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滄源佤族自治縣

中国云南省临沧市下辖的自治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沧源佤族自治县map
Remove ads

滄源佤族自治縣佤語:Qang Ying Vax Qux Zi Zi Sin),簡稱滄源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臨滄市下屬的一個自治縣,也是中國兩個純佤族自治縣之一[注 2]。全縣面積2447平方千米,2020年總人口16.03萬人,縣政府駐勐董鎮佤族是滄源縣內的主體民族,通用佤語滄源口岸是國家二類陸路口岸,有三條口岸通道通往緬甸[8]

快速預覽 滄源佤族自治縣, 國家 ...
Remove ads

歷史

滄源古稱佧佤山區或阿佤山區,也稱「葫蘆王地」。東晉時期,滄源屬哀牢地永昌郡南朝時屬寧州南詔時期屬銀生節度管轄,大理國時屬裸黑部,元朝時屬孟連路孟定路明朝孟連司耿馬司清朝永昌府鎮邊撫彝直隸廳。民國初年設滄源行政委員會,隸屬於普洱道,1915年劃歸瀾滄縣第十一區,1937年成立滄源設治局,治所在勐董,1940年後滄源設治局先後隸屬雲南省第一、第四和第九行政督察區。1949年成立臨時人民政府,屬寧洱專區,1951年成立滄源縣人民政府,屬普洱專區[注 3],駐地在岩帥鎮。1952年,緬寧專區成立,滄源縣劃歸緬寧專區管轄,同時駐地從岩帥遷往勐董。1954年,緬寧專區更名臨滄專區[注 4]。1958年,滄源縣改設滄源佧佤族自治縣。1963年,滄源佧佤族自治縣更名滄源佤族自治縣[注 5][2][9][10][11]

1934年,滄源西部的班洪等地曾發生當地佤族反抗英國武裝侵佔班洪和班佬等部落共管地區銀礦的班洪事件[12]

196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周恩來緬甸聯邦總理吳努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緬甸聯邦邊界條約》,緬甸將今屬怒江州瀘水市片馬、古浪、崗房地區約153平方公里的土地歸還中國,而中國政府則同意按照1941年6月18日中英兩國政府換文來劃定從南帕河南定河匯合處到南卡江南永河匯合處的一段邊界;中國政府將瑞麗以西面積220平方公里的猛卯三角地移交給緬甸,作為交換獲得面積189平方公里的班洪、班老部落轄區,即今屬滄源縣的班洪鄉班老鄉[13]

2015年3月1日,南汀河斷裂帶滄源縣芒卡鎮段發生5.5級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造成滄源、耿馬鎮康三縣69,657人受災、50人受傷,其中8人重傷[14][15][16]

Remove ads

地理

滄源佤族自治縣東接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北靠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西部和南部鄰緬甸撣邦佤邦自治區。滄源縣地處滇西橫斷山脈縱谷地帶南端,地勢北、中高,東、西、南三面低,由北向南傾斜,地形複雜多變,深切的中山與河谷交錯,山區面積佔99.2%,壩區僅佔0.8%,壩子主要有勐角,勐董,勐省等小平壩。滄源縣內的最高峰是窩坎大山海拔2605米,最低點為芒卡壩南汀河出境處,海拔為450米,縣城海拔1,270米。主要河流有小黑江南滾河雲南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縣西部。[10][17][18]

滄源縣共有森林面積53萬畝,佔總面積的12%,森林蓄積量為539萬立方米,已探明的礦產有煤、鐵、鉛、銀、石膏、硫磺等,其中僅煤和鉛有開採記錄[18]

氣候上,滄源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乾濕分明,降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因地形、海拔的不同,氣溫呈垂直立體分布,年、月平均氣溫差異較大,一般西部深切河谷和低海拔地帶氣溫高於其他地區,境內山間谷盆地帶的氣溫高於東北部,年均日照時數為1126.9至1905.3小時,歷年平均霜期為48至50天[18]。2015年統計,滄源縣年均氣溫18.4 ℃,全年降水量為1608.9 ㎜[19]

