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表面特徵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月谷
月球表面有許多有趣的特徵。其中有幾座已命名的大山谷,它們都被列出在下面。
月球上的谷地,多以附近的隕石坑命名,請查看月球環形山列表以了解更多的信息。
名稱 | 拉丁名 | 坐標 | 直徑(公里) | 名字來源 |
---|---|---|---|---|
阿爾卑斯月谷 | Vallis Alpes | 48.5°N 3.2°E | 166 | 拉丁語的阿爾卑斯谷。 |
巴德月谷 | Vallis Baade | 45.9°S 76.2°W | 203 | 巴德撞擊坑。 |
玻爾月谷 | Vallis Bohr | 12.4°N 86.6°W | 80 | 玻爾撞擊坑。 |
布瓦爾月谷 | Vallis Bouvard | 38.3°S 83.1°W | 284 | 亞歷克西斯·布瓦爾,法國天文學家。 |
卡佩拉月谷 | Vallis Capella | 7.6°S 34.9°E | 49 | 卡佩拉環形山。 |
因吉拉米月谷 | Vallis Inghirami | 43.8°S 72.2°W | 148 | 因吉拉米撞擊坑。 |
帕雷澤西月谷 | Vallis Palitzsch | 26.4°S 64.3°E | 132 | 帕雷澤西撞擊坑。 |
普朗克月谷 | Vallis Planck | 58.4°S 126.1°E | 451 | 普朗克撞擊坑。 |
里伊塔月谷 | Vallis Rheita | 42.5°S 51.5°E | 445 | 里伊塔隕石坑。 |
薛定諤月谷 | Vallis Schrödinger | 67°S 105°E | 310 | 薛定諤撞擊坑。 |
施勒特爾月谷 | Vallis Schröteri | 26.2°N 50.8°W | 168 | 施勒特爾撞擊坑。 |
斯內利厄斯月谷 | Vallis Snellius | 31.1°S 56°E | 592 | 斯內利厄斯撞擊坑。 |
與水有關的特徵

以下為月球月海列表(單數為mare)。月海是月球上遼闊、幽暗的區域。它們實際上並沒有任何的水,然而,它們被認為是由月球地幔中溢出在月表上的熔岩所構成,除月海外,還包括一座月洋和數個已知被命名為月湖、月沼、月灣的特徵。現代月球命名體系是由,里喬利於1651年推出[1],里喬利的月圖由弗朗切斯科·馬里亞·格里馬爾迪所繪製,他的名字也被命名了一座隕石坑。
月球上的海,由喬瓦尼·巴蒂斯塔·里喬利在1651年繪製的地圖作為標準;以拉丁語拼寫。月球背面也有一個曾誤認為是月海的區域,並取名為「夢海」,現國際天文聯合會已將該名稱以及其它一些前月海名均作取消。
名稱 | 拉丁名 | 坐標 | 直徑(公里) | 名字來源 |
---|---|---|---|---|
蛇海 | Mare Anguis | 22.6°N 67.7°E | 150 | 拉丁語的蛇海。 |
南海 | Mare Australe | 38.9°S 93°E | 603 | 拉丁語的南海。 |
知海 | Mare Cognitum | 10°S 23.1°W | 376 | 拉丁語的知海。 |
危海 | Mare Crisium | 17°N 59.1°E | 418 | 拉丁語的危難海。 |
豐富海 | Mare Fecunditatis | 7.8°S 51.3°E | 909 | 拉丁語的豐饒海。 |
冷海 | Mare Frigoris | 56°N 1.4°E | 1596 | 拉丁語的冷海。 |
洪堡海 | Mare Humboldtianum | 56.8°N 81.5°E | 273 | 拉丁語的洪堡海。亞歷山大·馮·洪堡,德國自然學家。 |
濕海 | Mare Humorum | 24.4°S 38.6°W | 389 | 拉丁語的濕海。 |
雨海 | Mare Imbrium | 32.8°N 15.6°W | 1123 | 拉丁語的雨海。 |
智海 | Mare Ingenii | 33.7°S 163.5°E | 318 | 拉丁語的智海,位於月球背面。 |
島海 | Mare Insularum | 7.5°N 30.9°W | 513 | 拉丁語的島海。 |
界海 | Mare Marginis | 13.3°N 147.9°E | 420 | 拉丁語的界線海。 |
莫斯科海 | Mare Moscoviense | 27.3°N 51.5°E | 277 | 拉丁語的莫斯科海,位於月球背面。 |
神酒海 | Mare Nectaris | 15.2°S 35.5°E | 333 | 拉丁語的神酒海。 |
雲海 | Mare Nubium | 21.3°S 16.6°W | 715 | 拉丁語的雲海。 |
東方海 | Mare Orientale | 19.4°S 92.8°W | 327 | 拉丁語的東方海。 |
澄海 | Mare Serenitatis | 28°N 17.5°E | 707 | 拉丁語的晴朗海。 |
史密斯海 | Mare Smythii | 1.3°N 87.5°E | 373 | 拉丁語的史密斯海。威廉·亨利·史密斯,英國天文學家。 |
泡沫海 | Mare Spumans | 1.1°S 65.1°E | 139 | 拉丁語的泡沫海。 |
靜海 | Mare Tranquillitatis | 8.5°N 31.4°E | 873 | 拉丁語的寧靜海。 |
浪海 | Mare Undarum | 6.8°N 68.4°E | 243 | 拉丁語的浪海。 |
汽海 | Mare Vaporum | 13.3°N 3.6°E | 245 | 拉丁語的蒸氣海。 |
風暴洋 | Oceanus Procellarum | 18.4°N 57.4°W | 2568 | 拉丁語的風暴洋。 |
月球上的湖,由喬瓦尼·巴蒂斯塔·里喬利在1651年繪製的地圖作為標準;是與月海起源類似的較小的熔岩質平原,以拉丁語拼寫,有一些月湖的面積比月海還大。
名稱 | 拉丁名 | 坐標 | 直徑(公里) | 名字來源 |
---|---|---|---|---|
夏湖 | Lacus Aestatis | 15°S 69°W | 90 | 拉丁語的夏湖。 |
秋湖 | Lacus Autumni | 9.9°S 83.9°W | 183 | 拉丁語的秋湖。 |
