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班洪鄉
中国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下辖的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班洪鄉(老佤文:Pangrung[1],新佤文:nbang rūng[2]:955),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下轄的一個鄉。班洪一詞由傣語音譯,「班」為坪,「洪」為榕樹,意為「榕樹坪」。鄉政府駐班洪村,陸距滄源縣城48.4千米。歷史上曾在此發生班洪事件,1941年6月18日中英秘密簽訂協議劃定一九四一年線,班洪以西地區被劃歸緬甸[3]。1960年1月25日,中緬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緬甸聯邦政府關於兩國邊界問題的協定》,中方放棄猛卯三角地主權,換回一九四一年線以西的班洪、班老部落地區。[4][5]
Remove ads
歷史沿革
班洪是佤族歷史上的一個部落,1891年清廷封予第二代班洪王胡玉山「土都司」銜,並頒發銅製「世襲班洪總管土司」印章[6]。1957年成立班洪區,同時取消班洪總管頭銜,末任總管為胡忠華[7]。1965年區政府遷往南臘,1968年在人民公社化運動中成立班洪公社,次年更名紅五一公社,1971年復名班洪公社,政府駐地遷回班洪,同時南臘公社從班洪公社分出。1984年改置為班洪區,1988年成立班洪鄉。[8]
地理
班洪鄉位於滄源縣西部,南與勐董鎮和緬甸勐冒縣接壤,北與耿馬縣孟定鎮為鄰,東西分別是勐來鄉、勐角傣族彝族拉祜族鄉、班老鄉和芒卡鎮,有6.48千米長的國境線。班洪鄉總面積332.8平方千米,2010年普查總人口10,587人,居民以佤族為主,其次是傣族和漢族,佤族人口佔94.7%,後二者分別佔3%和2.11%。鄉內山脈主要有窩坎大山、班洪山等,地勢西南、北、東北和中部高,東、西、西北低,屬切山中河谷地貌,最高點為窩坎大山(2,605米,這也是滄源縣的最高點),最低點為法保(600米)。主要河流有芒庫河(南滾河上游)、新牙河等,屬怒江水系。氣候上屬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低海拔地區氣候炎熱,立體氣候顯著,年均氣溫20.9℃,年均降水1957.4毫米。班洪鄉的部分地區屬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數百種珍稀瀕危動植物,生態系統多樣性,2011年全鄉森林覆蓋率達79%。[4][9][10]
行政區劃
班洪鄉下轄以下地區:
班洪村、芒庫村、公坎村、富公村、班莫村和南板村。[11]
經濟
班洪鄉的經濟以農業為主,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3,350元。2011年,班洪鄉共生產糧食4,157噸;橡膠種植面積3.28萬畝,年產134噸;木薯1.67萬畝,產值1141,91萬元;茶場7,264畝,年產225噸。畜牧業方面,2011年末生豬和其他大牲畜共存欄19,270頭。2011年政府財政收入48萬元。[4]
基礎設施
班洪鄉內有小學6所,初中1所,在校學生共1,349人。醫療方面有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6個,共有病床10張,專業衛生人員21人。交通方面有鄉村公路24條共89.54千米,其中砂石路面22條,南滄公路(鎮康南傘至滄源)經過班洪鄉。[4]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