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零元購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零元購,原指購物網站中標價為零元的商品[1][2][3]可能存在消費陷阱[4]甚至詐騙[5]。最可能的為折扣,或優惠券贈送之禮品。常見的廣告有「滿399元送刮鬍刀」、「同商品第二件零元」。在許多連鎖超市,他們的折扣券無使用期限,意指能累積多張,並一次消費得到零元的目的。

2020年起,逐漸成為中國大陸諷刺性的網路流行詞[6]、新聞媒體用語,指發生在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7][8]的不法分子聚眾對奢侈品店、大型連鎖店、街頭小商鋪的「快閃」式打砸哄搶[9][10]。在喬治·佛洛伊德之死中,引起許多黑人不滿,搶劫破壞等事件爆發式增長。[7]

在香港,任何65歲或以上人士如被發現干犯盜竊罪行,香港警務處的警務人員將只會向犯事長者施行口頭警誡並記錄在案後即場放行涉案長者,不會作出檢控,有人視之為變相的零元購。[11]

Remove ads

相關事件

斐訊事件

2021年12月8日上午,上海市第一中階人民法院斐訊詐騙案宣判。顧國平以集資詐騙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12][5]。斐訊旗下多款產品曾採用一種「0元購」銷售模式,使用者可從購買的產品上獲得一個「K碼」,憑此碼在聯璧金融和華夏萬家中投資指定數額、時長的理財產品,到期就能獲得產品金額全返的福利,相當於「0元購」[13][14]。至案發,共造成90.86萬餘名被害人實際經濟損失99.71億餘元人民幣[15]

哄搶事件

Thumb
2020年5月28日,明尼亞波利斯一家超市遭洗劫

美國零售聯合會在2020年末公布的一項調查指出,每10億美元的銷售額中,「零元購」哄搶案件平均給零售商造成72萬美元的損失[16]。「零元購」與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有關,也在反種族歧視示威(如2020年喬治·佛洛伊德之死引發的示威活動[17])演變成騷亂時發生[9]。由於非裔美國人對「零元購」的參與[18][19],該詞也成為一個對黑人歧視語。參與「零元購」的劫匪包括有組織的黑幫成員[20]

2021年11月以來,「零元購」事件在美國多地發生[9],主要原因有美國警察消極執法、懲罰機制薄弱、節假日商品數增加、銷贓方便。11月17日下午,芝加哥市的一家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商店遭到哄搶,案發時店內有不少顧客正挑選商品[17]。11月19日晚,加州舊金山聯合廣場的路易·威登商店也遭到洗劫[17]。11月22日晚,繼10月份被洗劫一次後,舊金山的衛星城市奧克蘭一服裝店又遭超過30名劫匪闖入「零元購」[10]。11月25日,加州核桃溪市一高檔百貨公司遭到約80人哄搶[21]。11月26日「黑色星期五」晚上8時左右,明尼蘇達州伯恩斯維爾市一家百思買商店遭到至少30人哄搶,數量不詳的電器被搶走[9]。約10分鐘後,附近梅普爾伍德市的另一家百思買商店遭到10至12人闖入,包括電視、平板電腦和懸浮滑板在內的商品被哄搶[9]。百思買的股價因此受到影響[16]

2021年聖誕季期間[10],「零元購」在美國呈高發態勢,零售商深受其害。主要城市有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舊金山伊利諾州芝加哥[8],這些城市為民主黨執政,一些人認為2014年加利福尼亞州47號提案與疫情經濟衰退結合有關[22]。2023年在洛杉磯郡實施的零保釋金政策(英語:Zero-bail policy)也被認爲加劇了這一現象。[23][24]

網路迷因

快速預覽 外部影片連結 ...

中國大陸網友將一個抖音國際版TikTok)平台上流行的美國網紅 King Vader 的一部搞笑影片配上背景音樂《Ngana Rindu》的迷因稱為「零元購」[25]

評價

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一篇論文認為,零元購現象暴露了消費社會中人的異化,表明當代西方資本主義社會中「堆積的消費品無法真正惠及勞動者和普通人的生活支援系統」。[7]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