仁慈湖 | Lacus Bonitatis | 23.2°N 43.7°E | 92 | 拉丁語的好湖。 |
憂傷湖 | Lacus Doloris | 17.1°N 9°E | 110 | 拉丁語的悲傷湖。 |
秀麗湖 | Lacus Excellentiae | 35.4°S 44°W | 184 | 拉丁語的秀麗湖。 |
幸福湖 | Lacus Felicitatis | 19°N 5°E | 90 | 拉丁語的幸福湖。 |
歡樂湖 | Lacus Gaudii | 16.2°N 12.6°E | 113 | 拉丁語的歡樂湖。 |
冬湖 | Lacus Hiemalis | 15°N 14°E | 50 | 拉丁語的冬湖。 |
溫柔湖 | Lacus Lenitatis | 14°N 12°E | 80 | 拉丁語的溫柔湖。 |
奢湖 | Lacus Luxuriae | 19°N 176°E | 50 | 拉丁語的奢華湖,位於月球背面。 |
死湖 | Lacus Mortis | 45°N 27.2°E | 151 | 拉丁語的死湖。 |
忘湖 | Lacus Oblivionis | 21°S 168°W | 50 | 拉丁語的忘卻湖,位於月球背面。 |
怨恨湖 | Lacus Odii | 19°S 7°E | 70 | 拉丁語的怨恨湖。 |
長存湖 | Lacus Perseverantiae | 8°N 62°E | 70 | 拉丁語的長存湖。 |
孤獨湖 | Lacus Solitudinis | 27.8°S 104.3°E | 139 | 拉丁語的孤獨湖,位於月球背面。 |
夢湖 | Lacus Somniorum | 38°N 29.2°E | 384 | 拉丁語的夢湖。 |
希望湖 | Lacus Spei | 43°N 65°E | 80 | 拉丁語的希望湖。 |
時令湖 | Lacus Temporis | 45.9°N 58.4°E | 117 | 拉丁語的時間湖。 |
恐怖湖 | Lacus Timoris | 38.8°S 27.3°W | 117 | 拉丁語的恐怖湖。 |
春湖 | Lacus Veris | 16.5°S 86.1°W | 396 | 拉丁語的春湖。 |
月球上的沼,由喬瓦尼·巴蒂斯塔·里喬利在1651年繪製的地圖作為標準;拉丁語拼寫,有一個月沼現在被國際天文聯會所剃除。
名稱 | 拉丁名 | 坐標 | 直徑(公里) | 名字來源 |
---|---|---|---|---|
疫沼 | Palus Epidemiarum | 32°S 28.2°W | 286 | 拉丁語的疫沼。 |
腐沼 | Palus Putredinis | 26.5°N 0.4°E | 161 | 拉丁語的凋零沼。 |
睡沼 | Palus Somni | 14.1°N 45°E | 143 | 拉丁語的睡眠沼。 |
月球上的海灣,由喬瓦尼·巴蒂斯塔·里喬利在1651年繪製的地圖作為標準,以拉丁語拼寫。
名稱 | 拉丁名 | 坐標 | 直徑(公里) | 名字來源 |
---|---|---|---|---|
浪灣 | Sinus Aestuum | 10.9°N 8.8°W | 290 | 拉丁語的沸騰灣。 |
愛灣 | Sinus Amoris | 18.1°N 39.1°E | 130 | 拉丁語的愛灣。 |
狂暴灣 | Sinus Asperitatis | 3.8°S 27.4°E | 206 | 拉丁語的狂暴灣。 |
和諧灣 | Sinus Concordiae | 10.8°N 43.2°E | 142 | 拉丁語的和諧灣。 |
信賴灣 | Sinus Fidei | 18°N 2°E | 70 | 拉丁語的信賴灣。 |
榮譽灣 | Sinus Honoris | 11.7°N 18.1°E | 109 | 拉丁語的榮譽灣。 |
虹灣 | Sinus Iridum | 44.1°N 31.5°W | 236 | 拉丁語的虹灣。 |
眉月灣 | Sinus Lunicus | 31.8°N 1.4°W | 126 | 月球2號,蘇聯發射的無人月球探測器,因拉丁化而拼寫為"Lunicus"。 |
中央灣 | Sinus Medii | 2.4°N 1.7°E | 335 | 拉丁語的中央灣。 |
露灣 | Sinus Roris | 54°N 56.6°W | 202 | 拉丁語的露灣。 |
成功灣 | Sinus Successus | 0.9°N 59°E | 132 | 拉丁語的成功灣。 |
刪除的月灣名 | 拉丁語名 | 坐標 | 名字來源 |
---|---|---|---|
蓋-呂薩克灣 | Sinus Gay-Lussac | 15.1°N 21.5°W | 拉丁語的蓋-呂薩克灣。 |
山丘
以下是已命名的月球山脈列表。
需要注意的是下面列出的高度來源並一致。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陸軍測繪服務局使用的「相對高度」值為距月球中心1737.988公里;20世紀70年代,美國國防制圖局使用的是1730公里;20世紀90年代發表的克萊門汀號地形數據使用的是1737.4公里。
另請注意,本列表也不全面的,沒有列出月球上的最高處。克萊門汀號數據顯示了月球上高低落差約18100米的區域,該最高點位於月球背面,大約比惠更斯山(通常被列為月球上最高的山)高出約6500米。
月球上的山丘,多以各種語言的人名或附近的表面特徵命名。
名稱 | 拉丁名 | 坐標 | 直徑(公里) | 高度(公里) | 名字來源 |
---|---|---|---|---|---|
阿格妮絲山 | Mons Agnes | 18.6°N 5.3°E | 1 | 阿格妮絲,希臘女子名。 | |
安培山 | Mons Ampère | 19°N 4°W | 30 | 3 | 安德烈-瑪麗·安培,法國化學家。 |
安德烈山 | Mons André | 5.2°N 120.6°E | 10 | 安德烈,法國男性名。 | |
阿爾達希爾山 | Mons Ardeshir | 5°N 121°E | 8 | 阿爾達希爾一世,伊朗薩珊王朝皇帝。 | |
阿爾加山 | Mons Argaeus | 19°N 29°E | 50 | 小亞細亞埃爾吉耶斯山,古希臘語的拉丁拼法。 | |
