劃遠期最小行車間隔為2分鐘[16]。截至2022年12月,2號線全日以櫟社國際機場站至紅聯站的單一交路運行,同時從寧波火車站向上下行方向開行首班車[56]。工作日期間,早、晚高峰時段行車間隔為4分20秒,平峰行車間隔6分20秒,20:00後的低峰時段行車間隔約10分鐘;雙休日平峰時段(8:00-20:00)行車間隔6分20秒,低峰行車間隔則為約10分鐘[75]

附屬設施

車廠

寧波軌道交通2號線設有兩個車廠,分別為黃隘車廠東外環停車場。黃隘車廠位於海曙區石碶街道機場路以東,鄞州大道以南,緊靠花廳港河和西塘河,接軌於鄞州大道站,佔地20.1公頃,出入段線長710米,鋪軌9.2公里。東外環停車場位於鎮海區蛟川街道清水浦村,位於寧鎮公路以東,前大河以北,寧波鐵路樞紐北環線以南,接軌於清水浦站,為架空停車場,用地8.3公頃,出入段線520米,鋪軌5.2公里[76]。列車的大修、架修任務則由1號線天童莊車廠承擔。

主變電所

寧波軌道交通2號線設有兩個主變電所,其中夏禹主變電所位於麗園南路站附近,雙橋主變電所位於三官堂站附近[77]

控制中心

寧波軌道交通2號線與其他路綫共用一座控制中心,路綫的指揮控制、營運管理、制票清分作業均在控制中心完成。中心位於陳郎橋江以東,浦港路以西,寧穿路以北,靠近1號線東環南路站[78],佔地面積24195平方米,總建築面積81068平方米,由廣州地鐵設計院設計[79]

訊號系統

寧波軌道交通2號線採用的是由中國鐵路通訊訊號控股、阿爾斯通的合資企業卡斯柯所提供的基於CBTC的Urbalis 888訊號系統解決方案[80]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