更多資訊 滄源縣氣象數據(1981−2010), 月份 ...
Remove ads

行政區劃

滄源佤族自治縣下轄4個、5個、1個民族鄉[21]

勐董鎮、​岩帥鎮、​勐省鎮、​芒卡鎮、​單甲鄉、​糯良鄉、​勐來鄉、​勐角傣族彝族拉祜族鄉、​班洪鄉、​班老鄉和​勐省農場

更多資訊 滄源佤族自治縣行政區劃圖 ...

經濟

2022年,滄源縣生產總值達65.3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9.95億元,增長4.8%;第二產業增加值19.14億元,增長9.4%;第三產業增加值26.22億元,增長3.4%。三次產業結構為30.5∶29.3∶40.2。人均生產總值41,166元。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4,218元、14,637元。職工年平均工資102,158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21億元,人均2,023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1.52億元,人均13,566元。[22]

2015年,滄源佤族自治縣不含農戶的固定資產投資共51.50億元[23],職工平均工資為4.78萬元[24],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為2.23億元[25],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8.42億元[2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7.96億元[27],居民存款年末餘額為14.59億元[28],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為7,899元[29]第一產業產值16.84億元[30]

2015年滄源縣糧食產量7.73萬噸,播種面積2.33萬公頃[31],其他作物產量主要有:花生0.02萬噸、油菜籽0.12萬噸、甘蔗55.5萬噸、烤煙0.21萬噸、茶葉0.77萬噸、水果1.33萬噸[32]

更多資訊 -, 稻穀 ...
2015年滄源縣畜牧業和水產業生產情況(單位:萬頭、萬隻、萬噸)[35]
家禽 禽蛋 奶類 牛奶 蜂蜜(噸) 水產品
存欄 出欄 肉產量 存欄 出欄 肉產量 存欄 出欄 肉產量 存欄 出欄 肉產量
20.83 17.04 1.06 5.82 1.72 0.20 0.81 0.53 0.01 89.94 69.67 0.10 0.19 - - 68.00 0.73
2015年滄源縣工業主要產品產量[36]
原煤(萬噸) 發電量(億千瓦小時) 農用化肥(萬噸) 白酒(萬升) 啤酒(萬升) (萬噸) 水泥(萬噸)
3.62 0.34 - 46.00 - 6.21 78.93
Remove ads

人口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滄源佤族自治縣總人口(常住人口)共有160,262人,城鎮人口52,827人(佔32.96%),鄉村人口107,435人(佔67.04%)。共有男性84,337人、女性75,925人,性別比為111.08。0—14歲人口共33,289人(佔20.77%),15—59歲人口共105,238人(佔65.67%),60歲及以上人口共21,735人(佔13.56%),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共14,099人(佔8.80%)。大學專科學歷及以上人口有11,412人,15歲以上的文盲有13,717人,佔15歲以上人口的10.80%。[37]

2016年全縣18.56萬人口中有14.7萬是佤族,佔總人口的80%。[38]

2015年統計,滄源佤族自治縣有農村人口14.4萬人,共3.71萬戶,鄉村從業人員9.14萬人[31]

交通

滄源縣境內沒有高速公路鐵路214國道經過滄源縣東部岩帥鎮小黑江西岸。縣內主要公路有231省道236省道,其餘皆為縣鄉級公路[17]正在規劃建設中的芒孟高速芒市孟連)經過滄源縣,將在糯良鄉設置糯良互通,並建設連接滄源縣城與糯良互通的一級路[39]

滄源佤山機場位於縣城以北36公里[40],於2016年12月8日正式建成通航[41],現有飛往昆明長水國際機場的航班,並計劃於2018年開通飛往成都重慶的航線[40]

旅遊景點

參見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