勃朗峰 | Mons Blanc | 45°N 1°E | 25 | 3.6 | 勃朗峰,法國及意大利山峰。 |
布拉德利山 | Mons Bradley | 22°N 1°E | 30 | 4.2 | 詹姆斯·布拉德利,英國天文學家。 |
德利爾山 | Mons Delisle | 29.5°N 35.8°W | 30 | 德利爾撞擊坑。 | |
迪特山 | Mons Dieter | 5°N 120.2°E | 20 | 迪特,德國男子名。 | |
迪利普山 | Mons Dilip | 5.6°N 120.8°E | 2 | 迪利普,印度男子名。 | |
伊薩姆山 | Mons Esam | 14.6°N 35.7°E | 8 | 伊薩姆,阿拉伯男子名。 | |
加瑙山 | Mons Ganau | 4.8°N 120.6°E | 14 | 加瑙,非洲男子名。 | |
格羅特胡森·德爾塔山 | Mons Gruithuisen Delta | 36°N 35.9°W | 20 | 格羅特胡森撞擊坑。 | |
格羅特胡森·伽瑪山 | Mons Gruithuisen Gamma | 36.6°N 40.5°W | 20 | 格羅特胡森撞擊坑。 | |
哈德利山 | Mons Hadley | 26.5°N 4.7°E | 25 | 4.6 | 約翰·哈德利,英國天文學家。 |
哈德利·德爾塔山 | Mons Hadley Delta | 25.8°N 3.8°E | 15 | 3.5 | 哈德利山。 |
漢斯廷山 | Mons Hansteen | 12.1°S 50°W | 30 | 漢斯廷撞擊坑。 | |
希羅多德山 | Mons Herodotus | 27.5°N 53°W | 5 | 希羅多德撞擊坑。 | |
惠更斯山 | Mons Huygens | 20°N 2.9°W | 40 | 4.7 | 克里斯蒂安·惠更斯,荷蘭天文學家。 |
拉西爾山 | Mons La Hire | 27.8°N 25.5°W | 25 | 1.5 | 菲利普·德·拉西爾,法國天文學家。 |
馬拉爾第山 | Mons Maraldi | 20.3°N 35.3°E | 15 | 1.3 | 馬拉爾第撞擊坑。 |
莫羅山 | Mons Moro | 12°S 19.7°W | 10 | 安東尼奧·拉扎羅·莫羅。 | |
彭克山 | Mons Penck | 10°S 21.6°E | 30 | 4 | 阿爾布雷希特·彭克,德國地質學家。 |
皮科山 | Mons Pico | 45.7°N 8.9°W | 25 | 2 | 西班牙語的高峰。 |
皮通山 | Mons Piton | 40.6°N 1.1°W | 25 | 2.3 | 皮通山,特內里費島山峰。 |
呂姆克山 | Mons Rümker | 40.8°N 58.1°W | 70 | 0.5 | 卡爾·路德維希·克里斯蒂安·呂姆克,德國天文學家。 |
烏索夫山 | Mons Usov | 12°N 63°E | 15 | 米哈伊爾·安東諾維奇·烏索夫,蘇聯地理學家。 | |
維諾格拉多夫山 | Mons Vinogradov | 22.4°N 32.4°W | 25 | 1.4 | 亞歷山大·帕夫洛維奇·維諾格拉多夫,蘇聯化學家。 |
維特魯威山 | Mons Vitruvius | 19.4°N 30.8°E | 15 | 2.3 | 維特魯威撞擊坑。 |
沃爾夫山 | Mons Wolff | 17°N 6.8°W | 35 | 3.5 | 克里斯提安·沃爾夫,德國哲學家。 |
山脈
名稱 | 拉丁名 | 坐標 | 直徑(公里) | 名字來源 |
---|---|---|---|---|
阿格里科拉山脈 | Montes Agricola | 29.1°N 54.2°W | 141 | 格奧爾格·阿格里科拉,德國地質學家。 |
阿爾卑斯山脈 | Montes Alpes | 46.4°N 0.8°W | 281 | 阿爾卑斯山脈,歐洲山脈。 |
亞平寧山脈 | Montes Apenninus | 18.9°N 3.7°W | 401 | 亞平寧山脈,意大利山脈。 |
阿基米德山脈 | Montes Archimedes | 25.3°N 4.6°W | 163 | 阿基米德撞擊坑。 |
喀爾巴仟山脈 | Montes Carpatus | 14.5°N 24.4°W | 361 | 喀爾巴阡山脈,歐洲山脈。 |
高加索山脈 | Montes Caucasus | 38.4°N 10°E | 445 | 高加索山脈,歐洲山脈。 |
科迪勒拉山脈 | Montes Cordillera | 17.5°S 17.5°W | 574 | 科迪勒拉,西班牙文的山脈。 |
海摩斯山脈 | Montes Haemus | 19.9°N 9.2°E | 560 | 海摩斯山脈,巴爾幹山脈的希臘語稱法。 |
哈賓傑山脈 | Montes Harbinger | 27°N 41°W | 90 | 阿里斯塔克斯撞擊坑。 |
侏羅山脈 | Montes Jura | 47.1°N 34°W | 422 | 侏羅山脈,歐洲山脈。 |
比利牛斯山脈 | Montes Pyrenaeus | 15.6°S 41.2°E | 164 | 比利牛斯山脈,歐洲山脈。 |
直列山脈 | Montes Recti | 48°N 20°W | 90 | 拉丁語的直列山脈。 |
里菲山脈 | Montes Riphaeus | 7.7°S 28.1°W | 189 | 里菲山脈,烏拉山脈的希臘語稱法。 |
魯克山脈 | Montes Rook | 20.6°S 82.5°W | 791 | 勞倫斯·魯克,英國天文學家。 |
塞奇山脈 | Montes Secchi | 3°N 43°E | 50 | 塞奇撞擊坑。 |
斯匹次卑爾根山脈 | Montes Spitzbergen | 35°N 5°W | 60 | 德語的峻峭的山脈。 |
金牛山脈 | Montes Taurus | 28.4°N 41.1°E | 172 | 托魯斯山脈,亞洲山脈。 |
特內里費山脈 | Montes Teneriffe | 47.1°N 11.8°W | 182 | 特內里費島,西班牙海外領土,在此被拚成"Teneriffe"而非"Tenerife"。 |
其它特徵
除山脈、月谷和隕石坑外,月球表面還覆蓋着許多有趣的地質特徵。以下表面特徵已按月球地名命名法命名,它們中的很多其名稱都取自附近的隕石坑或山脈。
名稱 | 英文名 | 坐標 | 直徑(公里) | 名字來源 |
---|---|---|---|---|
賴納爾伽瑪 | Reiner Gamma | 7.5°N 59°W | 70 | 賴納爾撞擊坑。 |
「鏈坑」是月球表面上的一串撞擊坑鏈,以附近的撞擊坑命名。
名稱 | 拉丁名 | 坐標 | 直徑(公里) | 名字來源 |
---|---|---|---|---|
艾布·菲達鏈坑 | Catena Abulfeda | 16.9°S 17.2°E | 219 | 艾布·菲達撞擊坑。 |
阿爾塔莫諾夫鏈坑 | Catena Artamonov | 26°N 105.9°E | 134 | 阿爾塔莫諾夫撞擊坑。 |
碧姬鏈坑 | Catena Brigitte | 18.5°N 27.5°E | 5 | 碧姬,法國女子名。 |
戴維坑鏈 | Catena Davy | 11°S 7°W | 50 | 戴維撞擊坑。 |
傑武爾斯基鏈坑 | Catena Dziewulski | 19°N 100°E | 80 | 傑武爾斯基撞擊坑。 |
格里高利鏈坑 | Catena Gregory | 0.6°S 129.9°E | 152 | 格里高利撞擊坑。 |
洪堡鏈坑 | Catena Humboldt | 21.5°S 84.6°E | 165 | 洪堡撞擊坑。 |
克拉夫特鏈坑 | Catena Krafft | 15°N 72°W | 60 | 克拉夫特撞擊坑。 |
庫爾恰托夫鏈坑 | Catena Kurchatov | 37.2°N 136.3°E | 226 | 庫爾恰托夫撞擊坑。 |
洛伊施納鏈坑 | Catena Leuschner | 4.7°N 110.1°W | 364 | 洛伊施納撞擊坑。 |
利特羅鏈坑 | Catena Littrow | 22.2°N 29.5°E | 10 | 利特羅撞擊坑。 |
盧克萊修鏈坑 | Catena Lucretius | 3.4°S 126.1°W | 271 | 盧克萊修撞擊坑。 |
門捷列夫鏈坑 | Catena Mendeleev | 6.3°N 139.4°E | 188 | 門捷列夫撞擊坑。 |
邁克耳孫鏈坑 | Catena Michelson | 1.4°N 113.4°W | 456 | 邁克耳孫撞擊坑。 |
皮耶鏈坑 | Catena Pierre | 19.8°N 31.8°W | 9 | 皮耶,法國男子名。 |
薩姆納鏈坑 | Catena Sumner | 37.3°N 112.3°E | 247 | 薩姆納撞擊坑。 |
西爾維斯特鏈坑 | Catena Sylvester | 81.4°N 86.2°E | 173 | 西爾維斯特撞擊坑。 |
塔倫修斯鏈坑 | Catena Taruntius | 3°N 48°E | 100 | 塔倫修斯撞擊坑。 |
梯摩恰里斯鏈坑 | Catena Timocharis | 29°N 13°W | 50 | 梯摩恰里斯撞擊坑。 |
尤里鏈坑 | Catena Yuri | 24.4°N 30.4°W | 5 | 尤里隕石坑,俄羅斯男性名命名的撞擊坑。 |
在月球月海中常見的皺脊系統拉丁名為「Dorsa」、而皺脊則是「Dorsum」,多以地質學家命名。
名稱 | 拉丁名 | 坐標 | 直徑(公里) | 名字來源 |
---|---|---|---|---|
阿爾德羅萬迪山脊 | Dorsa Aldrovandi | 24°N 28.5°E | 136 | 烏利塞·阿爾德羅萬迪,意大利博物學者。 |
安德魯索夫山脊 | Dorsa Andrusov | 1°S 57°E | 160 | 尼古拉·伊凡諾維奇·安德魯索夫,俄羅斯地質學家。 |
阿爾杜伊諾山脊 | Dorsum Arduino | 24.9°N 35.8°E | 107 | 喬瓦尼·阿爾杜伊諾,意大利地質學家。 |
阿爾甘山脊 | Dorsa Argand | 28.1°N 40.6°W | 109 | 阿米萊·阿爾甘,瑞士地質學家。 |
阿薩拉山脊 | Dorsum Azara | 26.7°N 19.2°E | 105 | 費利克斯·曼紐爾·德·阿薩拉,西班牙博物學者。曼紐爾 |
巴洛山脊 | Dorsa Barlow | 15°N 31°E | 120 | 威廉·巴洛,英國地質學家。 |
布赫山脊 | Dorsum Bucher | 31°N 39°W | 90 | 沃爾特·赫爾曼·布赫,德國裔美國地質學家。 |
巴克蘭山脊 | Dorsum Buckland | 20.4°N 12.8°E | 380 | 威廉·巴克蘭,英國地質學家。 |
伯內特山脊 | Dorsa Burnet | 28.4°N 57°W | 194 | 托馬斯·伯內特,英國神學及地質學家。 |
加圖山脊 | Dorsa Cato | 1°N 1°E | 140 | 馬爾庫斯·波爾基烏斯·加圖,古羅馬執政官兼監察官。 |
卡耶山脊 | Dorsum Cayeux | 1.6°N 51.2°E | 84 | 盧西恩·卡耶,法國地質學家。 |
克洛斯山脊 | Dorsum Cloos | 1°N 91°E | 100 | 漢斯·克洛斯,德國地質學家。 |
庫什曼山脊 | Dorsum Cushman | 1°N 49°E | 80 | 約瑟夫·奧古斯丁·庫什曼,美國地質學家。 |
丹納山脊 | Dorsa Dana | 3°N 90°E | 70 | 詹姆斯·德懷特·丹納,美國地質學家。 |
尤因山脊 | Dorsa Ewing | 10.2°S 39.4°W | 141 | 威廉·莫里斯·尤因,美國地球物理學家。 |
加斯特山脊 | Dorsum Gast | 24°N 9°E | 60 | 保羅·沃納·加斯特,美國地球物理學家。 |
蓋基山脊 | Dorsa Geikie | 4.6°S 52.5°E | 228 | 阿奇博爾德·蓋基,蘇格蘭地質學家。 |
葛利普山脊 | ̣̣Dorsum Grabau | 29.4°N 15.9°W | 121 | 阿馬迪厄斯·威廉·葛利普,德國裔美國地質學家。 |
蓋塔山脊 | Dorsum Guettard | 10°S 18°W | 40 | 讓·艾蒂安·蓋塔,法國博物學者。 |
哈克山脊 | Dorsa Harker | 14.5°N 64°E | 197 | 阿爾弗雷德·哈克,英國地質學家。 |
海姆山脊 | Dorsum Heim | 32°N 29.8°W | 148 | 阿爾伯特·海姆,瑞士博物學者。 |
赫加齊山脊 | Dorsum Higazy | 28°N 17°W | 60 | 利阿德·赫加齊,埃及地球科學家。 |
利斯特山脊 | Dorsa Lister | 20.3°N 23.8°E | 203 | 馬丁·利斯特,英國博物學者。 |
莫森山脊 | Dorsa Mawson | 7°S 53°E | 132 | 道格拉斯·莫森,澳大利亞地質學家。 |
尼科爾山脊 | Dorsum Nicol | 18°N 23°E | 50 | 威廉·尼科爾,蘇格蘭地質學家。 |
尼格里山脊 | Dorsum Niggli | 29°N 52°W | 50 | 保羅·尼格里,瑞士晶體學家。 |
奧佩爾山脊 | Dorsum Oppel | 18.7°N 52.6°E | 268 | 阿爾伯特·奧佩爾,德國古生物學家。 |
歐文山脊 | Dorsum Owen | 25°N 11°E | 50 | George Owen of Henllys,威爾斯博物學家。 |
魯比山脊 | Dorsa Rubey | 10°S 42°W | 100 | 威廉·瓦爾登·魯比,美國地質學家。 |
斯希拉山脊 | Dorsum Scilla | 32.8°N 60.4°W | 108 | 阿戈斯蒂諾·斯希拉,意大利地質學家。 |
斯米爾諾夫山脊 | Dorsa Smirnov | 27.3°N 25.3°E | 156 | 謝爾蓋·謝爾蓋耶維奇·斯米爾諾夫,俄羅斯地質學家。 |
索比山脊 | Dorsa Sorby | 19°N 14°E | 80 | 亨利·克利夫頓·索比,英國地質學家。 |
施蒂勒山脊 | Dorsa Stille | 27°N 19°W | 80 | 漢斯·威廉·施蒂勒,德國地質學家。 |
泰爾米埃山脊 | Dorsum Termier | 11°N 58°E | 90 | 皮埃爾-瑪麗·泰爾米埃,法國地質學家。 |
捷佳耶夫山脊 | Dorsa Tetyaev | 19.9°N 64.2°E | 176 | 米哈伊爾·捷佳耶夫,蘇聯地質學家。 |
席拉山脊 | Dorsum Thera | 24.4°N 31.4°W | 7 | 席拉,希臘女子名。 |
馮·科塔山脊 | Dorsum Von Cotta | 23.2°N 11.9°E | 199 | 卡爾·伯納德·馮·科塔,德國地質學家。 |
惠斯頓山脊 | Dorsa Whiston | 29.4°N 56.4°W | 85 | 威廉·惠斯頓,英國神學及歷史學家。 |
齊克爾山脊 | Dorsum Zirkel | 28.1°N 23.5°W | 193 | 費迪南德·齊克爾,德國地質學家。 |
這些特徵在月球月海上構成了月灣或岬角,多以科學家或地球上的海岬命名。
名稱 | 拉丁名 | 坐標 | 直徑(公里) | 名字來源 |
---|---|---|---|---|
阿格魯姆岬 | Promontorium Agarum | 14°N 66°E | 70 | 阿格魯姆岬,位在亞速海中的一座海岬。 |
阿加西斯岬 | Promontorium Agassiz | 42°N 1.8°E | 20 | 路易斯·阿加西斯,瑞士裔美國地質學家。 |
阿切魯西亞岬 | Promontorium Archerusia | 16.7°N 22°E | 10 | 阿切魯西亞岬,位在黑海的一座海岬。 |
德維爾岬 | Promontorium Deville | 43.2°N 1°E | 20 | 查爾斯·約瑟夫·聖克萊爾·德維爾,法國地質學家。 |
菲涅耳岬 | Promontorium Fresnel | 29°N 4.7°E | 20 | 奧古斯丁·菲涅耳,法國物理學家。 |
赫拉克利德岬 | Promontorium Heraclides | 40.3°N 33.2°W | 50 | 赫拉克利德斯·彭提烏斯,古希臘哲學家。 |
開爾文岬 | Promontorium Kelvin | 27°S 33°W | 50 | 威廉·湯姆森,第一代開爾文男爵,英國北愛爾蘭物理學家。 |
拉普拉斯岬 | Promontorium Laplace | 46°N 25.8°W | 70 | 皮耶爾-西蒙·拉普拉斯,法國天文學家。 |
泰納里厄姆岬 | Promontorium Taenarium | 19°S 8°W | 70 | 希臘馬尼半島的一座海岬,現稱為泰納龍角、泰納羅角或馬塔潘角。 |
月球上的溪,多以附近或所在的撞擊坑命名。
名稱 | 拉丁名 | 坐標 | 直徑(公里) | 名字來源 |
---|---|---|---|---|
阿伽撒爾基德斯月溪 | Rima Agatharchides | 20°S 28°W | 50 | 阿伽撒爾基德斯撞擊坑 |
阿格里科拉月溪 | Rima Agricola | 29°N 53°W | 110 | 阿格里科拉山脈 |
阿方索斯月溪 | Rimae Alphonsus | 14°S 2°W | 80 | 阿方索撞擊坑 |
阿波羅尼奧斯月溪 | Rimae Apollonius | 5°N 53°E | 230 | 阿波羅尼奧斯撞擊坑 |
阿基米德月溪 | Rimae Archimedes | 26.6°N 4.1°W | 169 | 阿基米德撞擊坑 |
阿爾希塔斯月溪 | Rima Archytas | 53°S 3°E | 90 | 阿爾希塔斯撞擊坑 |
阿里亞代烏斯月溪 | Rima Ariadaeus | 6.4°N 14°E | 250 | 阿里亞代烏斯撞擊坑 |
阿里斯塔克月溪 | Rimae Aristarchus | 26.9°N 47.5°W | 121 | 阿里斯塔克撞擊坑 |
阿爾扎赫爾月溪 | Rimae Arzachel | 18°S 2°W | 50 | 阿爾扎赫爾撞擊坑 |
阿特拉斯月溪 | Rimae Atlas | 47.5°N 43.6°E | 60 | 阿特拉斯撞擊坑 |
比伊月溪 | Rima Billy | 15°S 48°W | 70 | 比伊撞擊坑 |
伯特月溪 | Rima Birt | 21°S 9°W | 50 | 伯特撞擊坑 |
波得月溪 | Rimae Bode | 10°N 4°W | 70 | 波得撞擊坑 |
博斯科維奇月溪 | Rimae Boscovich | 9.8°N 11.1°E | 40 | 博斯科維奇撞擊坑。 |
布拉德利月溪 | Rima Bradley | 23.8°N 1.2°W | 161 | 布拉德利山 |
布雷利月溪 | Rima Brayley | 21.4°N 37.5°W | 311 | 布雷利撞擊坑 |
比格月溪 | Rimae Bürg | 44.7°S 25.3°E | 98 | 比格撞擊坑 |
卡里普斯月溪 | Rima Calippus | 37°N 13°E | 40 | 卡利普斯撞擊坑 |
卡爾達諾月溪 | Rima Cardanus | 11.4°N 71.5°E | 175 | 卡爾達諾撞擊坑 |
卡門月溪 | Rima Carmen | 19.8°N 29.3°E | 10 | 卡門,西班牙女子名。 |
柯西月溪 | Rima Cauchy | 10.5°N 38°E | 140 | 柯西撞擊坑 |
沙科納克月溪 | Rimae Chacornac | 29°N 32°E | 120 | 沙科納克撞擊坑 |
克萊奧邁季斯月溪 | Rima Cleomedes | 27°N 57°E | 80 | 克萊奧邁季斯撞擊坑 |
克利奧帕特拉月溪 | Rima Cleopatra | 30°N 53.8°W | 14 | 克利奧帕特拉,希臘女子名。 |
科農月溪 | Rima Conon | 18.6°N 2°E | 140 | 科農撞擊坑 |
丹尼爾月溪 | Rimae Daniell | 37°N 26°E | 200 | 丹尼爾撞擊坑 |
達爾文月溪 | Rimae Darwin | 19.3°S 69.5°W | 143 | 達爾文撞擊坑 |
道斯月溪 | Rima Dawes | 17.5°N 26.6°E | 15 | 道斯撞擊坑 |
德·加斯帕里斯月溪 | Rimae de Gasparis | 24.6°S 51.1°W | 93 | 德·加斯帕里斯撞擊坑 |
德利爾月溪 | Rima Delisle | 31°N 32°W | 60 | 德利爾撞擊坑 |
丟番圖月溪 | Rima Diophantus | 29°N 33°W | 150 | 丟番圖撞擊坑 |
多佩爾邁爾月溪 | Rimae Doppelmayer | 25.9°S 45.1°W | 162 | 多佩爾邁爾撞擊坑 |
德雷伯月溪 | Rima Draper | 18°N 25°W | 160 | 德雷伯撞擊坑 |
歐拉月溪 | Rima Euler | 21°N 31°W | 90 | 歐拉撞擊坑 |
弗拉馬利翁月溪 | Rima Flammarion | 2.8°S 5.6°W | 80 | 弗拉馬利翁撞擊坑 |
福卡月溪 | Rimae Focas | 28°S 98°W | 100 | 福卡撞擊坑 |
菲涅耳月溪 | Rimae Fresnel | 28°N 4°E | 90 | 菲涅耳岬 |
弗內留斯月溪 | Rima Furnerius | 35°S 61°E | 50 | 弗內留斯撞擊坑 |
伽利略月溪 | Rima Galilaei | 11.9°N 58.5°W | 89 | 伽利略撞擊坑 |
格特納月溪 | Rima Gärtner | 59°N 63.0°E | 30 | 格特納撞擊坑 |
伽桑狄月溪 | Rimae Gassendi | 18°S 40°W | 70 | 伽桑狄撞擊坑 |
蓋-呂薩克月溪 | Rima Gay-Lussac | 13°N 22°W | 40 | 蓋-呂薩克撞擊坑 |
喬·邦德月溪 | Rima G. Bond | 33.3°N 35.5°E | 168 | 喬·邦德撞擊坑 |
傑勒德月溪 | Rimae Gerard | 46°N 84°W | 100 | 傑拉德撞擊坑 |
郭克蘭紐月溪 | Rimae Goclenius | 8°S 43°E | 240 | 郭克蘭紐隕石坑 |
格里馬爾迪月溪 | Rimae Grimaldi | 9°N 64°W | 230 | 格爾馬爾迪撞擊坑 |
谷登堡月溪 | Rimae Gutenberg | 4.5°S 36.4°E | 230 | 谷登堡撞擊坑 |
哈德利月溪 | Rima Hadley | 25°N 3°E | 80 | 哈德利山 |
漢斯廷月溪 | Rima Hansteen | 12°S 53°W | 25 | 漢斯廷撞擊坑 |
赫西俄德月溪 | Rima Hesiodus | 30°S 20°W | 256 | 赫西俄德撞擊坑 |
許癸努斯月溪 | Rima Hyginus | 7.4°N 7.8°E | 219 | 許癸努斯撞擊坑 |
希帕提婭月溪 | Rimae Hypatia | 0.4°S 22.4°E | 206 | 希帕提婭撞擊坑 |
揚松月溪 | Rima Jansen | 14.5°N 29°E | 35 | 揚松撞擊坑 |
讓桑月溪 | Rimae Janssen | 45.6°S 40°E | 114 | 讓桑撞擊坑 |
科普夫月溪 | Rimae Kopff | 17.4°S 89.6°W | 41 | 科普夫撞擊坑 |
克里格月溪 | Rima Krieger | 29°N 45.6°W | 22 | 克里格撞擊坑 |
李比希月溪 | Rimae Liebig | 20°S 45°W | 140 | 李比希撞擊坑 |
利特羅月溪 | Rimae Littrow | 22.1°N 29.9°E | 115 | 利特羅撞擊坑 |
麥克萊爾月溪 | Rimae Maclear | 13°S 20°E | 110 | 麥克萊爾撞擊坑 |
梅斯特林月溪 | Rimae Maestlin | 2°N 40°W | 80 | 梅斯特林撞擊坑 |
馬爾切羅月溪 | Rima Marcello | 18.6°N 27.7°E | 2 | 馬爾切羅,意大利男子名。 |
馬利厄斯月溪 | Rima Marius | 16.5°N 48.9°W | 121 | 馬利厄斯撞擊坑 |
莫佩爾蒂月溪 | Rimae Maupertuis | 52°N 23°W | 84 | 莫佩爾蒂撞擊坑 |
門納勞斯月溪 | Rimae Menelaus | 17.2°N 17.9°E | 131 | 門納勞斯撞擊坑 |
梅森月溪 | Rimae Mersenius | 21.5°S 49.2°W | 84 | 梅森撞擊坑 |
梅西耶月溪 | Rima Messier | 1°S 45°E | 100 | 梅西耶隕石坑 |
米利奇烏斯月溪 | Rima Milichius | 8°N 33°W | 100 | 米利奇烏斯撞擊坑 |
奧佩爾特月溪 | Rimae Opelt | 13°S 18°W | 70 | 奧佩爾特撞擊坑 |
奧波爾策月溪 | Rima Oppolzer | 1.7°S 1°E | 94 | 奧波爾策撞擊坑 |
帕爾米耶里月溪 | Rimae Palmieri | 28°S 47°W | 150 | 帕爾米耶里撞擊擊坑 |
帕里月溪 | Rimae Parry | 6.1°S 16.8°W | 82 | 帕里撞擊坑 |
培特威物斯月溪 | Rimae Petavius | 25.9°S 58.9°E | 80 | 特威物斯撞擊坑 |
佩蒂特月溪 | Rimae Pettit | 23°S 92°W | 450 | 佩蒂特撞擊坑 |
皮塔屠斯月溪 | Rimae Pitatus | 28.5°S 13.8°W | 94 | 皮塔屠斯撞擊坑 |
柏拉圖月溪 | Rimae Plato | 52.9°N 3.2°W | 87 | 柏拉圖撞擊坑 |
普林尼月溪 | Rimae Plinius | 17.9°N 23.6°E | 124 | 普林尼撞擊坑 |
波希多尼月溪 | Rimae Posidonius | 32°N 28.7°E | 70 | 波希多尼撞擊坑 |
普林茨月溪 | Rimae Prinz | 27°N 43°W | 80 | 普林茨撞擊坑 |
拉姆斯登月溪 | Rimae Ramsden | 33.9°S 31.4°W | 108 | 拉姆斯登撞擊坑 |
列奧米爾月溪 | Rima Réaumur | 2.8°S 2.5°E | 30 | 列奧米爾撞擊坑 |
玲子月溪 | Rima Reiko | 18.6°N 27.7°E | 2 | 玲子,日本女子名。 |
雷普索爾月溪 | Rimae Repsold | 50.6°N 81.7°W | 166 | 雷普索爾撞擊坑 |
里喬利月溪 | Rimae Riccioli | 2°N 74°W | 400 | 里喬利撞擊坑 |
李特爾月溪 | Rimae Ritter | 3°N 18°W | 100 | 李特爾撞擊坑 |
羅默月溪 | Rimae Römer | 27°N 35°W | 110 | 羅默撞擊坑 |
魯道夫月溪 | Rima Rudolf | 19.6°N 29.6°E | 8 | 魯道夫,德國男子名。 |
施勒特爾月溪 | Rima Schröter | 1°N 6°W | 40 | 施勒特爾撞擊坑 |
西奇月溪 | Rimae Secchi | 1°N 44°W | 35 | 塞奇撞擊坑 |
夏普月溪 | Rima Sharp | 46.7°N 50.5°W | 107 | 夏普撞擊坑 |
希普尚克斯月溪 | Rima Sheepshanks | 58°N 24°E | 200 | 希普尚克斯撞擊坑 |
西格弗萊德月溪 | Rima Siegfried | 25.9°S 103°E | 14 | 西格弗萊德,德國男子名。 |
希薩利斯月溪 | Rimae Sirsalis | 15.7°S 61.7°W | 426 | 希薩利斯利撞擊坑 |
索西琴尼月溪 | Rimae Sosigenes | 8.6°N 18.7°E | 190 | 索西琴尼撞擊坑 |
修斯月溪 | Rima Suess | 6.7°N 48.2°E | 165 | 修斯撞擊坑 |
蘇爾皮西烏斯·加盧斯月溪 | Rimae Sulpicius Gallus | 21°N 10°E | 90 | 蘇爾皮基烏斯·蓋路斯撞擊坑 |
宋梅月溪 | Rima Sung-Mei | 24.6°N 11.3°E | 4 | 宋梅,中國女子名。 |
塔倫修斯月溪 | Rimae Taruntius | 5.5°N 46.5°E | 25 | 塔倫修斯撞擊坑 |
特埃特圖斯月溪 | Rimae Theaetetus | 33°N 6°E | 50 | 特埃特圖斯撞擊坑 |
托·邁耶月溪 | Rima T. Mayer | 13°N 31°W | 50 | 托·邁耶撞擊坑 |
特里斯納凱爾月溪 | Rimae Triesnecker | 4.3°N 4.6°E | 215 | 特里斯納凱爾撞擊坑 |
達·伽馬月溪 | Rimae Vasco da Gama | 10°N 82°E | 60 | 瓦斯科·達伽馬撞擊坑 |
弗拉季米爾月溪 | Rima Vladimir | 25.2°N 0.7°W | 14 | 弗拉季米爾,斯拉夫男子名。 |
萬玉月溪 | Rima Wan-Yu | 20°N 31.5°W | 12 | 萬玉,中國女子名。 |
揚格利月溪 | Rima Yangelʹ | 16.7°N 4.6°E | 30 | 揚格利撞擊坑 |
札伊亞月溪 | Rima Zahia | 25°N 29°W | 16 | 札伊亞,阿拉伯女子名。 |
祖皮月溪 | Rimae Zupus | 15°S 53°W | 120 | 祖皮撞擊坑 |
名稱 | 拉丁名 | 坐標 | 直徑(公里) | 名字來源 |
---|---|---|---|---|
阿爾泰斷崖 | Rupes Altai | 24.3°S 22.6°E | 427 | 阿爾泰山脈,亞洲山脈。 |
鮑里斯斷崖 | Rupes Boris | 45.9°S 76.2°W | 203 | 鮑里斯隕石坑。 |
柯西斷崖 | Rupes Cauchy | 9°N 37°E | 120 | 柯西隕石坑。 |
開爾文斷崖 | Rupes Kelvin | 27.3°S 33.1°W | 78 | 開爾文岬。 |
李比希斷崖 | Rupes Liebig | 25°S 46°W | 180 | 李比希隕石坑。 |
墨卡托斷崖 | Rupes Mercator | 31°S 22.3°W | 93 | 墨卡托環形山。 |
直壁 | Rupes Recta | 22.1°S 7.8°W | 134 | 拉丁語的垂直斷崖。 |
托斯卡內利斷崖 | Rupes Toscanelli | 27.4°N 47.5°W | 70 | 托斯卡內利隕石坑。 |
月球上的大陸和島,由喬瓦尼·巴蒂斯塔·里喬利在1651年繪製的地圖作為標準;以拉丁語拼寫,但現在國際天文聯會並不將之做為正式名稱使用。
名稱 | 拉丁語名 | 名字來源 |
---|---|---|
風島 | Insula Ventorum | 拉丁語的風島。 |
雷電半島 | Peninsula Fulminu | 拉丁語的雷電半島,位在風暴洋和濕海的中間。 |
熱陸 | Terra Caloris | 拉丁語的熱陸,位在月球西南邊緣的近側。 |
肥沃陸 | Terra Fertilitatis | 拉丁語的肥沃陸,位在月球東南邊緣的近側。 |
歡呼陸 | Terra Grandinis | 拉丁語的歡呼陸,東北與雨海接壤。 |
瑪納陸 | Terra Manna | 瑪納,出埃及記中的神奇食物。位在靜海、豐富海及神酒海的中間。 |
雪陸 | Terra Niuiu或Terra Nivium | 拉丁語的雪陸,東南與雨海接壤。 |
霜陸 | Terra Pruinæ | 拉丁語的霜陸,西北與雨海接壤。 |
健康陸 | Terra Sanitatis | 拉丁語的健康陸,位在雲海和靜海中間。 |
乾燥陸 | Terra Siccitatis | 拉丁語的乾燥陸,位在月球西北邊緣的近側。 |
貧乏陸 | Terra Sterilitatis | 拉丁語的貧乏陸。 |
歡樂陸 | Terra Vigoris | 拉丁語的歡樂陸,位在危海東南方。 |
快活陸 | Terra Vitæ | 拉丁語的快活陸,位在月球東北邊緣的近側。 |
隕石坑(環形山)
月球上大部分的地表特徵是撞擊隕石坑。隕石坑名稱是由國際天文聯合會命名,本列表只包括已被該組織正式認定的隕石坑。
月球隕石坑列出在下表中,有關它們關聯的衛星坑詳細信息,請查看主隕坑描述頁。 按拉丁字母順序排列:
另請參閱
參考文獻
- L. E. Andersson and Ewen A. Whitaker, NASA Catalogue of Lunar Nomenclature, NASA RP-1097, 1982, no ISBN.
- Ben Bussey and Paul Spudis, The Clementine Atlas of the Mo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ISBN 0-521-81528-2.
- Antonín Rükl, Atlas of the Moon, Kalmbach Books, 1990, ISBN 0-913135-17-8.
- Ewen A. Whitaker, Mapping and Naming the Mo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ISBN 0-521-62248-4.
- Andersson, L. E.; Whitaker, E. A.,. NASA Catalogue of Lunar Nomenclature. NASA RP-1097. 1982.
- Blue, Jennifer. Gazetteer of Planetary Nomenclature. USGS. July 25, 2007 [2007-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08).
- Bussey, B.; Spudis, P.,. The Clementine Atlas of the Mo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ISBN 0-521-81528-2.
- Cocks, Elijah E.; Cocks, Josiah C. Who's Who on the Moon: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Lunar Nomenclature. Tudor Publishers. 1995. ISBN 0-936389-27-3.
- McDowell, Jonathan. Lunar Nomenclature. Jonathan's Space Report. July 15, 2007 [2007-1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26).
- Menzel, Donald H. Final Report on NGR 22-007-194, Lunar Nomenclature (PDF). NASA. February 1971 [2008-08-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0-28).
- Menzel, D. H.; Minnaert, M.; Levin, B.; Dollfus, A.; Bell, B. Report on Lunar Nomenclature by The Working Group of Commission 17 of the IAU. Space Science Reviews. 1971, 12 (2): 136. Bibcode:1971SSRv...12..136M. doi:10.1007/BF00171763.
- Moore, Patrick. On the Moon. Sterling Publishing Co. 2001. ISBN 0-304-35469-4.
- Price, Fred W. The Moon observer's handboo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ISBN 0-521-33500-0.
- Rükl, Antonín. Atlas of the Moon. Kalmbach Books. 1990. ISBN 0-913135-17-8.
- Webb, Rev. T. W. Celestial Objects for Common Telescopes 6th revision. Dover. 1962. ISBN 0-486-20917-2.
- Whitaker, Ewen A. Mapping and Naming the Mo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ISBN 0-521-62248-4.
- Wlasuk, Peter T. Observing the Moon. Springer. 2000. ISBN 1-85233-193-3.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